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二季

    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其它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剧情介绍

      《翻山涉水上学路 第二季》讲述了世界上贫困和偏远地区孩子们的上学经历。镜头从他们的生活环境开始,并继续展示他们上学之路,直到最后达到他们的目标。本季从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蒙古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墨西哥,见证世界各地的偏乡孩子,克服艰险万分的上学路。  上学之路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道路,但没有一条上学之路是这样的,这些孩子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危险,他们要忍受严寒、翻山越岭、边划船边舀水、只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沿途的风景或壮观、或优美,装点着翻山涉水的上学路。

     长篇影评

     1 ) 震撼!

    震撼!想不到都21世纪了,还有那么落后的地方,那么艰苦的学生,每天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

    第二集的那三个女孩,我其实挺佩服她们的妈妈的,纪录片中一直没出现过爸爸,应该是单亲家庭,而且看得出她们家庭条件很差,但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愿意供三个女孩去上学,因为她明白这是女孩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一个人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开支,还得支付对她们家来说高昂的学费,真的很伟大!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三个女孩也十分懂事,会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做家务,为妈妈分担。三姐妹的感情很深厚,最大的姐姐其实也才十岁出头,却处处肩负起照顾妹妹们的职责。她们的学校距家三公里,需要划船上学,而船又是一条笨重破旧的船,渗水严重,每次出发前都要先将船里的水舀出,大姐和二姐再用瘦弱的身躯将几百斤的船推入水中。三姐妹上学之路需要分工协作:大姐和二姐划船,小妹舀水,所以一旦三姐妹中有任何一人生病,三个人就都不能去上学了。她们的上学路上需要穿过一片沼泽地,头顶上纵横交错的树枝时不时会掉下毒蛇,毒蜘蛛到船上!还需渡过一条宽阔的大河,河中有可怕的鳄鱼想要吃掉她们!另一个男孩,她们的同学,上学路也艰险万分!他家没有船,需要走三公里,穿过一片遍布毒蛇,毒蜘蛛的森林!稍不留神就会有生命危险!他们的父母也总是提心吊胆地担心他们的安危,但他们明白,这是改变孩子命运的唯一途径,别无选择。对他们而言,在学校的时光,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不用做农活,可以吃到丰盛的午餐(其实只是一些粗粮),可以真正的做回孩子。他们的老师知道他们的情况,总是会等他们到达后再开始上课,平时也总是关心这些孩子。我想对这位老师表达敬意,虽然条件艰苦,教学环境差,教学难度高(十几个不同年纪的学生一起上课),但她还是坚守在岗位上,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第四集的孩子,住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原始社会,整个部落几乎没有人上过学,两个孩子出发去学校的前一晚,部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用原始的仪式为他们祈福。两个孩子需要行走整整七天,穿越一片原始森林,渡过一条湍急危险,吞噬了很多人生命的河流!其实以前在距村庄两小时行程的地方有过一所学校,但学校的老师们因为忍受不了远离现代文明的枯燥生活纷纷离开了,这些孩子们上学的愿望也更加难以实现。令人遗憾的是,在即将到达学校,但需要渡过那条湍急危险,前不久才吞噬了两个同是去上学的孩子的河流时,8岁的男孩因为难以克服恐惧放弃了前行,也放弃了上学,而稍大一点的女孩,怀揣这对上学的强烈愿望,克服恐惧,独自一人继续前行,虽然渡河时惊险重重,被湍急的水流向下流飘去,看得我胆战心惊,但最终还是安全到达对岸,成功上学。我佩服她的勇气,希望她能学有所成,也希望那个男孩能成长起来,接受到教育!

    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当我们在抱怨时,请记住,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上学!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教育!

     2 ) 教育的力量

    蒙古篇:想起了自己寒冬早上五点多起床上学的日子。看起来男孩家庭条件很好,骑马上学的日子太艰苦。虽然女孩早起很遭罪,等她长大后想起爸爸接送自己上下学应该是一段幸福的回忆吧。这一集的孩子算是这里面比较幸福的。

    埃塞俄比亚篇:滚烫的沙漠,孩子们要忍耐口渴和饥饿光脚走8公里。即使是如此艰辛的上学之路也只有少数孩子能上学。

    尼加拉瓜:小女孩们很可爱,大姐虽然只有9岁,但已经很有担当了。两百公斤的木船对于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来说太沉了。希望三个小女孩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女孩的妈妈也很开明。男孩的路途也比较可怕。

    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原始森林里走了六天,只有12岁的女孩成功到达学校。男孩害怕河水,放弃了去上学。女孩非常勇敢坚定!看起来他们的学校条件还行,但是学费也比较贵。不知道100美元包括饮食费用吗?

    墨西哥:这集也有三姐妹一起上学,小女孩们简直就像是小精灵一样蹦蹦跳跳的。小男孩一个人努力往上爬。这条路实在太危险了。

     3 ) 我们讨厌读书,而他们为了上学每天都要独自面对死亡

    《极限挑战》第四季桂林东升村那一期中,男人帮看到孩子们吃完饭收拾碗筷的场景后,黄磊感慨道: “越是吃过苦的孩子越是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反倒越是衣食无忧越是多愁善感容易一蹶不振。”

    虽然众生皆苦但是这些孩子所经历的磨难远比常人要多,而东升村的孩子与世界上的其他孩子相比,他们还是幸运的。

    至少他们的上学路没有特别危险的事发生,但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孩子,他们的上学路,要以生命为代价去换取。

    这一条条凶险非常的上学路被一部叫做《翻山涉水上学路》的纪录片记录了下来,今年迎来了它的第二季。

    上学之路,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道路,但没有一条上学之路是这样的,这些孩子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危险。

    他们要忍受严寒、翻山越岭、边舀水边划船,躲避狮子、老虎、大象、郊狼以及蛇、蝎子等毒物的攻击,甚至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火山。

    沿途的风景壮观优美,他们无暇顾及,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努力着。

    非洲,埃塞俄比亚,达纳吉尔凹沙漠地区的阿布德拉内村。

    这里是世界上最炎热的沙漠地区之一,夏季气温可达50℃,地面温度达到70℃,而且附近还有一座活火山。

    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阿法尔人,他们的孩子面临的上学路也许是世界上最热的一条道路。

    早上六点,11岁的小学生哈米德就得起床,然后帮家里人准备早餐,干家务,最后才能去上学。 而他在临走前必须多喝点水,因为接下来要徒步两小时的沙漠没有水源,一旦缺水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水源的问题外,哈米德和他的小伙伴在这条长达15公里的上学路上,还要克服高温的炙烤。

    路上没有任何阴凉处,之前在这片沙漠里就有人因为高温昏厥致死,所以他们得格外小心,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

    撑过了高温,还有随时都有可能袭来的沙尘暴。

    漫天的黄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很容易迷失方向,然后陷入危机重重的流沙中,这也是他们的父母最为担心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哈米德等人的父母每天都在生死之间焦虑,也许今天送孩子出门后,就再也看不到他的笑脸。

    光有这些就完了吗?显然我们低估了沙漠的凶险。

    哈米德和他的朋友还要穿过一片长满植物的沙地,看似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但也蕴藏着杀机。

    这里有时会有蝎子和蛇,而沙漠里的毒物,就算毒性不太强被咬伤几乎等同于宣判死亡。

    因为没有抗蛇毒的药物,周围更没有医生。

    这些只要全神贯注就能避免的问题还不算最大的问题,对于非洲的每一个地方来说,最大的生存难题是水。

    哈米德为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可以顺利地走回去,必须绕路到5公里外的水井旁喝口水才能继续前行。

    也许很多人会说,他们为什么不随身携带水壶,这样就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不是他们不想,是他们根本买不起,仅有的微薄的薪水都要用来买日常的食物,根本没有闲钱去享受其他的生活服务。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的圣尼古拉斯村倒不用为水担忧,他们生活的地方是热带雨林,每年的降水量可达几千毫米。

    但也因为雨水太多,弗洛雷斯三姐妹的上学路变得异常艰难。

    三姐妹上学的交通工具是一艘独木船,这艘船破破烂烂,每次出航前女孩们都要花费15分钟把船里的水舀出去。

    在这之后,三姐妹还得花费大力气推动笨重的船出航,这艘独木舟重达200公斤,比三姐妹加起来还要重。

    出航后,大姐肯尼娅(9岁)坐在船尾,可以一边划船一边照顾两位妹妹,二姐胡丽娅(7岁)坐在船尾,负责控制方向与划船。

    小妹朱莉莎(5岁)坐在船中,由于她不会游泳,所以得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掉到河里。

    即使顺利划动独木舟也不能掉以轻心,大姐二姐在船头船尾波动船桨时,小妹朱莉莎要不时的用水桶舀出渗进来的河水。

    只有三人通力合作才有机会到对岸去读书,如果其中有一人生病了,姐妹三人都得留在家中。

    舀水的同时,还得注意船向,她们首先通过的是一大片红树林沼泽,树枝、树根、树杈交错生长,宛如一个迷宫。

    在这里翻船,她们根本游不到岸边。

    而且她们还要保证船和自己不碰到垂到河里的树枝,树枝上面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蛇和毒蜘蛛掉下来。

    当地没有蛇毒的抗生素,最近的医生也要两个小时才能赶过来。

    接下来,她们要遇到埃斯孔迪多河最大的考验——水流。

    埃斯孔迪多河河面宽阔,水流湍急,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船毁人亡,况且河里时不时还有鳄鱼的攻击。

    所以三姐妹必须齐心协力,每个人都坚守住自己的职责,才能学到知识。

    一个半小时之后她们能达到学校,这还是没有下雨以及顺流的情况下,如果她们返程时遇到下雨,湍急的河水随时会吞噬掉她们的性命。

    在墨西哥的西马德雷山脉,查帕特里村也有同样的三姐妹,她们不必划船,但她们要翻山越岭,而三姐妹中最大的不过9岁。

    她们先要徒手爬上300米高的陡坡,而后爬下陡峭、湿滑的断崖,紧接着要穿过一条河,如果河水干涸她们便能通过,反之,只有原路返回。

    然后要徒手攀爬半小时达到山顶,当要借力杂草和藤蔓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会有毒蛇冒出来。

    最后耗时两个多小时达到学校,而她们去上学的原因,一方面是可以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校里有免费的食物。

    和她们在同一地区的洛伦索今年6岁,他的上学路是要不断攀爬1000多米的山路,因为他家在山谷,学校在山顶。

    西马德雷山脉所在的区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少的地区,每平方公里不足两个人,所以一旦有人在这里摔下去,可能要好几天尸体才会被人发现。

    因此洛伦索不能有一丝松懈,他的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在不停歇地攀爬中,洛伦索的脚和膝盖会有肿痛出现,脚底也被磨出了水泡,他的解决办法是停下来,揉一揉,继续前行。

    由于洛伦索起得很早,爬的时间又长,家里没什么饭吃的他也学会了在路上寻找食物。

    他款待自己的大餐是一种可以缓解伤痛的树叶子,他必须多吃为接下来最艰难的路段补充体力。

    这条路是整个上学路上最危险的路段,石头松滑易碎,一不小心就会因踩碎石头而摔倒。

    路旁是300多米高的悬崖,路宽仅有两米,最窄处连半米都不到,洛伦索的心里很害怕但是他不能放弃。

    如果光是攀爬洛伦索自己能够勉强应付,然而他还要不时注意美洲狮和郊狼的出现。

    曾有一次,洛伦索遇到了郊狼,幸运的是,也许这是狼也觉察到了洛伦索的不容易,它并没有攻击洛伦索。

    四小时后,洛伦索到达了学校,由于下雨洛伦索比平时迟到了一个小时。

    与墨西哥隔着一个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住着与世隔绝的卡鲁人。

    他们的村落在几十年前才被现代人类发现,在发现他们时,部落里的卡鲁里人还在与其他部落交战。

    这片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几乎没有现代人类活动的踪迹,丛林里还有类似于长着尖牙的青蛙这样的新物种。

    他们的原始生活被打破后,也慢慢地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首先就是学会学习现代知识。

    在他们的村子去念书是件很大很隆重的事,卡鲁里人要举办盛大的仪式为孩子们祈求祖先的保佑,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猪都拿来杀。

    可是,由于贫穷和其他方面的制约,整个村子里的人奋斗一辈子,都不一定会有小孩会出去念书。

    朱尼尔和他的堂姐露丝,是两天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

    然而即使他们是幸运,他们上学路上所要面临的困难却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他们要跋涉100多公里,徒步7天才能到达学校。

    这七天中,他们要经历丛林的各种凶猛野兽,以及有毒植物,还要应对多变的天气和每天的温饱。

    他们最大的挑战是塔卡力河,这条河宽阔、汹涌,没有船渡河,基本不可能通过,曾经也有小孩因为过河溺死在这里。

    危机和机会就摆在眼前,只看朱尼尔和露丝如何选择。

    朱尼尔放弃了,我们不能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谴责朱尼尔辜负了父母的心血和村里人的期待。

    他长这么大都没有出过村子,也没有见过河流,外面世界的凶险在这么小的年纪难以承受完全可以理解。

    生活现代都市里的我们在朱尼尔这么大时,走路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代步工具,而朱尼尔在水流湍急的独木舟里害怕,是一个小孩子再正常不过的表现。

    毕竟,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

    还好堂姐露丝克服了恐惧,带着全村人的希望来到了河对岸。

    经过七天的跋涉,她到了学校,要在这里寄宿一年多才能再次回家,而他们的父母与外面的世界没有任何通讯工具。

    孩子出去念书,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孩子们是否活着到达学校,能做的只有无止尽地等和漫无目的地找。

    巴勒斯坦,小女孩穿过战火纷飞的街头,一不小心不知从哪冒出的一颗子弹就有可能让她当场殒命。

    也有可能是飞过来的炮弹,小女孩就会粉身碎骨,但是她没有退缩,或者说她没有退路。

    回去是干不完的家务和没有盼头的生活,一辈子都在战火中度过,也许哪天就被战火吞噬。

    往前走,也是生死的抉择,但是她有了希望,至少她可以看到扭转现状的未来。

    每个孩子到了学校之后都累的筋疲力尽,可是他们不敢歇息,要不断提醒自己学好知识。

    放学后,每个孩子都要立马回到家里,帮助父母干家务做工作,直至天黑才能休息。

    因为没电没网,所以他们没有夜间活动,作业也必须抽时间在太阳还在时做完。

    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开心,因为可以接受教育才有机会改变现状,让后来人不必再遭遇自己的苦。

    这些孩子没有一个人抱怨太辛苦,太危险,上学很累,反而每个人都很感激自己能有上学的机会,希望拥有改变命运的能力。

    他们的父母也是如此,即使自己再累,生活再艰难,也要送孩子上学,哪怕孩子的学费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

    因为他们深知,没有文化对孩子的成长和以后的生活极为不利,他们需要孩子们的帮助但他们更希望孩子们不要过自己的生活。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唯有教育才是改变现状的根本,也只有教育对于全世界的每一个人来说,算是公平的。

    很难想象这些孩子在第一次没有父母的带领下是怎样独自穿过死神随时都会光临的上学路。

    他们如何辨别方向,又怎么克服心里的恐惧,面对洪水猛兽、蛇虫鼠蚁、悬崖峭壁时又怎样处理危机?

    想家人时会不会哭,会不会上学之后再也回不来,和同学拉下课程时,他们会不会自卑,有没有想过放弃?

    见过大世面后会不会迷失自己,嫌弃原生的家庭与生活,会不会有《变形计》之类的悲剧出现?

    他们的现在虽然艰难但是至少有希望,可是,他们的未来会因为教育而光明吗?

    纪录片里的很多孩子都在上学,然而能够完整念完书的寥寥无几。

    有的上完小学可能就被迫辍学,有的情况好点可以上完中学,大学,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小概率事件。

    在墨西哥,国家看重教育,执行的是15年义务教育,可是,很多家庭连温饱都成问题。

    买双鞋就得10美元,而他们的冒着生命危险编织的筐,一个才买3美元,为了节省开支,能够吃一个墨西哥玉米饼相当于过年。

    况且,大学在他们这样的小地方是不可能存在的,得去更远的大城市,这笔开销对他们就是天文数字。

    更别提,孩子们能否适应大城市的生活,纵然有幸念完大学留了下来,也能如愿找到工作吗?

    大城市的生活虽然便捷,但也充满压力。

    解决这些孩子们窘境的方法不单单依靠教育,还要有经济。

    拿尼加拉瓜来说,是拉美主要产金国之一,但他们的经济依旧以农牧业为主。

    整个国家都是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失业率很高,人民生活极其贫苦,国民生产总值还没有马云的个人财产多。

    一个国家都囊中羞涩,哪来的钱去扶持他的国民,所以处江河之远的少年要强,居庙堂之高的高官也要强。

    只有彼此一心,才能改变命运。

    在中国,上学难的孩子也存在。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尓莫乡的悬崖村,从山底小学到山顶村子的海拔高差进1000米。

    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尽管后来在国家的帮助下了修了钢梯,但也危险重重。

    36000米的钢管,垂直距离900米,遇到下雨天,湿滑的钢管令每个孩子都望而生畏。

    贵州水城县营盘乡红德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溜索村,当地几十名学生出村上学必经之路是一条捡简陋而危险的索道。

    死亡,是他们每天都要思考的事。

    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里有这么一句话,送给所有努力读书,试图改变命运的孩子。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微信公众号,ID:idlemovie

    微信搜索: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Idlemovie

     4 ) 王路:元气,教化与使命

    看了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二季的前两集,讲埃塞俄比亚和尼加拉瓜的小孩上学的故事。每一天上学,都有生命危险,都可能被毒蛇咬伤。村里没有解毒的药,等医生来救,至少要两个小时,很可能就没命了。有一家三个女孩,分别九岁、七岁和五岁,要一起划着五米长的独木舟上学。上学是顺流,放学是逆流,独木舟漏水,水多的时候,得三个孩子配合,一边划一边把水舀出去。如果有一个人生病,她们就都不能上学了。最小的女孩不会游泳,如果掉进大河里,就会被淹死。每天,母亲都担心孩子们能否平安归来。但这就是她们的命,危险而平常。

    在埃塞俄比亚的沙漠里,最热的时候要踩着七十度的沙子,远的学生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回家。有时候为了喝一口水,要多绕五公里去井边。一旦刮起沙尘暴,很容易迷路,有孩子因此而失踪。

    也有不上学的孩子。很多孩子不上学。我想,假如我住在那里,是家长,我会不会让我的孩子每天上学,自己在家担心他们的生命安全?

    我不知道。

    但我特别理解,那些家长为什么让孩子去上学。甚至,如果我是那里的孩子,我很可能也想去上学。

    我种了一盆绿萝。其中大多数根,四年前就死掉了,但有两只根活到了现在。其中一只特别长,从楼梯上拖下来。没办法,我就想剪掉一段来扦插。照着网上的视频,不知是土的问题还是技术问题——土有五年没换了,扦插的十多只根一只都没有成。往往扦插进去,过一段时间,上边枯了,根黑了,蔫儿了。

    那只最茁壮的根,是四年前经过大旱大涝的,剪刀斩去的地方不会再生长,但不知怎么着,它硬生生从别的地方顶出个疙瘩,然后就发了芽。

    这让我很震撼。佛教里,“根”是“增上”的意思。它吸纳了水和泥,就必须顶出来。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让它必须如此。不如此,它就会被水泡坏,死掉。

    我想,那些埃塞俄比亚的村落,未来必有一天会改善。人们会喝上自来水,村庄会通上电,有马路,不必往来穿行在荒漠丛林中。而带来这种改善的,必是冒着危险一天天去上学的孩子。

    他们不识字的母亲也知道,上学是好的。在盐厂干了一辈子的父亲说,儿子如果上学,将来就不用再干这些。母亲希望女儿未来能做老师或者医生。

    那些不上学的孩子,纪录片没有拍。上学而不用很艰苦的孩子,就像学校附近村落里的,片子也没有拍。拍的是那些极艰难的,看来很不划算的家庭和孩子。

    我想,玄奘去西天取经,也是上学。可能是旷古以来最艰难的上学之路。他能够在八百里流沙中活下来绝对是个极其微小的小概率事件。天竺的佛学那么兴盛,道场那么广大,那烂陀寺有那么多顶级的尊者和教授,而玄奘去时已是中年,还要学习语言,但是,他们都不得不让玄奘称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玄奘的上学之路太艰难了。他是没有余地,不能回转,无法后退的。

    上世纪能海上师去藏地学法也是一样。康萨仁波切那么多学生,但是最好的还是这个语言不怎么通的汉人。

    大概因为,有些人是有余地的。学不好就算了,生活仍然过得下去,还能有别的选择。有些人是不行的。生命非如此不可。

    井上靖的小说《天平之甍》里,写鉴真。日本要请一位律师去传戒,谁也没想到能请鉴真,谁也没敢想请得动鉴真。他地位太高了,年纪也太大了,后来又瞎了,还有大唐政府的阻挠。历经好多年,终于还是去了。假如不是鉴真去,历史就要改写。假如不是玄奘去了天竺,历史也要改写。有些事情,他们如果不做,很久都不会等到另外一个可以做这件事的人。等那个人出现时,就没有这个事情了,世界已经变了。

    有些人的一生,是使命的一生。《论语》说孔子,“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他在历史上不是起着可替代的作用、可有可无的作用。

    世界上是有这样一些人的。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世界有了某些不可逆转的变化,成就了今日的世界。这些人未必是载入史册被很多人知道的,其中也有许多默默无闻者,就像那些上学路上的孩子。他们当中,会有很多人中途放弃,或者死掉。剩下的那些,就是推动世界改变的力量。其实,放弃与死掉的也是,只是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

    他们就像扦插在恶劣土壤里却没有死掉的根。他的内在有一种力量迫使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有时候,一个人作出选择,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元气。是因为他的生命本来如此。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只能选择这样的活法。

    人与人之间,应该说天生是有不同的。像史书记载的项羽,兵败到了江东,不肯回去。如果回去,他还可以活,但他就不是项羽了。回去的故事有很多,那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我们记不住,只记住了项羽。而项羽绝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才选择的,所有出于这样臆想的人都无法理解项羽,即便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项羽依然不可能过江——这是项羽的定义。

    朱熹喜欢见客,著书,讨论学问。他曾说过,一天不见客就浑身不舒服。让他不著书、不讲学是不可能的,他说,人吃饱了饭,总得有点事做。有些人可以很慵懒,享受慵懒的生活;有些人让他那样,比杀了他还难受。

    说这些,绝不是要品评优劣高下,拉出一条标准,说每个人都应该怎样怎样。绝不是的。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笼统地拿一个人的标准来要求其他人是不切实的,也不明智。《论语》里讲君子小人,小人并没有今天的贬义。小人就是小人物,老百姓,占绝大多数的人。是那种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的人。

    在小人和君子之间,本来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但是,有一种事情,可以将界限变得越来越分明,就是“教化”。而且,只有这一种事情。

    成为君子,固然需要先天的禀赋,但尤其重要的,还是后天的教化。用今天的话说,要上学。

    不管你多么天才,有怎样的基因,如果不识字,不读书,不去学习道理,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君子的。

    教化,让一个人在很多方面,开始逆流而上。所谓逆流,就是逆小人之流,逆原始的动物冲动之流,逆着那“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势能而上。唯有这条路,才是通向君子的路。因此,有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去识字读书。

    如果没有教化,人会不会有这种生命冲动呢,当然也会有,只是,他就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更可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打架、去斗殴,去贩毒。

    小人的勇武和君子的勇武是不一样的。小人的勇武在血气上,路见不平一声吼,是小人的勇武,小人的勇武是基因和肾上腺素水平决定的,君子的勇武是超越基因的,勇武在意志上,见地上,君子的勇武在知道廉耻,勇于改过。

    这正是教化的意义。教化的作用,是建立秩序,让人懂得秩序并遵从秩序,从而让生命的淋漓元气得以疏导,流向最适宜的地方,不致泛滥成灾。

    生而为人,就有生命力,有内在的元气驱动。教化让人明白如何去驱策它,而未经教化的生命只能被它驱役。各人元气不同,有人蓬勃而旺盛,有人纤弱而萎靡。蓬勃旺盛的元气也未必是好事,如果不加以节制,加以教化,它就是最坏最危险的东西。老虎狮子是天生有蛮力而强大的,但蛮力无助于它们创造出璀璨的文明,无助于它们了解宇宙的真相,甚至无助于它们为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一片安乐的栖息地。

    但人可以。不是因为人有丰沛的生命力,而是因为人可以通过教化,将生命力导归到最适宜的地方去。假如没有诗,李白只能是个讨人烦的酒鬼;假如不识字,徐霞客只能是个到处浪荡的二流子。是教化让他们的生命找到了安顿,让他们淋漓酣畅的元气有了归趣。

    如果我们不能为自己的禀赋和元气找到一个妥善安放之处,就算整天背着包全世界乱窜、喝酒、找艳遇,依然只能是个颓丧郁闷又无能的废柴。即便郁郁不得志,颓丧的内在驱动仍然要找个发泄口,就极容易做出损己损人的事情来。

    也许会网贷,去疯狂地消费,去赌博。逼到走投无路时去诈骗,去偷盗。也许会酗酒,打架,佩戴大金链子满街晃,见谁不顺眼就瞅,打,摔桌子砸板凳——这样的人也是不得已,也没有办法,他生而为人,浑身也有一股子力气要发泄,但他不知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知道世界上有的是汪洋大海可以倾竭自己的元气纳入其中而不起丝毫波澜。

    孔子的弟子见到孔子后,感叹道:“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真是倾竭了元气,却发现就像一滴水归入大海那样平静,于是心悦诚服找到了归宿。

    有人一生都在寻找这样的归宿,却没有找到。这是非常不幸的。

    这条路就是教化。只有教化的大海,能容纳一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龙性就是在教化的大海里得到驯服,从此风调雨顺。如果龙不能归向大海,必将风雨如晦,泛滥成灾。

    那些冒险上学的孩子,在艰险的旅途和疲惫的跋涉中倾竭元气。如果没有上学这条路可走,不知他们会怎样。如果他们生在弱肉强食的社会,听闻扭曲乖戾的价值观,很容易成为奴役和收割他人的高手。

    能蒙受教化的人是幸运的。他们有望发现自己的使命所在。这种使命,并不是以世间的名利来衡量,而是找到那条将自己的浩瀚元气导归大海的河道,不令其泛滥无归。

     短评

    漫漫上学路,拳拳赤子心。有的人拼命上学,有的人拼命逃课。发达的国家总是相似的,贫穷的国家也是相似的:食不果腹,交通闭塞,上学困难。回头看看中国的扶贫工作,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万代的伟大工程。露丝真的很勇敢,好希望能持续跟拍她的故事。发现几个共同点:老师几乎都是女性非洲有女童不能上学,南美洲的男女平等,而且数量比男童多。

    7分钟前
    • 阿孝咕
    • 力荐

    墙裂推荐!!平静而稳定的学习生活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五集,从埃塞俄比亚的穿越沙漠,到尼加拉瓜的漏水独木舟,到蒙古国的骑马过冰河,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7天跋山涉水,再到墨西哥的绝壁通行,求学之路艰辛,但我更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自己当初也是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也曾每周徒步4公里上学,所以颇有感触。

    9分钟前
    • 桐树林
    • 力荐

    原来世界上有些人为了上学要付出这么多的努力,徒步,划船,虫蛇蚁兽,学费要倾家荡产才能凑出来。发觉自己过得多么幸福,而且国内哪怕偏远地区也一直在修路,建小学,对比之下我们真的太了不起了。

    13分钟前
    • 🌏🌍🌎
    • 力荐

    多看下别人的世界,心胸也会变得开阔些

    17分钟前
    • 赤道的风
    • 推荐

    小孩子们长大得真不容易

    18分钟前
    • Maria
    • 力荐

    巴布亚新几内亚条件很艰苦,蒙古条件不差啊

    19分钟前
    • 索马里水稻
    • 还行

    看了五分钟我就泪流满面

    22分钟前
    • 小露珠
    • 力荐

    毒蛇出没的上学路,切叶蚁、箭毒蛙、洪都拉斯卷毛蜘蛛,这哪是去上学啊,这是丛林冒险!家务缠身,家徒四壁,连钟表都没有,划船三公里。这个世界的有些地方,光是能到学校就是奇迹了。

    25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好几集有些类似了,可以换换叙事手法的

    28分钟前
    • 子虚乌有亡是
    • 还行

    希望他们长大后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真的太难了

    3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尼加拉瓜的三姐妹,划着独木舟在湍流水急的大河去上学,萝莉虽小,本事很大;墨西哥三姐妹,穿着黄色的校服,像3个可爱的小鹿,蹦蹦跳跳翻山涉谷去上学;秘鲁两姐妹,划着木船在高原湖泊去上学,都是可爱的萝莉,都是让人记忆深刻、久久不能忘怀……这些国家里,墨西哥的教育最人性化,不仅实行9年义务教育,还免费为偏远山区的学生提供住宿和一日三餐……

    34分钟前
    • 隐子草
    • 力荐

    奔跑吧孩子,因为奔跑才是生命的意义啊

    39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一下午看完,央9可以的。愿这些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地长大~

    44分钟前
    • 热乎乎的露露
    • 力荐

    好看

    4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真不容易

    50分钟前
    • heleniue
    • 力荐

    别具用心啊 临近开学播这个 央视啊

    53分钟前
    • Hooooo
    • 力荐

    av53108025 三天刷完 顺带再撸了遍第一季年纪那么小却要独自走上艰险求学路 真是不易 走七天100多公里的12岁姑娘太勇敢了 一个人翻悬崖的墨西哥小男孩令人心疼顺便感叹第一季的尼泊尔索道 玩命…

    55分钟前
    • 鲜藕大王
    • 推荐

    此生无悔种花家

    58分钟前
    • Love紫
    • 力荐

    苦真的是非洲苦 中國也不是沒有苦小孩 但國家真的一直都在修路造橋 不枉基建狂魔之名 然而紀錄片里這些國家的狀況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所改善的 看著都想流淚。

    59分钟前
    • Lim-ah
    • 推荐

    别说是孩子了,就是让成年人也很难走完全程吧!CCTV9纪录频道,高清画质,中文字幕。B站可以看哦。

    1小时前
    • O型血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