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精神病院12天

    精神病院12天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法国2017

    主演:内详 

    导演:雷蒙·德帕东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精神病院12天 剧照 NO.1精神病院12天 剧照 NO.2精神病院12天 剧照 NO.3精神病院12天 剧照 NO.4

    剧情介绍

      Every year in France, 92,000 people are placed under psychiatric care without their consent. By law, the hospital has 12 days to bring each patient before a judge. Based on medical records and a doctor’s recommendations, a crucial decision has to be made – will the patient stay or leave?  12 DAYS after which lives can change forever.

     长篇影评

     1 ) 没有疯子喜欢住院

    1. 画面极其客观冷静,不知道患者们是如何无视镜头的。法官的表情也很细致入微,同情、无奈,欲言又止。

    2. 每个人都有着跟痛苦相关的关键词,愤怒、孤独、缺爱、逃避、绝望……他们中少数人已经自我放弃,大部分冷静地表达着绝望并绝望地挣扎。

    3. 一个二十出头、眼神游离、表达很成问题的男孩在结束时,礼貌地向法官表示感谢,他用含混的发音说你真是个好人,如果以后我做了职业足球运动员,一定会报答你。

    4.还有一个交流正常的中年男人,带着傲慢挑衅法官,认为自己该出院,他几次提到自己父亲,希望有人能去家里看望他。这男人等一离开,律师无奈地说正是他杀了自己的父亲。如此多个,都有着深渊一样的过往。

    5. 中间穿插了几段病人孤独和无目的性穿梭的身影,正是医院里那种非正常的压抑气氛。

    6. 结尾大雾弥漫,音乐舒缓而悲伤,这么多不幸的人就穿行在这个以浪漫闻名的城市。

    7. 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不希望再住院治疗下去。

     2 ) 我们有权让一个不想活的人不去死吗?

    我以为他们是犯人,排着队做检查。仔细看他们原来是病人,穿着像囚服一样的病号。他们目光呆滞、沉郁,有时候需要一个狱警一样的人提醒他们。“狱警”们态度一点也不和蔼。我看着他们觉得更加悲伤了。他们本不都是这样的。我斜着头哭泣。我怕给他们性暗示,我怕人最后竟会发展成这样。医生们则似乎习以为常,可以同时聊着晚上去唱k吧,等会儿点个芋圆好不好。

    十六病区的一个老师傅喊道,“小师傅~现在几点了?”

    从来没有人喊过我小师傅,但我却高兴他这么喊我,像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亲近。

    “九点十分。”

    “十点十分。”老师傅说。

    ‘不是,九点十分。“

    ”十点十分。“老师傅分明说道。

    我想了想,还真是我早上上弦的时候拔错了时间。“哦,对,十点十分。”

    老师傅对我笑了笑。

    ……………………………………………………………………………………………………

    3年多前的时候,上面那个是真实的故事。看这电影让我想起了老师傅,我觉得他似乎知道一切,甚至知道我的手表调慢了一个小时。我想我永远记得这个片段,那个狭长走廊里的这段短暂相遇。

    那段时间里发生了不止这一件想来有些神奇的事情,还有十号线19号车厢里读“如何跨越人生种种苦痛”的小哥,在我知道他终究看的是这本书的时候,他就在我的世界里消失了,我再也没在10号线上遇到过他。

    《精神病院12天》里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一个37岁的女性,她说自己想去死。如果放她出去,她要去死。说得那么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在她看来,这就是一个正常的行为。甚至,放检察官说你可以继续上诉的时候,她说,我不会赢的。法官说她很聪明。她都知道。她说她要去死,她的家人说,你死了我们会难过的,你的宠物也会难过的。她说,可是活着我很痛苦啊。是啊,你们不让我去死,你们能帮我承担我的痛苦吗?那个时刻我在想,如果一个人清晰地认为自己活着比死去痛苦,我们拥有权利阻止她去死吗?虽然这个牵涉了更麻烦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可是在这之外,我们有权不让一个不想活的去不去死吗?

    “什麽是正常?什麽是疯狂?强制治疗是为了病人的利益还是社会秩序?一边是法 官,一边是病人,法治与人道的天秤两端,自由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麽?所有被冠以疯癫之名的,或许都只是文明自身的恐惧。“豆瓣电影简介里面已经把问题都抛出来了。或许都只是文明自身的恐惧吧。

    最后一个女性,对着镜头说感谢提供咖啡,我自己买不起咖啡。她和说要自杀的女性都是非常清楚的。她与其他听证会里的非自愿入院者不同,她能完整表述出自己的状态和诉求。但即便如此,她的听证会看起来也是个过场,法律给予你自述的自由,却终究只能给你一个继续留院的结果。他们的律师有些也似乎都是不想说什么的失语的状态。或者律师们本能上也认为他们的当事人是有精神疾病的。医生、律师、检察官这三个社会中非常有话语权的角色,基本断定了一个人自由和是否正常的基本事实。那么,你让我自述干嘛?

    当然,我在观影中的时候也会主观产生这样的想法。当21岁的女孩说自己自杀是因为有人要强奸她。最近有人要强奸她,是两天前,有几个人要强奸她。她说她割腕是想让对方泄气。那个时候我也认为她是有妄想症的,因为这或许与客观事实不同。

    综其来讲,我也不知道如何判定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或者我认为,我们只能说是否主流。当一些人的想法偏离了主流社会认定的模式,或者表述异于常人时,我们基于对异类的否定与恐惧就将他们隔离起来并冠之以“精神病”了吗?

    如果能加入当事人和律师的讨论就更好了。

    结尾在迷雾中的里昂显得很阴郁。

     3 ) 法律外的另一种法庭

    导演的镜头非常克制。

    非自愿是什么概念。

    和监狱不同的另一个高墙之内是什么概念。

    被法律之外的另一套标准判定拘禁或自由是什么概念。

    该由谁来判决。

    那个对着白色围栏抽烟的人,那个在街道门边吸烟的人,你知道他们谁更正常一些?正常是什么?那个从远处走来为一杯咖啡向你道谢的姑娘,你知道因为什么她即使吃着一样的药也要被关在这里和她的女儿分开?是为了谁好?而什么又是好的?那个为了逃离痛苦不断自杀的女人,你知道把她关在这里防止她自杀却又让她十三年持续痛苦是不是符合人道主义?还是终有一天她被治愈而会来感谢这痛苦的治疗?谁都没办法回答,因为谁都不是先知。那个觉得自己从恐怖分子邻居那儿偷走步枪藏在自己家的吸食毒品的男人,判决结束说着自己是疯子自己智力不正常谢谢你法官的时候是不是要比一开始症状好转?那个冷静地述说自己在公司里被不公正对待的女人,是那个臭名昭著的企业耍的手段还是她确实被害妄想?镜头没办法交代,我们不知道,唯一的结局只是她将被继续强制治疗。然而喜欢摄影的她在说起想去参加电影节时流下的眼泪叫人心碎。

    那个捅了人13刀的男人是不是会被继续关押?对他的判决是否和其他人一样公平?医生的判定是否准确?隔离这些人是否是对正常社会秩序的保护?秩序又是什么?人道是什么?谁该来决定他们的自由与否?

    导演不下任何判断。只给了我们影片一开头缓慢压抑的医院走廊长镜头和片尾高墙外街道长长的空镜。

    只是看到最后我们不禁想问,这12天的判决到底有没有意义?

     4 ) 栏杆内外

    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很擅长运用镜头与构图,多固定机位。在谈话室里,采用了三个不同的机位(每个主人公都是这三个相同的机位,三个类似的构图)。“非自愿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是独立在一个画面中的,医院代表的构图时常带到律师的肩膀,这是不是有些寓意性地意味着律师和医院代表其实他们的立场是关联的,而“非自愿接受治疗”的人们从始至终都是孤立的。特别喜欢这部纪录片的一些空境,城市来往的人,雾气的里昂,有烟囱所以产生阴影的高墙。还有导演克制的表达方式,每一个精神病患者都礼貌,正常,导演记录下他们谈话的景别时都是用最最距离适中的,官方采访用的中近景。即使在记录发疯时也是隔着门窗记录声音,镜头只是微微地推进,但立即又适可而止。白色栏杆之外和白色栏杆之类的人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人的自由究竟是不是权利?为什么要把人的自由监禁,是因为我们害怕他们这些被监禁的人们若拥有自由的话,会给我们带来恐惧,但是没有这些恐惧,我们依旧生活在深深的恐惧中。

    一句题外话,今天是10.20。

    还有,如果会法语或者法国可以通用英语,我最想去留学的国家一定是法国。

    2018.10.20

    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IDF西湖国际纪录片

     5 ) 12情結

    不得不說由於近來創作的原因變得對各種詞語片斷甚至數字十分敏感

    比如12,是一個多麽具有意義的數字 幾乎是所有周期的代表性 很多時候符號演變文成字再演變成語言 然後是文化 在這部片子我看到的更多是瘋癲與文明之間的矛盾 我看下來了 沒有煽情的戯份 也不是資料性的説教更沒有喧嘩取眾的宣傳廣告植入 其節奏客觀冷靜 我喜歡上了 這樣的一部記錄片真實到讓人懷疑片中的“病患”是否都經過演員訓練 轉而又發現 這可能是真實不虛 在我們幻想的西方文化宣揚尊重人權的法國 對於瘋癲的定義也居然如此刻條死板 對本宣科 那些掌握"病患"命運的“法官”業餘的讓人懷疑是不是臨時請的演員 讀完台詞 戲就結束了 (一些敬業的臨時演員比他們至少還要盡力點)所以中間虛實的錯覺也許是内心的悲憤無法得到宣洩 這點我很能理解 當你内心情緒過多時會讓你有時幾乎無法分辨現實世界甚至認知情緒的表達 片中的每個人物看似重復沉悶 但每個都帶出了一種極有力的情緒 我甚至明白一些無法得到共鳴觀衆的情緒 因爲這太殘酷 也太真實了 小時候看過一則冷笑話說“如何讓人相信你沒有精神病” 千萬不要否定你沒病, 因爲那正是精神病的特徵 現在的我倒是笑不出了,這個社會幾乎無孔不入的滲透一種隔離意識 "病患"們 無論如何努力證明自己可以融入社會 得到的答案永遠是讓人絕望的糖衣包裝絕對式否定 我一直堅信 極端便產生邪惡 各種的標簽不是像美國那樣出明文規定 像中國那樣焚書坑儒等等就可以解決問題 這裡我說的是解決 而絕大多數的人更多想的是杜絕 隔離 因爲自私的本性 人與人的距離 是遠的可怕 這涉及到文明的意識 片中最讓我崩潰的是 一位經受職場霸淩的女士 哭著說我不想被強制住院 因爲我喜歡攝影 如果又繼續住的話我又要錯過電影節了 我聼完快要抑制不住眼淚 然後片中沒有人會去理會這位女士的“瘋言瘋語” 更不會有人換位思考何謂瘋癲何謂文明 即使影片導演用重覆對話接近麻木洗腦的方式試圖喚醒任何一位觀看者的意識 意識這種東西其實很可恨 醒著的人覺得我都已經撕心裂肺了 而沉睡的人依舊沉睡 甚至會覺得你的表達是毫無意義的噪音 這種矛盾甚至不是時間 可以解決的

    片子最可笑的一句台詞是“病患”問猩猩作態流於形式化的”法官“試圖讓”病患“理解他的職責:“如果你又不是醫生 又理解不了我的感受, 那你其實有什麽用?" 這句話太有力了!確實這句話正是所有他人對“病患”不負責任的指責 而這“病患”聰明的從他們的角度去做他們會做的事 你感覺如何 ? 只可惜 幾千年幾萬年以來人類物質文明是進步了 而這方面死循環正如季節的輪回正如孤星淚偷麵包的罪大惡極 依舊太陽底下無新事 無常亦無力回天的沉重 這當中也有導演對生死常態的反思 片子抓取大量代表生命的積極意象 比如中間過渡的搭配音樂的植物及厚厚的積雪 還有此時的配樂 無不在渲染導演對生命的敬重 對活著的公式化死灰靈魂的諷刺 其中一個“病患”喃喃自語的翻譯拉近鏡頭十分必要 (這裡感謝字幕組)是導演對這個冰冷世界被忽略角落的一點細微的人文關懷

    細節的捕捉是這部記錄片打動我的最大因素 我寫這個影評之前也看過其他人的觀點 大多把“囚”這部來對比,如果我執意追求延展它會是我想看的下一部記錄片名單之一 畢竟角度才是視野的關鍵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中的插曲 出色之餘讓人措手不及 旋律變化起伏與電影情緒主題搭配完美 片尾優美到甚至令人想跳支舞 意猶未盡 回家查了一些 Alexandre Despla 的資料 原來是我不識廬山真面目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思考常規事物的本質 片子並不是鼓勵我們去同情”病患“ (這一點我很喜歡)而更多的是客觀去陳述導演已經了解的部分事實(如果你明白紀錄片並不代表事實真相)並沒有去引導你相信哪一種信仰文化 作爲一個負責任的觀衆的角度 我覺得要作爲一個客觀的導演絕非易事

    看這部記錄片前也曾約朋友一起觀看 最知心的好友遠在英國(聊天中提起原來她很早以前也想看但錯過了) 其中一個朋友居然說 你看吧 瘋子才看這種片子 說出這句話的人究竟是什麽心理 究竟看一部電影是不是也要身份要一個動機才能去看 最終 我決定孤獨前往 如果非要有一種動機 我想就是影評開頭的數字 12吧

    再囉嗦一句:以後真的不要在我面前聊“品味”兩個字 因爲我真的聼了會瘋了!

     6 ) 谁才应该被关起来?

    影片用特别简单的镜头感拍摄的纪录片,结束时听到了有观众吐槽为什么没有剧情,嗯,纪录片。

    每个被法官交谈的人症状都有不同,大部分思路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自认为逻辑没问题,但有一些问题可能出在他们思考时参考的信息。

    法官会在一开始告知了病人权利,然后听完病人和律师陈述后同样宣布自己同意医生的建议,每一个都是如此l。中间还自嘲,自己也同意病人说在这件事情上没意义。

    “病人”都不愿意被关在这样的空间里,每一位都表示自己可以离开,在外面继续接受治疗。从那些重症区的镜头,缓和区的喊叫和病人口中一直听到的电椅声,任谁也不会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

    法官在某一位陈述中经常提起自己父亲的病人离开后,告诉律师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那瞬间不知为何感受到了悲伤,很深的悲伤。以及那些被害妄想被强奸(也或许时真的)和只想回家自杀的人,能在他们的言语中感受到那种痛苦。正常人无法理解那种痛苦下,每一分钟都是煎熬的感觉。

    但可惜,整部片子医院内部和病人生活的镜头不是很多,少有的几次病人在漫无目的小范围走圈或坐着,是那么的压抑。

    结尾的迷雾长路和配乐让人想要伸出手抓住什么,什么也抓不到的落空感。大概就是这些“病人”的感觉吧。

     7 ) 百感交集 (记录篇)

    今天电影院重映,还特意请来了一名法官和一名精神病科医生,在电影结束后和观众进行互动讨论。这场电影从头到尾,再到讨论环节,作为观众的我都百感交集。

    电影情节

    在法国,每年有不少未经同意的精神病住院措施。自2013年,法律要求精神病医生在12天内向“法官 ”(专门处理这类案件的法官)提交病人档案和护理计划。病人在律师的陪同下出席听证会,法官最后决定,同意精神病医生的决定,继续住院治疗(“监禁”)还是出院(或出院治疗)。导演在法国Lyon的一家医院,获得许可后,进行了拍摄记录。

    十位病人,情况不一:有在路上袭击他人的,有在工作中被骚扰的,有一直犯罪最后得知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有被孤独抑郁症折磨一直想自杀的...... 也侧面反映了当下法国的情况:工作问题,难民身份问题以及他们融入社会的困难,女性面临的暴力问题,对恐怖主义恐惧的心理......

    》〉》(印象很深的几个片段)

    一位病人在结束采访后对法官说"Merci pour votre abus de pouvoir! (谢谢你滥用权力!)”

    一位病人搞不清“procédure",他以为procédure是接受法庭的审问程序。

    一位病人觉得自己是在监狱,法官和他解释到,不是监狱,是医院,你是在接受治疗。

    一位病人不想接受治疗,她只想自杀。

    一位病人说他要出去,去见他爸爸,他爸爸需要他,他要让他爸爸来接他。可是,他忘了,是他杀了他爸爸。

    ......

    电影构图

    特写镜头分别集中在病人和法官身上,在听证过程中,交替出现。标志着“分离”,这两个角色之间是不对称的,无法沟通的,甚至是无法逾越的。我们也可以从双方的语言,眼神,整体状态中看出端倪。病人的眼神“麻木”,看起来比较脆弱。另一边言辞“巧妙(死板)有理有据” 。当律师发言的时候,镜头的框架才出现变化,但是也并没有真正打破这种“界限感”。

    听证之外的镜头,除了医院内的部分场景 (空荡荡的走廊,缺乏活力的庭院)也有医院外静谧的画面 (清晨薄雾下的街道),这种平静是不是也能和(我们以为的)“精神病人”该有的“疯狂”和“不安”形成了强烈对比?!

    七嘴八舌

    导演Raymon Depardon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他的70多次采访录制中,在12天内,所有听证会都以维持病人的监禁结束。也就是说法官确认了精神病医生的决定。

    电影结束后,观众提了很多问题,有人质疑这个听证会的意义,比如这个法官就是“读”了医生的记录,并没有听进去“病人”的表达。有人提问到“这类法官”是否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也有人质疑精神病医院的环境不够人性,医生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记得参与讨论的一名法官表示,她是有学习相关的知识,但是据了解他们同事基本也都是自学。参与讨论的医生解释了这类听证会的意义,医生是从病人的情况客观下结论,“法官”的角色在扮演客观下结论的同时,也有主观判断,他们会根据听证会上病人和律师的表达,也可能给出不同的结论。因为也有情况是法官没有认可医生的决定。(Ps:导演在采访中提到过说,据统计,91%的案件中,法官认可了医生的决定。)

    要特意提到的是,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年轻女性,她没有提问,她只是简单分享了她的经历,作为曾经的病人的身份,她几度哽咽,说,哪怕过去很久了,但是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痛苦。医院把所有人放在一起,可是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呀。她希望,对待精神病人的环境和方式能够得到更好的重视。(她放下话筒,我看向她的时候,正好眼神撞上,我拍了拍她,她一下子眼泪涌出,把我也整哭了......)

    一些观众分享了他们了解的其他国家的一些不错的措施,比如改善精神病医院的客观环境,给病人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让病人多和家人朋友互动;这类法官要进行培训,毕竟他们很少和这类“犯罪”打交道;法律要不断进步......

    就暂时分享这么些吧......

     短评

    大部分都是對話但想法與感銘太多,例如關於“自殺”權利,我們的生命與軀體究竟能否屬於自己?對話間的插入鏡頭節制且美麗(+配樂),看那個老頭平靜地重複繞圈走路幾乎看哭。努力保持尊重與人性的態度,閉門的畫面+暴力穩定患者的聲音,有限空間中最平等的視角。JIFF0509M7

    9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力荐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精神疾病患者題材紀錄片。病患要接受法官訊問以確定是否要繼續強制住院治療。然而法官基本只會照本宣科,無論病人情況,唯醫生決定馬首是瞻,不由得讓人質疑其中的官僚性。是否有權剝奪病患的自殺權和探視兒女權?紀錄片將迷惘氛圍的空鏡與對話記錄交替剪輯,只亮出問題,缺乏深度

    13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所以说自杀一定要选择100%成功的方式啊免得失败了被送进精神病院

    16分钟前
    • hellst
    • 还行

    后面有点撑不住。

    20分钟前
    • 八丈藝人
    • 推荐

    规整有序的空间里满是躁动不安的灵魂,可以隐约窥见采访对象的分类痕迹,窥见其所处的社会阶层与家庭背景,但素材显然偏单薄,也未见精心剪辑,整体平庸难以出彩;空镜和配乐倒挺美,但基本没叙事功能,用作转场无甚大意义;分分钟和《囚》做比较,完败。

    2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看完特别想学法语,北影节版本的翻译太差了……

    26分钟前
    • Cookie Q
    • 还行

    没有一个人被释放,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申诉成功。本以为探索人心,结果是对制度的反思

    30分钟前
    • 璎珞
    • 还行

    精神病非自愿治疗核实

    33分钟前
    • zen
    • 还行

    #HKIFF# 从司法议题切入社会各个面向乃至生死,镜头不动声色地旁观。空镜头留白将观众导入思考。

    38分钟前
    • btr
    • 推荐

    公然犯罪&第十区法庭?只能说马格南摄影师的关注点果然非常马格南!视点比较分散,涉及官僚机构、人权、疾病等等问题

    39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可恥地⋯⋯睡著了⋯⋯昨晚睡太少了⋯⋯

    40分钟前
    • 馬蘭頭癮者
    • 推荐

    20世纪所有的疯人院故事都是福柯的注脚。

    41分钟前
    • feifeiRun
    • 还行

    一看就是法国人拍的。本来对“十二天”程序挺感兴趣,不同组里的零碎议题也能带来思考,所以不至于睡着。但是这种“我在拍纪录片”的迷之底气太让人不爽了。不是叙事不集中,而是几乎没有主体思路,纯纪录。

    44分钟前
    • Narrenschiff⚓️
    • 还行

    一个更高阶社会形态的关怀与困局。以一个带入视角来看,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的逻辑都是自洽的。女孩恳求说,请让我回家自杀吧,太痛苦了,十三年了。抉择者则表示我们医治你就是要缓解你的痛苦。两者的逻辑就像这样,是两条完全平行的线,前者的权力却被后者完全压制。

    45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有个漂亮的开头结尾,问题在于主体八十分钟,基本就是在一间法官室里以六分钟左右为一组做正反打。在这种极简主义的纪录片形式语言系统下,影片的内容却不够丰富——这个过程里有很多重复、同质化的部分,尤其是对法官与患者两边话语体系和各自的关系呈现上,显得浮光掠影。和《囚》比,差距很大。#IDF2018

    48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毫无修饰的质朴,也因此平淡至极。是想表达这一制度实际上只如走过场般荒谬?呈现正常与不正常间难以明晰说明的界限?题材很棒,但个人以为,拍摄的想法实在太少了。

    50分钟前
    • 凌麦儿
    • 还行

    个人觉得这部纪录片只讲了一件事,那就是复核强制入院治疗决定的法官是怎样工作的。在接近中立的镜头下,我们能多少看出每位患者自己的情况的复杂性和标准之间的冲突,对于治疗来说,患者存在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可能性都是衡量的标准,但具体标准没看到。尽管不完善,但增加第三方审核的程序是绝对必要的

    54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意料之外的好看,鬼魅般穿行的开场,病人与“法官”的对峙,大雾中的空镜。。。Alexandre Desplat的配乐赋予了点石成金的魅力。政治,“疾病”,恐怖主义,人权,简简单单的三个机位镜头却囊括一切。几个“病人”的眼神让人难忘,尤其是那个亲手杀了自己父亲却忘得一干二净,看起来轻松正常的男人。

    57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力荐

    医生法官律师基本断定了非自愿入住者要继续强制监禁治疗。印象最深的是说自己想要自杀的女性,她说家人说你走了我们会伤心的,你的猫也会伤心的,她说那我呐?我很痛苦,我想要去死,谁来顾及我的感受。是否要强制一个人不去执行想要结束生命的念头呐?最后一个思路清晰完整陈述也不能免于流程式的判决

    1小时前
    • 推荐

    正片水准追平那张蓝色的海报。

    1小时前
    • 黑狗成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