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播放:过春天-HD国语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过春天

    过春天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黄尧,孙阳,汤加文,倪虹洁,江美仪,廖启智,焦刚 

    导演:白雪 

    猜你喜欢

    • 正片

      山鹰

    • HD

      你好,之华

    • HD

      手机2003

    • HD中字

      谜误

    • HD

      第六个孩子

    • 入侵者们的晚餐

    • 爱情啊,你姓什么?

    • HD中字

      黄土坡的婆姨们

     剧照

    过春天 剧照 NO.1过春天 剧照 NO.2过春天 剧照 NO.3过春天 剧照 NO.4过春天 剧照 NO.5过春天 剧照 NO.6过春天 剧照 NO.16过春天 剧照 NO.17过春天 剧照 NO.18过春天 剧照 NO.19过春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单亲家庭出身的16岁女学生佩佩(黄尧 饰),她的城市既是香港、也是深圳,白天在香港上学,晚上回到深圳跟妈妈(倪虹洁 饰)住在一起,频繁地穿梭于两地。为了和闺蜜Joe(汤加文 饰)一起旅行的约定,为了自己的存在感,为了对Joe男友阿豪(孙阳 饰)懵懂的好感,她内心的冲动被点燃,“水客”成为了她的另一个身份,一段颇有“冒险”感的青春故事就此开始。

     长篇影评

     1 ) 这片竟然是一个全职妈妈的处女作!

    对话《过春天》导演白雪

    《过春天》是白雪做了十年全职主妇后的处女作,

    去年拿下了平遥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是多伦多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还入围了柏林电影节,提名了亚洲电影大奖。

    片子讲的是一个16岁少女走私水货的故事,

    她住在深圳,每天过境到香港上学,

    为了实现和闺蜜一起去日本看雪的愿望,

    她每天放学的时候,

    偷带几部手机到深圳来挣钱。

    她的妈妈是大陆二奶,爸爸是香港人,

    生活被迫在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间分裂,

    身份也在学生和走私者之间来回切换。

    “这不单单是一个讲青春成长的电影,

    而是一个时代的切片,

    是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个写照。”

    自述 白雪

    16岁少女的双城记

    16岁的佩佩总是一个人。她每天一大早从深圳过关到香港,搭港铁去上学,傍晚放学再回到深圳。她在深圳有家没朋友,在香港有校园生活,却没有家。

    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典型香港故事。2001年,香港裁定1997年在香港出生但父母皆为内地人的庄丰源胜诉,自此,只要小孩出生在香港,哪怕父母双方都不是香港居民,孩子也可以享受香港身份。许多内地父母纷纷赴港生子。

    这一热潮直到2012、2013年才宣告停止。2013年1月以后,香港所有医院,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停止接收来自非香港本地孕妇的分娩预约,什么时候重新开放,没有预期。

    在这十几年中,有超过20万“双非”(父母双方都不是香港居民)婴儿在香港诞生。这些“双非”小孩长大之后,可以和“单非”(父母有一方不是香港居民)的小孩一样,选择跨境上学。

    目前,每天往返香港读书的深港跨境学童有3万左右,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这批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我是哪里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主角佩佩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于“单非”家庭、天天跨境上学的小孩。

    这些女孩子,处境其实都很尴尬。我认识的几位女孩,爸爸是香港人,妈妈是内地人,她们在深圳说着广东腔调的普通话,跟香港的同学说地道的香港粤语,跟自己妈妈打电话说的是四川话、湖南话。

    我问她们:你觉得你是哪里人?她们眼神躲躲闪闪,回答我:我有香港身份。她们脸上的胶原蛋白还很多,但是少了青春少女的该有的光彩和飞扬。

    几位女孩的家庭,都有各自的问题。她们内心深处对父亲或母亲的怨念是很深的,深到她们自己都不想去触碰。为她们写一个故事,成为我创作的原动力。

    16岁去走水

    “过春天”这个说法很有诗意,但它其实是水客的行话,意思就是“顺利过了海关”。

    “走水”(走私水货)是片中的一个关键情节。佩佩和闺蜜一起许了一个心愿,去日本北海道看雪。为了攒钱,她想办法打工,偶然接触到了香港的水货集团,于是开始每天放学后偷带几部iPhone过关回深圳。

    剧中她的年龄被设置为16岁。在香港,16岁就可以拿身份证去打工了。这也是一个特别暧昧、灰色的年龄段,还差一点就是成年,但是又不是成年。

    佩佩和水货集团的花姐

    渐渐地,佩佩发现自己在“走水”这件事做得很成功、很自信,游刃有余。水货集团的小仓库变成她放学后最愿意待着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中,她其实是缺乏存在感的,但是她在走水(走私)这件事上找到了存在感。 所以不惜一次又一次,铤而走险。

    深港版“青春禁忌游戏”

    佩佩闺蜜的男友、男主角阿豪是佩佩成为“水货客”的引路人。他像其他香港年轻人一样,也打着几份工。

    阿豪其实是佩佩生命一个阶段的过眼云烟,但在这个时间段,他们俩能够惺惺相惜。

    影片有一场很多人都会说起来的、很性感的一场戏。阿豪和佩佩决定干一票大的,一次带很多iPhone去深圳。

    在阿豪家大排档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阿豪用胶带把iPhone一个一个绑的佩佩身上,在佩佩的腰间缠了一整圈。

    我们就想拍一场很热的戏,光线是炙热的红色,化妆师给他们脸上弄得全是水和油,美术老师加了电风扇在场景里。

    他们是马上就要“亡命鸳鸯”的感觉,两人有眼神对视,但什么都没做。两人的感情,我理解是青春期的荷尔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母女从对峙到和解

    佩佩的妈妈是二奶,佩佩能理解爸爸,但不能理解妈妈,妈妈是她最深的隐痛。

    佩佩的妈妈有着移民梦,一直在向往别处的生活。她其实是一个特别天真的女人,甚至比佩佩还要少女。她可能不太会当一个妈妈,她觉得只要给佩佩钱,让她跨境念书,对佩佩一定是件好事。

    我对她有一种悲悯的心情。可能她在年轻的时候犯了一些错误,但是这个事情是不可逆的。有了佩佩之后,她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佩佩自己后来因为走私,受到一系列惩罚。她也见到妈妈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的移民梦再次破灭,两人开始和解。

    她开始正视自己,正面面对自己的身份、家庭、母亲。我觉得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香港和深圳的双城拍摄

    我们的故事是发生在香港一个很特定的环境下,是靠香港的北边,接近深圳,是一个上水社区的概念。

    跨境学童为了方便,会选择靠近深圳的地方上学,比如上水一带,这些地方通常也是水货客的聚集地。

    像佩佩这样的女孩,生活不会超过旺角,更不会到港岛。所以布景也是按照上水区域的样子来做,不会出现港岛感觉的风景。

    我们希望能够区分香港和深圳。在深圳,我们基本是固定镜头,比较稳,但一到了香港,我们就是手持镜头居多,很贴近人物,很有挤压感,这是一开始,我就和摄影指导确定的方向。

    声音处理也是有区别的,深圳的声音比较开阔,香港的声音感觉很逼近。

    整个电影对真实性的要求是很高的,它不是一个青春题材的类型片,从场景到人物造型都非常追求真实。

    十年全职妈妈的第一部电影

    从2007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至今,十年里有一个标签一直在我身后:一个写不出剧本的待业主妇。

    在这十年里,我有了家庭,有了一个孩子,基本没有收入,也不懂什么是赚钱。有很多次想去公司上班的念头,最后也都打压下来。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先生,非常包容我,一直没有对我抱怨。

    我拍了几部短片,电脑的文件夹里大大小小几十个多个创意,但都是大纲。2013年,我又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读艺术硕士,因为这个硕士需要一部长片来毕业,所以我想逼自己一把,后来确实也是在学校期间完成了《过春天》的剧本。

    剧本真正写作时间只花了一周,但是准备时间有两年。

    一开始,我想写一个跨境学童的故事。我自己是6岁离开西北老家,来到深圳,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1990年的时候,香港已经是繁华的大都市,深圳还满目都是稻田,只有我家门口的一条路通往广州,我经常是两脚泥泞,独自背着书包上学。

    如今这个地方是深圳的中心区,福田CBD,我可以说是深圳速度的一个亲历者。

    两座城市的对比和变化,在短短30年间,诞生了很多关键词,“单非仔”、“水货客”,这些词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有。

    我想给这个时代做一个记录。为此,我做了很多调查,在深圳香港往返两年,采访笔记3万多字。还去接触不同社会层面的人,去博物馆看历史,阅读了大量研究香港的社科类文献。

    我的视角也开始拓展,不仅仅是关注一个16岁的少女,还有她的朋友、父母和周围的人。

    片中的男主角阿豪,和舅舅一起生活,还把鲨鱼文在身上。我小时候在深圳,总看到香港的新闻里面播报鲨鱼又上岸咬人了,海滩上挂起来有鲨鱼出入的旗帜。

    大逃港时期,上一辈的人从广东偷渡到香港,要游过那片海,有些人就被鲨鱼吃掉了。阿豪的父辈,就是这样一个被鲨鱼吃掉的人。

    想去看雪,是佩佩一开始走私的原动力。香港是热带城市,跟深圳一样没有冬天。我小的时候会听到香港新闻里面播报,今天哪个山上有结冰,然后很多市民就去围观。

    其实是很小的一撮冰,但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雪,所以就很兴奋。“雪”在这个片子里,也是人们心里向往“在别处生活”的一个象征吧。

    左一为白雪导演

    制片人是我的先生,我们一起拍一个作业

    这部电影的主创——摄影师、声音指导、作曲、制片,大部分都是我本科同学,基本上我们是手拉手长大的。

    后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比较出色了, 我这次拍戏是毕业十年后第一次合作,所以大家有回来帮我拍作业的感觉。

    中间为白雪导演

    我先生贺斌是制片人之一,在我心里他其实是一个艺术家。他本来做录音师、电影作曲,四五年前决定要转行做制片,我这部电影正好给了他一个契机。

    很多人问起,说你们夫妻俩,一个导演一个制片人,肯定会吵疯了吧?但是整个过程中,从筹备到拍片现场,我们俩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吵架。

    可能是因为夫妻多年,他知道我的标准在哪儿,他自己心里面的标准可能比我的标准还要高,所以大家都想要去做到最好。

    我们拍完戏,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深圳,他说我带你去见一些人。然后他就做了一些我们剧组的小纪念品,挨个去谢谢曾经帮助过我们的片警、消防局、口岸办的朋友们,人家会觉得这个剧组的年轻人有担当。

    这个举动特别让我感动。我自己可能都没有想到。我心里面是很敬佩我先生的。

    主妇生活的意义

    十年的家庭生活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当了母亲之后。我处理佩佩和她母亲关系的时候,和我生孩子之前相比,心态就不一样。

    这十年我最庆幸的是,在事业没有进展的时候,我的生活没有停下来。

    做电影是能够直白地看到一个创作者的内心,我更加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很多人看过电影说,我不太敢去触碰人物真正的痛处,我刻意在保护我的人物。比如佩佩也只是在窗外看了一眼,父亲和香港家人一起吃饭,都是很克制的。

    结尾的地方,佩佩带着妈妈一起走上香港山顶。能够站在山顶望向一片未知的未来,是我自己心里面想的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吧。

    我觉得不需要把特别多的东西说得明白,日子还是得继续地往前过,温柔地看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好。

     2 ) 《过春天》:越界少女和无处安置的青春

    作者 / 米奇

    首发 / 新媒体女性

    在电影院二刷了《过春天》。导演白雪的处女作,提名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青年单元的最佳影片。这部片排片不多,但上座率挺高,特别是大学城一带的电影院,首映时全满座了。作为一部国内不打架不斗殴不堕胎不狗血也没有启用流量明星的青春片,《过春天》在一个特定的语境里把16岁少女青春期的敏感、躁动、欲望、压抑、孤独、迷茫、痛苦、焦虑都拍得很到位,并透过女主角的视角十分自然地带出了关于家庭关系、身份认同、价值感等议题。

    少女的青春故事被深深地扎根在香港和深圳两座城市中,或者说,这两座城市中最混乱最精彩的边缘地带,比如关口、旺角以及华强北的水货市场等。电影扣住了女主角刘子佩的单非身份。电影大部分的对白是用粤语完成的。刘子佩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大陆人(听口音应是定居深圳的北方移民)。饰演女主角的演员黄尧祖籍河南,在广东佛山长大,她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角色。这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故事是一个“她人的青春”,而非一种主流青春叙事。

    有影评说这是一部披着青春片外壳的公路片,我表示理解。如果说公路片的最大特点就是人物穿梭在不同空间中的冒险,一直“在路上”。那么《过春天》给我最大印象就是少女在青春欲望的驱力下不断在各种边界之间游走,寻找着身份和存在感。或者说,电影再现了一位少女在女孩和成年女性之间、在香港和深圳之间、父亲与母亲之间、粤语和普通话之间、在中学生与水货客之间、同性情谊和异性吸引之间的流动,正如电影的英文标题crossing,以及电影配乐所呈现出来的电子节奏感。

    电影里最直观的空间边界就是港深分界。刘子佩居住在深圳,去香港上学,她每天都要过关。影片一开始拍的就是港铁线,这个交通工具时常出现在镜头里,因为它是刘子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道地理边界区隔了刘子佩父与母、学校与住所,但她没有在任何一个家人那边找到想要的归属感。看得出来刘子佩更喜欢香港,更亲近父亲,更习惯说粤语。在深圳的家中,她几乎从来不和整天玩乐的母亲交流,也没有任何社交。而在香港,她会主动跑去找父亲说话,会参与她的闺蜜和暗恋的对象所在的游艇派对。但是,父亲有自己的家人(刘子佩很可能是私生女),她暗恋的对象正是闺蜜的男友,因此无论在家庭还是在欲望关系中,她始终都没有自己的位置。

    与此同时,单非身份也使她无法完全将自己视为香港人。在电影前半部分的一个场景中,刘子佩为了赚日本机票钱去餐厅打工,她听到说普通话的大陆客人来店里抱怨丢了戒指,同事吐槽说“这些人是这样的啦”,继而在问她的家住在哪里时,她便低头说“好远的”。她不想暴露自己住在深圳,只能闪烁其词。在接下来她坐上地铁和过关的时候,镜头分别呈现了她倒映在玻璃上的双重影像,暗指着她的双重身份,或者,她并没有任何确定的身份。

    在这种苦闷和迷茫的状态下,刘子佩加入走私团伙似乎变得顺理成章。每天在港深边界穿行的单非中学生身份,成为了走私水货的最佳庇护。于是刘子佩开始在法律边界游走,电影将此表现为一种摇摇欲坠却恰到好处的冒险与危机感。就像观众看到她加入花姐的团伙之后,就会担心她何时被抓获。

    电影中有三次定格镜头,分别在走私小哥被海关查到后在情急之中把四台苹果手机塞到刘子佩手上、刘子佩第一次带水货过海关之后的轻松心情、以及子佩因害怕而拒绝了花姐要她携带枪支之后在门口看到流血的巴基斯坦人。三次定格恰好体现着她被卷入越界行为、完成越界行为、面临着被迫进一步犯罪的时刻。流畅叙事中的停顿似乎提醒着那些无形边界的存在。

    不过,观众看到更多的不是一个少女的堕落,而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因为在此过程中,刘子佩终于获得了一种被肯定的个人存在感和价值感,那是她在原来生活中所没有找到的。在带水货过程中,她得以接触学校和家庭之外的世界。在走私团伙中,她的能力被花姐和其他人肯定,她也有更正当的理由见到和了解到她所暗恋的阿豪。香港花姐和深圳水哥就像她深圳母亲和香港父亲的补偿。花姐强势、有见识、“不依靠男人”,而母亲却总是依赖着男性,钱也被男人骗走了。刘子佩想变成“佩佩姐”,一个在走私团伙里才能被塑造起来的理想认同。她的活力被唤起,非常认真且敬业地奔走在海关和法律边界。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层重要驱力,即少女的欲望。电影夹带着一个青春片里常用的三角恋叙事,即“闺蜜抢我男朋友”,但是导演没有把这个叙事拍成狗血剧,而是让少女一直在欲望的边界试探和压抑。刘子佩暗恋阿豪,但努力赚钱的初衷则是为了和闺蜜陈颂儿(Jo)一起去日本旅游。这三人的形象都很丰满,Jo的家境不错,但家里将所有的资源都给了她弟弟,家人带着弟弟去爱尔兰读书,却让她留在香港嫁人。观众可以理解Jo最后情绪的爆发:她被家人欺骗,又感到自己被最好的朋友欺骗,进而在阶层和出生上攻击刘子佩。

    而阶层相当的阿豪和刘子佩则在走私过程中越走越近,彼此理解和信任。但这两人实际上并未越轨。刘子佩始终没有和阿豪表露心意,阿豪也没有。在某种程度上,这两人的情感是难以言喻的。全片并没有任何拥抱亲吻镜头,却精确地捕捉到了那些暧昧懵懂且躁动不安的青春期欲望。正如许多影评都在赞美的那段绑手机戏码。在那场戏中,红色暖光从画面右侧打入,左侧是移动的黄光,人物被镀上燥热的色彩。两人在一个狭窄的中景镜头里相互把水货手机绑在各自腰上和腿上。紧张的呼吸声清晰可闻。对话内容从未来的打算变到触及内心的鲨鱼和雪。手机绑完后,镜头拉远为全景,阿豪和刘子佩相互碰了一下啤酒瓶子,关系的亲密性又被微妙过度到合作伙伴的状态。而欲望的不可言说和无法定义,拆解了三角恋中“两人抢一人”的竞争套路,还原了情感本身的复杂性。

    最终,所有这些边界的跨越都在警察的介入下所终止。可以说,警察的出现如此及时,他们不仅阻止了少女被性骚扰,被教唆进一步犯罪,也将整个电影叙事维系在了一个没有因越界而彻底失控的平衡里。跌宕起伏的“过春天”结束了,刘子佩又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闺蜜离开了,她放生了小鲨鱼,并开始和一切和解。背景乐从贯穿叙事的电子乐,转换为一段抒情钢琴曲。影片最后,是刘子佩带着母亲来到阿豪曾带她去过的飞鹅山顶眺望。这是一场懵懂暗恋之后留下的秘密场所。母亲在山顶感慨道:“这就是香港啊”。而刘子佩却看到天空落下的一片雪——她十六岁许下的生日愿望实现了。度过下雪的季节便是春天。这仿佛是这座几乎不下雪的城市给她的一点安慰。


    本文为新媒体女性原创稿件,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3 ) 她偷闺蜜男友,偷运手机,但我知道她是个好女孩

    看完《过春天》心情很复杂,当然第一感觉还是对导演拍第一部电影,就能拍的如此精彩表示感叹。我是一个很喜欢看文艺影片的人,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它值得看。

    那个假装很英勇的女孩

    整部电影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佩佩,我觉得让她变得惶惑的,是他爸爸作为香港人妈妈身在大陆的单非家庭背景,还有她每天白天在香港上学晚上则要回到深圳的家的生活。

    一个女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保护,她就会变得既懦弱又勇敢。

    佩佩也是如此,她懦弱的表现在于,她少有朋友,不管做什么冒险刺激好玩的事情都是跟在唯一的好友Jo身后。

    当好友Jo可以在轮船派对上放纵开怀吃喝玩乐的时候,她表现出的是无所适从。她融入不了那样的环境,也不会变成Jo那么放纵的女孩,她惶惑的同时,有些羡慕Jo,羡慕她看起来的张扬明媚自由大胆。

    她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健康的女孩,她的身体里住着沉重的灵魂,注定她不会拥有一个简单轻盈的青春。

    可是她害怕落单,害怕被抛弃,害怕被忽视,所以她努力去适应本不适合她的场合,扮演她也并不很感兴趣的角色。

    所以为此,有些时候她是勇敢的,那种勇敢,我觉得是一种孤勇。

    比如影片中有一次她带手机出海关,手机不小心摔坏了,她一个人拿着手机去手机城修理的时候,一大群看起来不安分的男生围着她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为她捏把汗。那个时候特别担心她会有什么不测,毕竟她还是一个手无寸铁的高中生。

    如果是正常的女生,可能一看到那样陌生的环境就会立刻逃走,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要紧。可是佩佩她只想修好那部坏掉的手机,虎穴狼窝她都不怕。比起她自己的安危,她更惧怕自己刚刚在阿豪、花姐那里建立起来的信任轰塌。她需要被认可,被赞扬,因为她缺乏。

    这些让她本能地变成了一个以身涉嫌而不知的女孩。

    家庭破裂是父母的错吗?

    有很多在单亲家里庭成长的小孩,成长过程中都过的很不好。

    一些小孩误入歧途,一些孩子即便后来出人头地,也比其他孩子要经历更多挫折和不幸,才能浴火重生。

    小的时候,我们作为孩子可能会恨父母,为什么他们会分开?为什么他们穷困潦倒?为什么不爱我们?为什么那么自私和冷漠?

    佩佩也是一样。

    影片里她很厌恶她的妈妈,每天在家里打麻将寻欢作乐,不关心她的学习成绩,也不关心她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两个人虽然每天在一个房间里生活,却比任何人都要陌生。

    所以,没有安全感的佩佩选择依赖他人。

    一个是她的好友Jo,也许Jo不是非去日本看雪不可,只是佩佩为了抓住生命仅有的那么几个重要的人,用力过猛。谁会为了和朋友一起去日本旅行,不惜犯法冒险走私货物呢?

    正常女孩应该很少会做,可是佩佩她会。

    因为她需要陪伴,需要朋友,而她父母又无法帮助她,她只能想尽一切办法留住她这个珍贵的朋友。

    她还想去依赖的人是她的爸爸。

    在她心里她觉得爸爸是比妈妈要疼爱她的人,可是她的爸爸已经不再属于她一个人,她在她爸爸那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她只能逼迫自己脱离爸爸,独自成长。

    本来她不该对Jo的男友阿豪动什么心思,毕竟相比阿豪来说,Jo在她的心中的位置更重要。

    可是我觉得她羡慕Jo和阿豪那种自由恋爱的感觉,她想要拥有,可是她没有勇气,甚至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拥有。

    天公弄人,无意间将她和阿豪因为走货绑在了一起。

    本来她生活圈里接触的人就不多,在花姐众多走货的兄弟里,她唯一能够从中找到亲切感和安全感的肯定是阿豪。之前虽然他们俩之间没有什么接触,但毕竟是她见过很多次的人。

    她在心理上是依赖阿豪的,起码在花姐那群人当中。

    恰巧阿豪也不是一个完全泯灭良知的小混混,佩佩身上的那股阴郁又坚强的韧劲儿吸引了他。

    两个本来就无依无靠的人,在一个陌生的混杂的环境里,肯定会越靠越近。

    后来Jo发现佩佩和阿豪一起去过山顶,和佩佩绝交,佩佩失去了Jo,失去了去日本的意义,失去走货的动力,失去了阿豪,她在心里会恨父母吗?

    如果她父母没有分开,家庭完好无埙,她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可是,长大以后我才明白,有时候父母为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拼尽了全力。

    一如佩佩的妈妈,她看似每天寻欢作乐无所事事,其实她还是个女人,想找个依靠,想为女儿博一个好前程,最后却被负心男骗钱。

    一如佩佩的爸爸,想给女儿更多的爱,却为了给新家庭买房子榨干了自己,没有一丝多余的力气留给佩佩。

    此生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为妻为丈夫,为父母,即便他们活得不尽人意,没有尽到作为父母的责任,可是他们也用尽力气去过这一生,作为孩子,我们还要怨怼他们吗?

    未来我们为人妻为人夫为父母的时候,又能确定我们会做的很好吗?

    长大以后,我们才发现,永远这个词并不存在;长大以后,我们才发现,爱情这件事不只有爱或不爱这两面;也是长大后,我们才发现,什么是不易的婚姻;也是长大后,我们才明白,想过好这一生,多么艰难。

    有什么不可原谅的人或事吗?我想在这艰难的一生中,是没有的。

    我们愿意在生命的长河里原谅他人,我们最不能原谅的人,只是无能的自己。

    最亲密的人捅你的刀子最深

    佩佩和Jo因为阿豪在学校食堂撕破脸大吵大闹的时候,Jo情绪激动之下骂佩佩的妈妈是“鸡”,在此之前佩佩为了让Jo相信她,还想跟她解释,为自己辩解,可是当Jo说她妈妈是“鸡”的时候,她立刻和Jo撕打起来。

    都说骂人不能骂到痛处。佩佩的妈妈就是她心中的痛处。

    Jo戳到了她的痛点,她就无法继续忍受Jo的言语中伤,和她厮打起来。

    看到她俩互相伤害的场面,我想到了这句话,“最亲密的人捅你的刀子最深”,因为只有她知道你的弱点,你内心最疼的地方,一旦你们翻了脸,她会将你最疼的地方戳的稀巴烂。

    一个陌生人走在路上,和你发生了口角,最多是纯发泄的骂你两句,即便是大打出手,也只是皮外伤。可是一个曾经要好的亲密朋友,如果和你翻了脸,她就成了最危险的“敌人”,可能她只需一招便可将你打倒在地,让你溃不成军。

    也许我们走了一些错路,可幸好后来我们还是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像佩佩这样的女孩,生活也好,成长也好,恋爱也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

    有时候世界的确残忍,你本就比她人得到的爱要少,可是世界却对你说,如果你想同那些人一样幸福,你就要付出比他们十倍百倍的艰辛。

    而佩佩这样的女孩,却又是最向往幸福生活的那种人。

    为了阳光能够洒进阴暗的世界里,为了有一天能够坦然地走在大街上,为了有一天和父母微笑言和,为了有一天能够岁月静好的站在爱的人身边,佩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影片的最后,佩佩带着之前一直很厌恶的妈妈一起去了阿豪曾带她去过的山顶。

    妈妈穿着高跟鞋陪她艰难的爬上山顶,那一刻她也是个好妈妈。

    在山顶的时候,一直不下雪的香港下起了雪,是的,也许这只是人为的幻想和奇迹,

    可人生不就是如此吗,我们只要还想快乐,就必须在生活的泥沼里期待奇迹。

    在成长的过程也许我们走了一些弯路,犯过一些傻,可并不妨碍后来的我们,依然想成为更好的人。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很多年后我们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佩佩会,我会,相信你也会。

     4 ) 春天未过青春过

    《过春天》这片名,可真是好。本是走私过境的行话,落到一群青春正当年的人身上,味道可就多了几个层次。

    有憧憬,有躁动,有诗意,有险情,将发未发,欲收难收,都在一个微妙的尺度上做文章

    想把那春天过了

    导演白雪在自己的长片处女作里,巧妙地夹带了“白雪”这个私货

    香港是不下雪的,但在不下雪的香港,冰箱被叫做“雪柜”。雪这种远在他方的美好物事,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的芸芸众生哪怕想上那么一想,头脑里的清凉也是受用的。

    佩佩(黄尧饰)与闺蜜阿Jo(汤加文饰)就想攒钱去日本,挑的时间要在圣诞节,反正阿Jo信誓旦旦地说,那几天可是要下雪的。天台上,她们畅想着入住那个有榻榻米的旅馆,推开门窗,外面会落满樱花雪。当然,12月并没有樱花,那也无碍,还可以退一步,就着那皑皑白雪泡温泉,喝清酒,那也够两个少女极尽浪漫地去想象了。

    说到底,佩佩想感受冷,不是阿豪(孙阳饰)开玩笑所说的,把头伸进冰箱就能体会的那种冷,而是一种从未有过却又相对安全的刺激

    事实上,日后无论她在走私上的得心应手,还是在感情上的开天辟地,都算得上在某片自以为安全的领域里,感受一种原本不是目的却渐渐成为常态的刺激

    电影头一次咚咚咚的电音响起,是佩佩在过境时被塞了一手的iPhone。未曾想,人生被高调击起鼓来,就此阴差阳错地开启了走私手机的生涯。钱变得容易获取,不再是32.5港币的餐厅时薪,不再是僻远的父亲(廖启智饰)摸出的一点“利利是是”,更不再是母亲(倪虹洁饰)麻将桌上与情郎怀里剩下的一撮数字。

    鞋盒子里的钞票厚了起来,可以要那日本的雪,也可以要那远离脚下沼泽的生活了。

    都要一些得不到的东西,这就是“过”。这样的刺激,是要叫人上瘾的。更何况,里头还开了一些所谓“爱”的知觉。

    阿豪带她入行,这个行当,是正牌女友阿Jo也不曾知晓的,因此,暗中袒护成了一种带有爱的举动,久而久之,“过春天”成了他们的密语甚至情话。反正在某个角度看,佩佩完全有理由在内心一隅,认定阿豪分给过自己一份具有排他性的爱。

    与此同时,那个犯罪团伙也带给她一些意料之外的爱。仿佛大家长似的的花姐(江美仪饰)把据点经营出家的模样,这里有多乐也融融,佩佩那个横跨两地、分崩离析的家就有多不堪入目。再说了,花姐还把这愈发精灵的佩佩直认作干女儿,场面上“母女”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地位、尊重甚至充满江湖味的肝胆相照。

    16岁的少女佩佩把未经事的人生混到这份上,那个灿烂的春天,怕是已在怀中了吧。

    春天过了又如何

    这个捉襟见肘的平凡女孩,手上的筹码是一个闺蜜以及一脸无辜。她拿这绝无仅有的筹码,去忘情地赌一点爱。

    为了那点爱,佩佩要在悬崖峭壁上继续前行。因为那点爱,佩佩忘了自己身在悬崖峭壁上。

    危如累卵,水漫金山。《过春天》最妙的,是把那种躁动不安的渴望,勾勒得流光溢彩。而观众就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兴致勃勃又紧张兮兮地贴脸体验失衡的恐惧。

    白雪真的让人惊艳,她把眼看就要寻常起来的故事,表现得老道,甚至脱俗、高级

    像是那场情欲戏,拍得如此隐晦而巧妙。胶布一段段拉开,像是衣衫裤裙被一寸寸撕碎,人不敢任一丝情感发动,情感却丝丝颤动在额上的汗珠以及声带的嘶哑上了。哪怕他与她不敢越雷池一步,替那不断错开又不禁追上的眼神说话的,又有灼灼的红光,暧昧,激情,含蓄,危险,一样不落地奔走相告,偶尔再补一小片绿光,让这红男绿女在促狭的室内,明明狭路相逢,却还要单枪匹马地应对内心的阵脚大乱。

    亏得在最把持不住的时候,阿豪一个饱嗝冒了出来。泄气,却也私密得瞬间瓦解所有尴尬,连带前些天他们头一回的争吵,也都给顺势卸掉了。再对视时,彼此是自然而体己的笑,抹去了一点双方都不知如何是好的欲念,却把更绵长的贪恋给收藏、供奉起来了

    哪怕后来花姐说起男人不过尔尔,哪怕当她受到人生中莫大耻辱时他却只能袖手旁观,哪怕彼此从没说过半句情话,哪怕他与她从“不可能”饶了一圈依然“不可能”,她也能纳一个小小的理想的阿豪,放在刚被开发出来的情窦里。

    像是在飞蛾山的那个夜晚,他凑到她面前,一张嘴噘出要吻的姿态,结果身子却陡然蹲下。怪那蚊子作祟么?其实又该谢那蚊子救场。由始至终,这个吻都不能亲下去,一亲,故事可就俗了,乏了。要像白雪那样攒着,靠一点音律去拨那心弦,要过却未过,那才是境界

    通篇电子乐的撞击,恰到好处得不只让佩佩一人心如鹿撞。她觉醒了几回,每一个红色警报都像是在调戏,成人世界露出高糖的一角,就是想一口咬下去,不问青红皂白。钱的香味,情的温度,还有那种过春天的快感,全融在佩佩翘起的嘴角上。深圳与香港的灯都给她做了布景,阿豪想做香港之王,她蓦地已是香港之后。

    可在飘飘然的自信之下,大家其实都在等阿Jo发现最亲密的两个人起过怎样的涟漪,都在等花姐发现最得力的两个人打过怎样的算盘。那种无法绕过去的羞耻与惨烈,成了大家在亢奋之中唯一能够坚信的走势。

    说到底,正如英文片名“The Crossing”,这几个年轻人,都在过界。佩佩自不必说,在面摊打工的阿豪,畅想的是盘一个仓库,做自己的老板,而阿Jo,以为能跟着家人去爱尔兰生活,连男友都玩笑般地让给闺蜜了,却连离开的资格也没有。原来大家在各自的泥淖里,都想找一个得体的抽身机会与独立状态。

    只是,原来把这样的春天给过了,也没有万里晴空等着

    回想那时佩佩兀自感叹鲨鱼被囚在鱼缸里,半点自由都没有。阿豪则表示,要是把这鲨鱼放回海里,人可就遭殃了。

    有很多预言,太早说了出来,谁都不当一回事的。

    其实春天从未过

    真的可惜,非但香港没有雪,即便是那个有雪的日本,也由不得她们成行。等到佩佩最后在飞蛾山上摸到似是而非的一抹飘雪,更是超现实得不知该为什么笑才好。

    仿佛由头到尾的故事,都只是幻觉罢了。以为真的在过春天的,过不了几尺,而以为走过春天的,又得不来什么。

    谁曾想过,当一部青春片落幕,浮现的竟然是千帆过尽的况味

    老一辈的人逃不了定局。佩佩的父亲走向衰老,当年组过的单非家庭像是一个滑稽的玩笑,花红柳绿之后,还是要在本土找一些扎根的植物,祈求给余生镀一层薄薄的活力。佩佩的母亲从一个泡影里醒来,又扎入更多的泡影,男人像是水缸,换水的时候就把她给滤掉了。花姐的权势与心术是个蛊,刀口下讨的生活,哪一天说断就断。似乎谁也留不下什么。

    可怜的是,年轻的一代也逃离不了这种悲凉。阿豪、阿Jo与佩佩一块,把对方全都给输掉了。秘密跟私心是有侵蚀性的,而像阿Jo内心深处高人一等的自傲,也注定了那带有一点施舍性质的爱情与友情都无法长久。

    没有一样东西是经得住千锤百炼的,这样的道理,佩佩他们是该懂了。

    所以也要说“过春天”这名字好。每一个字都有嚼头,放到一起,又把那诗意搅和得百感交集了。就是要有“过”的状态,才能把人生的诸多界限给陈列出来。

    香港与深圳是地域上的对照,佩佩每日穿行其间,以为勉力串联着两种生活,其实连当一个逃兵都不行,因为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弃儿”。这就是为什么平日里她不敢讨要什么,但要是有一根稻草投下,必定视若珍宝。

    金钱是故事的主角,它跟爱一样匮缺,所以能在一个青春故事里搅风搅雨。没钱的佩佩需要打工才能“平等”地跟阿Jo去日本旅行,而阿Jo的姑妈却有一座大宅子,养着一条鲨鱼。穷人想象不到的玩法,不过是富人随意开运的把戏。

    好像一夜之间,谁都有点看不清谁了。但少女佩佩,愣是突然把成年人看清了一阵。长大不会比没长大多出多少光彩,要说有,也只是因为大家更懂得如此去装饰罢了。再怎么认真地去活,当头棒喝也是少不了的。

    这样看似明丽实则酷烈的长片处女作,对毕业多年的白雪来说,夹带的私货就不仅仅是雪了。

    而当中的演员,也得有那底蕴来萧条,佩佩父亲的衰颓,母亲的麻痹,花姐的精明,水哥的世故,背后是廖启智、江美仪、倪虹洁、焦刚游刃有余的作陪。黄尧、汤加文少女质感背后的冷暖砥砺,也并不会少。孙阳的少年气与戏骨感,也得有数年舞台剧的低调锤炼与厚实沉淀。

    让不够大红大紫的人来演一些风风火火的落寞,恰到好处。希望等到《过春天》起飞,这些优质的电影人,都在自己的春天里。

    (原载于《电影》和“电影杂志 MOVIE”公众号。这几张特别喜爱的图片取自豆瓣电影页面,图源水印,侵权立删)

     5 ) 过春天里的母女关系:成长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和解

    国产母亲形象多是善良包容,而倪虹洁饰演的阿兰显然不是正规意义上的母亲。她是佩佩“单非”人设的背景的注脚。

    背景的注脚

    JO是佩佩青春期最亲密的朋友,她们的去日本看樱花雪喝清酒的愿望,是推动佩佩赚钱而进入水客这一行当的主要原因。阿豪则带着佩佩入行、告诉佩佩“只能相信自己”,一起背叛花姐飞单走私。甚至水客头头花姐,她对佩佩的赞扬、肯定、接纳、威胁,都比阿兰这个深圳妈妈,更举足轻重。

    阿兰,更像是一个符号。她是女主不幸的来源,是女主想要逃离的困顿生活。

    作息颠倒,夜夜搓麻。没有丈夫,和香港的司机生下了一个女儿,私生女。

    在电影里,我们不知道她的职业,但从她娇媚的仪态、婀娜的身姿可以管窥一二。

    阿兰她自己就是一个找不到坐标和定位的边缘人。

    而佩佩活在了阿兰的阴影之下。

    佩佩和JO争吵时,JO脱口而出的“你妈是妓女,你也是妓女”,狠狠地戳到了佩佩的痛点。

    只会求神拜佛转财运,只知道抓住眼前的蝇头小利。在点着的麻将桌上,最关心的也只有钱。

    又傻又无能,被男人欺骗,还只能抱着骗子的大腿哭泣乞求对方的同情。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佩佩只能发泄似地踢飞路边的路障。

    但她没法踢飞生活这个泥沼。

    父亲这条线,也很妙。

    生日红包之后催促离开“太晚了,早点走”;家庭聚会目送离开;佩佩边哭边吃时,他默默离席。不是说完全没有感情,“老豆”的眼中也是充满怜惜和无奈。但这种情绪很像是施舍给流浪狗的短暂温存,看着小狗摇尾乞怜,但是毕竟是只流浪狗,又绝无可能因为她而放弃自己的生活。

    和父亲的对望

    逃离

    人类习惯性地根据差异来区分“我们”和“他们”,进而形成“我们”的身份认同。

    来自“单非”家庭的佩佩面临着深圳和香港的两座城市的差异。她带着白色耳机,匆匆行走在深圳、香港之间。虽然说着流利的粤语,可以在打工时用住很远的借口来掩饰自己单非的身份,但佩佩仍感到疏离。“我不够黑,也不够白,我甚至不够男人,告诉我,我是谁”唐的困惑也发生在这个16岁少女的生活中。

    水客这个组织带给她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没有人在乎你父母的身份,“单非”的身份甚至成了荣耀与光环。小可怜佩佩摇身一变,成为了“佩佩姐”。

    在赚够去日本的机票钱后,有人问她,赚这么多钱做什么?

    阿豪说,“谁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赚一份独立生活的倚靠啊

    在一切失控之前,佩佩实现了对原有身份的逃离。

    和解

    就好像只有离开父母,扎入生活才会发现,生活不是想象般的瑰丽。

    佩佩的逃离计划戛然而止。

    这种拼了命要逃离原生家庭,挣扎过后发现还在原地的故事格外熟悉。

    看不上鸡零狗碎、世俗又阿谀的小镇生活,讨厌温吞多年不变的生活节奏。在小镇,找不到自我,没法实现价值。普通甚至狗血的家庭生活,“我所有的倚靠就是你”、“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你是我全部的指望”的亲情负担。逃离到这一切,你和家人大吵一架,不假思索地好像没有退路一般地冲向一线城市。

    但用不了多年,你就会发现,与生活周旋是一件多么费心力的事情。生活依旧鸡零狗碎,阿谀的对象从乡镇小干部变成了上司、老板。莫名其妙的合租关系也不会比小镇左邻右舍的关系更单纯。当时的热血沸腾的理想主义者开始有些面目模糊。

    逃了一大圈,突然发现,原来还是生活在原地。

    佩佩放走了鲨鱼。鱼缸依然存在,但已经不再是囚禁的场所。

    一切好似回到了原点,

    阿兰说,“这就是香港啊”。

    像不像第一次来北京看你,走上景山的母亲的感慨,

    “这就是北京啊”。

     6 ) 越界少女的成人式:丛林,谋生与性爱

    《过春天》是一部地质层次极丰富的作品。据说拍摄前导演曾花费大量时间游走港深、撰写调研笔记,虽然采访时她仍谦称影片得益于影像实践的可贵机遇和超强的制作班底。不过对影迷来说,使我们如教徒般诚挚感激的更在于:电影/影像自身道出了什么?需要仔细倾听和辨别的是,哪一部分是属于导演和摄制团队的,哪一部分又是不可控地超出了影像的制作——即超出了语言、影像符号,超出了一切人为掌控的技术,却精准直逼我们存在的无意识领域的那个部分。

    对《过春天》来说,正是在这个溢出的影像空间中,蕴藏着难以言说的迷人之处,这也是自电影诞生以来,人们始终如痴如醉地倾听/观看/应答影像之深沉邀约的真正原因。

    从裂隙中绽出

    佩佩的双重处境,首先体现在地理及法理意义上被区隔开的空间:深圳和香港,二者被一道海关切割。居住在深圳却在香港上学的佩佩每天都要经过这道关卡。然而,正在这习以为常的空间裂隙中,一种差异的内在经验开始在佩佩身上盘踞、扎根和滋生:一方面,处境中的身体正热烈地向世界绽出;另一方面,身体又只能被动地、循环往复地抛入/扔出截然不同的城市空间。

    与此同时,物理时间的切割也作为不可置疑的“标记”内嵌在年轻的身体上。青春期少女佩佩刚过16岁,终于到了可以去餐厅兼职打工、独自旅行的年纪。“法定年龄”是成人世界的邀请函,隆重地在生理和法理层面认证了个体生命。然而,未被道出的一重真相是,对于这张“成人”标签底下的个体生命,没人能把握其真正“成熟”到了何种程度。更普遍的情况是,那些 “成年”的个体,如影片中的佩佩,往往只怀揣着零星懵懂的世界意识,尚未形成更清晰的自我面目——在这个焦灼的十字路口(the crossing)上,一切仍处于无言的混沌,偶尔有灵光闪现,但又迅速被家庭、学校等日常琐事所遮蔽,再次陷入苦闷的沉寂。

    16岁的生命就这样处于昏昏沉沉又亟待爆发的拂晓时刻,率先作出反应的是身体,它无言又事无巨细地承载着空间的强行宰割,并直观地体验为空间化的、处境中的身体:香港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天桥、隧道、上上下下拥挤狭窄的街道,建筑空间沉默地律令着身体,直至适应它石屎丛林的节奏。极具反差、饱和度、刺激性的都会视觉经验,同样深刻烙印在身体上,无形地重塑着现代城市-身体的感受方式。闪烁变幻的霓虹灯、呼啸飞驰的车辆地铁、急速行进中的人流……香港的城市空间就这样直观显现为手持镜头下丰富活泼的运动-影像,伴随着如同心脏搏击般的电子乐节拍;空间化的视听经验无孔不入地渗透和冲击着佩佩年轻的心脏,也邀荧幕前的观众与之共振。

    过了海关,深圳的城市影像瞬间趋于平静。佩佩身体的位移,拽领着观众从先前剧烈震动的港地体验中撤返出来,在舒缓的钢琴乐和大量长镜头、静止镜头中,回归母亲所在的、近乎凝滞的空间。此时,影像简洁干净,以呈现室内空间/佩佩家为主,色调也变得朴素柔和。日常生活中的重复、迷茫、虚无一览无余,体现在佩佩母亲阿兰身上,平日不是和姐妹彻夜打麻将享乐,就是与男人纠缠——还无意中被翘课的佩佩和女友撞见。至此,熟悉安宁的家庭空间也开始崩出无形的裂痕:佩佩的父亲是香港人,与佩佩母亲分开后重新建立了家庭。在导演镜像处理后的画面中,透过玻璃是饭店内父亲的新家庭新气象,站在街上朝父亲望去的佩佩的身影同时映在玻璃上,二人看似近在咫尺,事实上却隔着无法跨越、无法沟通的裂痕/玻璃,彼此都难以朝对方更进一步。

    佩佩的日常处境就这样一次次地被切割,打破了感知的连续性,与时间的尺度(16岁)和法的律令(法定年龄)一起渗入,阻断了佩佩本源性的生命时间,切断了自我体认的延续性。一种深切的遗憾和哀悼,便成为某种否定性的力量内置在了佩佩的生命中。然而,对佩佩来说,正是处境的缺口意外地开启了生命的深度体验,在被强行中断和制止的位置上,张开了欲望的真实切口。从无到有,从断裂到生成,年轻的生命正在以一种更强势的意志和姿态回归,隐秘的生命经验正在发生。

    越界激活心跳

    不同于女友Jo,佩佩的青春期充满了隐秘的危险。Jo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少女,她的青春期单纯明了,偶尔的烦恼也止于圣诞去日本该吃什么玩什么、阿豪对她是不是专一。对于未来,只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学会被安排去国外念书,因此也明白日后必然会和阿豪分手,甚至Jo自己也说不清到底算不算爱他。

    同一时间,与Jo形影不离的佩佩,却在秘密地体验另一种人生。第一次是佩佩被动接受的:Jo带她参加游艇派对,游戏中被要求跳水。此前一直抽离地观察周围人事物的佩佩,短短思考了几秒就毅然将自己丢下了水(相反Jo却选择撒娇不跳水)。跳水这一举动极具隐喻性:不会游泳的佩佩极为要强,无知者无畏地下了水,将自己彻底抛进未知的海水/处境中。果不其然,入水之后,佩佩第一次感受到了某种无言强烈的窒息(正如海水般彻冷)。被救出水后,这种危险与求生意志并存的极致经验,却无意识地滞留在了佩佩身体里。

    第二次激活,是过海关时意外接到游艇上认识的水客马仔抛来的iPhone——稳稳接住了抛掷而来的危险。此后,身体便彻底寻着这股危险诱人的记忆而去了,佩佩正式以水客身份潜入了另一重隐秘世界:不明真相却成功“过春天”后,影像第一次出现了令人窒息的骤停。犯罪的、逾越禁忌的快感使年轻的心脏本能地漏跳了几拍,在这脱离日常线性时空的神圣静止中,第一次拽出了生命的原始节奏。

    更重要的是,这异样的生命节奏还带来了意外之财。在对金钱的现实需求,以及内心某种未知欲望的鼓动下,佩佩主动加入水客组织,在另一重断裂的世界中,以水客身份一次次成功“过春天”,逐渐获得花姐的信赖和水客们的认同,自信地成为了“佩佩姐”。新世界一往无前地敞开了,一次次成功走水、迅速累积的金钱和自我主宰的权力感,助长着佩佩的信心和欲望。

    然而,某种不可知的危险也正向她靠近:花姐提出要佩佩运送枪支是危险升级的重要信号。同一时间,佩佩走出房间却无意中目击厕所角落的暴力事件。影像和心脏再次骤停,本能地感到窒息和恐惧的同时,佩佩却更强烈地被另一股巨大诱惑所吸引。尽管在阿豪的提醒下最终未履行花姐的要求(“你知道花姐究竟是什么人吗?头脑放清醒一点,那是枪,要坐牢的!”),但佩佩的内心已然无法回头。

    濒死与深呼吸

    心脏骤停的瞬间,佩佩却失重般地感受到一种诱惑,某种程度上,濒死体验才意味着下一秒的触底重生:唯有短暂的溺水窒息,才会本能地激发出最具求生意志的深长呼吸,只有在心跳骤停的间隙,生命深渊中的原始脉搏才会剧烈启动。如此极致体验的诱人之处在于:在临界处标记生命,在断裂的时空中,建立起一条强韧的自我延续的甬道。至此,我,终于开始成为我自己。

    聪慧敏感的佩佩本能地直觉到了这种致命诱惑,以及它所带来的愉悦。对极致内在体验的追逐,拖曳着佩佩偏离了“和好友去日本看雪”的初衷,驱使她从无意被抛入险境,转变为主动追逐这种逾越禁忌的快感。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佩佩,就这样不断以孱弱而无畏的一己肉身撞击着存在的临界境况,与看不见的父法赤身肉搏。

    此时,金钱也彻底转变成越界快感的凝结物。最初,佩佩莫名“充当”水客却意外收获金钱,钱的第一次现身就是与危险的行动、禁忌的快感绑定在一起的。当正式“成为”水客,她对钱的态度也出现了偏移:从渴望赚取去日本的机票、再到顺利买下机票后仍持续地赚钱。与女友Jo相比,佩佩显然总是缺钱的,但对佩佩来说,钱的意义并不像Jo“没钱就去不成爱尔兰留学”那样真实和功利。佩佩尚未展开关于未来的现实计划(Jo却始终活在现实的维度),却无法收手地走水赚钱(她用相同的问题打发了深圳老板的好奇:那你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呀?事实上她的内心确实没有答案)。

    因此,佩佩对钱的持续渴望更是出于欲望的无限驱动:是冲破日常现实中的孤独和乏味,伴随着青春期的叛逆和弑父情绪。同时,她更迷恋这种朦胧刺激的主宰感:扮演水客身份是在逾越法的禁忌,是一种犯罪行为;接下阿豪递过来的iPhone就像当着女友Jo的面偷情。在这个意义上,阿豪口中“香港之王”的幻象也开始变得诱人,或许佩佩也正悄悄酝酿着一丝无名期许……总之,数不清的欲望一道驱动着愈发升级的僭越行为,床底下鞋盒里越来越多的钱,正是佩佩内心欲望的无意识证明。

    隐秘的性高潮

    清晨,佩佩被阿豪带领着上了山,这是继大排档打工之后,阿豪再一次在佩佩面前展现出的真实面貌。深知阿豪小人物处境的佩佩当然嘲笑这位“香港之王”的狂妄。不过,当阿豪动情地喊出“我是香港之王”时,这一虚妄能指和它所裹挟着的主宰欲望,协同体内翻涌着的青春期荷尔蒙,在少女意识尚未来得及捕捉的瞬间,一并指向了山下那座雾气缥缈却又无比真实的未来,也深植在了佩佩心底。

    欲望进一步指引着佩佩和阿豪,进入红色灯光的狭窄仓库。“香港之王”是阿豪的催情剂,他束起佩佩的上衣绑上iPhone,这一刻,金钱、权力、欲望终于与身体关联起来,邀约着佩佩一同进入“香港之王”的幻象。佩佩心中,欲望的面目模糊不清,她被“香港之王”引领着、接受着,直到冷冰冰的iPhone贴上炙热的身体。此时的佩佩到底明白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是这无名欲望的膨胀令她想要更多:“还能绑哪里?”“能绑多少就绑多少”。少女的无畏点燃了阿豪,“香港之王”刻不容缓。令人窒息的私密空间里,凝滞着高度浓缩的炙热欲望,二人湿漉的汗渍混合着胶带的黏腻感,默默无言地将手机缠绕在对方身体上。

    尽管二人没有发生性行为,互绑胶带的过程中,佩佩却体验到了性的愉悦。绑在身上的iPhone正是嵌入身体的快感标记。相比较女友Jo,虽然和阿豪发生了性行为(她曾调侃佩佩嫌弃阿豪不是处男),但她的快感却远不及佩佩的强烈和真实。她一边恋爱一边清醒地知道男人都是“很现实的”,否定性地自我抽离阻碍了她的感情,使其止于嬉笑享乐或占有欲的层面。

    身处恋爱关系之外的佩佩,却与阿豪建立起情感上的坚实联系:她了解阿豪的真实生活处境(大排档伙计);与他一起登山,了解他狂妄真实的欲望;了解他对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最后总是只剩下自己”);不小心摔坏iPhone深陷险境时被阿豪搭救(佩佩虽不清楚花姐的老辣程度,但预感后果将会难以想象地严重);与阿豪联手后二人在Jo在场时秘密交易货物……隐秘的双重生活,频繁地招致心跳骤停的濒死体验,铸造起少女存在的高潮瞬间,最终转化为金钱-欲望象征物,这就是佩佩的性体验。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女性经验中,溢出的影像空间才得以显影:渴望被亲近、被倾听的内在影像,正如女性成长经验中长期被人忽视的沉默言说。被冷落的少女成长之殇,现实地体现在Jo身上:乐天少女Jo最终失落颓丧地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她的生命裂痕正在此处,尚未展开),念不了大学也根本不像父亲所说的那样能去爱尔兰留学(“好处总是给弟弟”),等待自己的只有嫁人这一条出路(“总是被爸爸哄骗”)。当发现和男友阿豪一起上山的女生正是闺蜜佩佩时,失望、背叛、不理解、无法掌控身边的一切的失意苦闷一股脑向她涌去。与佩佩大打出手并非出于对对方的怨恨,而是她终于触及到了始终被遮蔽的、无法自抒的女性经验,以及被彻底截断了的未来的可能性。而这困境对女性来说是极为普遍的(“只有嫁人咯”),Jo真正触碰到的是女性头顶的无形天花板,一种性别存在的临界境况。

    与Jo的暴力对峙,也使佩佩第一次说出了她真实欲望。佩佩始终明白自己小人物命运的底色,不同于Jo意识到无法掌控命运后便自暴自弃,在体验过秘而不宣的心脏搏动、感受过生命的剧烈快感之后,佩佩无法再自我哄骗地放手这一切。在这个意义上,她和阿豪都是权力意志高涨、立志改变命运的小人物,在世界的激浪中凭着身体这块小浮板,不懈地在充满未知险峻的世界中前行,自我赋形、自我铸造。

    影片的结局,即使没有上帝视角的介入,在欲望的运作机制上也是一种必然。欲望召唤行动在次数和程度上的不断加码,最终必将迎来高潮之后的彻底失落。影片中,一次比一次危险的走水行动预示了这一走向:从事非法枪支交易;背叛花姐,破坏行业规矩;最终面临司法力量的制裁——事实上,无论这一句点落在何处,重要的是这不断膨胀中的欲望终究会爆破,只在于以何种方式显现而已。当然,深植于鲜活生命中的欲望必定会再次循着原先的痕迹,在下一个裂口悄然滋生,以某种新的形式卷土重来。

    最后一幕,佩佩带着母亲一起上了山顶,香港就在脚下,鲨鱼终将回归大海,剧烈搏击过的心脏和身体只会变得更加强韧。佩佩会再次忆起原始心跳的节奏,走过下一个春天。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小把戏去冲浪——

     短评

    8分妥妥的,摄影很好,夜景、冲突色光和手持都很棒,佩佩和阿豪互相缠手机带货那场戏完全是当床戏拍的,很有意思;女主角跟摄影差不多好。当然剧作有坑,有些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可避免的坑。青春片定位很准确,完成度也非常高,口碑爆了太正常了。

    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少女想去日本看雪,雪山印在明信片背面夹进书页。山顶上没有碰到唇尖的吻,吻也值得为同伙的理想冒险。煮一碗清寡又暧昧的面,面汤氤氲亲手绘制的手机壳火焰。身体纹着鲨鱼,鲨鱼从水缸回归大海里面。妈妈眺望着说原来这就是香港,香港是爸爸映着餐厅玻璃窗吸一根烟。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只要穿渡这道安检门,我们就能奔跑着过春天。

    4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讨巧青春片外衣下拥有更丰富的肌理---夹在两岸之间的身份尴尬,生活环境的缺爱氛围,青春期少女对世界认识的心理体系的构建和幻灭,在一个类型片拍法的案件串连中,均得到较为纯熟的演绎和深化。对于一部处女作来讲,无论从剧作完成度还是影像风格的把控,都相当不易。定格的几个瞬间,鼓点加持,仿佛是走向决定性的时刻;配乐很喜欢,雨夜戏竟隐隐有娄烨风(摄影真棒)。互绑手机戏的红色基调,暧昧的情欲如溢于画面;镜像多处运用,如揽镜自照。不会下雪的城市,无法栖陆的鲨鱼(导演说此意象不必解释,仁者见仁)。过了这个春天,他们都将迎来生命里新的分水岭。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说实话,不算特别喜欢。除去拍摄手法的转变,我最不喜欢的一点是人物基本都浅尝辄止,映后交流时导演说每个角色都有很丰富的人物小传,但这份功夫没有体现在影片里,每个人物的故事性都在为佩佩服务,不是为自己。整体来说,电影的设计感非常重,无论是故事,人物,镜头还是对白,都能感受到“这是假的”。不过从映后来看,导演本人很有魅力。我最喜欢一个镜头是佩佩和她爸在餐厅吃饭后她爸出去抽烟,通过映射将两人相对,很有画面感。

    10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我觉得特别好的地方,一是,除了几个重要的时刻,观众几乎没怎么正面看过男女主角两人的脸和眼睛,不是低着头就是侧脸,不是被头发遮住就是在阴影中。还有他们之间的对视,也都是一闪而过。二是,互在对方身上绑手机的那场戏,胶带声、近距离的沉重的喘息和仿佛听得见的心跳声。还有比这更特殊更高级的情欲影射方式吗......这个新鲜而前无古人、独诞生于这个特殊的地域和时代交叉点下的场景,要成为当代青春片史册中的一个“之最”。

    13分钟前
    • 推荐

    倪虹洁不愧是内衣广告届的女王

    17分钟前
    • 小伙锅
    • 推荐

    难得有一部导演处女作不讲农村、不讲乡镇,不卖苦、不矫情、不自恋。少女无法从成长环境里的男人女人中获得保护和依赖,所以野蛮生长的青春期被荷尔蒙打乱了脚步;阳光下随着女孩身影游走的摄像机仿佛活了过来,配乐出色。这是一部“中国甜心”,内核其实是一部充满奇遇精神的公路片。

    22分钟前
    • 脑神
    • 推荐

    差点错过这部华语佳片,意外又惊喜。如此老练的呈现没想到竟然是导演处女作!与众不同的青春片,借用社会题材,讲述了关于一个特殊身份的青春期成长故事,很类型,很成熟。整体而言,完成度颇高,故事情节、新演员的表演以及节奏叙事和影像风格,一众老演员甘当绿叶。女二有些地方真的是太像杨紫了……最后神勇人民警察从天而降的收尾也真的很十足中国特色了!导演说,过春天是手机走私客的黑话,大概是好运、走运的意思,影片火了,大家一起“过春天”,我先打个call!

    25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好看又好哭,高铁直插西九龙时代全新的陆港电影。砸碎青春所剩无几的念想,走出陆港双重身份困境,迎向独立新生的自我。陆港再无黑社会,镰刀斧头镇华强北也镇西九龙。

    29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请珍惜一个还能听到内心深处贝斯轰鸣的年纪

    32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请不要把港铁报站声轨乱贴,上水没有车到黄埔,屯门也没车去调景岭。

    33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过了这道关,要说英文写繁体,像鱼群挤到水面呼吸空气;进了这扇门,要被监控陪笑脸,在大鱼吃小鱼的规则里谋生。没教鲨鱼游泳就扔进大海,没让城市变冷就盼望落雪,没给手枪装弹就扣动扳机,没给货船检查就驾驶出海。把飞机当成流星祈祷,把失火当成福兆祈愿。反正过得了春天,也过不了青春这道险关。

    3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互缠手机那场戏真的是好。。毫无漏点,却让人想入非非,情欲高涨。可谓色而不淫,在有限的尺度下完成了无限的想象。

    37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新鲜、明快又洋气,别的国产青春片在这个片面前只能被称作北姑青春片了!男主角单看长相不算特别帅气,但绝对能令每个少女都回想起自己青春期曾爱慕过的坏男孩,什么学校里声名狼藉的不良学长啦、隔壁邻居家高中辍学混社会的哥哥啦、漂亮女同学让你去给她送过信的职高男朋友啦……男主抽着烟回过头叫女主“衰妹”的一幕我抽搐级心动,后面两人往对方身上捆手机的一段比床戏还撩人!啊啊,我永远爱有魅力四射坏男孩的青春片!

    4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香港和日本一样远,青春像手机一样好玩,未来跟鲨鱼一样无奈。

    4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今年最好的华语处女作之一。

    44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作为处女作,已经算不错了。要说缺点的话,可能是延展性不足,青春戏太多以致消解了社会性的一面……这是我见过的阵仗最大的一次映后交流,连摄影、剪辑、作曲、声音指导、美术指导都上了台。他们大多是北影的学生,田壮壮做主持,一群人其乐融融的样子,竟让我感觉到一种热闹的美好。与做电影相比,写作真是孤独啊。偶遇D和S,电影看完后我们去北影旁边的一家串吧吃饭。邻桌有一位长得很像张纪中的导演正在和人大声聊天,我们把客套话说完之后没什么可聊的,就偷听他们在谈些什么,听了半天,也分不清他们到底是在说戏还是在说人生。我忽然感觉他们这些“入戏”很深的人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活出了人味。

    46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2017年的《嘉年华》,2018年的《狗十三》,再到今年的《过春天》,华语青春片、华语女性电影真的崛起了。没有以往青春片打架、堕胎之类的元素,而是真正聚焦女孩的内心世界,真正关于青春,关于成长。佩佩的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则是沉迷麻将,他们口口声声说“别人的女儿有什么,你也必须要有”,但其实根本不了解女儿,甚至对女儿走上犯罪道路也毫不知情。母亲说要带佩佩去西班牙,其实她根本不知道佩佩真正想去的是日本。你以为你把最好的给她了,但你从没问过她想要的是什么。Jo也是如此,被父亲欺骗,被弟弟夺走一切,连配角的形象都鲜明立体。“绑手机”一幕最细腻,四周安静无声,只能听见呼吸的声音,也听见了爱情。浪漫,温柔,怦然心动。正如鱼缸无法囚禁鲨鱼,因为鲨鱼属于大海;香港也看不见雪,因为她属于世界。

    4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买鱼头送嘴”,“十六岁卜卜脆”台词很可爱…又一部基于海关题材讲述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嘉年华》混搭感,2018华语佳作,粤语加分!“我想知道,冷是什么感觉”

    5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几年青春片中非常亮眼的一部,导演将青春片的情节与情绪,置于犯罪片类型当中,将青春的躁动类比于犯罪的刺激。摄影、剪辑、配乐各环节都很突出,几个年轻演员表现也很不错。互绑手机那场戏,拍出了少有的欲望。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加载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