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黑镜第三季

    黑镜第三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英国2016

    主演:古古·姆巴塔-劳,麦肯兹·戴维斯,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凯莉·麦克唐纳,杰罗姆·弗林,埃里克斯·劳瑟,爱丽丝·伊芙,詹姆斯·诺顿,迈克尔·凯利,马拉基·卡比,玛德琳·布鲁尔,怀亚特·罗素,汉娜·乔恩-卡门,费伊·马赛,本尼迪克特·王 

    导演:欧文·哈里斯,乔·赖特,詹姆斯·瓦特金斯,雅各布·维尔布鲁根,詹姆斯·哈维斯,丹·特拉亨伯格 

    猜你喜欢

    • 更新第05集

      比利小子第二季

    • 完结

      小谢尔顿第三季

    • 完结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 第8集完结

      尝试 第二季

    • 第2集

      惊声尖叫 第一季

    • 第1集

      金斯敦市长 第三季

    • 第5集

      比利小子 第二季

     剧照

    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1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2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3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4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5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6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16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17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18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19黑镜第三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莱西(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Bryce Dallas Howard 饰)生活在一个十分看重个人评分的世界之中,在这个世界里,你可以给你遇到的所有人打分,自身分数越高的人,给他人打分的权重就越高。每个人的分数决定了他们能够过上怎样的生活。  库珀(瓦耶特·鲁塞尔 Wyatt Russell 饰)是一位喜欢游历世界的青年,某次,旅费吃紧的他参加了一项游戏测试的工作,没想到这份收入优渥的工作却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内向木讷的男孩肯尼(亚历克斯·劳瑟 Alex Lawther 饰)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均被他人所监视着,为了守住秘密不被泄露,肯尼成为了黑客肆意操纵的傀儡。  风景优美的圣朱尼佩罗,内向平凡的女孩约克夏(麦肯兹·戴维斯 Mackenzie Davis 饰)邂逅了光芒四射的凯丽(古古·玛芭塔劳 Gugu Mbatha-Raw 饰),两人之间产...

     长篇影评

     1 ) 黑镜第三季第五集随笔

    看了第五集,继续五星好评! 每一部剧从不同角度都可以有很多讨论的东西,浅谈一些我的感受。

    片中的芯片代表着权威对普通人的思想统治,让你视觉听觉嗅觉都不再是自己的。那么问题来了,现实中的我们就真的拥有自主意识吗?

    这个世界的规则是少数人建立的,真正的话语权也实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都只是按游戏规则出牌的普通玩家而已。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事物的基本判断,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包括各种形式的媒体。媒体对我们思想的控制和MASS对军队的控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片子用芯片具象化的这个概念。和剧中不同,你看到听到闻到的确实是客观的,但是你大脑对事物做出的判断,什么美什么丑,什么好什么坏,什么高大上什么低俗恶心,这些大部分都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就像这个社会对胖子的歧视,对黑人的歧视,对同性恋的歧视等等。为什么片中村民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指认凶手是roaches?就好像我们习惯性的认为会偷懒的是胖子,有暴力倾向的是黑人,恐怖分子是穆斯林一样的道理。获取信息的成本再低,也不代表我们就可以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

    另一方面,坚持真相,并为此站在大众对立面的成本代价是巨大的。就像剧中男主在恢复自我意识后,又不得不选择放弃一样。举世皆浊你还是否想独清,众人皆醉你还是否想独醒?

    美丽的谎言和残酷的真相,海市蜃楼的欢愉和真实的痛苦,该怎么选?

    以上,欢迎讨论,也欢迎到我的主页看第三季其他集的随笔!

     2 ) 给那些黑Netflix的

    被一些短评里的人气到了,什么叫卖给奶飞就质量大不如前跌落神坛?(以及某些连BM之前两季属于Channel 4都不知道就在叫嚣的人shame on you
    奶飞就是个接盘侠说白了就是金主,编剧都是原班人马,你们觉得“质量大不如前”就甩锅给奶飞?还有些掐着英剧美剧高端低端说事情…我真是觉得人还是得多长长见识
    而且近几年奶飞那么多高质量原创剧集已经甩开其他厂牌一条街了,连superhero这种接地气的题材都能做得非常精致又好看,Daredevil,Jessica Jones,Luke Cage,哪部不是好剧(还有Iron fist在路上),抛开这些还有Strangethings,Narcos,House of cards等等哪部又不是口碑爆棚了

    我甚至很怀疑某些评论的人究竟看完S1跟S2没…以及叫嚷着英剧美剧的人又大概看了几部英剧了…
    E01的Rating system的讽刺意味已经在豆瓣很好得体现出来了其实

    到现在为止看到了第四集
    BTW,E02好看!

    ---------------------------------------------
    23日更新

    看完了全六集,最喜欢E02跟E06
    有些个人喜好方面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来求个群体认同,像被很多人吐槽的E01其实我也蛮喜欢的
    话说E04,在哪里有看到一句说好像Sense8 Naomi跟她女朋友的支线之后我就有点出不去了😂

    ---------------------------------------------

    [该部分带有些许剧透]
    想提一下也是被好多人诟病“什么鬼”的E03,该集IMDB(到我打字)评分9.0,仅次于Hated in the nation (9.4) 以及 San Junipero (9.2)
    那些说看不懂的是该好好认真看剧…剧情多次提到并不仅仅是被录到Jacking off这么简单,甚至在Final fight那里提了一句How young are they? In the picture?就指出了这俩人都是恋童癖,再想一下刚开始Kenny还小女孩玩具那里,渗人吗?还觉得他可怜吗?Judging someone by one's appearence from the beginning是不是觉得很讽刺?


     3 ) 黑镜之渊(前六集全解析)

    1.nosedive 点赞人生

    如果别人的评价对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能否租到好的房子,能否搭乘预定的航班,能否租到一辆能开的车,那么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努力讨好别人,对所有人微笑,让别人喜欢你,无论是陌生人还是同事朋友。因为他们的评价简直决定了你的一切,你不能得罪任何一个人。

    女主角就在这样一个“评价大于天”的世界中,一开始她发现这简直就是梦想中的天堂,所有人对着她微笑,所有人都会给你发的照片点赞,而她也回报以五星级好评和无时不刻的微笑,简直就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可是她很快发现了这个评分系统的问题:和大家不喜欢的人交流就会导致自己的评价剧减;自己想去高档小区住却被告知必须有更高的评价才能打折……

    她这才发现原来这些分数代表的仍然是人类社会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的玩意儿:阶级

    她努力讨好别人却被告知只有更高等级的人对她评价高才能快速提高评价分数,换言之,她需要去接触和巴结自己触不到的上层阶级。

    碰巧此时,一直羞辱她的上层阶级闺蜜邀请她去当伴娘,在婚礼上她可以得到梦寐欲求的上层人士的“点赞”,于是她就踏上了“nosedive”之路。

    黑镜系列最为人称道的便是用科幻的故事讲无论什么时代都会有的人类社会共通问题,科幻和科技只是道具,用来放大这些问题,使看似荒诞的它们在一个合理的舞台去展现。

    朋友圈和微博的“点赞”功能,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工具的大拇指点赞,等等这些和影片中未来世界的评分功能几乎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得到的赞很多,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人很优秀,社交面广,生活丰富,而那些明星富豪网红更是动辄几千几万的赞。

    那么把这些都放大,会怎样?

    ——别人对你的评价,直接等于你的信用资格加上你的社会地位。

     这就有点儿恐怖了不是么?

    你的身价性命,都决定于别人,你不能说一个脏字,因为怕别人给你差评

    时时刻刻都要是love and peace,无论心里如何,都要面带微笑,哪怕是硬挤得。这虚假的和谐里,隐藏着多少愤怒?

    而这又有点儿不合理了不是么?

    为什么仅仅一面之缘陌生人就可以评价我?他们了解我么?他们知道我是谁么?他们了解我的处境么?

    就像女主角的弟弟所说,这是个假笑的系统。

    如果愤怒不自由,那么和谐便没有意义。

    影片在女主角在监狱里和另一个“罪犯”的对骂中结束

    不停地“fuck”骂声里,却是最大的和谐和自由



    2.1408之盗梦空间

    缩水版盗梦空间梗,和低配版1408凶间的结合,猎奇向,没什么好说的。

    3.shut up and dance 一个也不能少

    本季度相对较弱的一集,讲述了一个黑客掌握了几个人的隐私,然后把这些人彻底玩死的故事,这集不多说了,甚至可以说是三季黑镜里最弱的一集。

    4.san junipero 宛若天堂

    人死,灵魂不灭,或上天堂,或下地狱。这是自远古时期开始几乎一切宗教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不同宗教里以近乎相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里的天堂,或是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甚至是道教中的得道飞升,都是这一灵魂不灭说的体现。

    对死亡的恐惧,对求生的本能,以及对亲人朋友的不舍,对巨大虚空的逃避,使大部分人在即使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愿意相信这一说法,而这些,也是本集的深层思考。

    ——去San Junipero吧,在那里,科技成了上帝,主宰你的死亡,和死后的天堂。

    前三分之一的节奏不可谓不慢,甚至有些让人昏昏欲睡,然而还是埋下了几个伏笔:多次被提到的凌晨十二点之后会发生什么?为什么只是one week later世界却过了十年而Yorkie和Kelly却不老?在Quagmire,纠缠kelly的路人男为什么让Yorkie却80,90年代去找Kelly?以及路人男无意中说起的周围都是死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些谜团,吸引着我忍着看似老套和缓慢的剧情继续看下去,终于,在kelly说出“让我去那边看看你”之后一切豁然开朗,原来San Junipero是未来的一个类似网络游戏的巨大系统,不仅可以让死去的人的灵魂在系统里永生,而且可以让“活”人的灵魂进入这个系统所营造的世界里去“体验”。而Yorkie和Kelly就是这个系统的两个活人体验者,她们在系统中相爱,用永不会衰老的容颜享受最美好的景色和时光,而现实中,Yorkie只是一个靠呼吸机维持生活的植物人,而Kelly也罹患癌症,不久将会去世。

    在这个系统里,活人都是游客,只有死去的人才能长存,在Kelly的帮助下,Yorkie率先安乐死去了这个世界,享受到了未曾有过的自由和快乐,于是她要求kelly也安乐死,和自己长存与永恒之乡——San junipero,但Kelly却执念于自己死去的丈夫和女儿未曾进入这个世界,因此自己也不应该踏入。起初她认为这现实世界的羁绊远远大于这虚拟的快乐,真实和虚幻,过往和未来,旧的感情和新的希望,感情与爱情,这种冲突,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困惑,也是《黑镜》这一系列的终极意义。

    最终,kelly选择了顺从科技的上帝,灵魂进入San Junipero,与挚爱Yorkie同住天堂,而肉身与丈夫和女儿合葬,守护曾经的羁绊。

    结尾,存放无数灵魂的系统机房和两人甜蜜的天堂生活交替闪现,科技的冰冷与灵魂的温暖合二为一,现实中闪耀的指示灯带来虚幻中令人向往的完美生活,不仅让人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灵魂又是什么。当科技成了上帝,你会选择走向虚空,还是一个科技营造的幻境,而谁又能保证永生不是永死?

    无论如何,来San Junipero吧 ,永恒之乡,宛若天堂。


    5.man against fire 纳粹还魂

    本片的想法之一想必来源于越战老兵的心里问题,射杀同类会带来极大的内疚感和负罪感,那么,如果让你杀戮的是怪物呢?这种心理问题是不是就会彻底消失了?

    答案是肯定的,人类对异类可绝不会手软,所谓非我族类,再没有什么比消灭威胁自己安全的怪物保卫同族更正义的理由了。

    这让我想起了纳粹的种族灭绝主义,基因和血液低劣,带着疾病,多么熟悉的口号?当年的纳粹也觉得自己所做是正确之事,那时候并没有Mass系统,有的只是洗脑的宣传,却有着相同的效果。

    正如蟑螂女回答士兵的那句话:士兵带着mass系统看到的是怪物,可是村民看到的是本来面目,他们被洗脑了。然而即使这样村民还是希望“蟑螂”们去死,甚至连他们碰过的食物都不肯吃。

    这才是最恐怖的部分。

    最终士兵逃不脱良心的谴责,选择了向Mass系统投降,眼含热泪的他站在荒凉的小屋前,却看到整洁的屋子和Mass虚构出来的妻子,充满了讽刺。

    6.hated in the nation 达摩克利斯之蜂

    第六集真是一个好故事,节奏感也很好,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所以决定单独写一篇。

    科技一直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论是被用于制作成枪炮的火药,还是被用作制作原子弹的核裂变,诞生之初并非为了杀人的目的,本可以用于造福全人类的事业,后来的利用方式也证明了确实可以如此,然而它们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甚至可以这样断言,科技,是一个曾经落下并且将来还可能会继续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曾经有一个断言称,蜜蜂消失的那天,便是地球上生物灭亡的日子,因为蜜蜂传播了地球上大部分的花粉,而没有花粉传播的过程,大部分植物都将会绝种,而依靠摄取植物的动物也会次第死亡,最后人类也无法幸免。第六集把背景设在蜜蜂行将灭绝的未来,人类造出机械蜜蜂取代真正的蜜蜂来维持地球生态,这个背景真是极其有趣,也使后来主管不肯关闭这个机械蜂系统变得很合理,因为没有了蜜蜂,生态是真的会崩溃啊。

    人类如此依赖这项科技,而它又是如此完美:不仅可以传粉,还可以建设蜂巢,然后自我繁殖,简直完美地模拟了原生蜂的一切,并且又全自动化,几乎不需要人的管理,然而这危机就隐藏在这几乎完美的机械蜂自我管理里面——技术主管连着向警察说了两次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全部破解的可能,是两个可能的概率相成,从概率上来说几乎微不足道,可是经验丰富的BOSS女警还是敏锐地指出:那么你的意思还是有可能对吧?技术主管一时竟无法反驳。

    然而情节如果只是停留在机械蜂按照网络舆论杀人的设定,那么这片子也就有些平庸了,并不值得我单独写一篇。当技术女警破解了文档并试图找到始作俑者的时候,片子变得极其精彩,这么天才的罪犯怎么会犯那种让女警惊呼“他搞砸了”的错误?这个疑问不仅出现在boss女警的脑中,也出现在我们心里。待国家安全局华裔胖子的按下确认键,谜底揭晓,起承转合,编剧真是太棒了。

    你本以为探讨的是民意有无权利去杀掉自己讨厌的人,或者是人言可畏,却发现最后成了对乌合之众随意评判别人恶语相加的暴民的审判。

    你与恶龙搏斗时,要小心变成恶龙,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

    当你随意hashtag别人去死时,你本身也就成了恶的一部分,无人可以幸免,这就是黑镜的魅力之一,在别的影片里一定会被努力挽救的人,才黑镜里都会死,而且,还是38万人,也只有黑镜敢于这么玩,真是残酷又柔情。

    最后技术女警假死尾随天才罪犯消失在街拐角,影片戛然而止,到底是天才犯罪伏法,还是技术女警又一次落入了罪犯的圈套,我真是太爱这种留白和悬念了。

     4 ) 黑镜第三季第二集的解析 有剧透

    我原本以为已经不用再更新了,因为上一次更新之后真的有好多人不理解,再者早上看见有人在说黑镜系列要表达的内容的问题,遂再啰嗦两句。

    这一集中Cooper是通过游戏设备激发他的臆想,影射出内心的种种想法。而我们无法通过剧中表现的所有内容自圆其说,总需要我们臆想一部分来满足我们解读,这些臆想自然影也射出了我们内心的想法。最终Cooper觉得自己回家了,可是他真的回去了么?我们觉得自己看懂了,可是我们真的看懂了么?(这个问号是永远存在的)所以想到这我觉得这就是这一集的意图旨在于让我们深陷寻找一种标准,而忽略了这个世界是没有什么标准的,错与对,白与黑,真实与虚假,这些都是人类为了满足我们的认知而形成的,并不是世界本身的。

    再者,《黑镜》系列一直讲的都是对人类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反思,这种问题不一定都是科技运用带来的。运用的超前科技是一种叙事的手段,科幻感让让观众看着叙事不那么冲击和讽刺,可这些都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的世界中。

    难道我们的理解能力真的止步于看完一个小时应该给妈妈打个电话吗?

    那下次台词变成爸爸怎么办,爷爷奶奶怎么办。

    2016年11月3日08:59:59

    相关:
    第一集
    第四集
    第六集
    ----------------------------------------------------------------------------------------------------------------------------------

    应该是写到尽头了,我很喜欢探究一些问题更本质的一些东西,最后一篇过度解读也好,理解偏差也罢,总算有一个结尾。知乎上赞越来越多,昨天也看到这篇在豆瓣上了电影的首页,还是挺高兴的,这些离不开与大家的讨论和支持。谢谢大家让我有不厌其烦看了无数遍的动力。

    感谢每一个人无私奉献你们的思想。

    最终篇:解释一切。

    关于黑镜S03,我们真的看懂第二集了么?

    本文建立在对剧中各种解析基础之上,请先对剧中情节一定了解之后食用。我尽量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达。

    通过这几天与大家的讨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真的看懂第二集了么?

    随着对剧情细节的不断挖掘,出现了一些与我们推断不符但不容忽视的“bug”。比如Cooper在刚进入白房间之后黑色箱子不断变化位置的箱子,拍照时墙上的时间。同时也提出诸多质疑,手机到底关没关?监控器是不是真的?Cooper到底死没死?这些问题似乎都成为了我们“看懂”第二集的关键,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解释清楚这些问题的,这样我们就能区分出虚拟和现实。

    当我们这样去想时,我们与Cooper是一样的。

    剧中的Cooper在游戏中映射出自己内心的主观臆想,逐渐无法区分虚拟和现实。作为观众我们在观看影片中不也是一样么?在我们极力的想去看懂,看清晰的过程中,就已经加入了我们的主观臆想。在探究剧中种种细节的同时,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拼凑线索获取真相,甚至为了“真相”我们会选择性忽略。正是因为太多的线索可以延伸出太多的观点,才让我们无法分辨是否是“正确”,其实大多是符合我们内心臆想的,我们就会觉得正确。我们深陷其中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我们是陷入在相对于我们存在的虚拟世界中。而衡量我们存在的标准——时间,在那个虚拟世界中已经不是衡量单位了。相信那些不合常理的线索也不是bug,而是使我们陷入的手段。

    想到这里,倒觉得那些解析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反而是对所谓的现实中有了更多的反思。

    还是那句话:

    我们最终要判断的,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才是虚拟?可是,我们判断的出来么?

    感谢《黑镜》

    感谢大家愿意与我分享你们的想法

    2016年10月31日11:25:43
    ----------------------------------------------------------------------------------------------------------------------------------

    更新一条细思极恐,放在最后。
    2016年10月30日13:02:53

    ----------------------------------------------------------------------------------------------------------------------------------

    更新几条在豆瓣知乎上讨论出来的,感谢大家愿意和我分享你们的看法。

    1、英式写法是mum,Sonja的台词中也是mum,在早上看见Cooper母亲来电话时候也说过You're so American.美式的写法是mom,所以Cooper用的是mom。所以mum,mushroom,也算一个小彩蛋吧。
    2、斋藤穿的外套与剧中开头Cooper穿的是同款不同色。
    3、在楼上小屋里,Cooper将父亲的失忆想象到了自己的身上,并且认为这是Katie操作不当造成的,也与前面植入mushroom时质疑Katie是否有能力呼应。
    4、剧中Cooper的意识也是逐渐延伸扩大的,首先是从自身的动作拍照开始,接下来是在白屋子内的实验,然后换了一个房间,又换了一个楼,最后又回到了大洋彼岸的家里,意识逐渐加深。
    5、有人问到这一集究竟讲了什么?首先今年VR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热点,而这种虚拟科技的终极无非就是让使用者觉得越来越真实,在虚拟的真实中体验到真正的现实无法体验的东西。(现在热播的《西部世界》也是这个套路。)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从游戏角度,单一的游戏剧情已经无法满足所有玩家,如何能使每一位玩家满意,那只有加入玩家不同的真实经历,才会让玩家觉得更加真实。剧中就阐述了现实中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但在游戏中可以被唤醒的内心世界,而我们能否承受住这种虚拟真实?
    种种细节包括人性,亲情都是基于这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些那岂不是成了科教片?

    再次感谢大家。

    2016年10月30日11:45:51

    ----------------------------------------------------------------------------------------------------------------------------------

    首先,这个游戏的宗旨不在于恐怖,而是在于将现实的东西加到虚拟世界中,让人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的世界,让虚拟更加真实。


    其次有一个关键的框架,就是Cooper进入虚拟的现实时间是5点38分,后面虚拟的内容发生在5点38分的0.04秒内,下面开始剧透。

    ----------------------------------------------------------------------------------------------------------------------------------

    Cooper是一个热爱冒险无所畏惧的大男孩儿,在飞机上颠簸他觉得像过山车,旅途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挑战各种极限运动。同样,他也不怕蜘蛛。

    在旅途寂寞中,约到了Sonja,在酒吧调侃以后二人便不可描述。第二天一早,在Sonja家中发现了很多恐怖游戏,而她的真实目的也一点点显现。先是Cooper银行卡被黑,但不想给mum打电话所以又回去找炮友想打工赚路费回家,给她看了赚钱APP,Sonja看到报酬四颗星的斋藤游戏公司便怂恿Copper快去啊,过了这村没这店了,还让他留点纪念回来。(当然,不管Sonja是不是抱有目的的已经不重要了)

    终于来到了鬼子的游戏公司,热情Katie接待了男主,一路上男主看到各种新奇特黑科技,到了小白屋,手机要关机哦!高潮开始:
    1、手机没有被真正的关机,在飞机上Cooper关机与这里Katie关机姿势不一样。

    2、5点34分进到房间内坐下看合同,5点35分Cooper发现没有签字页。

    3、注意Katie回来的时间,仍然是5点35分。(中间拍照环节一会儿叙述)

    4、5点37分,注射mushroom(去掉中间是不是就是mum?),开始摆放小卡片。

    为什么叫mushroom,除了像mum以外,Cooper在飞机玩的游戏也类似“吃蘑菇”

    5、5点38分,机器开始,mum来电话了。

    现在跳到最后,5点38分mum的电话,Cooper的猝死,Katie说他坚持了0.04秒。



    到目前为止,这些经历,都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剩下的部分就是0.04秒里面的故事。
    我们接着上述第5点继续说5点38分里的0.04秒,在这里开始加入他之前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意识。
    1、进入虚拟世界后,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Sonja说的拍照的事情,他想拍照发出去,可惜没有机会,Katie回来的太快了,并且他认为有监控,即使对箱子很好奇,他也怕得不到那份钱。破绽就是,他看见设备说的话与“Sonja”是一样的,其实就是一种想象,时间发生在他认为时间里:5点39分。

    2、在监控里看见了Cooper打地鼠,监控时间是5点39分和5点40分,与墙上时间一致。

    3、见到了斋藤,斋藤的白衣服和杂志上一样,并且一开始super fun都不懂得斋藤后来说英语越来越6,开始了新的游戏。
    而真实的斋藤,最后是黑衣服的

    4、进入了《哈莱克魅影》的宅子,也是以前玩过的,Sonja也跟他提过。

    5、看到了与约会酒吧同名的故事名称。

    6、看到了蜘蛛,同时表明并不是怕。

    7、看到了墙上的画里面房子的等亮了,进公司看到的海报。

    8、公司中有人制作的游戏人物。

    9、高中阴影与蜘蛛的结合。

    10、但是进入虚拟中并不代表完全丧失自己的意识,他看见了Sonja,并认为是来救他的,但他又开始加入现实经历,并开始阴谋论,浮想联翩了,最后将Sonja的面具撕下来了,是他之前看到的骷髅。

    11、Cooper丧失了思想能力,只剩下潜意识,完全被虚拟所占领。

    12、喊出了关键词,退出了宅子。

    直到最后,一路回家,他将老年痴呆的症状想象到了mum身上。

    整个这0.04秒就是Cooper的虚拟更加真实的过程,就像盗梦空间里一样,不能用现实世界来造梦,那样有可能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至于0.04秒为什么在虚拟中那么久,我的理解是,有时候趴桌子睡了五分钟,可是感觉睡着了很久很久,不是么?

    而我们最终要判断的,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才是虚拟?可是,我们判断的出来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年10月25日22:54:07



    -----------------------------------------------细思极恐就是我-----------------------------------------------

    我现在只想笑,先让我笑一会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完铺天盖地的解析,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朗乾坤的感觉呢?现在我来实力打脸。要耐心看仔细哦~

    注意看黑色箱子的位置。
    这三张图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吧?以第一张笔记本为参照物,可知箱子和笔记本是平行放置的。而根据上面的观点,现在都是在现实当中。


    要注射mushroom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katie的位置,不是面对copper,而是在他的侧面。


    注射完毕,摆放小卡片,箱子依旧平行于笔记本。


    OK,一个俯视画面,一闪而过,可是!箱子位置变了,不再与笔记本垂直了!


    摆完回去,箱子又平行了!!!


    打开笔记本,箱子又不平行了!


    开始启动,箱子依旧不平行。


    启动过程中,箱子又平行了!


    mushroom启动完毕,箱子依旧不平行的状态。觉得在意识中箱子是不平行的?



    结尾处,我们以为的现实中,箱子依旧不平行。

    是的,我也懵了。就像之前说的。

    而我们最终要判断的,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才是虚拟?可是,我们判断的出来么?

    一个箱子的方向就打乱了整个逻辑。欢迎更多的阴谋论来解释~~~

    看来《黑镜》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可以,这很黑镜。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年10月30日13:02:53

     5 ) 第三集 发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核心科技】
    黑客控制摄像头(偷拍)技术,定位技术。都是现有的技术。影片中的情况正发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怎么这么听话】
    一个如此胆小的男孩儿怎么就会沦落到去抢银行,甚至去杀人?那些人为什么都这么听话?一方面是有把柄在手里,另一方面,这个或这些罪犯利用定位技术,实时监控,而且很好的把握住了被偷拍者的心理,“决胜千里之外”。

    之前,看电锯惊魂的时候,那位老爷爷说:当你足够了解人的心理,所有的偶然都会变成必然。

    举个例子,罪犯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应用一个心理学的效应叫登门槛效应!想让对方答应一个不太可能答应的请求,就可以先要求对方小的,对方同意后,一点一点增大,形成一种惯性,最后骑虎难下,毕竟都投入那么多了。

    比如那个男孩儿,你直接威胁他,让他去参加一个生死决斗,他肯定不同意。但是你让他去指定地点,虽然他刚开始还反抗了一下,说我在上班,但毕竟很容易就能完成,他就会容易接受。拿着指定的东西,送到房间里面也非常容易完成,他也会接受。再到另外一个地点,也很容易完成!此时,要抢银行了(这个地方太假了,戴个帽子和眼镜就进去了,还如此顺利),这是需要勇气的,有同伴的鼓吹,一咬牙就进去了(但放在开头绝不可能,说不定一咬牙就报警了)。至于最后的决斗,你不想打也得打了。

    另外,人言可畏!这也是他们唯命是从的原因之一!流言蜚语比刀枪棍棒还要可怕百倍!因为那种疼是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撕碎的是一个人的尊严!电影中他们的家人看到了视频后,最开始的反应是什么呢?绝望的指责、埋怨,没有一丝安慰!没有人去骂偷拍的人、发布的人,全都在指责这些受害者,就好像他们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他们是有错,但“罪不至死”!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他们去死!

    特别指出:男主演的太像了,把那种吓坏了,不知所措的心境演的非常到位,通篇演技在线!尤其有个细节印象深刻,他去一个荒芜的野外公园交钱,开铁门进去,铁门回关时的反应,太自然,太到位了,跟真的一样。

    【警醒】
    窗帘不只遮挡阳光,每个人都有不想被别人看到的秘密。
    最安全的还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如果真的斜了,还被威胁了,记得报警!

     6 ) E06——达摩克利斯之“蜂”

    第六集真是一个好故事,节奏感也很好,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所以决定单独写一篇。

    科技一直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论是被用于制作成枪炮的火药,还是被用作制作原子弹的核裂变,诞生之初并非为了杀人的目的,本可以用于造福全人类的事业,后来的利用方式也证明了确实可以如此,然而它们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甚至可以这样断言,科技,是一个曾经落下并且将来还可能会继续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曾经有一个断言称,蜜蜂消失的那天,便是地球上生物灭亡的日子,因为蜜蜂传播了地球上大部分的花粉,而没有花粉传播的过程,大部分植物都将会绝种,而依靠摄取植物的动物也会次第死亡,最后人类也无法幸免。第六集把背景设在蜜蜂行将灭绝的未来,人类造出机械蜜蜂取代真正的蜜蜂来维持地球生态,这个背景真是极其有趣,也使后来主管不肯关闭这个机械蜂系统变得很合理,因为没有了蜜蜂,生态是真的会崩溃啊。

    人类如此依赖这项科技,而它又是如此完美:不仅可以传粉,还可以建设蜂巢,然后自我繁殖,简直完美地模拟了原生蜂的一切,并且又全自动化,几乎不需要人的管理,然而这危机就隐藏在这几乎完美的机械蜂自我管理里面——技术主管连着向警察说了两次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全部破解的可能,是两个可能的概率相成,从概率上来说几乎微不足道,可是经验丰富的BOSS女警还是敏锐地指出:那么你的意思还是有可能对吧?技术主管一时竟无法反驳。

    然而情节如果只是停留在机械蜂按照网络舆论杀人的设定,那么这片子也就有些平庸了,并不值得我单独写一篇。当技术女警破解了文档并试图找到始作俑者的时候,片子变得极其精彩,这么天才的罪犯怎么会犯那种让女警惊呼“他搞砸了”的错误?这个疑问不仅出现在boss女警的脑中,也出现在我们心里。待国家安全局华裔胖子的按下确认键,谜底揭晓,起承转合,编剧真是太棒了。

    你本以为探讨的是民意有无权利去杀掉自己讨厌的人,或者是人言可畏,却发现最后成了对乌合之众随意评判别人恶语相加的暴民的审判。

    你与恶龙搏斗时,要小心变成恶龙,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

    当你随意hashtag别人去死时,你本身也就成了恶的一部分,无人可以幸免,这就是黑镜的魅力之一,在别的影片里一定会被努力挽救的人,才黑镜里都会死,而且,还是38万人,也只有黑镜敢于这么玩,真是残酷又柔情。

    最后技术女警假死尾随天才罪犯消失在街拐角,影片戛然而止,到底是天才犯罪伏法,还是技术女警又一次落入了罪犯的圈套,我真是太爱这种留白和悬念了。

     短评

    看完第一集后过来打分真是有点讽刺

    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1,推荐;2,较差;3,尚可;4,尚可;5,力荐;6,力荐。整季依然当得起五星。

    7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Black Mirror S03E01食用完毕!日常creepy设定居然展开出如此"温馨浪漫"的结局,不同于channel4的转变,对口味!

    11分钟前
    • 银白色的曙光
    • 力荐

    刷完第一集。总以为结尾那段女主能翻盘,打击刺激一下秩序。然而就只是顺流直下了。疯婆子加失败者。小遗憾。水准降落(六集看完,黑镜系列以前的感受是细腻,有些细节带来的震撼,现在流于快餐化平庸化。当然还是可看的短剧。只失去了力量。我排序的话:4=5>2>3>1)6太讨厌不参评

    15分钟前
    • 推荐

    希望所有网民都可以看下第六集…

    18分钟前
    • 暖晴
    • 力荐

    好像大家已经不喜欢简简单单叙事的故事了。他们喜欢炫酷的设定,激烈的反转,深奥的立意。而我喜欢第一个故事,剥离掉科幻的皮,故事依然能扎扎实实地触动到我。反观前两季,剥离掉总统日猪这些博眼球,踩单车赚钱的设定,故事本身就很平庸,更多是兜售设定,而这一季,才是在认真地讲故事。

    20分钟前
    • 西凉虫
    • 力荐

    一如既往的高品质

    23分钟前
    • Simon Tien
    • 力荐

    1】你看 评分 就这么重要 2】有这么牛逼的技术却用在开发恐怖游戏上?!3】可怕的是真正的犯罪者,却以为自己就是正义 4】第二集中的高科技的正确打开方式 5】新世界より 6】送给网络暴民的礼物,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25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刚看了第一集 想想这个朋友圈点赞也搞得很道德绑架的世界啊

    28分钟前
    • 餅乾
    • 力荐

    几年后再看这种题材的东西,真就觉得有点矫情了,人类还没有那么愚蠢。

    33分钟前
    • 杂食动物
    • 还行

    我们已然活在了未来,讲真

    34分钟前
    • 午夜滴长岛冰茶
    • 力荐

    第一集:喜剧片第二集:恐怖片第三集:犯罪片第四集:爱情片第五集:战争片第六集:悬疑片

    37分钟前
    • 克莱蒙特
    • 推荐

    4 5 6 集真是渐入佳境.其实前两季也有一般般的故事,猛踩第3季的人,能有点基本的判断力吗,好歹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

    42分钟前
    • nakedgun
    • 力荐

    豆瓣评分众生相甚至比电视剧本身都要精彩。黑镜换了东家,但其实主创还在,所以整部电视剧的情节走向,依然在他的把握之中。电视剧一直在拓宽新领域,好事,譬如第四集,有着极深的文学意义。第三集复刻白熊公园,后劲很足,可惜很多人都没看懂。其余不赘述。总的说来,新一季还是值四星以上的。

    43分钟前
    • Mademoiselle B
    • 推荐

    社会标准也会有种种魔心,我们总是活在他人的评价当中,费尽心思扮演各种角色用以讨好他人,因为自欺,所以欺人,到头来,你累我也累。真实未必最好,虚伪更觉恶心,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自勉。

    4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四五六渐入佳境,一勉强也能看,二跟三什么鬼!抖个机灵就想上来凑数吗!开除镜籍!

    4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第一集就炸得小清新们原形毕露。

    51分钟前
    • 榕十三
    • 推荐

    就冲这恶心劲,给满分

    52分钟前
    • 四是事
    • 力荐

    卖给奶飞之后风格确实变了,第一集尤为明显,把原本藏在语言里的尴尬放大到剧作本身。没有了反转,没有了冷峻,神剧下落到了凡间,成为了普通的科幻脑洞片。但是,这种风格又未必不好——反正都是讽刺,刻意一点又何妨?(第六集就是对只看一集就装逼叫嚣打一星的键盘侠最好的讽刺:)

    53分钟前
    • Enigma
    • 推荐

    烂成这样真的太可怕了。。。

    58分钟前
    • Tuscano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