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最后的棒棒

    最后的棒棒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何苦 

    导演:何苦 

    猜你喜欢

     剧照

    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2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3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4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5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6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6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7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8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19最后的棒棒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癸巳岁末,几个佝偻背影即将道别正在消逝的行业,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开始了自己的追寻——辉煌与尴尬,艰韧和无奈,他们的人生无须评说,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个喧嚣的城市,需用心去珍惜对待生活和明天。

    这算是我看过最完整的一部纪录片了,短短13集值得细细品味。看完心头有种难以形容的沉重和感动。🍃 重庆离我很近,也曾在大街上见到过形形色色的棒棒,小时候随爷爷奶奶看“山城棒棒军”和“雾都夜话”的记忆都还在... 很佩服导演何苦和摄像兄弟,每集旁白文案都看似简单却又使人颇具深思

    唉~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管他们生活得多么差,多么“低级”,贫富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消除的。试着去尊重他们,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许多普通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偶尔无意中和他们说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_^ 成功的人都没看不起别人,更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

    ✿以下是自己对于每集的图文感触:

    😔😔😔也知片中的老人们怎么样了,祝愿他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 ) 棒棒精神不说最后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重庆电视台播出的一部《山城棒棒军》火遍重庆的大街小巷,每到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电视里都会放出“高高的朝天门,挂着棒棒的梦……”这样一首片尾曲。 《山城棒棒军》讲述的是当时棒棒在重庆正处在巅峰的时候故事,这部电视剧通过重庆富有特色的力工的描写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重庆、认识了棒棒,宣扬了重庆棒棒爬坡上坎,吃苦耐劳的精神。豆瓣上有短评说,这是大俗变大雅,我不置可否,但是作为电视节目,至少是有口皆碑了。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不是《山城棒棒军》演绎“棒棒行”壮年的体会,而是最近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7分(如果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能在9.5以上就是神作了)——《最后的棒棒》——一部纯纪实,导演用亲身经历来讲述棒棒这个行业夕阳西下的真人真事。 《最后的棒棒》是我在3月上旬的休假中看完的。如果拿菜来做比,这部纪实片就像没加鸡精味精等等过多香料的菜,菜好不好,全靠食材发挥,同样,这部片也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加工,也没有去刻意讲述棒棒那些特质,就连导演的一点主观想法都没有,感觉导演就像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去客观的白描几个作为主角棒棒的生活,至于他们的生活给了你观众什么,那全靠观众你自己去体会。 这部影片首先让我惊讶的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兼主演——何苦。这个名字不得不让人想起后文:何苦要这样啊。是啊,很难让人理解,作为导演的何苦之前是正团职干部,正团职什么概念?如果对应到政府那就是正县级了,在地方上也就是县长、县委书记这个级别。而有许多选择的何苦他可以选择一杯茶、一张报纸、靠着退役金过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日子,他也可以利用自己积累的人脉、储备的知识过优哉游哉的生活,但他却选择了日日夜夜、起早贪晚奔波在大街小巷、楼道弄堂里手提肩扛一边当一年棒棒,一边记录拍摄棒棒真实的生活状况。 对于导演这种大胆我除了佩服和五体投地之外无话可说。也许也有很多文化工作者都有想讲述棒棒这个行当,但大多数也许只是想一想,亦或者是采访、谈话回顾的方式来讲一讲,能俯下身子当棒棒,用身体力行来感悟棒棒,再来讲述的,来扎扎实实的从认师傅开始当棒棒现在看来何苦是第一人。且不说棒棒工作之劳累——何苦自从当上棒棒去吃饭后就会被店家告诉他的饭量和以前一个叫饿唠鬼的棒棒不相上下;生活环境之差——自力巷53号,具有“民国风情”,即将被拆的危房;收入之低——也许肩挑150斤,走两公里只有10块钱的收入。而且对于何苦还要面对工作角色转变带来的巨大反差,从以前受人尊重的军官变为被人使唤的力工。换做是其他人,恐怕都不能接受。 何苦,何苦要当棒棒啊,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我想,如果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无利可图,那要长期坚持必定真真实实对于理想的追求。而对于何苦,我想那是作为一位军人和作为一位重庆人想要传承的共有的精神:那种在重压下自强不息,爬坡上坎、积极向上的精神。 回到重庆,如果我有幸,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地点,还是何种场合,我一定要向他索要一张合影。我敬佩他那种为了理想敢为人下人的精神。在看这部片之前,我也自认为相对而言我也是很能吃得苦了,但是,和何苦这种为了理想甘愿当棒棒的精神相比那就不足为道了。 棒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传颂的,因此何苦有了拍片的想法;但是何苦认为随着重庆的交通状况日渐改善,经济发展,棒棒这个行业最终会走进历史,因此,何苦以“最后的棒棒”来命名此片。 既然说了最后,片中的讲述的几位棒棒理所当然的是“穷途末路,英雄暮年”的棒棒: 导演师傅,也有60好几的老黄、只身在外,今年已经68的老杭、今年也有60岁的老甘、不惑之年的河南、才拿下退休证不久的大石。 看他们的故事很多时候是无奈,是哀其不幸,怒其不明。 无奈的是虽然他们都这么大的年龄了,但是只有棒棒这个出力的职业能成为他们安度晚年之前的职业。因为他们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只有靠出力气,干一班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来换取微薄之收入。 说哀其不幸是这几位棒棒在人生旅途中都充满了坎坷。且不说老黄在年轻时因为长期异地和老伴分居导致离婚,而后独自把自己的女儿拉扯大;且不说老甘从年轻时独自到重庆闯荡开始到现在年近耳顺遭遇了两次重大不幸,第一个五年,攒了1万块钱,准备开个小面馆,结果被偷;第二个五年,攒了两万五,准备再做小本买卖,结果再次被偷;面貌憨厚的老杭正像他的面貌一般,多次被别人骗钱;且不说河南在年轻的时候被半大不小的黑社会小子挑断了脚筋,从此走路一瘸一拐。里面最好的应该算是大石吧,靠最开始当棒棒出租屋的二房东然后慢慢摸起门道开始陆陆续续买房租房,终于多年之后有了稳定不错的收入。但运气不好的是因为住宅改群租被发现要求整改,家里面一时缺钱又开始了棒棒生涯。而在剧中,还有不幸的是他们居住了有十来年左右的自力巷因为是违章建筑被强制拆除后却因为自己的财物还遗落在里面惶惶不可终日,而不幸中的万幸是最后这几位棒棒还是通过一些方法避开检查拿到了自己一点财产和衣物。而被人用100元假钞骗了80元血汗钱,有自己辛苦赚下的2300元现金被拆迁者私吞的就更不用多说了。 说怒其不明是因为这里面还是有棒棒想着靠着投机取巧来作为营生。河南自丢掉一份稳定帮一个摊位出摊收摊的业务后就开始妄想通过靠斗地主发家致富,结果自己的钱连同借来的钱全部赔了进去,本以为自己没钱吃饭了牌友会念起旧情,可惜自古赌场无父子,莫说朋友了。还有老甘,在一固定业务点被占后也妄图通过斗地主来买点衣服,结果输的只有靠别人救济的旧衣服来保暖。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几位棒棒虽然在看似笨着、木讷的背后也透露着丰厚的底层文化,那就是这个世界里的人对活着、对生命、对金钱、对亲情、对人情,有着近乎裸色的透明,也许他们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他们把感情和道义看得比金钱还重。 师傅老黄面对他们一个月挣来的1034元不仅执意要分给他,而且在不知道1034除以2得多少的情况下,开始以他的方式分钱,“他先抽出3张50元面额的钱,分别放在两个地方,有一边2张,另一边1张,然后再数出5张10元面额的放到先前少一张的位置……”何苦抑制不住自己,“眼眶里泪腺在迅速膨胀”,这让我对棒棒的坚强善良有了感性认识;老杭唯一的念想就是攒点钱回去带孙子孙女,用自己的钱做好自己的棺木,不给儿女们添负担,“再苦再累,只要回家看到孙子孙儿的笑就觉得值了。”这是老杭的原话;老甘是里面最具有乐观精神的,虽然可谓两次被小偷改变了命运,但是他仍然乐观的当着棒棒,并相信他的生活会像算命先生所说在60岁后发家致富;而因为群租开始从新当棒棒的大石不仅能够马上俯下身,而且面对别人多给的钱也不多占多要。 可见相比《山城棒棒军》,作为纪实片的《最后的棒棒》对于棒棒的描述多了一些客观,少了一些美化,棒棒好坏一面全展示了出来,可客观和真实才是经得起检验。 说下结局把,其实也不能算结局,只能算片子的结束,因为这群棒棒还要继续棒棒的生活,但是如果一个剧集下来,气氛从开始的悲伤、压抑、无奈到结局的悲伤、压抑、无奈,那岂不是给人看不到希望?所幸何苦在结局上还是给了观众阳光:最后何苦带着众棒棒在给工程队当游击队零工,哪儿需要哪儿上,何苦在此期间也成了小包工头,大家的收入也比以前更多,更稳定。老杭最后也攒钱做好了棺材,河南在失踪一段时间后也回归了大家视线,并且迷途知返的放弃了靠斗地主发财的白日梦等等。 “棒棒”留给世间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没有在绝望中放弃,而是选择了在失望中坚守;他们没有在坚守中放弃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未曾有过矫情与虚伪而好逸恶劳。而是选择了在贫穷中用挥汗如雨挣回做人的面子与尊严。 我想,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经历过棒棒潮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想深入他们的生活去了解的想法,那么这部剧我强烈推荐给在重庆生活过或者热爱重庆的人。

     3 ) 另一种生活

    这是一部需要沉淀的纪录片,我在看得时候舍友01看了一眼说,他们很可怜,看了很心酸。可我不知么认为,我也不觉得是可怜,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有些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就像很多电影一样,展示的的也许是另一种生活状态。 换位思考一下,也许有很多人认为我很可怜,很穷,但我认为我不可怜。(似乎可怜和穷这次不太恰当,whatever)
            1,导演是正团级退伍军官,然后来拍这部纪录片,这就跟让人感动。
            2,片中似乎始终在强调老黄,自己干活留汗水,算钱的时候不占别人便宜,但也不能吃亏。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更加接地气,而不是电视上渲染的从不占别人便宜而且不在乎吃亏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物更加立体真实。
            3,刚开始总有一种感觉老黄,就像是一头老黄牛,吭哧吭哧给女儿女婿还贷款,这女儿也太不孝了,毕竟老黄也65了,还落一身的病,后来看到他的女儿女婿就觉得很开心,为老黄感到开心,他们真的很好,很好。网恋也是有靠谱的,总觉得我电视剧中毒太深了。
           4,河南,我有时候能懂他是哪种人,没有身份证,有学问,能识字,关心国家大事,曾经一头扎入过牌九的世界,被街头混混挑断货脚筋,没钱吃饭也无人救济,最让我震撼的是第一次见何苦的时候,他伸出手握手,但头没抬起来,能感觉到这就是他在社会摸爬滚打后的经验反应。
           5,二级房东老石(记不清姓什么了,好象是老石),也许他是里边的幸福的人,一家团聚,女儿上大学了,一家收入还行,退休收入有保障,但也一直不放弃棒棒行业,在努力挣钱。
           6,片中老黄那家理疗店,大家一直发弹幕,被骗了,杨永信……可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好人和恶人,都是普通人,有自己生活的艰辛和违背自己意愿的妥协。
           7,老黄的女婿,真的人好,孝顺,单纯。
           8,片中有弹幕说不愧是军人,别的都是体验体验生活就好了,他是真的干,而且还是一年多(似乎还打算继续)。何苦真是一个不一样的人。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中,男主说我想做一个,因为我,而让这个世界有一点点不同的人。

     4 ) 命悬一棒

    八分给故事,二分少艺术。

    二分少艺术。

    我可能理解纪录片导演们的自我怀疑,问题可能就在:当我拿着1300元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我究竟是他们的上帝还是他们的工友,如果我是上帝,我的姿态是不是还是高人一等,我的作品是不是还是傲慢的,真实性何在呢?还原感何在呢?如果我是他们的工友,那我是不是真切体会了(不含任何艺术渲染、修辞、暗示)底层的情绪——贱命,微小之乐,一种无力?

    所有的艺术表达,故事讲述,可能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真的是对的吗?

    缺失的两分,惜败在技术和艺术。既然真实性不好谈,艺术性就一定会有,它本该在那里,无论是何种原因没有显现,都是一个败笔,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意识上,不体面就是不体面,成本低没钱拍的不体面,和老黄没钱掏出来交理疗费的不体面,我想你们可以理解,是同一种不体面。

    八分给内容。

    好就好在下料足,后劲大。经济学到进化论,宿命论到自由意志,法律到道德,艺术到现实,二人床板,一山群梦,冷峻、犀利、傲慢、真实,记录片的原汁原味,被娓娓道来的小火烹的妙极。

    在这部作品里,宿命是我感受到的最强烈情绪,如同俄狄浦斯王,隐隐约约,命运昭昭,结合了粗浅理解的相术,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老甘。面相上看,老甘鼻头发红,鼻翼发青,鼻是存钱之门,鼻色不对,易破财遭窃;奸门发炸,奸门发青,有桃花纷争。老甘的背景也介绍了,因为两次小偷和一个女人走上了这条路。

    老黄。门牙疏漏,双亲缘浅,祖上无荫,财运易散,骨型小,阳气不足,优柔寡断,鼻歪,劳碌命,存不住款,老黄的背景也介绍了,双亲缘浅,父亲作为地主被革命,母亲改嫁;性格懦弱,难成大器,鼻孔外翻,财帛尽失。

    河南。脑圆嘴尖,标准赌徒相,鼻子塌陷歪曲,牙齿漏缝,藏不住财,逢赌必输。这几个棒棒,都不是好面。

    这是迷信的说法,一面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是中国式的希腊悲剧,国内几个喜欢表达底层的导演都在作品里强调它的冲突,今年的新锐忻钰坤,第六代的贾樟柯和娄烨,徐童的《游民三部曲》和那部《铁西区》。

    这种命运,我把它理解为底层尴尬。

    底层尴尬是一个个小循环:没钱-患病-偏方-病重;没钱-没教育-下一代没钱,也许穷不过三代的原因在于进化论:绝对的赤贫根本不可能被允许拥有生殖权力,螺旋下降的循环,其底线就是个体社会价值的底线,它会一直螺旋下去,直到肉体湮灭。

    尴尬在于,在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肉体和精神要靠着自我微弱的希望和勇气,和他人的协助、扶持进行下去,正是这些东西造就、成就了艺术。

    贾樟柯一直在强调神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斗胆去猜,他说的“神性”大概是,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探讨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探讨。

    神高贵狡猾,因即时性而真诚,而讨论神性时,旁观的介入就打破了这种即时性,就丧失了真诚,神性最纯粹的一刻,是它出现的且未及审查的那刹那。因此你被感动的地方是,当扣扣搜搜的老黄一天抗几百斤重的货一天只赚了50块钱,却决定给乞丐一块的时候,这是底层尴尬之间的神性交流。而当老黄第一次落泪说出好人没好报的时候,这是底层尴尬自我探讨时产生的神性。

    是它们造就了这八分的内容。

    关于命与运。

    导演的文案里一直在说一句话:这仿佛是命运的又一个玩笑,也多次强调老甘算的那一卦。

    纪录片牛逼就牛逼在,它能够超出艺术家的表达能力之外,也许文案是无心为之,也许就在那一点上促成了命运巧合,很难说,飘渺不定。命运真的存在吗,事实上,老甘那一卦准了,60岁后,他果真转运了,因为他碰到了导演。如果说,老甘把贯穿全片的几桌村宴过寿理解为运的话,他的确转了,据说后来导演把这个事儿帮他办了,这算命吗,可能也算。

    老黄呢,命里无福,克双亲,无积蓄,劳碌,影片的最后,他还是决定带病出工,为了帮儿女还钱,始终走上了劳碌的命运之旅,这算命吗,也算。

    河南赌徒命,无依靠,牙歪嘴咧,办事不牢,因此几易工作,最后看上去得了一份好差事,而他究竟会不会重新赌,不好说,算命吗?不好说。我不知道导演有没有刻意设计、突出、闪烁这些宿命式的东西,但看上去,流露的很自然。

    而运呢?他们会有美好前程吗?或者对他们来说,什么是美好前程?美好前程有意义吗?

    或者我们想的这些问题重要吗?

    别的就更厉害了,修桥铺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好人未必有好报,坏人虚名传千里,可怜之人是否有可恨之处,进化论到经济学原理,自由意志和宿命论…

    当我们在把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附加上道德色彩去审判的时刻,不要忘记考察自己的这个评判是否客观。

    或许最好的方法就是纪录片,是不以己度人,导演是聪明人,也幽默,擅反讽,双关,打哑谜,据说决定要拍棒棒,行前亲人劝,你这是何苦呢?

    给自己笔名叫“何苦”,大概也是在反讽亲人的以己度人?

    最后,对于艺术家而言,“所有的表达都是谎言,对于语言、图像、视频的理解,我们只能被动地活在每一种偏见里,这是语言的宿命,也是人类的宿命。”

    另,摄像辛苦,不少神来之笔,可遇不可求;

    军团文职人员,果然有自己的一套。

    〈End〉

     5 ) “最后的棒棒” 五味杂陈

    这部纪录片是真不错 主人公为了拍这个亲自去体验了很久 同吃同住做了一个真正“棒棒”

    看了这部纪录片才知道很繁华的都市有这么一群人 过着我们想像不到的心酸和艰苦 这个纪录片没什么华丽的辞藻 也没有什么很美好的镜头 记录者的独白与他们的生活日常就是最感动的 但确确实实是很真实的展现了“棒棒”的生活 在他们相处里有善良义气 也有自私欺骗 就完全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是怎样的 成长是怎样的 无数个人也有无数个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无奈

    超级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 可以让我们对生活有所感悟 对这个社会也有所感悟

    “棒棒们”就是一个缩影 一个很讽刺的缩影 他们看懂了生活也看透了生活

     6 ) 要看见贫穷,更要看见贫穷背后的原因

    在黄山看见挑夫挑着比他们体重还重的物资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到黄山山顶已经可以坐缆车了,他们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把东西挑上山呢?为了增加风景区的地方特色?可是想想除了当挑夫,他们还能做什么呢?他们并没有机会获得你所能获得的。

    或许是父母也是农民工的缘故,看得时候特别有感触,城市光鲜艳丽的生活让我有些飘,看看他们的生活,想想父母,心中不知不觉的变得谦卑起来。

    我的父母也是他们,我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半夜里在帮人家搬货装车,能赚多少钱呢?我不知道,那时候的我玩得无忧无虑。我知道我的父母赚钱很辛苦,他们的钱都是汗水换来的,装一次货,采一个春天的茶,晒一个夏天的粽子叶,秋天里收割一季的粮食,冬日里宰杀养了一年的猪,缝纫机上不停跳动的针脚......他们花钱也很谨慎,妈妈会为了5毛钱的差价绕大半个村子去买东西,直到我毕业工作了,我才发现妈妈会给自己买较多的衣服,虽然这些衣服都便宜得不像话,但是以前我一直以为她是因为觉得不好看才不买的,我的爸爸现在也改不了买廉价品的习惯;甚至我觉得我家像捡破烂的,我宽大的家里摆着很多别人丢弃的东西,我妈拒绝平时乖巧但那一次却不知道为啥哭闹着要买自行车的我,然后我的爸爸去费品收购站里给我淘了一辆;我一直都没有很多的生活费,可以说我的生活费真的只是‘生活费’,基本没有多余的花销,上大学的费用也是别人出的。但是我一直没有觉得自己家很贫穷,看了这片子后我甚至觉得我是被富养的,我生活得异常便利,家里的房子随着我的长大一点点变好,从来没有挨饿受冻,时而别人穿剩下的衣服看起来也很新,偶尔买买想要的东西还能和同学炫耀一把,甚至我都羞于去申请贫困补助,心底可能还有些埋怨爸爸想要不劳而获(高考的时候,为了这事,我爸把我弄哭了)。

    意识到贫穷是发现原来你需要咬咬牙才能够得到的生活在别人那里是日常,你拼命想要节省的几块钱在别人眼中就是九牛一毛,而你拼命努力工作的工资还没有别人工资的零头。我非常能够理解片子中为了几块钱小心思不断的棒棒们,因为每一块钱都会让人想起那肩上几十斤的重量,脚下那迈不开的步子,口里窜不上的气。

    我片子中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其实是:都怪我懂事太晚。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米仓的老板说的,另一次是老黄在变卖费品获利之后说的。他们其实是最淳朴的那群人,不愿意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别人吃亏,能帮上忙的尽力而为。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为了家人能过的稍微更好一点点。他们的无知让他们只能以出卖劳动力的形式获取报酬,而出卖劳动力的方式是一种最安全无懈可击的廉价的赚钱方式,他会让你麻木在自己的汗水当中,自以为付出很多,但是却无法实现财富增长。

    看的时候,我渐渐的发现其实我喜欢看这种纪实的视频,揭露生活的真相,让你发现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感到自己的幸运,感谢当前所获的的一切。

     7 ) 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

    最近看了一部叫《最后的棒棒》的纪录片,导演名叫何苦,是一位当了十五年兵的退伍军官,退伍之后选择自主择业,回到重庆当一个挑扁担的棒棒。山城棒棒军是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的一个特殊行业。由于重庆山多,城市里面也是高低不平,爬坡上坎,所以码头上的众多货物只能靠这些棒棒来负责搬运,棒棒的优点是机动灵活、任劳任怨而且价格低廉。
           时间一晃到了这部纪录片拍摄的 2014 年,几乎绝大部分的棒棒已经转业,进入家装行业或者加入城市工程施工队,继续留在这个行业里的,说的不好听一些,尽是一些老弱病残了。片子的镜头对准了五个人,老黄、老金、大石、老杨还有河南,除了河南,其余四个全部是年逾六旬的老人,剩下的河南虽然不到五十岁,但是他的左脚脚筋曾被挑断过,是个残疾人。所有人都挤在一栋叫「自立巷 53 号」的危楼里面,据房东的说法,这栋楼在 1996 年的时候就说要拆迁,一直是危楼,现在已过去接近二十年。
           何苦也跟这五个人一同住在这栋危楼里面,老黄算是带他入行的师傅,每天拿着一根扁担到解放碑附近的五一路口等活干,因为这是他们的地盘。棒棒也是划地而治,各有地盘,因为抢地盘甚至会发生流血冲突。何苦才干了两天,肩上就被磨破皮,要不是因为他当兵多年,体质过人,他觉得自己根本撑不下去。但是,在他身边的,都是一个个六十岁的老头,如果他都觉得艰难,这些老头是怎么干下去的呢?片子描述了每个人的困境,几乎都是无解题。棒棒一年到头最多只能攒下五千块左右的存款,而老杨有腿病,一年的医药费就要过万,还好现在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半费用后,可以勉强承受。老黄有个女儿,老婆在女儿三岁的时候就因为家里太穷跑了,老黄拼尽全力把女儿养大。没想到女儿二十岁的时候又让他做了外公,本以为熬出头的老黄又得帮着女儿女婿养外孙。河南沾染赌博恶习,觉得牌桌上来钱容易,不愿再继续挑扁担,做苦力。其他几位的境况不在此过多赘述。
           关于社会底层人员的生活状况,片子中有种种真实场景描述,令人泪目。但是,他们又如此真实的存在,勤劳并且善良,你会觉得他们没有受到时代公正的对待。施工挡板上的中国梦标语令人心潮澎湃,而老黄因为不肯花钱就医而倒在挡板旁边。
           片中的这些场景不得不让你思考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钱了,但是最需要的那批人并没有拿到他们该得的那一份,这也是大时代下的心酸吧。当然,这部片子让我产生如此多的共鸣,大概也有部分私人原因。我看到片中人物挥汗如雨挑扁担的时候我会想到自己的长辈,继而想到自己的一次惊险经历。小时候我们这边的农村一年种两季水稻,所以在夏秋之交最热的那段时间有个叫「双抢」的农忙季,顾名思义,抢收第一季的粮食和抢种第二季的粮食。那段时间全家所有人都会出动劳作,甚至外出务工的人也可能请假回家帮忙,在热火朝天的季节所有人忙着热火朝天的劳作。我还能够清晰的回忆起外公、外婆还有我的爸爸妈妈,挑着一担担稻谷顶着烈日在路上行走的样子,随着走路的节奏,他们的汗水划过面颊,滴在衣服上或土路上。我还记得某个夏日的「双抢」,家里成年劳动力都去了田里,小阿姨在家晒谷子忘了看住年幼的我,还不满三周岁的我蹒跚地走出了外婆家的围墙到了大路上。这时,路上经过一辆拖拉机,小时候极其害怕拖拉机的我为了避让一直朝着路边后退,直到踏进了路边的一口水井。还好农忙季节到井里打水洗脸的人较多,我在井里面扑腾的时候正好被打水洗脸的路人看到,捡回一条命。随后赶来的阿姨抱着瑟瑟发抖的我吓得脸色铁青。如果我最后没有碰巧被路人救上来,这当然会是一个溺水而亡的悲剧,但是坦白讲,这个悲剧的产生能够怪罪某个人的过失或疏忽吗?似乎并不能。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的贫穷的社会大众而言,单单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
            这部记录片的最后,「自立巷53号」被强拆,随着这栋危楼的倒塌,这几个棒棒工人的生活也被压的支离破碎。
           如果不是何苦作为一个退伍军人加入即将消亡的棒棒行业,并且带上自己的摄影师朋友全程跟拍,这个片子不可能存在。如今,时代的发展滚滚向前,中国梦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若不是这部纪录片,我们可能都快忘了有这么一群人,单单是活着他们就已经竭尽了全力。

     短评

    这是中国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导演聪明,有难得的幽默感拆迁房废墟下的钞票,理疗店的杀招与温暖,一张假钞的结局,夺妻之恨与买凶杀人…

    8分钟前
    • 持尘
    • 推荐

    底层人物实录,每个棒棒身后的故事都饱含生活的困苦艰辛,安然度过辛劳而尽力的一天,能吃上一口热饭,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世界充满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赤贫;这些善良但也不乏人性弱点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和生活的拼死搏斗,生存是最大目标,活着是最大胜利,但也不能不顾及做人的底线,保住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看着他们劳动过后大口吃饭,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生活,觉得简直是世界上最香的饭菜。给出光明与希望的结尾,衷心祝福一切善心勤劳的人安好。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据说这是导演斥资1300元自导自演自己剪辑自己唱主题曲的纪录片。

    11分钟前
    • 鲨鱼笨笨
    • 力荐

    如果有一天中国会评选最优秀的纪录片我会力顶这一部。

    14分钟前
    • 晨星盗月
    • 力荐

    社会研究不就应该深入到这个阶层吗

    15分钟前
    • 白说不说了
    • 力荐

    看完已过了凌晨2点半,是完全停不下来,很高兴这部13集的纪录片打乱了我的作息。略带川普味儿的旁白娓娓道来,舒服幽默且委婉,一些留白也极为精彩,叙事支线稳妥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尤其在当下,“真实”这么简单的事儿,太TM不容易看见了!拜托“央视们”好好学着,恭喜何苦导演要红了!

    20分钟前
    • 归去来兮
    • 推荐

    何苦这人能屈能伸的,真了不起。

    25分钟前
    • 莱特
    • 推荐

    我妈一直有个原则,就是上市场买菜不讲价。现在看来可能不以为然,但在以前都讨价还价的大环境中,我对她一直反复跟我唠叨的理念特别深刻:要对社会、公司底层的人保持同样多的尊重。看完倒没有产生“他这么惨我怎么能安心享受生活”的内疚,反而是“我吃的苦不及这一半但却远没有这么坚韧”的窘迫…

    26分钟前
    • 怪树里
    • 力荐

    导演真帅!有魄力有行动力!不知道一年后去做了什么,谢谢你记录了这一群底层朴实的灵魂

    27分钟前
    • 玛丽的小山羊
    • 推荐

    第二集老黄过往历史交代那段动画片太棒了

    28分钟前
    • 太妃
    • 力荐

    “那些拿棒子要饭的人是乞丐,我们不是,我们拿棒子挣钱养家”ps:那些打一星的人都什么心态!

    32分钟前
    • 吞云吐雾狮子兔
    • 力荐

    我是重庆人,山水城市立体魔幻。此片拍摄于2014年,展现繁华背后的这一群体。短评中看到“共产”“梦”。其实每个角落,发达国家也好,都有生活底层的人。更何况我们是一个人口上10亿的大国。我们要肯定国家的进步而不是一味讽刺。时代发展“棒棒”群体快要消失了,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许好也不好吧。

    37分钟前
    • 重庆森林Yuriy
    • 力荐

    拍得非常好,真实的才最打动人。是我看过的触动最强烈的纪录片,强烈推荐一下。但是不会再看第二遍,太难受。光是活下去就要拼尽全力的蝼蚁,体现的正是绝境中的人性。

    40分钟前
    • 乐乐🐰
    • 力荐

    特别真诚特别动人,一点都没有俯瞰苍生的悲天悯人,太难得了

    43分钟前
    • 古伦木
    • 力荐

    “我不懂什么是高尚不高尚 也不懂什么是职业操守 当了二十年棒棒 我只认一个理 挑了一下午 还没拿到工钱” 这一句话从一个高尚的人口里说出 不免有些心酸 山城的春天很美 但这样的春天不属于棒棒们

    44分钟前
    • 谢清缘
    • 力荐

    初尝商品交换利润的甜头后,老黄感叹自己“懂事太晚”。资本家剥削无产者,无产者也压榨无产者,而像老黄这样的“棒棒”永远只能是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原始朴素的价值观——勤劳诚实就有收获。再见,棒棒。

    46分钟前
    • 油条蘸醋
    • 力荐

    重庆欠他们一座解放碑

    51分钟前
    • 竹木一
    • 力荐

    看到了最坚毅、最善良本份、最有尊严、最没尊严的底层劳动人民,确实触动,虽然旁白ln不分,虽然插曲真是难听,但仍然大大的五星,看几集习惯就好了😳

    52分钟前
    • OT元旦
    • 力荐

    不是同情。这玩意儿看得人心里藏起来的自卑井喷式地爆发,让人忍不住自怜自恨起来,揪心又无力,像迷了路的哑巴。想着爹妈,想着村口的王五六八,想着各色的人圣人渣。然后就忘了繁华,就想家……

    56分钟前
    • AndyMon7
    • 力荐

    这就是纪录片,它不给你那些镜花水月的幻象,它给你一场皮开肉绽的、残酷的、荒芜的生活真相,有些人看过绝望,有些人却看到微光。

    60分钟前
    • Steven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