• 当前位置:首页 犯罪片 鳗鱼

    鳗鱼

    评分:
    0.0很差

    分类:犯罪片日本1997

    主演:役所广司,清水美沙,柄本明,倍赏美津子 

    导演:今村昌平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跛豪

    • HD

      偷拐抢骗2000

    • HD国语

      盲山

    • HD中字

      狂风飒飒

    • HD

      不可饶恕2021

    • HD

      蚯蚓2017

    • HD中字

      极恶非道

    • HD

      河边的错误

     剧照

    鳗鱼 剧照 NO.1鳗鱼 剧照 NO.2鳗鱼 剧照 NO.3鳗鱼 剧照 NO.4鳗鱼 剧照 NO.5鳗鱼 剧照 NO.6鳗鱼 剧照 NO.16鳗鱼 剧照 NO.17鳗鱼 剧照 NO.18鳗鱼 剧照 NO.19鳗鱼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中年男子山下拓郎(役所广司)在亲眼目睹了妻子与人偷情的场面后,于愤怒中刺死了妻子,锒铛入狱,八年后,获假释出狱的他在千叶县利根河边开了家小理发店,因为当年的遭遇,他对人很难再信任,平时唯有的交流对象是所养的鳗鱼。山下无意间救下自杀的桂子(清水美砂)后,后者为了报答他留在理发店里工作,并因性格开朗为他招来很多客人,而他的性格亦渐渐阳光起来。\r山下的前狱友高崎出狱后,来到利根河附近从事垃圾回收的工作,为将山下的平静生活打乱,他开始不断地揭露山下的“丑行”,而桂子的原情人堂岛也于此时寻来,要带桂子和她的钱走,虽然深知一旦与人发生冲突就必须回到狱中继续服刑,山下还是为了保护桂子勇敢地采取了行动。

     长篇影评

     1 ) 鳗鱼归河。

    视听带来了好几次神迹,反复看了好几次,算是体会到长镜头里的节奏是怎么实现的了。在导演的镜头里,总是会有前中后景。 山下第一个和惠子的过肩镜头,是在接下她的到之前。惠子在他的镜头里,而惠子和他夜晚坐在草坪上坐着说想看ufo的时候,山下已经在她的镜头里。而山下总是一个人在自己的镜头里。台词没有明说,轻松的画面,山下的笑脸,视听已经说明一切。 剧作也是可圈可点。鳗鱼重监狱的池塘换到了浴缸里,应为这件事情。惠子打碎了浴缸,鳗鱼回到了河里。好几次很明显的表现比喻山下和鳗鱼的关系。那个跟他一起出监狱的那个人似乎就是他人格互补,另一个人格一样。还有他的那些朋友,还有惠子,很奇妙的都组合在一起。 钓鱼捕鱼,杀了人,救了人,不敢面对杀死妻子的经历,狭小的浴缸,河边的理发店,这些安排好像都是刻意的。但是我还是觉得站在山下本人自我救赎,让我都开始怀疑一开始他是不是没有杀妻子。骑单车去自首,脸上和身上的血看上去像是自己摸上去的一样。自己内心的各种角色在搏斗,最后实现了几乎身边所有人都想要他去实现的那个事情,正视自己,面对“惠子”这件事。在道德观念的角度也才正确。如果真的是因为自己想象出来的信,自己杀死了无辜的妻子。后面就不管了。这是社会道德不容许的。

    很不错的影片,看起来和其他导演的日本电影有所不同。最欣赏的是电影中很多饱满的空间。奇特的手法,我容忍他的刻意,我理解的是这是导演要站出来说的话。

     2 ) 《鳗鱼》:写给大自然的情书

    电影《鳗鱼》久闻大名,看了后知道,跟鱼有关,但主角还是人。这名字总觉得好像什么科教片似的。在日本的料理里鳗鱼饭好像是很不错的,也有人专好这一口。 不仅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还有就是鳗鱼的命运,非同凡响。游到赤道附近产卵,再游回来,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后就死亡,每一条又游回日本的鳗鱼都经历了一番苦难的旅程。 鳗鱼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中生物,它只喜欢在无污染的水中栖身。 这个片子关于一个人,而他最喜欢和鳗鱼对话。他和鳗鱼对话的时候,并没有梁朝伟对着毛巾和肥皂说话那般后现代和那般性感,他只是平平常常的,像对着一个家人般平和。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能这样说话的人,对他来说,一个都没有了。人是不可交流的,特别是言说内心,而跟鳗鱼还可以。 本质上这个男人是洁净的,因为洁净,无法忍受妻子的偷欢愤而杀妻。但他又是不洁净的,因为作为一个杀人犯,在世人的眼中,他是有罪的,有污点的。唯一能代表他的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本质的,就是他最心爱的宠物,鳗鱼了。 所以说,这电影的主角有两个,他和他的鳗鱼。鳗鱼代表着大自然,而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他才能找到宁静。他与自然是有着本质的同一性的。 从大都市东京返回乡村小镇,近年来的很多日本电影都反映了这一主题,返回乡村,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观念的转变,那就是更加贴近自然,反思都市生活的压抑苦闷,重新在自然,在人与人之间真诚、温暖的交往中,获得前进的力量。《乌冬面》、《入殓师》都有着类似的主题。就这一类主题而言,《鳗鱼》也许是滥觞之作吧。 1997年的电影,到今天看,还是自以其平和而动人。它的主题在今天已经司空见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仍然是一个热门的话题。那里面朴实而直接的乡下人,我们在《三丁目的夕阳》系列中,曾感受过他们的热情,他们一再出现。或许这部电影里,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役所广司的表演了。 役所广司40岁的时候出演了这部电影,之前他刚因为主演《谈谈情、跳跳舞》而声名鹊起。演出中年上班族的压抑,似乎成了他的专长。 他演的角色又都是有尊严的,往往话语不多,目光平和,有礼貌却又总是与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正是日本现代都市中常见的族群。 作为一个有秘密的人,他选择在小镇重新开始他的生活,凭他在监狱里学到的理发手艺,开起来了理发店。其间,除了和鱼打交道,养鳗鱼、钓鱼,他已经完全将自己封闭在一个躯壳里了。但是生活还是在以各种方式侵入他。包括一个怀了别人孩子的女子。他杀了妻,却又救下了服药自杀的女子。生活以奇妙的巧合在延续。在哪里跌倒还是要在哪里爬起来。日本人不看前世,也不管来生,只想活在当下。自杀妻后再无法面对女人的山下,遇到了突破口,被他救下性命的女子,也是他的解铃人。 役所广司的表演是很内敛的,我不免想到森雅之。森雅之的演技令人感叹,《罗生门》里虚弱伪善的丈夫,《白痴》里充满理想色彩的“白痴”,《浮云》中个性复杂却本质纯良的男子,都被他演活了。役所广司的戏路相形之下较为狭窄,但似乎都市白领中年男性的最佳代言却非他莫属。 不管这些角色如何彬彬有礼,如何封闭自己,他都表现出了尊严感。与小津电影里的主人公不再相同。主人公们都偏于内心,与人交往不是他们的重点,他们总是淡淡的,但还是能够坚定的走下去。看到役所广司奇怪的有一种稳定感,产生一种认同,似乎不管面临多大的困境,他总能走出一条路来。都市的背景渐渐淡去,他融入乡村,而获得救赎,这个主题,该是相当长时间内日本电影的主题吧。 这样外表平和而内心坚定,正是一种理想人物——自然之子,他有着极强的自愈力,他从不会忘记找回跟自然的联系,他和鳗鱼的对话,也就代表了他向大自然坦白最隐秘的内心与自我。自然对人类的修复是神奇的。失去自我的人们,总能在和自然的倾心交流中,重新找到自我。 或许山下这样的角色,就代表了今村对于“新人”的一种寄托,那就是能跟自然和谐相处,并从中获得力量。山下这样都市的失败者,只有在自然的怀抱中,才能坚定地走下去。 在自然的背景中,和有情有义的女子一道将生活继续,这就是今村昌平对未来寄予的期望、描绘的一幅画卷吧。

     3 ) 产业模具

    今村昌平的片子我还看过什么呢?记忆力差,没啥概念。这个片子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都有点枝枝杈杈,生硬古怪,很“日本”的样子,却又很“人性”。就是那个“普遍广大的人性”,好像因此添加了“很日本“的一份。印象上,这好像是比较成功的日本伦理片的共同特点。也许它们的成功,也正在这一点上:它们找到/塑造/销售了”普遍广大的人性中的日本性“,或者”具有日本性的普遍广大的人性“,从而使自己在”世界体系“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本土材料、风格标记、世界主题,这是一套相当经典的文化产业模具,日本韩国都拿来产出了很多有趣的玩意。相形之下,两岸三地的文化人仍是比较苦逼,因为在他们心中,似乎总还有些比世界主题更紧迫的”大叙事“。

     4 ) うなぎ

       以今村作品而言,对这部影片的喜爱程度是排在第二位的。次于《復讐するは我にあり》(我要复仇),高于《楢山節考》。或者可以说,对今村先生的崇敬,完全得于排在前两位的这两部作品。《我要复仇》是无法复制的,那部影片对我而言已经成为了一个观影的里程碑,但舍开那部作品,这部同样为今村监督的作品便是印象中所能想到的日本社会派影片的最高峰。今村先生如以往般探求人性真谛的奇思妙想之作。关于人性救赎的厚重故事。役所广司将这个因嫉妒而杀生并因这罪过而抑制本性的自赎之旅中的男子诠释得入木三分。相较之下,其余角色尽数沦为役所氏之下的助演芸芸。以鳗鱼自赤道诞生辗转回日本这一生理特质为寓言,以男子的自赎旅程为观察点,将人性剖析得淋漓尽致。不但男子收到的信或许只是自己的幻想,甚至令人深层分析通奸事件的真相(或有无),人性的阴暗面令人不禁毛骨悚然。虽然男子在艰难的境况下通过友人完成了自身价值的探寻和人性的回归,但在放归常伴身边的鳗鱼时,他是否真正放弃了“嫉妒”这一本罪?接受他人之子以及最后接受行前便当,这样的行径又是否真正预示着他罪孽的完全涤净?这部关于人性救赎的作品已令人不敢再相信人性的善良本我,这或许便是今村先生本人所探寻着和忧虑着的反复多变的莫测人性罢。

     5 ) 鳗鱼简析

    故事

    山下是一个白天快节奏工作晚上独自去钓鱼的上班族,一个无聊的人,日常与人基本没有交流,晚上妻子准备的便当也随手送给不熟的钓友,夫妻感情犹如死鱼。妻子很美,晚上邀人来家中偷情,被隐约有所察觉的山下撞见数刀刺死,“因为有人写了信告诉我妻子偷情的事”,他的脑中一直重复着不存在的人和不存在的信,然而他只不过是不敢面对自己的无聊乏味性无能而妻子出轨的事实罢了。

    杀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杀人后他转去警局自首,加上狱中表现好获得假释,坐了八年牢重获自由。出狱时,他带走了养在监狱的朋友鳗鱼。他说,“鳗鱼会听我说话,也不会说我不想听的话”。

    在郊区的河边开了一家理发店,由于假释山下小心翼翼不惹祸上身,但还是报警救了服药自杀的桂子。桂子也很美,像是死去的妻子。为了报答山下,桂子来到理发店工作,顾客也跟着多了起来。可以说,桂子是山下开始重新接受人和社会的契机,两人相爱也是最后的结局。

    山下

    杀妻者。在和渔夫的谈话中他说,“我爱她,所以我无法原谅她”,“但我既然爱她,为何又杀掉她”。这也是我困惑的,我一开始想,是因为你的一时冲动,那么这种冲动又是如何而来?

    或许收垃圾的狱友给了我答案:嫉妒。故事隐约透露山下是一个性无能,他想要孩子却没有孩子,因此看到妻子和别的男人痛快地做爱让他嫉妒,从而愤怒,人一愤怒,便会冲动。垃圾佬问,“嫉妒是一种错吗?”不记得在哪里听过,“嫉妒只是一种情绪,人会嫉妒,就像人会愤怒”。错误的是在愤怒下伤害他人。山下就是这样犯罪的。

    那么,山下应该被原谅吗?杀妻者虽然说没有悔意,但从噩梦和幻象中还是感觉得出他在口是心非,山下无法原谅妻子,同时也是无法原谅自己。在影片的最后,他放走代表着与人类隔阂的朋友鳗鱼,意味着重新接受人,接受背叛的妻子,也接受了自己。而垃圾佬没有,他杀掉了自己的妻子和岳母,每天抄经,戴佛珠,酗酒,过得十分狼狈,他无法原谅自己,犯下了杀人罪的人是不值得美好生活的眷顾的。

    看到和自己犯下同样罪过的山下变成了现充,他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杀人犯不对自己的罪过感到深刻的悔意,反而开店泡马子,真的很不要脸”。

    桂子

    情妇,爱上有妇之夫无法自拔而自杀的人。“人都有罪”,渔夫说,“但原本与人交流的人因为有罪而自我惩罚与世隔绝是不应该的”。正因为有了渔夫朋友山下才会看开。当然,山下看开和作为第三视角的我不原谅他是不矛盾的。桂子的罪,实际上不算罪,因为我认知的罪是以刑法为参考的,虽然不确定日本有没有偷情罪,就算有那也是恶法。

    桂子很美,因为她的出现,理发店人来人往,起初对山下扑克脸的邻居渔夫也来殷勤。桂子很孝顺,母亲是个精神病人,虽然有抱怨但总会为母亲着想。桂子也很开朗,热情招待每个来到理发店的客人,为山下做午饭,在店里插上鲜花,清理原本几天之后才会洗的毛巾,在黎明的桥上拿着便当等待捕鱼而归的山下。总而言之,即使她有过一段做情妇的历史,我还是觉得这样的桂子和天使没差。

    渔夫

    也是个木工,捕鱼似乎和山下一样也只是爱好。他是我认为戏中最重要的配角之一,他总是做出一些和山下相似的表现,例如爱好捕鱼,例如同样没有妻子、理解并开导杀妻者的山下、撕掉粘在理发店门口垃圾佬揭露山下杀妻的纸、为山下大打出手。有可能渔夫只是一个和山下相处得来的朋友,有可能渔夫也是个有罪之人所以他们才成为朋友,毕竟他说过“每个人都有罪”。

    UFO男

    住在附近的初三小孩,他说“我很聪明”,整天摆弄理发店门口的转筒,有时会借去用作吸引UFO的信号发射器,相信着UFO的存在并希望和其保持联系,就像山下与一条偶然获得的鳗鱼做朋友。

    假释官

    寺院的和尚,是有老婆的和尚。帮助山下找到废弃房子开理发店,与人为善,对杀妻的山下没有表现任何的厌恶。

    不良

    混混,开着一辆红色敞篷跑车。曾向山下收保护费,在山下和初三小孩相互理解交谈的时候当面和马子热吻,同时在理发店被砸时火速去报警的热心市民。

    高崎

    垃圾佬,片中唯一一个对山下表现出敌意的人。犯罪、嫉妒、堕落、自以为是的男性认同价值观,似乎包含了社会上所有的消极和恶的人,或者说是“垃圾”,不知道他职业的安排是否是导演在告诉我们“这样的人是垃圾”。

    讽刺的是,我和垃圾佬对山下的看法是一样的,山下在旁观者看来是不应该被原谅的,他受到周围人的唾弃和鄙视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山下是幸运的,他身边的人都理解他、原谅他,还遇到了天使一样的桂子。

    随便结尾

    看到美好结局的观众表示心情非常愉快,毕竟观众总会自动带入主角,就像看到《赛末点》中男主侥幸脱罪一样。这部电影是男性视角出发的,因为从头到尾它讲了一个利好杀妻者的故事,利好有罪者的故事,而事实上有罪者往往是男性。

    女人出轨该死吗?答案当然是否。而杀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该死的,社会上杀妻者被原谅的例子越来越多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渔夫的船上,山下说他仍无法原谅妻子背叛,而我想说的是杀人是更无法被原谅的,“山下”或许太自我为中心了点。

    话说回来,金棕榈总会带来精彩的非常规电影。电影在叙事的节奏、画面的处理、演员的表演上表现得都很出色,该血腥的时候血腥,该温情的时候温情,该色情的时候色情... ...

     6 ) 雌雄同体

    此片应该是今村电影里最明喻并且通篇都在建构-解构-建构-解构人与动物关系与联系的作品。影片中山下的钓友在向他也是向观众普及鳗鱼繁殖方式的对话可以说是赤裸裸的揭秘。雌性鳗鱼游到数千公里外的赤道附近接受不知道是哪一条雄性鳗鱼在水里排出的精子,受精后雌性鳗鱼就会怀孕产卵,出生的幼鱼不会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鳗鱼的性别受环境的限制,当食物不足、种群密度高时,鳗鱼就变成公的,当食物充足密度低时,就变成母的了。这个“知识点”与山下出于保护桂子以及自我和解,认下桂子肚中的孩子的行为彻底对应。而鳗鱼的另一层用意则是将山下对人的排斥和不信任通过对鳗鱼的饲养与交谈排解出来。他认为鳗鱼是唯一真实的倾听者,在他心中,所有人都是“禽兽不如”的,在遭遇妻子偷情,嫉妒心和尊严践踏导致的杀人后,他对人彻底失望了。在拒绝人的同时,山下也迸发出了更多的动物性,这是自我选择和自我保护的方式。因此他成为了常人眼中的异类,他的动物性释放让他最后与鳗鱼的行为达成一致。

    桂子因为无法忍受糟糕的男友和患精神病的母亲,而选择了服药自杀。这种死亡本能的行为同样是动物性的一面。两个释放动物性的人走到一起是再好不过的结果。桂子怀了男友的孩子,这在桂子那个与男友做爱的噩梦中得到证实。但男友利用自己的母亲并骗取钱财的行为让桂子忍无可忍,同时欠下巨额债务的母亲也让桂子焦头烂额。桂子本打算做债主的情妇,这样可以让债务一笔勾销。但最终坚持自我的桂子偷偷拿走了被男友骗走的存折以偿还欠款。找到理发店来的男友及同伙在威胁殴打山下时,桂子说出了自己怀孕的事实,而山下自告奋勇的成为了接锅侠。今村难得的给影片注入了阳光的结局,两个受到生活折磨的人最终为了保护对方而与自己和解。山下因为伤人再次入狱,但与之前的入狱不同,桂子愿意等他,愿意为他生下本不属于他的孩子。要知道桂子曾试图打掉孩子,但在医生的劝说和山下的劝说下,她放弃了。之前桂子一直在桥上想要递给船上钓完鱼回家的山下的便当,山下一直没有领。这是拒绝人和情的行为,那个时候山下只有鳗鱼作伴,也只希望有鳗鱼作伴。而最后,山下放生了鳗鱼,接过了桂子的便当。他的人性慢慢复位,他再次看见了人的存在,所以他才会保护桂子。他与自己和解,尝试拥抱自己和他人,桂子成为了那条鳗鱼,山下也成为了那条鳗鱼,雌雄同体,合二为一。

    影片中关于鱼缸和鱼的镜头在《人类学入门》中早已运用过。但山下坠入鱼缸以及在鱼缸里奔跑的超现实画面则相当富有想象力。那封寄给自己的揭发妻子偷情的信件是他嫉妒心的佐证,狱友对他往事的揭露同样是嫉妒心作祟。狱友羡慕他开理发店,羡慕他和女人生活在一起,甚至企图强奸桂子。后来狱友与山下在理发店里的争论和打斗都是极度性压抑下的无意识行为。性是今村电影中人物行为的驱动力,此片中也是如此。

     7 ) 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止——《鳗鱼》

    如果要评价今村昌平,我想,他应该是导演里的人类学家,他的电影总是关注着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以及复杂的人性,而且,电影中有很多隐喻,这些隐喻与其说是一种表述形式,不如说,它就是今村昌平电影中的内容。比如,《猪与军舰》、《鳗鱼》、《日本昆虫记》等,这样的片名,不仅带着些许悬念,也打通了人性和兽性之间的连接通道。在《鳗鱼》这部电影中,滑腻潮湿的鳗鱼贯穿了电影的始终,它的存在,代表了看不见的情欲,代表了摆脱不了的罪恶,代表了一种对救赎的渴望。看过今村昌平电影的人,都知道他的电影有多么残酷,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残酷,才让他的电影格外诱人。面对人性的底线,今村昌平总是竭尽全力的描述脱离了道德束缚的生命的原始状态,让生活被欲望和本能推动着,直至毁灭。

    要写《鳗鱼》这部电影,就不得不说起八十年代末日本经济的大萧条,在这一阶段,日本电影工业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今村昌平这样的导演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息影的无奈。一直到九十年代,也就是1997年,今村昌平才带着自己的新作《鳗鱼》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部电影以女性对男性的救赎为主,和今村昌平以往的电影相比,《鳗鱼》这部电影多了些隐忍,多了些恩慈。在今村昌平的电影中,很多角色都来自于平民阶层,这些底层百姓游移不定,徘徊在社会的边缘,不管是身份还是性格都带着扑朔迷离的神秘。或许,这才是人性中最真实、最自然的东西。

    看今村昌平的电影的时候,我常想,一个导演要有多强大的内心,才能直面赤裸裸的人性。要知道,逼视人性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今村昌平将人和动物之间的不同属性以一种更加纯粹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让人性和兽性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让生命最朴素的一面和最鄙陋的一面同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通过今村昌平的电影看见的那些美丽与丑恶,善良和罪恶,善良与残忍,坚守和放弃......这些都无关乎道德,只是纯粹的一种行为,是为了救赎而预先埋下的伏笔。

    在《鳗鱼》这部电影中,役所广司所扮演的山下拓郎是一名保释出狱的杀人犯,在常规的道德以及情感中,这样的人物总是让人避而远之的。他杀了人,所以,他是坏人。然而,在这部电影中,他的好与他的坏都不重要了。他对山本的刻画,以一种无限接近真实的方式来表达,让人对这样的杀人凶手有些动容。山本之所以会变成坏人,是因为一个字“性”。在本片中,性的欲望是隐讳的存在,
    甚至有些扭曲,这种扭曲并不突兀,反而更加真实的显现了人性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如果将鳗鱼放在自然界中,鳗鱼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而在电影中,鳗鱼却是一种阴翳的象征。山本将鳗鱼养在狭小阴湿的鱼缸中,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欲望的囚禁。山本杀妻是因为一封诡异的匿名信,然而,在潜意识里,那封信的存在与否被质疑。影片在很多地方用了超现实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将角色的心理以一种特殊的视角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能够从这种拍摄手法中,感觉到角色内心的挣扎和煎熬。山本杀妻之后,非常冷静的前去报案,心甘情愿的接受禁锢。最后,山本将鳗鱼放回河流之中,用这种放生来表现对欲望和灵魂的双重解放。

    在今村昌平之后,似乎再也没有这样特立独行的电影,对于欲望,也没有电影人愿意去挖掘,很多时候,电影可以用“人性”这样冠冕堂皇的词语来形容,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性”存在,却很少有人在思考。在今村昌平的电影中,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暗黑的世界,然而,当电影逐渐结束的时候,我们却可以更加清醒认识自我,更加理智的对待那些稍纵即逝的小邪恶。

     短评

    今村昌平晚年代表作,虽依旧着眼于人性与动物性,但褪去了往日的残酷黑色,温情脉脉、云淡风轻地讲了个自我救赎的故事。鳗鱼有两个象征意义,其一在片尾独白已点明,它还表征着男主的性本能和欲望,装在袋中和养在鱼缸里都带有囚禁和性压抑的味道。写实长镜风格点缀上超现实幻梦,配乐动人。(8.0/10)

    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有关自我救赎的温柔故事,会让人有一种错觉,仿佛被原谅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我并不认同。大量重复的直白的意象减分了。

    7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當燈塔亮光刺穿海水,我想繼續沉睡。洄游的時候,請你帶上我。池辺晉一郎的配樂,真是厲害沒話講 with Anana

    12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情色无关,甚至连爱情都是说不上来的清淡。清淡但厚实,赏心悦目啊赏心悦目,那条草丛里躺女人的河岸和坐落理发店的路。拍路边河边那些花儿草儿导演你是故意的,还有烟花

    16分钟前
    • 阿廖沙
    • 推荐

    那时候还不知道今村昌平的大名,只是觉得那一尾鳗鱼也似人心,沉潜,滑游,不易捕捉。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有点失望。象征手法要尽量的含蓄自然,让观众自行领会。而不是反复在台词中去解释“为什么要养鳗鱼”。

    25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⒈据说1997年《电影旬报》的年度十佳《幽灵公主》屈居第二,而第一便是这部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鳗鱼》,拖了好些日子,终于观影完毕;⒉偷情有风险,出轨需谨慎;⒊山下与高崎两人深夜打架的长镜头拍得挺赞,而后白天的理发店群架反而逊色一筹;⒋鳗鱼的性别竟然是由后天决定的;⒌患难见真情!……

    2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竟然被感动,哎呀呀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其实导演可以再信任观众些,不用解释那么多的。开头和结尾几场戏都挺好,女人最后替代了鳗鱼。

    38分钟前
    • 小溪笑嘻嘻
    • 推荐

    将通奸谋杀前置,以舒缓的基调展开后续,整体氛围很好。对颜色(尤其红色)的运用很值得关注,另有几处交代光源的表现主义用光,和一贯的对鱼缸的运用(以及青蛙和鳗鱼的含义、跳舞大妈、UFO)。在一个很难超越和消解的开头之后,在缓缓的展演中没有说教的导向某种新的可能,很漂亮。

    39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流亡的鳗鱼没有回忆,寂寞的男女互相救赎。

    4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明知保释期间管闲事会惹来麻烦,但还是不能袖手旁观。真的勇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鳗鱼的符号意义很多元,是生殖器,是情欲,落在片中人物上是被刺的妻子,也是囿于过去(囚于牢笼)的山下自己。写实与梦幻交织,视觉生动,尤是鱼缸捞鱼变捞信再坠入鱼缸差点溺水的镜头非常流畅奇妙。结尾点题的旁白虽然很直给,但确实很到位。(北影节胶片版)

    42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色彩主题,音乐主题,动物性隐喻,整体平缓但是突然几处跳出的风格化很有意思。

    43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除了今村特有的那股子邪氣 全片溫暖得我快顫抖了 最後那幾段 甚至有錯覺是在看山田洋次的片 真是有被感動到 配樂也大亮 唯一煩的是鰻魚的運用實在是囉嗦 否則對我來説就完美了

    48分钟前
    • 暴力卡車
    • 推荐

    真是无聊的一个片子,怎么会得金棕榈呢?杀个妻子有什么了不起的,非要用鳗鱼来比喻,神经。唉最近发觉看这些电影实在是看得越来越没有劲了。还是看书算了……

    51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開頭真是經典。人性的刻畫真好。東京電影節大銀幕重溫,再次覺得開頭拍得真是好。

    55分钟前
    • l.m.
    • 推荐

    幻觉,动物,活色生香的小人物,水边湿润气息。鳗鱼的处境与杀人犯的心境是同步的,他的生活一直被监视,与外界隔膜则如同那个等待外星人的人。理发店群殴很闹很搞,象征牢笼的鱼缸被打碎,在夜晚的烟花下放生。今村的第二个金棕榈,与樱桃的滋味共享

    6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吉村昭(小说)原作。<我暂时也会和你一样,养育不知是哪个男人的孩子。你的母亲在赤道海里产卵,雄鱼精子撒在那,所以怀孕了,不知道是哪条鱼的孩子,不知道,却把它带回去,付出极大的牺牲带回日本河流。>

    1小时前
    • ✿雪梨✿
    • 推荐

    上一次看是四年前,似乎看过三次,这次想打五星,虽然觉得结尾是否可以更好(不是指河上的行船)但无疑《鳗鱼》已经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今村昌平对人物的精准刻画和把控放在任一时刻的影史轴线上都是一流的

    1小时前
    • ZHANGWANHE
    • 力荐

    今村昌平不是传说中口味挺重吗,可是这个片子真的还挺温情嘛。。。尤其到了最后。用鳗鱼的洄游来比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挺有意思啊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