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德黑兰禁忌

    德黑兰禁忌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他2017

    主演:Farhad Abadinejad Jasmina Ali Rozita Assadollahy Alireza Bayram Sasan Behroozian 

    导演:阿里·苏赞德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全08集

      我们是幸运儿第一季

    • HD

      完美革命

    • DVD

      非洲和尚

    • HD中字

      柯达克罗姆胶卷

    • 正片

      夏日奇遇

    • 正片

      对你的想象

    • HD

      最后一镖

     剧照

    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1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2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3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4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5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6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16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17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18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19德黑兰禁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强制披戴的头纱下,是三个伊朗女性的暗黑命运。一个因丈夫吸毒坐牢,要独力照顾不能说话的幼儿,不获批淮离婚再嫁,只好卖淫为生。一个怀孕后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丈夫却拒签同意书让她上班。一个情不自禁与年轻乐手发生关系,却因为失去处女身而一身蚁。充满禁忌的父权国度,到处是性别歧视、 虚伪做假、滥权渎职。一个恶作剧电话,更凸显女性面对的巨大压力。如此故事,只能用动画呈现,以绿幕拍下真人演出,再利用转描技术做出栩栩如生又带强烈控诉的德黑兰风情画。入选康城影展影评人周及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

     长篇影评

     1 ) 《德黑兰禁忌》

    《德黑兰禁忌》称不上喜欢也不讨厌,其实对于伊朗或者印度(可能也有zg吧)对于男权社会或者女性物化这种题材真的翻来覆去讲了很多了(这并不代表它不是亟待正视的社会问题),无非就是在语境里添上“处女”、“滥交”、“毒品”、“离异”的符号而已,我个人觉得这可能会触到一些人的痒穴,却很难打准文化上的痛点。 不知道当我做了母亲以后,我会不会有“胆量”对我的女儿讲―― “幻想一个男人的酮体并不是羞耻的事情”; “工作和克制能让你从男人身上换取安全感,但是最安全的还是避孕套”; “一定要懂得反转的魅力,也要警惕反转的陷阱”; “一定要读哲学和乌托邦,流行只能取悦你,你却不可以信任它”; “真正可怕的毒品不是用来麻醉自己的,而是从来都被用作沉寂他人”…… 葛兰西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提出了“hegemony”概念,又将其分为两类,政治社会的“政治霸权”和市民社会的“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在我心里最好的电影不是一味批判而是积极建构,对一个悲惨女人讲述女人的悲惨,倒不如摁着她脑袋让她瞧瞧幸福女人的样子。毕竟,这世界上最强大力量不是共鸣,就是焦虑。

     2 ) 何处有光——德黑兰禁忌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婴儿被背叛,婚姻被消费,政府成了遗孀,众生祈祷的圣迹
    凶手在高处高声祷告,而我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前行
    ——莱昂纳德-科恩 《颂歌》

    在伊朗的164.5万平米土地上,容不下一位可以取消头巾的女性。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甚至更早,而关于女性享受平等的社会权益距今不足两百多年,在中国甚至才不到一个百年。伊朗的女性需要在历史上走多远才能跟上大洋另一侧?德黑兰禁忌能成为一只掀起伊朗女性权益运动的蝴蝶吗?答案虽未明确否定,但现实却很晦涩。

    天下乌鸦一般黑
    “世界上有两种男人不值得信任,第一种和第二种”

    这两者有区别吗?毫无区别。亚里士多德开创了物质分类理念,该理念的影响力,完全等效发挥在他对女性的摒弃观念中。如果从一开始,世界权益能稍微不那么刻薄的分配在两性之间,是否十字军东征的历史也不至于以悲剧告终,而中国的王朝更迭亦不至于成了家常便饭。

    西方宗教史等同于一部西方史,摩西带领着犹太人挣脱埃及的锁链,走向新世界——以色列;耶稣在十字架上死而复生,基督教重铸了上帝的使者,定义了世界的新纪元;七个世纪后,穆罕默德将伊斯兰教送上阿拉伯的神坛。西方的三大宗教,唯有耶稣对女性表述了明确的仁慈,尽管远远不够将神的福泽均等的布施于男女。是否,就是这一丝仁慈,基督教最初能够在雅典城找到容身之处,离不开那座城邦里女性教徒的虔诚,即便到了今天女性依旧是基督教的最大根据地。谁又能否认,倘若不是仁慈的那位主,能够稍微端正一分倾斜的天平,让一切教条不那么似豺狼般狰狞得让人厌恶。

    单身男子,导演回答了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会害怕同性恋?因为人们总是把“这个问题”想得很具有威胁性。难道是因为女性占比远高于同性恋人群,“威胁性”更高,所以历史给的权利要加上更多的桎梏。

    “我花了两千万,从死刑变成无期徒刑,再花一千万他们就会放我出去”

    只想抓着自己妻儿一起溺水的丈夫,有多可怕?伊朗的石油撑起了富豪们的君主专制,而宗教将女性人权挤压得“毫无威胁”。双重禁锢里,也只有影片中的“妓女”才能完全依靠自己生存下来。电影中最令人感到可笑的一点在于:男权社会习惯于用各种方式让女人变得毫无贞操,但是组建家庭的时候,却要求自己迎取的姑娘是个纯真无暇的圣女。而迪拜的富豪游戏竟如此的全球有名,父系社会里的“处女情结”,经此也算是扬名天下,大洋大海隔开了文明的传播,倒是让一些“荼毒”相互渗透,不知道这究竟是板块运动人类文明迁徙的佐证,还是社会学特征点之一,无论“教育”如何民族化,避不开臭味相投的核磁共振。

    聪慧的莎拉
    “我们所说的秩序也只是习惯了混乱而已”。

    大学文学专业毕业的莎拉,期望成为一名教师,她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显示出非凡的智慧和文学素养,但是面对丈夫的质疑和指责,却百口莫辩。银行家身份的丈夫,在楼下清洁工的威胁下,竟然只敢转身回头质疑自己妻子对自己不忠。这是德黑兰世俗风气的一部分?亦或者,这是全世界家庭暴力中男性表现里让人司空见惯的一项——对外软弱可欺,对无情无义。

    如果我问你“男性与女性有什么差别”

    有多少人第一反应就是:男人不能生孩子,女人可以生孩子。你看,即便是女性本人,从根本意识里都觉得:女性唯一或者是最大的贡献在于生育。而生育权为什么不能由承担痛苦的一方提出选择?莎拉甘愿冒着被吊死的威胁去找人帮自己堕胎,堕胎不合法不只是伊朗,也不只有伊斯兰教。电影说的是德黑兰?难道这件事人们只能从德黑兰听闻?

    我们以为自己接受教育是为了挣脱身上的枷锁,但是那面曾今紧闭的自由窗户打开后,我们面对的是难以逃离的铁栅栏,鸟儿飞跃的天空自由而辽阔。如果从未见过天空,是否对自由的渴望也不那么难以忍受。

    可怜的莎拉

    莎拉听任了婆婆那套迷信咖啡渣测小孩男女性别的迂腐且顽愚建议;大学学历证书是为自己那总喜欢偷偷看情色视频的公公提供保姆式服务;个人外出需要婆婆仔细斟酌后的理由才能获批;自己的人生从怀孕那一刻起,便总是被以“这样对小孩不好”,搪塞掉。她的人生,是“妓女”的眼睛里看到的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是的,比起封建帝制时代,女性权益已经被给予了“足够”的空间。现代婚姻在女性的流程上也变成了:怎么还不怀孕?怀孕了是男、是女?你怎么连自己的小孩都教不好……。等到回过头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做一点自己开心的事情时,早已老发苍颜、腿脚不便。

    “男主外,女主内”,自古有之。时代进步后,女性在事业与家庭平衡问题上,也“事故”频发。哪种抉择,更有益于社会的安稳和谐?体谅,两个字成为了现实生活里,民间哲学。如果婚姻与小孩让你感到幸福,那便是最好的决定;如果不能,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体谅和理解;倘若还有第三种情况,那还有离婚冷静期。

    婚姻关系与社会安稳性密切相关,所以每一个国家对待离婚的态度,总是如对待死刑判决一般严肃。男性出于对家庭的负责,因此在工作和社会遵纪守法上更容易掌控;至于女性,相应的承担社会劳动力供应的重任。每个人都需要为时代的发展做出一些牺牲,而这个任务分配的过程,就像经济发展中财富支援,难免厚此薄彼。

    无理取闹,并不能助力于发展,也让权益伸张的正义性被搅成了娱乐炒作。女性权益的维护,在这一点上,总是被好事者利用,致使七十年前分发的“权益补贴”都被削弱。每一场变革,都不是依靠施舍达成,必定需要证明自身实力,才能有一席之地。可这份自证的机缘又将在何时出现?

    并不是所有家庭的不幸都来源于生儿育女,也并不是所有女性选择独身,是来源于对婚姻的恐惧。有很多女性她们有能够成为一位很好的母亲的才能,并渴望去展现这份才华,但是现实生活并没有赋予她们行使该项能力的权利。《花样年华》苏丽珍对着周慕云说:我从来没有想到,婚姻会这么复杂;还以为一个人,做得好就行了;可是两个人在一起,单是自己做得好是不够的。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没有结婚的话,现在会怎样,一个人其实也挺好。

    令人窒息的不只是婚姻里那些灾难突发的变故,更有那日复一日的消磨和宽容。曾有人对两性之间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家庭妇女的承受能力远高于男性。数据样本的选择存在局限性,因此,调查结果也并不能成为一个定论,但这也是社会现实里发生了的一部分,存在的一种概率,不是吗?我们常听到的一句家庭纷争:为什么每天我在外面工作得已经累到失去自我,回到家还是要承受妻子的“不理解”?即便是那些看起来,还可以的家庭,妻子也会常常感叹:“终于理解什么叫做:丧偶式样儿”。当两个人都感觉到疲惫的时候,也就是鸟尽林散的时候,只不过大部分的时候,扮演母亲的那只鸟选择了坚持疲惫。

    所以你问导演,沙拉如果是清白的,为什么不选择自证清白,奋力辩白,而是选择哭着自暴自弃的认下全部罪名。倘若她如天使一般圣洁,那怎么对付不污蔑其他人,偏偏是莎拉呢?明明是一个酒后的恶作剧,却成为一项“酷刑”处罚的罪名。

    没有区别

    音乐家想为自己一响偷欢承担过失,他努力且坚定的选择自己人生奋斗的音乐理念,环境一点一点啃噬一个大好青年的人生愿景,而我们一点一点迷失在对他的“不一样”魅力中。两个被遗弃的女人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那个带着三百万贷款逃走的青年人,窗外黄色的德黑兰传来“没有区别”的回声。

    她是一位很好的母亲,只是没有行使该项的权利

    天使坠落,妓女存活?生存从来不问贞洁,无人可以审判人的灵魂,由生至死,无论谁都是自由且唯一的。不是德黑兰的禁忌,那是枷锁,五千年历史不曾卸下的枷锁,从铁链变成了头巾。SKAM中曾说:为什么人们总觉得我戴着头巾,是因为被迫的,而不是因为我喜欢。德黑兰禁忌回答了:如果头巾是可以选择接受或接受的存在,那么疑惑和别样的眼光就不复存在。科恩说万物皆有缝隙,那一丝照进德黑兰的阳光,反而让寒冬更显得漫长且让人绝望。

    导演是为了改变点什么,所以拍摄这部“人道主义情怀”的电影,期望以自己的力量让大家对伊朗女性的“受害者”身份进行关注。电影的反响往往起源于观影者的共鸣,那些身在“头巾”——宗教与法律——之下的双重迫害因子,总是变换着身份和面貌,出现在地球的不同角落。每一次,当人们对正义事业进行申诉的时候,总是要面临着造谣者的诽谤和迫害。就像每一场关于女性权益的话题,到最后由造谣者、控诉者、抱怨者,争相出声,变成了国会的打架现场。而政权在每一项民生政策上都无疾而终,也多半是同一个原因。电影里引人愤怒的火焰,无力烧尽德黑兰的罪恶之手,而“新世界”对他们在不影响自身利益前提下的宽容和接纳,因着一份同情和个人素养或有一丝助力。

     3 ) 黑暗,无处不在!

    看完之后只能用震惊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看着演员表的空白格,大概配音的伊朗演员都害怕露面,在伊朗这个男权至上的国度,到处都充斥着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这样的电影靠德国人的拍摄让全世界看到了传闻中的伊朗,禁忌只是明面上不提,暗地里的勾搭才是罪恶的中心。

    YSL国家独特的宗教信仰造就了这样奇葩的现实,三个伊朗女人不同出身结果却一个比一个命运悲惨,大概最后作为妓女的母亲派莉,她活的更潇洒吧,虽然最后很有可能逃不过被绞死的结局,但是相比较于走投无路被始乱终弃的冬娅,还有受过高等教育化作风筝死后被人唾弃的萨拉,她大概是对得起自己的!

    一开始我就觉的电影动画风格有点独特,最后才知道电影是真人拍摄然后转动画,这样的操作对“禁忌”两个字有了重新的定义,电影里所有的伊朗男性没有一个善茬,把道貌岸然和卑劣无耻诠释的淋漓尽致,摄影机下的某某人,背景切换交代出了人物内心,而那一次次落下的装满水的套子……像无形中砸向男权社会的重拳……不过终究不会有什么改变。

    庆幸我们活在了新时代的中国!!

     4 ) 我希望所有女生都能花两个小时看看这部电影

    摸鱼的间隙看完了一部很压抑的电影《德黑兰禁忌》,电影的整个基调都是偏暗色的,甚至因为太过直白敏感,视觉上运用了转描的技术,最终以动画风格呈现给观众。

    想要写这部电影,不是说故事有多么的出人意料,令人啧啧鼓掌;也不是有多么出彩的技巧,让人感叹科技的进步。想要写它,仅仅是因为它只有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关于人自身的故事。

    联想到《使女的故事》里所说:把你的女儿培养成一个女权主义,而她却始终在等待男人的拯救。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身为女性,我们应当为自己争取权利。而我也希望,所有女生都能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认真的去看完这部电影。

    《德黑兰禁忌》的背景设定,是在宗教至上男权至上的伊朗,故事很简单,讲述三位身份迥异的女性彼此独立而又相交的故事。

    连活下来都不容易,还谈什么自由呢?

    一位是因为丈夫吸毒入狱而独自照顾不会说话的年幼儿子,靠卖身撑起自己的生活。一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厌倦了乏味的家庭主妇身份,不断四处求职想走出去,但性格怯弱的她在那样的社会注定无法自由。一位青春靓丽的女性,初登场是酒吧里的摇曳身姿,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

    动画里的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面临着各自痛苦而无解的命运,慢慢交织到一起,然后造成了更加痛苦更加无解的结果。

    中间发生的,导致悲剧结局的事件,简直微不足道到了无聊可笑的地步。因为在他们的这些故事背后,是整个社会持续性的荒谬不经。

    有一次莎拉问女主角,你了解毒品吗?要如何鉴别男人吸食的是什么毒品呢?当了这么多年妓女,能不了解吗?于是她说:

    “抽你的老公一耳光,要是他没反应就是吸了鸦片,要是他笑了就是大麻,要是他一蹦三尺就是哈希什,如果吸的是冰毒那就命不久矣,可卡因的话会吻到你窒息,要是他骂你那就只是喝醉了而已,但如果他把你打到牙齿脱落,说明他一切正常。”

    没错,如果他把你打到牙齿脱落,则说明一切正常。

    可正是这样一件小事,让一切集体走向崩塌。仿佛在告诉世人,发生了什么根本不重要,只要你身在其中,早晚会变成这样。

    钱啊,自由啊,这些东西也许确实存在,但显然不是为他们而准备的。而在掌权者的眼里,他们的努力也许不过是小丑在跳梁而已。

    片中一个不算重要的配角,在垃圾桶旁砸死了一只猫,然后丢了进去,嘀咕道:“我要是你就好了”。

    或许死对他来说都算幸运了。

    影片中出现了好几次诸如飞翔的鸟群、被困在电线杆上的风筝的意象,其实不止是莎拉,要修复处女摸的少女、试图离婚不成的妓女,大家都是一样的。

    最后的结局是人们口中最不堪的妓女似乎是三位女性中活的最好的,她对披着神圣宗教外衣下的丑恶社会看的很透,对男权社会中男性的虚伪也认得很清,社会如此唯有强悍。就借用她的话来总结吧,what a world!

     5 ) 真压抑

    哎,这部电影看得我好压抑。在我们眼中,生而为人大家都是平等的(虽然现实中可能没做到,但至少观念上一直在提倡),但是在这部电影故事发生的地方,女性地位却这么低。男权社会,除了权力者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成年人竟然也要经过允许才能去做一些在我们看来普通的事,哎,人类的自由运动和平权运动,还是任重道远啊。

     6 ) 纯洁,值多少钱?

    今年年初《大世界》上映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困惑不解,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的片子,又没有吸血鬼、龟派气功和三重梦境来回穿梭,拍成动画的意义何在呢?

    其实这也是现实比电影更魔幻的一个明证。

    因为有些东西,是不能直愣愣地瞎拍的。

    这不,来自伊朗的一部“成人动画”也是类似的情况。

    它甚至连剧情架构的方式都跟《大世界》有相似之处:

    几个本来没有关系的人,因为一起事件,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他们之中大多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边缘人,妓女、穷音乐家、准备把自己卖到迪拜去的年轻女孩,顶多,也就是被当做生育工具的家庭妇女……

    他们有的是为了钱,有的是为了自由,为了逃离命运的枷锁,想要努力去追寻些什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的境地。

    钱啊,自由啊,这些东西也许确实存在,但显然不是为他们而准备的。而在掌权者的眼里,他们的努力也许不过是小丑在跳梁而已。

    片中一个不算重要的配角,在垃圾桶旁砸死了一只猫,然后丢了进去,嘀咕道:“我要是你就好了”。

    或许死对他来说都算幸运了。

    本片是伊朗导演阿里·苏赞德的处女作,第一部作品就这么刚烈,可见对社会的种种不公,他已经憋了太久,被那所谓的“禁忌”压抑到了爆发边缘。

    究竟什么是“德黑兰的禁忌”呢?

    还记得本·阿弗莱克导演的,获得了201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逃离德黑兰》吗?

    电影的背景是1979年的真实历史,当时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国王,把老美赶出国境,恢复伊斯兰禁律。

    后来伊朗的社会环境一直十分森严,伊斯兰政教合一的社会形态之下,许多事情都成了禁忌,许多话不能说,许多事不能做,整个社会噤若寒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暗中涌动……

    这些我们在阿斯哈·法哈蒂等伊朗导演的电影中,都不难看到。

    《一次别离》中悲惨的女性形象

    伊斯兰教义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求绝对的纯洁

    首当其冲便是性,是女人。

    在动画开头的一段车载广播里,一个男人这样宣扬道:

    “全能的神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创造了女人的鼻子,使其完美搭配头巾的佩戴。”

    在伊朗,女人长出鼻子是为了佩戴头巾以遮盖容颜。

    女人的贞洁是她们唯一的立足之处。

    在公共场合男女公然牵手,会被警察抓起来;未婚少女倘若被发现不是处女身,就有可能被活活打死;一个女人在路上被强奸,法庭会给她两个选择:要么嫁给强奸犯,要么终身监禁。

    女人没什么活头,除了嫁一个丈夫,然后俯首帖耳地服侍他。你还得祈祷,你嫁的是个好丈夫。

    这不,片子的女主角便是个眼光不行的女人。嫁了男人,有了儿子,结果男人进去了。

    没了经济来源,没了社会地位,整部电影下来连名字都没有的她,因为在牢里的丈夫不肯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于是没有半点翻身的机会。

    为了生存,她只好当上妓女,带着儿子出门接客。

    在德黑兰所有的禁忌里,这恐怕是最糟糕的一个了。后来的剧情告诉我们,女人只是打电话找男人聊个骚,她的房子都会被“道德警察”放火烧掉。

    导演找到了这样一个最不纯洁的女人,从她的视线看出去,表面的纯洁之下,全是最为肮脏的明码标价。

    她的丈夫明明是死刑犯,却花了两千万,变成了终身监禁。据他所说,只要妻子再给他弄来一千万,他就能无罪释放了。

    三千万,可以说是最昂贵的纯洁了——死刑犯的命。

    如果动画世界里的货币是伊朗里亚尔的话,那么折算过来,居然只有6000人民币。

    不堪忍受这种命运,女主角去了不知道多少趟法院,想让法官在一纸离婚协议签字。但是没有丈夫的许可,这根本不可能。

    除非,除非法官的心情好。

    于是她成了大胡子胖法官的情妇。

    这位法官大人的纯洁又值多少钱呢?

    答案是,一套公寓,外加每个月母子俩的补贴,以及一张迟迟签不下来的离婚协议书……

    故事的第二条线,是一个还在念书的音乐系学生,巴巴克

    跟许多涉世未深的文青一样,巴巴克只想做自己喜欢的那种前卫音乐,对歌厅的低俗摇摆乐不屑一顾。

    因此,他穷得响叮当。

    穷是穷,毕竟是搞音乐的,该浪的时候还是得浪起来,于是他在夜店里把一个少女给上了。

    第二天,少女打电话来告诉他,她就要结婚了。

    少女要巴巴克想办法,把自己的处女膜给弄回来,不然的话等未婚夫发现自己不是处女,他俩都得玩儿完。

    几番折腾,巴巴克终于在一家脏不拉几的地下诊所里找到了能做这个手术,又不需要父母签字的黑医生,价格是300万。

    少女的贞洁,300万。

    影片中的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一位文学系毕业,一心想当个老师,最近刚刚查出来怀孕的家庭主妇莎拉。她的丈夫是位银行职员,体面的职业。

    因为搬进了法官的公寓里,我们的女主角得以跟银行职员一家子在同一个小区生活。

    她对他们说自己是个急诊室护士,所以经常出门上夜班,还拜托莎拉代为看管自己的儿子。

    这两个女人有时会谈谈心,女主角说她羡慕莎拉,有稳定美满的家庭,莎拉听了只说:“待在家里太无聊了,你无法想象的无聊”。

    她的丈夫不让她出去工作,而没有丈夫的批准,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要她。

    她也有她的不幸,到现在已经流产两次了,所以一家人都很紧张。

    影片中出现了好几次诸如飞翔的鸟群、被困在电线杆上的风筝的意象,其实不止是莎拉,要修复处女摸的少女、试图离婚不成的妓女,大家都是一样的。

    连活下来都不容易,还谈什么自由呢?

    动画里的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面临着各自痛苦而无解的命运,慢慢交织到一起,然后造成了更加痛苦更加无解的结果。

    中间发生的,导致悲剧结局的事件,简直微不足道到了无聊可笑的地步。

    可正是这样一件小事,让一切集体走向崩塌。仿佛在告诉世人,发生了什么根本不重要,只要你身在其中,早晚会变成这样。

    因为在他们的这些故事背后,是整个社会持续性的荒谬不经。

    有一次莎拉问女主角,你了解毒品吗?要如何鉴别男人吸食的是什么毒品呢?

    当了这么多年妓女,能不了解吗?于是她说:

    “抽你的老公一耳光,要是他没反应就是吸了鸦片,要是他笑了就是大麻,要是他一蹦三尺就是哈希什,如果吸的是冰毒那就命不久矣,可卡因的话会吻到你窒息,要是他骂你那就只是喝醉了而已,但如果他把你打到牙齿脱落,说明他一切正常。”

    没错,如果他把你打到牙齿脱落,则说明一切正常。

    动画的影像在处理上比较特殊,先让真人表演,再把拍出来的影像素材后期处理成动画效果。

    因此质感比一般的动画要流畅得多,色彩也更丰富,观看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忘了自己在看动画。这种效果似乎颇有一点讽刺意味。

    一只黑猫被摔死了,妓女的儿子在路边的墙缝里捡到了一只新生的白猫,带回家去,放到了沙发上。

    一只小白猫的出现,很容易被解读成希望的种子。

    另一处出现白色,是在女主角第一次搬进法官送的大房子时兴奋的言语里:

    “我要买一张白色的床,什么东西我都要白的,床上用品什么的,都要白的,我要装厚窗帘,又白又漂亮的那种……”

    尽管已经是个熟练的妓女了,丰乳肥臀地住在恩客施舍的大房子里,她还是渴望着纯洁的。

    文/ mr.pink

     短评

    三百万引发的伊朗版《大世界》。made in china还被黑。可惜三个女性人物角色,只有单身母亲是丰满的,利用法官交易、嗑药体验总结,左右逢源。其他人物桥段都有点猛下药,黑到死。相应之下的废戏不少,比如后备箱被查,只为了说明腐化可行贿。总之,很容易闻到中国独立电影的气息。

    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白日躲在罩袍之下的女孩在闪烁的霓虹灯下自由舞动,夜晚身披大红风筝的母亲在布满天线的楼顶展翅高飞——德黑兰像一个现实的乌托邦,荒诞背后是一指就可戳破的假象。在这样一个群众对着绞刑架争相拍照的国度,如果男人都惊恐地逃离,身处底层的女人又能争取什么呢?这世界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魔幻。

    7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尽管对尺度有所准备,但还是被所展现的惊人力量折服。为片中女性的勇气,作为电影人的勇气喝彩。

    11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每年似乎總有這麼一部轉描電影,無論劇本、聲音、敘事還是意象都足以達標年度最佳,卻唯獨在數位轉碼(Rotoscoping)這個本質上匪夷所思地爛到掉渣──例如,誰說轉描就不用顧慮打光了?

    12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8.5分。想知道动画是不是先拍真人再后期的像《Waking Life》那样。整部电影都比较压抑,控诉伊朗社会男女不平等、女性尤其在性方面被剥削被控制。结尾很恨,如果换成真人电影是不是会更黑暗。蛮酷的,喜欢。09/02/2017

    17分钟前
    • 若汐
    • 推荐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現實主義風格的伊朗女性題材動畫作品。真人影像轉手繪風動畫的畫面很棒,細膩而優美,讓人仿佛置身於德黑蘭街頭。展現了極度男權社會中的三個伊朗女人各自和男人可悲的關係,優雅而沉重地勾勒出伊朗社會制度的陰暗可怕、女性的卑微與年輕人對自由的嚮往。結尾戛然而止略有倉促感

    22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听以前的一个伊朗同事说过,这种国外叫好的伊朗电影,和真实的伊朗“全景”其实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是符合了西方对伊朗的想象而已。不过自黑虽说有时候不是很负责,但总比严禁自黑还是要好得多。

    23分钟前
    • 望月封道
    • 还行

    人-----穿着衣服的动物;钱------带着外套的长矛;教义----一所有欲望的遮羞布;裹挟着遮羞布的长矛能够让人变成任何一种动物而不自知。

    26分钟前
    • 左手の痣
    • 力荐

    不得不说这是大师之作,个人喜欢他胜过阿斯哈·法尔哈迪的作品,从故事到转场到配色都很棒,不要将它跟刘建的《大世界》比,一个是手绘动画一个是真人后期,就剧本而言比大世界丰富和扎实很多,德黑兰禁忌是讽刺的荒诞,大世界更多只是在玩情怀

    28分钟前
    • Adarkwalker
    • 力荐

    两百万欧元的预算做成这个样子,导演你好厉害!很好看,很压抑,很无奈。

    32分钟前
    • 龟兹人
    • 力荐

    照相馆的幕布,楼顶的猫,草莓味的水弹,摇滚的终结……罪恶之城德黑兰,适者生存

    3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或许是动画的缘故,电影情节格外紧凑,没什么浪费。女性物化的社会,往往和女性神圣化的社会是同一个社会。既想要女神,又想要婊子,要求人家老婆是荡妇,而自家老婆遵守三从四德,别人家老婆和自家老婆有什么联系性?对他们来讲确实没有联系性。不冷静的社会,很难产生智慧。

    39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除了主题上的价值以外,人物情感,事件推动,批评力度各方面都相当一般,三条线之间关系混乱,斧凿痕迹明显。真人转动画的技术与其说追求了某种在禁忌下表达的自由,不如说是成功转移了观众对于剧本羸弱的注意力而已。

    44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关于伊朗的过往,看看巴列维王朝时的开放,让我意识到,文明真的能不以战争方式而倒退。看来我们并不孤单。

    4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这个世界很荒谬,人性也是。

    49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这哪是德黑兰禁忌,明明是德黑兰地狱。

    5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近几年看过的最最黑暗电影……没有之一。。。女性在男权极权社会里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人类都要迈向星际文明了,这么愚昧落后冥顽不灵的性别歧视和压榨还要进行到什么时候方休?!!……里面的黑暗,无法令人直视。

    54分钟前
    • Bead lotus
    • 力荐

    在德黑兰,女性处处受限,结婚离婚找工作都要老公签字,性更是禁忌话题,一点点毁坏声誉的事情都能毁掉女人的一生。但正是在这里,顽强面对生活、大方互助的都是女人,胆小怕事欺软怕硬、动不动就以名声相威胁的都是男人。故事有点像爱情是狗娘之类的多线叙事,巧合有点多吧,不过影响不大,值得看

    5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各种尺度好大,我以为伊朗拍的....

    60分钟前
    • 北极光
    • 力荐

    剧情如《盲山》《天浴》般黑暗,她们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卖身体,然而付出再多也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女主必须丈夫签字才能离婚,被迫成为法官的情妇,然而法官不止她一个情妇,甚至让她为朋友服务。萨拉仅仅想要去上班,但是遭到丈夫的拒绝。丈夫自己生活不检点,却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冬娅将第一次给了巴巴克,结果他抛下她自己跑了。18个月都办不下来的手续,法官马上就能搞定;怎么也进不去的学校,法官一通电话就能解决。女性努力再多,比不上男性的一句话。男性受到恶作剧就有权利烧了对方的房子,可是女性受到再大的伤害也无法维权。女性就像那只小猫,毫无尊严和人权,别人可以轻而易举夺走她的生命。男孩长大后,可能就成了吸毒的父亲,出轨的丈夫,滥用职权的法官,甚至非法交易的人贩子,继续压迫女性。这一切永远没有尽头。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