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荣耀乒乓

    荣耀乒乓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1

    主演:白敬亭,许魏洲,万国鹏,边一鸣,杜双宇,刘之冰,王建新,高冬平,徐僧,赵成顺 

    导演:程浩,李嘉 

    猜你喜欢

    • 第8集

      柳叶摘星辰

    • 第17集

      特别行动

    • 更新第28集

      这就是爱情

    • 更新至08集

      光·渊

    • 更新至第01集

      金猪玉叶

    • 全24集

      烈爱

    • 全28集

      见好就收

    • 42集全

      决战燕子门

     剧照

    荣耀乒乓 剧照 NO.1荣耀乒乓 剧照 NO.2荣耀乒乓 剧照 NO.3荣耀乒乓 剧照 NO.4荣耀乒乓 剧照 NO.5荣耀乒乓 剧照 NO.6荣耀乒乓 剧照 NO.16荣耀乒乓 剧照 NO.17荣耀乒乓 剧照 NO.18荣耀乒乓 剧照 NO.19荣耀乒乓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徐坦(白敬亭 饰)是个性格非常内向的男孩,在热爱乒乓球运动的爷爷的影响下,徐坦亦开始学习打乒乓球,就在他准备放弃的节骨眼上,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在徐坦的身上发现了过人的天赋,通过系统而又严格的训练,徐坦的技术突飞猛进,很快就成为了球队里的中流砥柱。  于克南(许魏洲 饰)的父亲曾是乒乓球国手,在父亲的教导之下,于克南的球技自然不容小觑,甚至被人称之为天才,他的性格也受此影响桀骜不驯狂放不羁。这样两个个性大相径庭的男孩,他们在球队里相逢了,他们从彼此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所不具备的特指,互相较劲,共同进步。

     长篇影评

     1 ) 吐槽归吐槽,还是要讲道理啊

    2021.8.11 更新,东京奥运会看完全部国乒比赛 + 考古部分采访比赛之后

    按道理,编剧收集素材进行剧本再创作是是必要的,而且这个剧乒协还是挺支持的。但被吐槽融梗并不冤,这个剧本浪费了这些素材,说白了就是融的生硬,移花接木似的,再创作的故事本身不够流畅(结合原型的优秀剧本如亮剑、破冰行动)。

    只看剧的时候,感觉剧本后期很多致命bug,最近了解了更多国家队员,我认为编剧最大的问题是把三剑客,硬改成了双子星。剧里徐坦的经历综合了马龙、许昕两个人,性格背景像马龙,经历的时间线更像许昕(和张继科同一年进国家队,需要练体能,防守打法,深圳大运会等),但并且没有表现出这两人的年少成名、天赋异禀,前期人物就立不住;直到参加完大运会回来,切换回马龙的经历,转折的更显突然。 于克南不用说,几乎照搬张继科的经历,没有进行再创作,人物的魅力不是剧本的,而是其本人的。另外付竞春很可惜,除了左手直板打法,人物剧情太少了(看人物进队时间和世青赛更像马龙)。

    总结:素材非常优秀,编剧差劲;导演和演员尽心尽力,于克南和剧中的教练们都演的很好,拍到27集27分就可以了 。。。

    ~~~~~~~~~~~~~~~~~~

    1. 第一集徐坦妈妈收拾奖杯,担心儿子打不出来不是说他差,只是从省队到国家队,到拿到真正的全国冠军世界冠军,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劝他去准备高考。

    7. 人物原型,于克南的原型比较清晰是张继科,大满贯时间线完全重合,其它故事虚构;徐坦并没有现实原型,他热爱乒乓,但体能差没有攻击性,后期很虐,为手术费打商业赛,再回到国家队也从没参加过世界大赛。直到最后几集苏州世乒赛 综合了马琳的神算子和马龙的六边形全能技术,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这才有很多类似马龙的描写。

    8. 看完最后三集的整场苏州世乒赛,两个人物都是伤病复发,但坚持打完比赛,也找回了最初对乒乓的热爱,很好看,也很戏剧化。这场比赛和现实决赛只有队长夺冠是一样的,要说比赛过程,更像第四轮许昕对方博那场,许昕肩伤复发,第七局医疗暂停,打到11:13输给方博;解说过程更像是半决赛张继科对战方博,卫冕冠军且从未在大赛交过手,还各叫了一次暂停。

    9. 用错的日本选手照片,剧里已经全部删除。后面大赛决赛不是国乒内战也被嘲故意弱化,这实在是没有必要。剧情是队内一号种子在半决赛输日本选手,但于克南在决赛逆转夺冠。这场比赛拍的很热血。

    完结 长剧评//movie.douban.com/review/13378268/

    ~~~~~~~~~~~~~~~~~~

    但事实证明徐坦正如雷教练相信的一样,虽然慢热、想得多不自信,但有实力打进国家二队(16岁不晚)。

    去集训的是 苏畅 吕小北 徐坦,苏顺没去

    另外,去集训的是 苏畅 吕小北 徐坦,苏顺没去。徐坦赢过吕小北,所以吕小北才一直损他。

    (北京队集训结束时,有两人排省队前三,徐坦并不弱)

    2. 于克南开头发脾气是因为被队友背叛开除过(贾昱),不想来集训是因为会遇到二队的队友。而且他基本只会跟他爸杠起来,并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急躁冲动是该治治,后面成熟多了。

    滕彪教练很懂于克南,心思单纯,外冷内热的,有这样的教练真好。

    第十集 于克南说的真心话,解释了贾昱如何背叛他的

    3. 国乒03 04 不太顺的那几年,确实该悠着点写 。。。(更新:重看发现提这段的有两处,第一处主要还是鼓励在二队的队员们,说的比较细;第二处有批评戒骄戒躁的意思,语气比较重。。。 第6集和第9集)

    //www.iqiyi.com/v_1rvbhspjupo.html?vfrm=pcw_home&vfrmblk=CZ&vfrmrst=712211_cainizaizhui_image1#curid=6613556602731600_65390ca4456a23d612909179dfb7b78a

    4. 这是电视剧里的冠军墙,方岳是剧里的角色,刚刚获得冠军,也在墙上。左下角是张怡宁。

    (更新:网站里把用错照片和名字的视频 重新做了模糊处理,哎。。。早干嘛去了)

    张怡宁这张名字和照片是对的。

    5. 去看了2015年苏州世乒赛男单决赛录像,马龙对方博。第一次认真看乒乓球比赛,节奏好快啊。

    “小将方博第一次参加世乒赛,一路淘汰了许昕张继科,闯入决赛,是本届比赛最大的黑马,他能不能一黑到底呢?” 解说提了好多遍哈哈。最后还是马龙赢了,拿到了第一个世乒赛冠军。最终比分4比2,3比1的时候有冠军点,但方博那几球特别精彩。

    小tip: 剧里徐坦穿的就是马龙夺冠穿的衣服,于克南穿的应该是那一届的国乒队服。

    剧里的比分设置是 3比2 到 3比3,最后应该是 3比4, 徐坦逆转夺冠。

    6. 作为乒乓小白看剧学到好多东西。有空就去打乒乓,看比赛!

    每集后面的科普小剧场,会结合剧情

     2 ) 拍不出乒乓,还要抢走别人的荣耀

    没看到荣耀甚至没有乒乓。能打负分我一定会打负分,编剧就是抄同人文都抄不好的废物。杜撰了男一球技不佳被称为“关系户”的情节,马龙被泼的最多的脏水就是说他是教练的关系户,一口咬定他是国乒太子,这是抄人家经历还要帮黑子反泼一桶脏水。

    把方博丁宁刘诗雯的经历胡乱拼凑,带着灯牌去看比赛,满屏都是现实根本没有的低级错误(你不如直接改成是平行世界ooc架空,全都原创我都不会这样愤怒)。

    主角的事迹经历全是马龙张继科的,粉丝和剧方还要又当又立的说没有抄袭没有融梗,还要强行降低各位运动员的实力。不说剧情,演员打乒乓球的动作既不规范又十分做作,大量慢镜头和乒乓球特效(乒乓球打到拍子上都有烟气了,家人们这不比博人传燃?)

    很失望,你们拍不出乒乓也就算了,还抢走了GOAT的荣耀。

     3 ) 《荣耀乒乓》:青春的另一副面孔

    我不算乒乓球的资深爱好者,毕竟乒乓球是国内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打得好的人太多了,我属于比较菜的那一类人,知难而退。

    昨天《荣耀乒乓》开播,资深球迷或许更关注运动方面的专业问题,讨论得轰轰烈烈。作为外行,我看剧中的比赛还是觉得蛮燃的。

    我主要是把《荣耀乒乓》当做一部青春剧来看。

    青春是什么样的?

    如果看多了国产的一些同质化青春剧,可能有些人对青春的理解就停留在:恋爱、甜宠、怀旧,或劈腿、堕胎、干架。

    但我们知道,那些根本不是青春的全部模样。

    现代著名诗人冯至曾如此谈论青春,“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出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

    《荣耀乒乓》呈现的就是青春的这一副面孔。

    少年们在风里、雨里、寒里的演变,有愁苦,更有坚韧的成长。

    徐坦(白敬亭 饰)很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没有那么突出的个性,也没有那种一鸣惊人的天赋。

    他是努力型的选手。

    因为儿时需要运动抑制哮喘,徐坦听爷爷的话打乒乓球,长时间的训练让他喜欢上乒乓球,也忘不了爷爷对他的期望:成为世界冠军。

    虽然进入省队训练,但徐坦的成绩并不突出,母亲也一再劝说他放弃乒乓球,徐坦甚至都填好了退赛申请。

    也在这一关头,大区培训名单公布,一共三个名额,第三个名额给了成绩排不到前三的徐坦。这一切都是雷教练为徐坦争取而来,导致队员误会徐坦走后门,甚至为此发生争执。

    一边是母亲与队友们的不看好,各种失利打击下自信心的受挫,一边是对乒乓球真心的热爱。

    徐坦面临着内心的冲突:是走还是留?

    自己会是那一千五百万分之一吗?

    这是青春征途中,很多人会遇到的难题:如何在他人看法与内心所爱之间,找寻到自我认同?

    作为天才型选手,于克南(许魏洲 饰)没有成绩不佳的烦恼。

    于克南十一岁进入省队,十二岁八杯赛两连冠,拿遍了青年组的冠军,是难得一见的天才。

    之于于克南而言,真正的苦恼是他与父亲的对抗。

    于父是乒乓球教练,于克南从小就开始打乒乓球。父亲对他非常严厉,如果于克南打球没有达到父亲的要求,就会被父亲用藤棍打手。

    跟很多中国式父亲一样,于父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性格执拗的于克南,也总是认为父亲不近人情,认为父亲无法完成自己的世界冠军梦,所以把全部期待都寄托在自己身上,进而控制自己的人生。

    父子之间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就连于克南到大区集训营,也是被父亲生拉硬扯来的。俩人刚到集训营还大吵一架,于克南也做好了放弃打乒乓球的准备。

    因为与父亲的对抗,于克南个性倔强孤傲,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进的气息。在国家队因违反规则,又被送回省队。

    这也是很多人青春里会遭遇的:个体的意志、青春的野性,与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与规则之间的冲突。

    以徐坦、于克南为主线,其他选手为群像,《荣耀乒乓》为观众呈现出青春的模样:青春的天空里,有乌云,有风,有雨。

    但也有阳光,有破云而出的晴,有蜕变和成长。

    徐坦下定决心选择内心所爱,“哪怕乒乓球没有选择我,但我可以选择它。”

    于克南想起儿时自己曾豪言壮语要为父亲赢下一次世界冠军,他记得父亲脸上欣慰的表情。他想恪守承诺,他渴望来自父亲的认同。

    任何一种运动,技术的每一点进步,既需要靠意志、勇气、信心,更离不开日复一日、千锤百炼的训练。

    徐坦的优点是,他内敛、多思、善于观察。

    也许天赋或技术与对手仍有差距,但他会随身携带小笔记本,仔细钻研对手的球路和习惯,寻求突破空间。

    他见贤思齐,面对于克南的优秀,他默默在笔记本上写下“咬紧于克南”的目标鼓励自己。

    失败了,他不气馁,而是查缺补漏、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稳是徐坦的优点,有时也会限制他的发挥。

    他打球时,脑子想着太多战术,恰恰缺乏那么一点无所畏惧的野性。

    于克南也打破了我们对于天赋型选手的刻板印象:他们成功只靠天赋。

    事实是,于克南虽然脾气冲了点,但他在训练上从来都不曾马虎。

    不仅成绩第一,就连各种训练他也是力争第一个完成。去食堂吃饭时,手酸痛抖动到很难夹起菜。

    傲气、拼劲、野性、好胜心,是于克南的优点。

    这里也恰恰有着他的短板:心高气傲可能会导向心浮气躁,刚烈野性有时也会让冲动成为魔鬼。

    因此,对于徐坦、于克南来说,训练带来的成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他们对个性中缺点与不足的克服。

    这是精神与心灵上的成长,也是青春成长的真谛。

    青春里不一定有恋人,但我们一定有过伙伴。

    也许是与闺蜜一同谈论喜欢的明星、暗恋的人,也许是与兄弟一同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在课间休息时间热烈讨论昨天看过的一场精彩的比赛。

    《荣耀乒乓》里的青春,也有宝贵的直男兄弟情。徐坦与于克南建立友谊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于克南轻松胜过曾经害他退出国家队的贾昱,既得益于技术,也来自于徐坦的提醒,用假动作迷惑贾昱。

    当贾昱再次试图挑衅于克南,故意激怒于克南时,于克南收回拳头,他控制住愤怒。

    这一刻,就是他的成长。

    徐坦对阵苏畅中,徐坦艰难胜过苏畅,也是想起许可南对他放手一搏的提醒。

    这一刻,也是他的成长。

    他们从队友慢慢成为朋友,从朋友成为兄弟。

    但冠军只有一个,所以他们同时也是竞争对手。

    伙伴、朋友、兄弟、竞争对手,观众可以预见,徐坦与于克南的关系充满张力与看点。

    《荣耀乒乓》一扫以往青春剧的感伤粘腻,直面青春最真实的成长。

    青春的路上,有鲜花和坦途,有坎坷与险峻。

    有乌云密布的困惑,有风雨里的成长,也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奔跑。

    《荣耀乒乓》带我们回首青春,也让我们重新体验青春,唤醒沉睡的热血与勇气。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勇于向上攀登的人,就会收获的新的风景,在荆棘中斩获荣耀的桂冠。

     4 ) 这是一部很神奇的电视剧

    你要说导演编剧不了解乒乓球吧,他倒是融梗了很多胖球圈的真实事例

    你要是说导演编剧了解乒乓球把,看他们拍出来的东西,但凡看过几场乒乓球比赛的人都拍不出来。更别说了解乒乓球的人。

    竞技体育如果不追赢,请问比赛的意义何在。天降紫微星不适合年级大的人,那是小年轻才会出现的。也许你要说编剧是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冲突性。你既然那么会融梗,你照搬乒乓球现实的剧情啊,都可以很热血啊。

    张继科,你醒醒

    马龙全五星选手

    张怡宁大魔王

    这些拍出来难道没有戏剧性,没有热血性,就是编剧导演太垃圾,太俗套。而且根本不懂乒乓球,也不尊重乒乓球、

     5 ) 豆瓣开分后,有几点想说的(更新于大结局)

    (大家口中的糊剧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原本打算在全部看完再点评的,然而我这暴脾气,一个没忍住在开分后就吐槽了,所以在原评的基础上补充评价,仍然是暴躁吐槽,其中可能会涉及各个圈不爱听的话,愿意看的拉到分割线后看更新,不愿意的就看完这段话就退出吧!)

    等了两个多星期,这剧才开分,看评分阵型,意料之中了。

    先不说别的,看看翻车流量肖某人那几部剧的评分阵型就知道了,是红粉黑粉的大型撕逼结果,豆瓣评分完全丧失参考价值。

    按剧集的质量来说,绝没有主演粉丝吹的这么好,也没有黑粉说的这么一文不值。

    同理,反馈到乒乓这部剧也是一样。

    先不说抹黑国乒那些有的没的,单从影视剧角度出发,这部剧其实还挺具有代表性,因为这类题材非常少见,同比日美韩,我能想到差不多的只有2017年的日本电影《恋爱回旋》,如果拿《恋爱回旋》来对比的话……我感觉《荣耀乒乓》在立意上还要更胜一筹。

    然后就是剧本质量、服化道、摄影剪辑配乐那些。我只能说,除剧本外,其他方面都挺不错的,服化道写实,摄影有质感,配乐也恰到好处。

    那剧本是不是真的像黑子说的那么差呢?其实不然,这部剧的剧本同期也算优秀的,台词接地气,逻辑很清晰,但绝算不上完美,从我观看的体验来说,差口气的地方有二。

    一是群像刻画有些潦草,大集训就记住了新西兰组合,然而新西兰组合各叫啥名早就忘记了,更别提徐坦省队的队友了,到了二队后我还是没分清谁是谁……围绕主角的几个关键人物倒是刻画的挺细致。从这点看出编剧对群像的刻画还稍有点稚嫩。

    二是人物的成长线有点敷衍,人物前后的变化看起来不够清晰,比如于克南作为天才型球员,一开始易燃易爆炸,三番四次惩罚后,也只是稍有收敛,并没有完全看出这个人物成长了多少。

    徐坦走的是贵人相助的路线,但也是一样,雷指傅指都指出过问题,仓库纠正一次,拳击馆纠正一次,等回队后,该表现体能增加的场景潦草带过,该表现血性释放的场景还是潦草带过,不免让人怀疑几次纠正,纠正的到底是哪里?只通过排名表知道徐坦涨球了,通过教练员口述知道徐坦技术提高了。

    这种剧情安排很是差一口气,哪怕是安排一两场刺激点的球赛表现下两位的变化也好啊!就有看着大厨炒菜,色香都有了,没想到一口下去菜还没熟的感觉……

    尤其我同时在看《棋魂》,乒乓编剧的这两点弱项就显得更明显了。可能后面开始打比赛了,这个比较潦草的成长改变才能圆回来吧!

    最后,我不想据理力争这剧原型没问题什么的,我尊敬国乒,但我更爱影视剧艺术,术业有专攻,在我立场上,这部剧给我普及了不少乒乓球知识,也让我看到国产剧在影视剧题材多元化方面的改变,如果说一部剧能让更多的人爱上乒乓球运动,能够理解国乒拿下国际比赛冠军的意义和付出的辛苦,那这部剧就是值得鼓励,值得推广的。

    并且我想让海外的观众也看到我们国家不止只有古装剧历史剧言情剧,我们也有拿得出手的职业剧,也有代表我们国家骄傲的运动题材剧,对自己国家有文化自信并不丢人!

    …………………………更新分割线…………………………

    大结局后,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改分,因为整部剧看下来,如果按照我以往的评分标准,这部剧实在是上不了四星的,然而种种非剧方可以导向的因素导致这部剧在整体效果上偏出了预期,导致我还有一丝倔强,不愿妥协。

    我首先要恭喜乒乓球圈的粉丝,成功狙击掉了一部原本可以让更多路人了解这个圈子的剧,虽然这部剧的质量可能也没有那么出圈,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嘲讽、不断diss,甚至不断去干扰剧方,导致剧方为了避嫌,不得不删减、修改、重新剪辑,让一部本来无功无过的剧彻底朝着无聊平淡方向发展,最后落在了只有主演粉丝会来看的地步。

    哪怕以后有路人来看也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毫无趣味的剧集,根本不会关心这部剧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改动、剪辑、删减。

    而乒乓运动也彻底变成了封闭圈子里的运动,以后还有哪些导演、制片方、投资方会头铁到再来碰这个题材呢?我想应该是不会有了。至于他运动项目,也估计鲜少会有人在脱离偶像言情剧的背景下来做专门的热血影视剧。

    中国影视剧题材内卷再内卷,你们功不可没!

    其次,即使只有粉丝来看这部剧,我也坦然接受了,粉丝们可以用饭圈的标准来夸奖各家正主的颜值,各家正主为剧情做的准备和努力,也可以大肆鼓吹各家正主的演技(虽然我觉得这部剧大家的演技都属于中规中矩),但从筹备开始撕番,到剧播了,还继续在微博吵,豆瓣评论区闹,弹幕里撕……

    我真是不解了,为了粉丝们为了出镜时间的多少,人设是否讨喜,剧情是否给角色带来正面评价,吵得不可开交,有必要吗?

    我看剧从来不关心番位,只关心演员们有没有塑造好自己的角色,导演有没有好好把控住剧集的节奏,编剧有没有给出一个故事吸引人的剧本。哪怕配角出镜时间短,只要TA表现得出彩,我同样会觉得这个演员真不错,管TA在剧里是几番,照样打call。

    一部完整的剧集是所有演职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每个部门虽有主次,但缺一不可。粉丝之争不但不能帮到自家正主,反而让剧方更是内卷妥协,最后交出来的结果必定也是千疮百孔。

    最后,回归到这部剧的剧情上,我之前说过这剧群像刻画的不好,马上就被出场的苏顺苏畅两兄弟验证了,不知道多少人是看到了哥哥苏畅回忆在省队和徐坦争执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人以前出现过……

    塑造不好人物,不止表现在群像刻画上,就连指导团里的反派郑指也是蛮让人无语的,真的没有必要非要设计反派人物来推动剧情,就算设计了,那就好好理清人物行为动机。至今我也搞不清楚郑指导是抽的什么风要这么苛待分给自己的徒弟,说他想带冠军出来吧!他好像没有慧眼识人的能力;说他有私心偏心吧!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因为讨厌于克南和徐坦才偏心,还是因为喜欢其他队员才偏心……

    更别提贾昱和胖老板了,直接成了工具人,连结尾都不交代一下的那种,潦草下线。而国乒的队员,时不时就要冒出一个阴阳怪气的人来推动下剧情,我再次费解,这么做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啊!编剧这么安排是想突出主角的伟光正吗?

    编剧是不是心智不成熟才会这么写,实在太敷衍了,但凡给每个人写个小传,也不至于把角色们塑造得如此单薄。

    另外就是我说过的剧情平淡的问题,后期因为争议,基本把赛事删干净了,原本期待来两场热血的球赛打脸我一下的,终究是错付希望了

    片方找了很多生活日常来填充剧集,生生撑到44集……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观众想要看的是人物通过比赛训练受挫折然后得到成长,不是想看家长里短勾心斗角。本来30集左右可以讲清楚的事情为什么要讲44集?搞这么长,还大部分时间是口述式推动,徐坦怎么打个世锦赛就世界排名第一了?怎么就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可以当队长了?教练在旁边拼命的解释,然而我内心毫无波澜,一度觉得徐坦好像和十七八岁时没什么变化,一直憋憋屈屈,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获封外号“神算子”了

    而于克南被人坑,被人利用,本来也可以有点转折,但最后的处理还是口述式技术下滑,又口述式回到神坛……

    全剧最热血的球赛只有于克南徐坦双打进一队和大结局对打两场而已,而已!

    其余的时间刚和人物有点共鸣,就被导演切掐断了,转换到吃饭、谈恋爱、聊天谈心上来……

    阿西!节奏稀碎,剧情特么像裹脚布,又臭又长。

    综上所述,我虽然比较喜欢小白,但也不过是散粉一枚,就算带着粉丝滤镜,他之前的《平凡的荣耀》我都只给了三星,这个剧让我给四颗星,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我决定不放弃一个影迷的忠实信仰,尊崇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剧在我这儿就值三颗星,那我就给三颗星,细化到大结局的分数就7分吧!

     6 ) 没有乒乓,更没有荣耀

    序言

    2021/04/08,在上个星期四,《荣耀乒乓》终于完结了,作为一个多年球迷,由于热爱我对这部宣扬国球的影视剧起初自然是抱有极大的期待的,因而当我看到这样一部电视剧面世之后,向大众所展现的乒乓球运动的样貌,内心必然是充满了愤怒。我原以为随着这部电视剧的完结,我的内心依然会带着满腔的愤怒,但没想到的是,它留给我的,只是一种心如死灰的平静,这或许便是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吧。我对这部剧的期待在它不断的突破下限的编排剪辑里如同泡沫般一点点消失。留在我心底的,却是替国球多年荣光至今不为大多人所知而感到不值和苦涩。

    这部剧唯一值得我感谢的地方,或许是他成功让我在开年的第一个季度里就浪费了我一年里为数不多的烂片额度,之所以说是浪费,是因为其它我看过的烂片至少还能成为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这部烂片即便我将它抛向朋友圈,都没有太多人会提及,它连成为一个谈资的资格都没有。


    影评声明

    我一直相信,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本身不能只由演员决定,正如一场比赛的精彩与否也不能只由球员决定。令人遗憾的是,演员在面对剧本时只能选择接与不接,而运动员在面对比赛机会时也只能选择上或者不上。因此好的球员也可能打出满是垃圾时间的比赛,而好的演员也难免会演出烂片。

    评价一个演员是不是好演员和评价一个球员是不是好球员一样,是有两个维度的。一个是他们的付出与努力,另一个是他们本身的业务能力。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的公平,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所以没有天赋的运动员再怎么努力,终究要泯然与众人;而没有演技的演员就算再怎么努力,他也不配吃演员这碗饭。

    对我来说,在《荣耀乒乓》这部作品里,两位主演和其他演员都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与诚意,在剧本所框定的角色剧情里,他们也将能做到的演出做到了最好的地步;令人遗憾的是,拿不到好的剧本,没有与之相配的制作,那就注定会拍出一部烂剧,这是演员生涯的无奈。正如没有人会说刘德华不优秀,不努力;可如果你要去盘点他演出过的烂片,不少也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例如时至今日依然被大多数人所牢记的《天机·富春山居图》。

    当球迷也好,当粉丝也好,都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再好的运动员也会有低谷,会输掉比赛,再优秀的偶像明星也会拍出烂片,但支持他们从来不是罔顾事实的吹嘘,而是坚信他们的努力与能力,终有一天会被认可与看到,得到与之相配的荣光。


    致敬

    在进入本文正文以前,请允许我向本片的投资方、编剧、和导演致敬,谢谢你们为了这个世界全方位的美好与和谐可以放下自己的一切。

    感谢投资方,是你们让国球再次重回大众的视野,你们的贡献堪比2017年难以言说的那一夜,2019年某售票网站的迷幻操作,让大家再次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感谢编剧,为了让我获得成为一个编剧的自信,你们在编撰文本时放下了自己的全部骄傲和底线,成全了一个那么普通,却真的那么自信的我。

    感谢导演,是你鬼斧神工的导演水平,让我重新找回了对国产电视剧的自信,原来只要底线拉的够低,一切原本看起来糟心的电视剧竟不过是我过于挑剔了。

    防杠声明:本文只针对电视剧中所呈现的角色、台词、剧情,绝无攻击演员或上升国球及国手的意图。


    第一部分:对于影评分析逻辑的几点明晰

    在正式进入角色原型这一话题的讨论前,作为球迷的一员,有义务向大家明晰几个基本事实。

    1. 我并不寄希望于演员三个月的努力就能展现国家队级的竞技水平,这既不可能,也是对国手们十年如一日的训练才打到如今水平的侮辱,因此本文不批判也不讨论这部剧里的乒乓球技术水平,也希望其他球迷朋友不要攻击这个方面。

    2. 我也并不寄希望于这部剧能完全向大家展现国家队的真实样貌,毕竟影视剧为了收视率必然要做出适当的改编,但改编是否适当是需要也是应该被讨论的内容,改编不能成为妄为的理由。

    3. 我当然理解,对于国球的致敬难免要触及大满贯、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等重大赛事,而这些赛事原本参与的对象就少,因而难免在创作故事时需要基于现实进行借鉴和艺术加工,可对于现实取材的程度,以及是否是出自艺术创作的需要,是需要被讨论的。

    4. 诚然,我当然也理解一部影视剧的受众必然不仅是球迷,但每个个体都拥有自己的观影体验,也有权表达自己的体验,所以本片影评难免受到作者本人是球迷的立场的影响,我也试图向大家解释这种立场的来源,但如果你觉得球迷不应该对本剧抱有立场,那么这篇影评不适合你

    5. 每个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即便尽最大的努力保持理性的说明问题,也依然可能被他人看做是偏激和不理性,对此我仅代表个人表示理解,也因此我从未试图去干预任何一个人的讨论自由。我从没有给任何一个影评点过没用,哪怕他说的在我眼里再怎么个人主观判断。我也从不出现在任何一个人的剧评里骂人,因为我觉得无论立场如何,讨论至少应该是基于理性的,而不是我感情上判断怎样你就是怎样。我也鼓励任何看过我影评但没看过剧还依然有兴趣和抱有困惑的朋友去看剧,因为我毕竟仅是一家之言,但也请你们学会尊重所有人在豆瓣上给与影评的权利,不是你不喜欢的就要被抹杀。

    6.本文中,作者会引用同期或早期的其他影视作品,甚至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类似的情节进行比较,其目是为了说明影视作品在处理不同情绪与矛盾中可行性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这部影视剧的处理在笔者眼中是失败的。


    第二部分:角色原型的取用

    在进入角色原型的话题之前,请试着想象这样的几个故事。

    1.你在一家餐厅点了一份海胆蒸蛋,结果上来的海胆蒸蛋里没有海胆黄,你去申辩时,店家给你解释说,这个季节的海胆里本来就没有黄,你觉得这样的解释能够让你给这份只有蒸蛋和海胆壳的海胆蒸蛋怎样的评价。

    2.你购买了一整套昂贵的某品牌的护肤品,使用之后发现并无任何实际的护肤效果,店家给你解释说,我们牌子的护肤品用的材料就值这个价格,疗效是个体差异,你觉得这样的解释能够让你给这样的护肤品怎样的评价。

    3. 你参加了一门销售学课程,结果上完课程你发现这门课程除了空喊口号以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课程内容,店家给你解释说,这门课程的核心是领悟销售精神胜利法,你觉得这样的解释能够让你给这样的销售课程怎样的评价。

    如果你能够从上述故事中感受/理解到愤怒与难受,那么你就能理解球迷对于这部剧角色原型的愤怒,不在于原型借用,而在于他们的宣发定位和呈现内容名不符实。

    让我们先来看看本剧编导李嘉在接受《乒乓世界》采访时,对于本剧定位做出的解释。

    《乒乓世界》杂志对本剧导演/编剧李嘉的采访

    现在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本剧通过第一集所展示的两位男主徐坦、于克南的基本信息

    徐坦:88年生,辽宁鞍山人,北京队队员,幼年时体弱多病而为了强身健体打球,2015年苏州世乒赛决赛时,是中国乒乓球国家队队长,有膝盖伤病,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选手,与于克南是国乒双子星。

    于克南:88年2月16日生,父亲是乒乓球教练,曾因违反队规被退队,史上最快大满贯,2015年苏州世乒赛赢下决赛就是第三次蝉联世乒赛冠军,肩部、腰部伤病,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选手,与徐坦是国乒双子星。

    下面,让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今中国乒坛现役双子星马龙和张继科的一些基本信息

    马龙:88年10月20日生,辽宁鞍山人,北京队队员,幼年时体弱多病而为了强身健体打球,2015年苏州世乒赛冠军,是中国乒乓球国家队现任队长,19年因膝伤赴美国手术治疗,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战胜张继科成就大满贯,与张继科是国乒这一代的双子星

    张继科:88年2月16日生,山东青岛人,山东队队员,父亲是山东鲁能俱乐部的乒乓球教练,曾因违反队规被退队,回到国家队后经过445天成就史上最快大满贯,2015年世乒赛如果卫冕成功就是第三次蝉联世乒赛冠军,肩部、腰部伤病,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选手,与马龙是国乒这一代的双子星。

    敢问,这样角色设定的人生路线框下来,纵观中国乒坛,好巧不巧和张继科与马龙两位现役大满贯可能只差他俩身份证号的距离的情况下,在编导李嘉的口中,剧中包括两位主角却都没有具体的对标原型,他们身上都结合了很多人共性的故事,这样的行为难道还不是既想树立标志性建筑,又想从事服务型行业?

    让我引用本剧男主徐坦母亲的那段台词:在咱们国家,每年都有几百万个孩子学打乒乓球,八岁开始集训,那每年能进省队的也就七百多个,能进国家二队的也就三十多个,能进一队的也就二十多个人,你知道如果想拿到冠军的几率是什么吗?是一千五百万分之一啊。

    敢问编剧,在明知举国体制下的国乒,人才储备之巨大,竞争之激烈的情况下,在这成千上万的乒乓人的人生里选取共性,恰好是1988年出生的乒乓球队长,是最快大满贯,是可以第三次蝉联世乒赛的乒乓球运动员,是能打上里约奥运会单打的乒乓球运动员,还是中国乒坛至今出现过的为数不多的双子星的概率,有多少?是纯属巧合的可能性有多高?是没有采用对标原型的统计结果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当然,正如上文所说,我当然也认可,一个故事想要致敬国球这样在世界乒坛拥有金牌冠军垄断地位的项目,不可能不去讨论奥运、冠军、金牌、大满贯,而这样的人物原型本就稀少,自然也不可能把他们完全剥离。可塑造一个这样的国球故事,就一定要1988年出生?就一定要2月16日?就一定要出生在辽宁鞍山?可以是大满贯就一定要是能世乒赛三连冠的那种?可以有伤病,但就一定要是相对罕见的膝盖伤病?只是改变我说的这些信息,又究竟会影响这个故事发展的哪里?这已然证明了编剧对于原型的借用并不是出于对于艺术创作的需要。

    编导一面不断通过增加这些细节的设定让球迷们不可能不去联想两位著名运动员,一边又声称自己没有对标原型,此刻再想想每集前的观前提示:本剧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你能说这是球迷对号入座,无理取闹么?

    而最近剧方直接将第一集中关于苏州世乒赛的环节删除,将男主于克南的生日通过p图的方式修正,也完全没有改变这个剧直到完结的剧情编排,甚至对当时已经播出的前28集的剧情完全没有影响,请问这些关于细节的设置除了能加强球迷对于两位原型人物的联想之外,还能有什么作用。

    所以说,这部剧因为角色原型被骂的本质,并不是某些人口中所谓的“原型不能被借鉴”,而是本剧编导既想树立标志性建筑,又想从事服务型行业的嘴脸。

    《荣耀乒乓》每集观前提示

    当然,编剧的“诚意”可并不止于此,为了避免大家对号入座,他还采用了另外两种手段。

    1. 人生经历的叠加与错位

    2015年的苏州世乒赛男单决赛的对阵双方,是马龙与方博。方博,技术特点为正手小钢炮,反手相对薄弱,但反手拧拉是其常用得分手段。而徐坦对于克南的战术是——持续进攻于克南的反手位置。而众所周知,张继科本人的主要技战术打法特点是——反手强势。

    2015年苏州世乒赛半决赛 张继科 v.s. 方博

    2015年苏州世乒赛决赛 马龙 v.s. 方博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团半决赛 张继科 v.s. 郑荣植

    2015年的苏州世乒赛决赛,丁宁因脚意外扭伤叫了伤停,但依然顽强坚持比赛,最终以4-3战胜刘诗雯获得了冠军。

    2015年苏州世乒赛 丁宁扭伤脚

    2019年暑假,马龙因为膝盖伤病反复发作不得不在美国接受膝盖手术治疗,之后一个人在美国康复训练告别赛场,而本剧让它提前了四年发作,让徐坦忍受不了伤痛抱着膝盖躺在球场上哀嚎。

    2019年马龙剃光头在美国接受膝盖伤治疗

    编导“鬼斧神工”的将19年的伤病提前4年,将女队的伤停移到男队,将方博的比赛加入其中,创造了这场本不存在的双子星在15年世乒赛决赛赛场的相遇。

    2. 天赋属性的削弱

    2004年,马龙已经是国家一队的种子选手,青少年挑战赛三冠王,世青赛男单冠军,2005年的马龙已经告别了国际青年赛事步入了成年人的国际赛场,而2006年的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2004年,张继科已是国家一队的种子选手,拿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青少年国际冠军,但因不名原因被退回省队,2006年张继科靠在全锦赛中战胜大满贯孔令辉入围八强重新回到国家队。而这场比赛也被称为新老大满贯的世纪交接。

    在本剧中,同时期的徐坦还在省队垫底,靠国家队集训勉强进入二队后依然垫底。桀骜不驯的于克南要靠服软通过国家队集训才重新回到二队还依然不受教练组待见。

    纵观近三代国乒男子运动员,踏入主力门槛,16岁才刚刚挤进国家二队的,不好意思,没有。

    梁靖崑,96年生,12年2月进入国家一队(16岁),2019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23岁)

    王楚钦,00年生,15年升入国家一队(15岁),2018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18岁)

    林高远,95年生,09年4月入选国家队(14岁),2018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23岁)

    方博,91年底生,09年升入国家一队(17岁),已在国家队服役三年(14岁进二队),15年为乒乓球世界冠军(23岁)

    樊振东,97年生,11年参加集训获得第一名(14岁),12年进入国家队(15岁),14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17岁)

    许昕,89年生,2006年2月入国家二队,10月升入国家一队(17岁),09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21岁)

    张继科,88年生,2002年初进入国家二队(14岁),2003年初进入国家一队(15岁),2006年全锦赛获胜后重返国家一队(18岁),09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21岁)

    马龙,88年生,2002年初进入国家二队(14岁),2003年凭借升降级比赛进入国家一队(15岁),06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18岁)

    王皓,83年生,98年进入国家二队(15岁),00年进入国家一队(17岁)04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

    王励勤,78年生,15岁入选国家二队,18岁进入国家一队,00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22岁)

    马琳,80年生,16岁入选国家队,99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19岁)

    孔令辉,75年生,12岁入选国家队,95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20岁)

    刘国梁,76年生,91年入选国家队(15岁),94年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 (18岁)

    通过弱化两运动员原本的天赋属性,篡改部分经历的发生顺序,叠加其他运动员的人生经历,仿佛就可以告诉全世界,我们真的有好好编故事,我们绝对没有用任何一个运动员当原型。

    这话当然没错,因为他们用了好几个。

    最要命的是,本剧为了加强所谓的“实感”,不惜使用了大量真实案例:03年巴黎世乒赛,04年悉尼奥运会的男单金牌旁落,插播各种乒乓球运动员真实比赛的片段,以烘托这在这个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乒乓双子星。这种现实感的加强让前面本就已经不断对标的线索更加难以被人忽视。而更有趣的是,他放着这些背景音丝毫不改变真实运动员的名字,却在剧里的国家队里从来不出现他们的名字,不知道的怕不是还以为王皓得是其它国家队的选手。

    第一集中,背景播放的王皓的乒乓球比赛

    而在真实的时代背景里,在这样一个少年天才和中流砥柱不断涌现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于克南,最高水平仅仅是国家队二队服役经历的运动员,就可以被评价为被乒乓球选择的天才少年,不知道是在侮辱乒乓球黄金时代纷涌而出的人才,还是在暗讽可能人才断层的未来。

    编导们奇迹般的在抽取共性时,不去抽取凡是能够站在国家队主力位置上的选手天赋夺目的童年的共性,只去抽取他们最为耀眼的成就和悲伤的经历当然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没有什么比削弱天赋营造的普通感能更快的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没有什么比悲伤的经历更能引发观众的共情,也没有什么比辉煌的成就,更方便用来制造爽感与豪情。

    但是,这真的是热血么?

    天赋不是一件值得被鄙夷的事,天才也不是一个不该被诉说的词。《足球小将》、《网球王子》、《灌篮高手》、《排球女将》、甚至三大民工热血漫之一的《火影忍者》,是的,他们有的借鉴了其他知名运动员,但他们从来都在尊重一个最基础的事实,那就是成功不可能没有天赋,而天才也没什么值得鄙夷的,因为成功的背后从来不是单纯的努力,而是努力和天赋的共同作用

    或许有人会疑惑,鸣人不是个吊车尾么?且不说他漩涡一族优秀的家族天赋基因,就他体内能够封印住九尾,他自身的查克拉量,以及最后能够修炼出的仙人模式,哪一个又不需要天赋呢?成功需要努力,也需要找到凭借自己天赋的道路。

    真的把竞技体育当作是没有天赋,只凭努力,埋头苦干的事业,让自己带入其中,欺骗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来实现自我感动的价值,是对竞技体育和真实热血的视而不见。

    而这,也带来了本剧原型带给球迷的第二层愤怒,那就是这种虚假的自我感动的构建背离了竞技体育本身的辛酸与残酷,他的残酷不在努力和不努力,而在有多少努力,和找不找得到自己天赋的道路。这已经不仅仅是宣发定位和真正的呈现名不副实,买了护肤品不护肤了,而是它用的成分,已经开始损害皮肤了。

    没关系,你们当然也可以选择相信编导所说的,两位男主角没有原型,即便编剧不过是将其它运动员的人生不断往马龙和张继科两位现役大满贯的乒乓球人生上叠加而已,就仿佛你们当然也可以选择相信,我这一部分的吐槽也真的没有对标原型,我不过是在将国产垃圾影视作品的共性叠加吐槽罢了一样。毕竟这种既想树立标志性建筑,又想从事服务型行业的行为,谁不会呢。


    第三部分: 世界观与故事背景的构建

    现在让我们离开对于角色原型的执念,假设这个故事真的纯属虚构,没有对标模型,可即便刨除这部剧到底是谁的人生的思考,将它作为一部纯粹的反映国乒和职业运动员的“国乒职人”剧,我们也不得不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虚构的世界观里,编导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乒乓球职业建设。

    男主徐坦,在北京队常年垫底,和一号种子苏畅对局一分不得,坦言每次被打趴下的都是他。苏畅对他的评价是,你是真的弱,而时任省队教练却以“具有潜力”为理由将他推荐保送进入了大区集训,获得了进入国家队的机会,而当名单公布时,全队的队友对他的评价是“他这水平还能上”。进入大区集训后,北京队的队友说他是“十八线”。

    公布大区集训名单时,徐坦听到队友的议论
    北京队队友在大区集训时评价徐坦

    随后,徐坦来到了厦门小兔屿进行大区集训,而在这个大区集训里出现了这样的故事

    于克南签了离训协议,逃出训练基地,之后仅仅靠向滕彪低头道歉就重新回到了集训

    徐坦在队内实力垫底,一个明明只有省队前三才有资格的参与的大区集训因为主管教练的关系成功进入

    一个明明已经不符合受训标准,深知自己进不了国家队却依然参与集训的老人,何进宝

    吊车尾还玩“失踪”,沉迷《哈利·波特》的眼镜少年林昊之

    擅自翻动偷看徐坦笔记本还将其丢进水池,背后说风凉话的北京队队友

    在大区集训里不认真训练,而搞笑直播的“新西兰”组合,帮徐坦备赛教的尽是盘外招

    一边教着运动员输赢都是团体的功劳,要有团体精神;一边完全不在意是由于担心队友外出寻找才迟到的徐坦和于克南的迟到原因,草率判定二人两人迟到是态度问题的郑指导

    面对两个人五分钟十二局的比赛,于克南说完教练没说一个人几局后帮助对战,又因为对面消极比赛压哨完成比赛,算是赌约失败

    文化课里,教了好几年大区集训的教师前一分钟还在教育运动员世上的学问触类旁通,无论学生听多少听懂多少都会接着讲下去,不希望看到除了除了乒乓球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的人,认为只有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才可能在自己的学问上探索更深的“良师”,转眼面对被橡皮扔而发怒的于克南,拒绝听他解释只有责难。面对于克南说自己不想听课,转而教育人学会尊重别人。这样的教师形象只在乎自己在课堂的权威而对事实的真相毫不好奇,对学生的诉求毫不尊重。

    而后进入国家队的剧情更加魔幻

    国家队队员

    二队老队员中,除了于竞春,不仅对老队友于克南保持敌意,而且对身体素质差的垫底队员徐坦和关伟带有鄙夷,之后面对教练组为了针对郑仁赫(原型应为朱世赫)的特殊削球打法而从省市集训队招收的特殊打法运动员,歧视他们,称他们是发球机,结果却全员败给了未曾进入大区集训的削球手刘石。而这样的队员却有一个口口声声教育他们要有团队精神,一人犯错全队受罚的郑教练。

    国家一队队员,除了两位男主都在为了争取给主力陪练和P卡的机会,在玻璃房里不断讨好主力运动员。

    国家一队主力队员,面对徐坦和于克南组成的双打,被他们毫无遮掩的大声商讨的战术迷惑,输掉了一局比赛。

    特殊打法教具小队

    为了针对性训练从省市集训队招募的球员,在进入国家队后擅自进入球员房间,不经询问占用房间,深夜摇滚扰民,未经同意随意使用他人物品,毫无基本的素质与教养。

    国家队教练

    二队金牌教练,最具话语权的郑浩指导,因个人喜好与偏见拒绝接手身体素质优异的于克南和身体素质落后的徐坦;面对新晋教练雷诚因还未掌握因材施教,一味追逐国家队的主流打法而为徐坦制定的计划历经三月未见成效,他主张放弃运动员而毫无教练组成员的自觉提供改进建议的想法;面对已然各项指标与已经和爱徒付竞春并驾齐驱的于克南,丝毫不顾及人才培养的必要,依然因其打人旧事认定其不堪造就。明明于克南已经取得中央球台的资格却不给予公平的训练资源,而强迫其担任陪练;面对运动员对他言行的质疑只会通过发火和动用自己的权威;当着二队队员的面公然歧视特殊打法小队,而二队成员和特殊打法小队一起醉酒闹事,对两边处罚不公;面对特殊打法小队的质疑,认为特殊打法小队没有系统训练,没有组织性、纪律性;面对一人战胜全体二队的运动员刘石的主管教练申请,认为助理教练秦指导不配作为主管教练但却不给刘石分配主管教练;面对刘石的技战术改进询问,拒绝予以任何指导。而这样的教练却口头教育大家要有集体意识,要团结,强调之前的战绩一切清零,从头再来

    刚刚进入国家一队的郑浩就能代表所有教练组对运动员训话,面对付竞春的伤病,选择隐瞒不报,之后开始阻止他参与各种国际公开赛积累经验,之后接手被总教练傅指导安排进组的徐坦和于克南,无视傅指导的嘱咐,安排两名运动员负责陪练,而陪练的方式只是多球训练,导致两名队员对其不满,甚至当着组内和队里其它运动员的面声称绝不会给他们比赛的机会带着付竞春找其他运动员和教练做人情,随后在付竞春伤病爆发后,不得不接受傅指导的安排让完全没有正式比赛经验的于克南参加世锦赛男团,随后面对徐坦的换教练要求,付竞春对他不满的爆发安然无事,由于于克南和他私人恩怨的爆发和队里其他运动员对于克南的求情,悄然离队。

    雷诚评价金牌教练郑浩

    二队新晋教练雷诚,一心扑在自己的爱徒徐坦身上,对于自己的分管球员徐坦和关伟选择相信手头的资料。徐坦至少还是他的亲传弟子,可对于新入手的关伟的实际技战术打法特点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实际训练加以熟悉就直接提供了前三板的技战术训练方案。作为主管特殊打法小队的教练,在给他们加练时强调他们是人梯、是陪练、是为了帮助国家队争金夺银。

    因为打赌,徐坦没能进入国家一队而选择退队的雷诚在徐坦被罚进入大学学习时,继续训练徐坦,采用的方式是制作一个铅锅,认为用铅锅能拧过去球,那什么球也都拧的过去。之后观看世乒赛决赛后,要求滕彪给傅指带话,希望重新回到国家队。

    二队助理教练秦指不受队内重视,基本不提供自己的想法只负责收拾球场,作为削球打法出生的国家队教练,没有办法指导一直没人接手的刘石,只能通过旁敲侧击来提点。之后被傅指导要求成为国家队教练。由于徐坦和于克南的让球取消资格,刘石升入国家队一队,而秦指也因此成为国家队一队的教练,接手了刘石和马川等人,但给马川他们安排了双打, 给刘石只安排了单打。

    刘石对徐坦诉苦主管教练的隐忧

    二队教练滕彪,开始手底下除了于克南再没有描写过其他运动员,是于克南父亲的老队友,每天为了于克南四处奔波,找女队教练,傅指导,除了手底下的于克南,后期才出现了一个打法与于克南相似的运动员宋旻。

    国家队的制度与训练

    刚进队伍里,关伟对徐坦说甭管训练时间还是器材装备,越是绝对主力才越有发言权,结果队内评分已经和二队绝对主力付竞春一样的于克南被郑浩一句话安排去了其它球台,因为顶撞教练的不公而被罚去女队比赛。

    说好的国家队专业训练方案,可徐坦在接受前三板技战术训练、握拍姿势调整、打法技术调整失败后,依靠和刘石的陪练以及器械室的陈年发球机精进了技术水平。升降级比赛让球后被下放到拳击队训练血性,依靠双打进入一队后被郑浩打压无力训练后,依靠在大学俱乐部训练的一柄铅锅训练精进了技术水平,获得了大运会冠军回到国家一队,之后因为没有大赛经验开始通过邀请赛和公开赛锻炼经验,还不是世界冠军的他成为了国家队队长,之后参加了苏州世乒赛。

    而具有天才光环的于克南的训练更加让人费解,首先因为性格急躁被滕彪安排练习足球断球的方式学会慢下来,掌握比赛节奏。之后回来后通过训练关键球立刻球技大涨,眼看就要进入国家一队因为让球被安排去养猪,最后依靠和徐坦的双打进入了国家一队,面对郑浩的陪练打压,拒绝执行郑浩的训练计划,最终却因为傅指导的安排和自己的队内升降级获得了世乒赛资格,之后光速成为了最快大满贯。

    面对付竞春对训练方案的怀疑,主管教练郑浩没有与运动员交心而是直接以力服人,逼迫付竞春继续使用自己的训练方案;面对徐坦防守型打法的技战术特点,主管教练雷诚直到徐坦自己取得进步前,也只是不断强调前三板技术的进攻打法方案

    而更可怕的是,当于克南去女一队担当陪练磨炼心性的时候,编剧对女一队的描述是:

    于克南:“跟你练了十分钟,你喝了八回水,拉俩球吧你体力又跟不上,回球质量也不行,身体也不平衡,手脚还分家呢,你这压根没戏。”


    这里插播一则热知识,中国女乒对世界乒坛的统治力相较于男乒更加恐怖。

    自1988年乒乓球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以来,女子单打、女子团体金牌从未旁落,女子双打金牌仅在第一年输给韩国,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上一共获得过28项的冠军(一共32项),其中女子项目一共15项,男子一共13项。

    截止2019年,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已经垄断了从1995年以来的全部女子单打金牌(盖斯特杯),1989年以来的全部女子双打金牌(波普杯),而男子单打金牌(圣伯莱德杯)从2005年开始才实现垄断,而在1993年至今的男子双打金牌(伊朗杯)中,2013年的双打冠军是中华台北队。

    截至2020年,中国乒乓球队在乒乓球世界杯上从2000年至今一共获得了16枚男子单打金牌,而从1996年开始设立女子世界杯以来,中国乒乓球队获得了全部参与竞争的女子单打金牌,2016年的费城女子世界杯由于运动员伤病中国队没有女子运动员参加竞争。自1990年世界杯团体开赛以来,中国队获得了10枚男子团体金牌(共12枚),11枚女子团体金牌(共12枚)


    诚然,由于男女身体基础素质的差异,在竞技体育面前,女一队的运动员在当时可能只能与男二队的运动员一较高下,或许略有不如(来自张怡宁的采访),但在训练中,训练十分钟喝八回水的懈怠状态未免太侮辱这么多年为我国乒乓球做出卓越贡献的姑娘们了

    当然,或许本剧剧组本身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他们眼中的女子青春成长励志体育是跳皮筋。

    本剧制片人关于女子青春成长励志体育的回复

    国家队的配套建设

    中国乒乓球队的配置虽然没有日本乒乓球队目前的配置华丽,甚至已然是绝大多数球迷心目中最大的槽点,但怎么说也是王牌队伍,除了主管教练、助理教练、体能教练也配备有随队的队医、营养师。可这部剧中对于这些配套建设的描写是这样的:

    面对大剂量的训练,男二队头号种子付竞春竟然通喝生鸡蛋液来补充蛋白质,而早在1998年,便已经有系统的研究证明,生鸡蛋液对于人体蛋白质的补充不如煮熟的鸡蛋,同时过度服用鸡蛋黄会导致胆固醇超标并不利于身体健康,而职业运动员更是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而在真实的国家队里,营养师除了要根据训练计划和比赛安排调整餐饮,更是了解不同运动员的口味和喜好。(《乒乓球在中国》)

    付竞春喝生鸡蛋液补充蛋白质

    面对体能训练,除了在大区集训里之外,就是几个相应的动作剪辑,而一开始出场的体能教练除了和秦指导谈恋爱,进行体能测试外,再没有贡献过自己的力量,而在真实的国家队里,体能教练除了安排一般性的训练项目,还要根据不同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差异安排不同的训练与强化计划,以及对于受到伤病困扰的运动员,也要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

    面对队医和运动员保健,除了在给刘石按摩推动了一个谈恋爱的剧情外,其他医疗体系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查伤病、隐瞒病情、开止痛药,建议治疗,然后被拒绝。

    国家队的技术组更是被严重弱化。除了讨论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和胶水对于球的影响之外,技术组并没有给运动员提出任何有益的建议

    这么一整段的故事里,我们不难看出编导塑造了这样的一个乒乓球运动选拔体系。

    1. 省队建设混乱,内斗霸凌严重,特殊打法教具小队中最具实力的削球手刘石几乎打遍国家二队却没有资格被推选进入国家队大区集训,而在北京队垫底的徐坦却可以通过买动名额进入大区集训。

    2. 作为国家队入场券,占用国家资源,乒乓球职业生涯第一个重大转折点的大区集训,不符合资格的人也能进入,部分参与的运动员插科打诨不认真训练,被保送的徐坦和即便退出也能因为私人关系重新归队的于克南都在说明这个本该在运动员职业生涯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转折点仿佛儿戏。

    3. 乒乓球职业运动员教徐坦的招数尽是一些盘外招和技术犯规,国家一队为了争夺奥运P卡,大部分运动员都采用讨好主力运动员的方式博上位,而不是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打法特点,运动员之间相互歧视严重,省队里主力歧视垫底,二队里,其他运动员歧视垫底,歧视特殊打法教具小队,运动员通过暗算队友和拉关系的方式博上位,整个国家队风气不正。

    4. 本应从省队选拔上来的特殊打法教具小队缺乏基本为人素质,在宿舍蹦迪喧哗,不经允许随便使用他人物品,没人安排宿舍就随便占用床位,国家队运动员宿舍的入住缺乏管理,运动员毫无素质可言。

    5. 金牌教练仿佛享有特权,口上大义凛然、冠冕堂皇,私下却罔顾真相,忽略事实,只在意权威,不做运动员心理建设,公开鄙视陪练小队、自己不看好的运动员、甚至助理教练,面对新晋教练的教学弯路只会冷言相向,整个国家队的教练团队仿佛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口头上强调的偏偏是集体精神。

    6. 所有国家队的教练员似乎都只需要手下一个运动员,甚至优秀的运动员都不一定能够获得主管教练,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全靠缘分,系统化的训练完全没有展现,而运动员的成长全靠自助、互助、发球机、铅锅、养猪、踢足球、拳击队。

    7. 主力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全靠自己的胡乱搭配,伤病全靠自己的随便治疗,没有日常的理疗,而运动员的康复与治疗除了止痛片就是隐瞒伤病、拒绝治疗。

    在这样的世界观里,男主的成长全靠自助和互助,主管教练的不离不弃。国家队训练体系混乱,配套措施糟糕,风气极差,大环境里看不到任何对球员的尊重,仿佛招收的运动员里,只有头号种子那一个人值得被慎重对待,即便还有一个傅总教练和一个莫总教练把控大局,这整个设定也彰显着国家队的乌烟瘴气。导演组将国乒的部分精神写进了台词,却又通过剧情发展把它们一点点玷污、抛弃。

    《荣耀乒乓》所展现的乒乓球选拔体系基本可以用以下三十个字形容:

    组织上失和:队内内斗严重

    用人上失当:教练分组失职

    指挥上失误:训练安排无效

    战略上失策:培养体系混乱

    道义上失理:不给比赛机会

    政治上失利:滥用国家资源

    诚然,真实的世界里会有排挤,会有不满,会有弯路,会有黑暗,艺术创作有夸张的必要,但将整个乒乓球的选拔体系都夸大极端化到这个地步,只能说天理难容。烦请各位打着这部剧拍出了世界真实旗号的朋友们开动自己的脑袋瓜想想,这样一个队伍,他可能在建成的过去六十一年里一步步发展壮大到如今,获得乒坛霸主地位么?

    国乒精神与国乒的荣耀,是集体的贡献与奋斗。帮传带是国乒辉煌的原因,走在前沿的数据与技术组,教练组的知识技术共享是国乒技战术走在前沿的根本,如果上面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学校,发生在一个社团,发生在一个不是中国的地方,球迷朋友可以接受,因为那不是国乒,可当这一切发生在以中国为背景的世界里,即便他们不代表任何一个真正的球员,都是在玷污国乒多年荣耀的精神传承。

    让我借剧中的一句话送给导演组:

    马川说,私自贩卖运动员的签名球拍是在玷污乒乓精神,那贵剧组污名化国乒选拔体系的行为就是在污蔑乒乓荣耀。

    说到这里,我想大部分人大概能够理解这已经不是一个买了海胆蒸蛋没有海胆黄的问题了,这是买了海胆蒸蛋发现不但没有黄,餐馆还往里面放了砒霜。


    第四部分:关于剧情与人物塑造

    下面,让我们再抛开球迷的身份,不讨论我上面说的与国家队的不符、对原型超过边界的借用,只来看看这部剧,他们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让我们先从两个主人公开始。

    这部剧的双男主设定采用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人设,两位男主的人设显而易见。

    徐坦:资质平庸,因为热爱,燃烧自己努力奋进。

    于克南:天赋异禀,性格桀骜,逐渐成长。

    为了服务于这样的人设,徐坦要面对的第一个人生关口是在天赋与热爱之间做出抉择,于是编导制造了这样一段剧情:受到来自母亲的家庭压力提交退役申请后,在和雷蕾的谈心过程中,坦言打球是因为他爷爷喜欢乒乓,退役是因为他妈妈不让他打球,随后面对雷蕾关于他到底过的是谁的人生的质疑,徐坦当机立断的捡起了乒乓。

    有一说一,我承认白敬亭在演出这一段内心变化的过程中,肢体语言、眼神、语气的变化都在展示这段情绪的变化,单看这一段其实演出是足够的,但铺垫不够,再精彩的表演也会显得突兀。

    我描述的这段剧情在第一集中出现,一共使用了2分钟。这段剧情里,你真的能看出徐坦对乒乓的执着与热爱么?至少我看不到,我能看到的,只有徐坦毫无主见的一生,似乎他的人生决定可以被一两句话左右。于是最后乒乓是没有选择我,但我可以选择乒乓这句本该很燃的台词,只能靠新裤子乐队的背景音乐和用回忆杀硬凑的短MV来硬撑热血。

    而这样一个选择乒乓球,最后一搏的徐坦,在进入集训队时,会和其他室友一起训练迟到,会轻易被室友带去偷懒,进入国家队后自律全靠追着于克南。徐坦仿佛没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乒乓球是为了爷爷,放弃乒乓球是为了母亲,捡起乒乓球是为了雷蕾的一句话,而选择努力奋斗只是为了跟上于克南,你说他热爱的到底是乒乓球,还是只是热爱跟随他人的安排。

    而更要命的是,徐坦在本剧的前期几乎都是老好人的形象,他隐忍,热情,愿意帮助他人,可这样的人在省队里被人歧视,除了雷蕾没有一个朋友,在集训队里,新西兰小队是他的朋友,林昊之是他的朋友,而他进了国家队,关伟是他的朋友,刘石是他的朋友,马川是他的朋友,付竞春也是他的朋友,于克南也成了他的朋友,国家一队的师兄对他另眼相看,而进入了大学也交了一批朋友,请问这样一个很容易交朋友的人,是为什么在北京队受到如此深甚至全队的歧视?

    编剧有没有给徐坦除了努力之外另一个天赋点呢?有,徐坦的记事本与技战术分析,甚至到了之后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国乒神算子的称号,可然后呢?你会发现这一天赋一共生效了三次。

    1. 帮助于克南战胜了贾昱,但于克南本身绝对实力就要胜过贾昱,否则他也不必用阴谋诡计骗于克南犯错误赛退队。

    2. 帮助于克南和自己在双打中胜了夏可和叶振新一局,但表现形式是大声喧哗自己的技战术导致对方的误判。

    3. 帮助宋旻战胜了苏顺,但原因是苏顺是自己争斗世乒赛资格的竞争对手,目的并不纯粹。

    面对徐坦这样的智力天赋点,是有很多话题都可以聊的。比如徐坦如何将他的这些记录一点点的真正的应用到自己的技战术打法设计中,在自己身体素质不占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战术来战胜对手,如何通过打法控制对手引导自己进入最终胜利,在自己最终技战术赶上来后,面对旗鼓相当的对手,他有安排了什么战术,但是编导的选择是,让这种天赋成为一种工具,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让他下线,于是你会看到一个战术大师在明知道自己膝伤不利的情况下,说被左右调动就被左右调动,你真的以为左右调动是这么容易的么?

    而即便是为了让徐坦帮助宋旻战胜苏顺更加的顺理成章,让他纯粹的人设再彻底一些,他也大可以将这种徐坦帮助其他队员的情节放在和其他运动员的相处过程中,例如在国家队里指导刘石、马川,在大学里指导队友,让他这种帮助其它运动员的行为显得自然而不突兀,可编剧选择的是让徐坦赛前突然指导宋旻,然后面对宋旻的提问,告诉宋旻赢才是体育精神。说实话,我第一次见到把为了赢不择手段看作是体育精神的,我替韩国竞技体育向编导表示感谢,并请他们立刻入籍韩国去拍韩国竞技体育写实电视剧。

    而为了于克南的人设,导演给于克南安排的人生关口是,放下桀骜,学会合作。于是编导制造了这样一系列剧情:首先,于克南打人被退回省队,之后为了重新进入国家队,于克南向滕指低头认错,进了国家队为了磨性子,从踢足球开始学会协作,从断球开始学会放慢节奏。可这整个故事有一个很大的缺口:于克南被退回省队后,一个梦想这世界冠军的桀骜少年与梦想渐行渐远,竟然毫无反思与进步,一个想要获得世界冠军,拿遍青少年赛事冠军,前途一片光明,很快就能进入国家一队的天才选手在被国家队退队之后回到省队之后整个人竟然完全没有成长,而即便这个桀骜不驯本该是人设,他唯一要改的也本不是傲骨而是急躁的心性,编剧却要他依靠不断低头重新归队,这段成长窗口和心态变化的缺失和前后人设的矛盾使得整个故事都陷入了一种割裂感,它非常缺少实感。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本是一个有啥说啥的桀骜男孩,为了赢不在乎人情世故,为了自己退队遗失那么多时间训练成长而感到担忧而不断努力的少年,在和徐坦成为朋友后,选择用让球来保送他进入国家一队,最后导致两人受罚。这一段剧情有三个不合理。

    1. 于克南觉得自己导致了徐坦的心态失衡而打比赛受到了影响,可之前的第二局两个人打的酣畅淋漓,明明已经证明了徐坦在这场比赛里是发挥了真正的实力,所以至少这场比赛是公平的,根本没有必要通过让球来改变这场比赛的结果。

    2. 即便我们认同于克南和徐坦的比赛受到徐坦和雷诚的约定的影响,而让他很难对自己的好友下手,可请问当着国家队教练的面,他直接使用让球这一明显违规的手法是智商被狗吃了么?如果比赛一开始他就状态不佳失败,还可能被看作是消极比赛,一局酣畅淋漓,之后立刻拉跨是真的觉得国家队教练组是说忽悠就能忽悠的么?

    3. 最后,于克南本身是一个对自己进入国家一队充满了渴望,拿到世界冠军充满了愿望的人,即便面对徐坦,好友比赛的状态不佳,他也没有任何理由用这种让球的手段去赌上被发现后自己和徐坦的职业生涯,这过于的弱智。即便真的要描述这种心态,也可以让于克南因为在比赛的最后想到这层关系而心里有了想法和矛盾,最终上手迟钝,消极比赛来收尾,完全没有必要用两个人互相让球来结束这场比赛。

    二队升降级比赛对绝大多数乒乓球运动员来说,是他们升入国家一队,获得参加国际大赛,成为绝对主力机会的重要转折点,我当然可以理解为了剧情的需求不让两名男主成功晋级,但依靠这种既玷污体育精神,又侮辱男主智商的行为实在是不得不说,为了制造冲突,编剧根本毫不在乎人设,也不在意人生。

    其实这样的一组人设并不罕见,他就是被大家用烂了的两套网文结构,可以堪称是网文界的双子星。

    一部是出版于2009年的《凡人修仙传》,这部作品的主角介绍是这样的:韩立虽然资质平庸,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计最后修炼成仙的故事。

    另一部是出版于同年的《斗破苍穹》,这部作品的主角介绍是这样的:天才少年萧炎在创造了家族空前绝后的修炼记录后突然成了废人惨遭退婚,就在他即将绝望的时候,一扇全新的大门在他面前打开,经过艰苦修炼最终成就辉煌的故事。

    本剧男一,虽然资质平庸,但凭借一腔热爱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计他人的技战术最后成为世界第一的乒乓球运动员,本剧男二,天才少年加入国家二队后惨遭退队,绝望时遇到滕指导,克服各种打击,经过艰苦修炼最终成就辉煌。

    可明明有着大量范文和IP的双男主设定偏偏在编剧的手中被编排成如今的模样,人设崩塌,性格扭曲,行为弱智,关系诡异,谁看了能不说一声编剧你脑子里到底有几斤面粉和几升水才能写出这样的剧情。

    而编剧的黑手当然并不止于两男主,比来说说最引人瞩目的郑浩指导。

    按照这部剧的台词和科普,郑浩指导的人设应该是这样的:眼里只有冠军的严师。

    可严师应该是怎样的模样?他可以是这样的模样

    有着自己严格的标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好,甚至在有些地方会变得教条而难以理喻。

    这样的老师大家应该都见过,他们有着自己的内心规则与秩序,并且会有条不紊的实施,严师也恰恰会显得因为过于守序而变得不通人情,可郑浩是这样的么?不,他不是。口口声声说着团结的他,转眼就可以公然鄙视助理教练、陪练小队、甚至是自己手下的学生,面对自己学生充满了偏见,对他们的成功视而不见,看到徐坦和于克南竟然在队里积分前十竟然还要惊讶的回头去确认,可见对队员全然不关心,而后却依然不给他们机会。这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严师形象,因为如果他真的看到学生有了希望,真的在乎冠军,至少会为学生的进步感到惊喜,然后努力的正视他们。

    严师可以显得不近人情,但背地里为了学生好,应也展现一些关怀,可郑浩呢?

    除了隐瞒付竞春的病情,略微改变了一些训练强度,和禁止付竞春参加公开赛锻炼大赛经验,可这些丝毫没有体现过真正的关心。比如明明只需要用一两分钟问问医生该如何保守治疗,明明只需要编排一下他带着付竞春积极做理疗,帮助缓解病情都可以感受到郑浩对于付竞春的实质关心,可编剧选择偏不,于是郑浩口中的关切仅仅停留在了赛场上那几句脚伤还好么上,显得他的关心根本不是付竞春的脚伤和职业生涯,而是这到底是影不影响他带出一个世界冠军。

    所以呢?郑浩的功能就是充当本剧的反派,他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付竞春的悲剧,打压两位男主,不让他们能够正常的成长,于是于克南的成功靠的是付竞春伤病的让,徐坦的成功靠的是去大学找到了原本的恩师雷指。为了服务这样的功能性,郑浩必须从严师变成固执己见的弱智和精分,面对傅指的安排从一开始拒不接受自己不认可学生的严苛形象转变为负责打压两名可能成为世界冠军运动员的形象,一边要说着国家队团结合作集体精神,一边又要公开歧视其他运动员。

    我相信所有人在初高中都遇到过一些严师,他们对学生或许百般苛责,可很多人或许若干年后会突然体会到他们的苦口婆心,但你绝见不到不给你参加考试的严师,也绝见不到不希望你成长的严师,你或许会看到见到你进步告诉你不要自满,但你很难看到见到你进步然后转眼就不满的望着你的严师。体会一下这其中的区别,你就能理解到,郑浩这个角色的功能性远大于他的人设。

    再说说另外两个重要运动员吧,刘石和付竞春。

    还有人能记得刘石在进入国家一队后还打过正式比赛么?没有,刘石,一个开局惊才艳艳的削球手,秉持着一个削球魂的运动员,在成功拜师秦指,进入国家二队后,直到退役,除了伤病之后恋爱,再没有描述过这个运动员的成长,他的功能完全成为了协调徐坦和于克南感情矛盾的调和剂,而协调方式就是:请他们吃火锅,当伴郎。

    还有人记得付竞春进入国家一队后干了什么么?付竞春,一个国家二队的种子选手,被郑浩安排的一场国际比赛都打不了,除了练球和因为伤病让出比赛,带徐坦打乒超外,再没有其它剧情,他的功能是在前期成为于克南的对手,后期为于克南让位。

    更别提还有功能性更明显的运动员,马川。

    这个人从出场就一直发挥着自己嘴碎的特长,功绩包括但不限于:

    1. 嘴碎导致郑浩公开歧视陪练小队无组织无纪律

    2. 醉酒嘴碎导致二队和陪练小队矛盾爆发

    3. 嘴碎导致于克南误会刘石

    4. 醉酒嘴碎引发徐坦和于克南的矛盾

    而他为数不多的球场表现为:

    1. 欺负陪练

    2. 陪练双打

    马川的功能就是通过嘴碎来引发队内矛盾

    而不仅仅是人物功能化,不少乒乓球比赛和运动员人生的设定也被编剧功能化了,例如:

    我们不可能不去谈论运动员伤病的问题,可是这部剧你能看到多少运动员对抗伤病的痛苦?

    于克南的肩伤仿佛是为了避开和徐坦一同参加德国公开赛

    马川的腰伤除了退役一战,仿佛就是为了让他有机会去和理疗小姐姐谈恋爱

    付竞春的脚踝伤仿佛就是为了等到爆发的那一刻,给于克南让位置

    徐坦的膝盖伤仿佛就是为了等到世乒赛逼徐坦在职业生涯和一场比赛之间做一个决断。

    不是说,所有的这些伤病都不真实,但是运动员和伤病的斗争是长期的,面对伤病他们从一开始的隐忍到开始接受定期治疗,为了伤病需要调整打法和技战术,打封闭才可能能够站在赛场上,在赛场上是铁骨铮铮,回到宿舍立刻瘫痪,这是运动员和伤病的斗争和苦涩,而这些编剧统统不拍,因为在剧里,伤病只是作为关键剧情点的催化剂,编剧将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塑造内斗和打压之上。

    再比如,乒乓球比赛的双打项目,你们还记得这部剧里双打出现了几次么?一共两次。

    一开始,是两男主进入国家一队的敲门砖,理由是国家队需要好的双打

    之后,是两男主进入里约男团比赛时临场变阵组成的双打,作为收尾。

    双打作为乒乓球比赛的一个重要项目,一开始是奥运项目,之后转变为团体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在世锦赛上还有专门的双打项目,但国家队需要好的双打仿佛就是为了给两个男主进入国家一队的一个理由,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它的功能似乎只是为了让两男主感情好和成为一队门票。

    还有,比如说2013年世乒赛单打,这一年世乒赛参赛单打的资格是七人,而编剧将它改成了五人,目的是为了让徐坦给于克南让位置,剥夺徐坦参加这次世乒赛的资格。而事实上如果你回忆一下,作为所有乒乓球运动员最看重的三大赛,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编剧都采用了一笔带过的方式,很少去体现运动员在面对这些比赛时,尤其是第一次参加这些比赛时所面对的心态变化和压力,于是三大赛成为了运动员打卡的里程碑,仿佛这不过是他们职业生涯的结果,而不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部分。

    所以,你会看到这整部剧体现的国乒运动员的一生是这样的:

    他们会因为各种原因,十六七岁才能进入国家二队,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却在不断的内斗与打压中被安排各种和练球无关的惩罚,再之后会天降门票进入国家一队,这个时候将会面临更加苛刻的打压,想要出人头地,要么等国家队空降一个机会,要么就是被劝退等其他贵人帮助,最后完全不需要国家队系统化的训练就突然成为了世界冠军,而他们所能面临的困扰是:因为异地恋情不顺,面对机遇伤病爆发,和漫无止境的内部矛盾。

    有没有很熟悉?如果去掉乒乓球的外衣,这就是个活脱脱的狗血偶像宫斗职场剧

    于是,虚构背景,带来的是海胆没有黄,乌烟瘴气带来的是海胆里放了砒霜,现在连一个运动员的一生都变成了偶像宫斗剧,这已经不是海胆蒸蛋没有黄还放砒霜了,是他们连蛋都不给放了,这整部剧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打着国球荣耀的外壳,装的既不是乒乓球,也不是竞技体育,或许还掺了些砒霜。


    第五部分:关于核心精神

    好吧,现在让我们就当他是个职场/宫斗剧好了,可无论怎么谈,这剧也不能逃避一个核心议题:这是一部以竞技体育和国乒精神为核心题材的剧吧。一道菜用什么料我们姑且算作可以商讨的内容,但这道菜的神韵你总该有吧。举个例子,麻婆豆腐当然可以不用肉末,素菜当然也可以仿造荤菜,不管你里面盛的是什么,但是精髓总得是对的,你总得能琢磨出点肉味儿来吧,可这部剧呢?且不说以集体智慧为荣的国乒精神一点渣都不剩了,对于竞技体育的核心精神都不要了。

    开篇在2015年的苏州世乒赛中,不管这两个运动员有没原型,不论到底有多少个运动员的故事在这里被叠加汇聚,但那句解说台词实在是不得不让人虎躯一震。

    “徐坦和于克南同为国家队的队友,但是这对乒坛双子星却从来没有交过手,在正式比赛上, 7 ) 写给没看过乒乓球比赛的我们,《荣耀乒乓》真的很差吗?

    这几天一直在认真刷这部剧,在豆瓣也看到很多喜爱乒乓球的观众给这部剧打出的差评,我看到的大体有:

    1、编剧不尊重“原型”,给“原型”泼污水;

    2、编剧、导演、制片人、乃至演员都不懂职业乒乓球,哪有16岁依然很菜的世界冠军?

    3、剧里的两个演员不专业,动作不标准;

    4、剧里用真实运动员的肖像图,却冠以“艺名”;

    5、剧里的主角没有现实中“原型”帅;

    ……

    一句话总结:槽多无口。

    看着这么多一星的差评,我也产生了自我怀疑:这部剧是不是一无是处,真的很差劲?

    对于一个很少看国产剧、基本没接触过运动题材影视剧,且是主演粉丝之一的观众来说,我的观点是不是注定被认为 “歪屁股”,所以没有价值?

    但是随着剧情渐次展开,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这是一部优秀的青春运动剧。

    首先是情节设定,这是一部剧的灵魂,《荣耀乒乓》以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运动员成长为主线,脉络十分清晰,其中的配角乃至关联情节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向前推进,不会突然荡开,让剧情信马由缰不可控。

    目前已播的12集里,于克南从被国家二队赶出,到参加大区集训回到国家二队,徐坦从省队、到大区集训再到国家二队,三段关键剧情都不是一笔带过,整个情节推进节奏很快。

    回到两个主角,于克南初期成长的关键点在于心态的转变,徐坦的成长则是技术的进阶,各有侧重点。这两条线又通过他们的指导、队友引起的矛盾冲突串联到一起,就像两条不断相交的曲线,最终构成主线。

    至于这些矛盾冲突是不是过于异想天开,见仁见智。也许对喜爱乒乓球的观众来说,这些情节设定滑天下之大稽。但我作为一个不熟悉不了解的观众,我并没有感觉到情节的突兀,我想看了这么多年剧的自己应该是有基本的判断能力的。

    情节塑造人物,情节的稳定让人物的性格转变顺其自然,可以让观众感知到主角确实在成长和蜕变。在这个过程中,《荣耀乒乓》难能可贵地做到了小人物的精彩,配角不是性格一刀切的工具人,各有各的精彩。

    我觉得对于非专业观影者来说,情节和人物是评判一部剧非常关键的要素。在这一点上,《荣耀乒乓》是优秀的。

    除此之外,这部剧可以升华的一点在于国乒精神的传递,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精神,还有普通人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乒乓球不愧是国球,它有我们的文化底蕴,而这些文化底蕴又源自每个时代里那些热爱乒乓球的普通人。

    因为我没有看过现实中的乒乓球比赛,所以不对演员的动作、球技做评判。写这篇文章只是觉得如果我不发声,写一些东西,可能同样喜欢这部剧的人,或者有兴趣打算看的人,会和最开始的我一样,在外界一边倒的声音中,随波逐流,自我否定。

    最后,我记得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说过,

    我们这代人,在猜疑的年代长大,难免会落下毛病,想从鸡蛋里挑出骨头,这样才显出自己的能来,这是很不好的。

    与君共勉。

    (上班摸鱼写的,剧的分析比较简单,周末有空就补上带剧情的案例介绍。)

     8 ) 游走在写实和影视之间的失败作品: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在荣耀乒乓上线之前,我对这部剧还是有所期待的。看起来青春洋溢的演员,乒坛双子星的竞争传奇,社会公众对国球的关注,恰逢奥运年可能带来的运动热,让我有了想看一看的冲动。今天看完四集,实在是不吐不快。

    这部剧剧本和演员都有问题,相对来说剧本的问题更大——或者说,剧的出发点就错了。我们要首先明确一点,青春运动题材的影视剧,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通过人物和情节表现青春热血。

    人物,情节,热血。

    这部剧在三个方面都没做好。

    先说人物。看完1-2集你觉得徐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水平不高动摇了职业决心,又因为认清自己决定追逐梦想。这个过程中,人物根本没立住,人物做出决定的动机太苍白了。他为什么决定去集训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热爱乒乓。那对他热爱乒乓有表现吗?没有,就给了一个医院的镜头,一个爷爷的镜头,没了。

    那于克南呢?叛逆天才,刺头,父子关系不佳。但是编剧的刻画太简陋了,他爸领着他去报到那一个画面,激烈的情绪表达,闭着眼睛就能猜到后面的剧情:勉强留下,依旧惹事,被队友感动,开始承担责任,父子和解,为国争光……这种一眼能看到底的剧情你告诉我有啥意思?

    情节上,真的太寡淡了,毫无戏剧张力,所有的都没有二次反转。开头决赛,特意给了膝盖镜头,好么肯定是受伤了;然后就得是绝不退赛,带伤比赛,遗憾告负,惺惺相惜……拜托,这我闭着眼睛都能猜到啊。开头把徐坦设定成因为关系户进了大名单,然后呢?然后一个美女出来拿灭火器给队友喷了,最后他心安理得去集训了?起码把这个点解释清楚啊。然后集训部分,拍的是很写实,但是我们想看的是戏剧冲突,是主角的成长,不是有了一个插科打诨的新西兰就能掩盖过去的,不是用几个刻苦训练的镜头用一个向上的成绩曲线能说明的啊。

    人物和情节都烂到这个份上了,就甭指望热血了。看了四集最热血的一幕竟然是一个不会打乒乓球的小太妹用灭火器喷北京队全队……我特么真想知道编剧和北京队有多大仇。

    最后,白敬亭发挥尚可,但是他快30了,真没有啥少年感了,16岁不是想演就能演,所谓的四大墙头另外三个有两个超一线一个一线,赶快转型吧。许魏洲……他是真的很帅,但是更适合平面模特以及时尚圈。

    真的很可惜,本以为能看到一部讲国乒的好剧,但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借用短评的一句话,拍的要是有棋魂一半好看也行啊。

     短评

    编剧但凡看上那么一两场比赛,适当了解下在役选手的历程,感受下他们的不易,都不会搞出这么一部剧😡国乒队不养废物!

    4分钟前
    • 嘻嘻
    • 很差

    看起来还不错,先观望!虽然但是白敬亭这身材呜呜呜呜呜呜呜我宣布从现在起我和白敬亭复婚了!!!

    6分钟前
    • 我想吃唐僧肉
    • 推荐

    我看了觉得还挺好看的不用快进,然后打球挺燃的,养猪也很好笑,俩人手铐铐一起更好玩,也没啥真的坏人,男女朋友互动也特别甜,如果大家没剧追的话可以看一看,看了让人心情愉悦,最后想说许魏洲也太帅了吧

    10分钟前
    • 🐰 sarah
    • 力荐

    节奏混乱,摄影拉垮,拍国家队是这样的制作流程吗?跟演员没关系,而是整个制作流程让人觉得很可笑。说是侮辱中国乒乓都算是轻的,一分献上。

    15分钟前
    • GGSjo
    • 很差

    敢吹竞技体育,胆子也是够大,还有预告片白敬亭说出的那句,我不想拿世界冠军和大满贯,只想好好打球。。。我呸,竞技体育就是争个你死我活,只想打球的话,和隔壁公园老大爷去打吧。第一集一来就是苏州世乒赛,好家伙,我当年就是苏州世乒赛入坑的方博,现在偷梁换柱,乱搞。编剧,我真的想骂死你,明明就是融国乒那些段子的梗,好意思吹原创,我呸!!!

    17分钟前
    • vanessa94
    • 较差

    选角太棒了,一个慢热内敛有韧劲,一个天赋极强有爆发力,白敬亭和许魏洲眼神到位,动作到位,真的展现出运动少年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两位少年两种性格有共同的目标,看下来不自觉为他们的热血青春所感动。

    19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推荐

    看的血满上来!你不想当冠军不想大满贯,你多清高啊?艹!不要侮辱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就是要拿冠军拿大满贯!为国为己争光!

    24分钟前
    • 李玉
    • 很差

    看过乒乓球的人,绝对不会觉得这东西拍得好。这是歪曲抹黑国手吗?拍不明白就不要拍,搞得那么悬浮又中二夸张,膈应谁呢?

    25分钟前
    • 雪中贵族波司登
    • 很差

    看到演员粉丝和国乒粉丝相互混战 本来对这种糊剧不抱任何期望 点开第一集却在吃饭的时候慢慢的看了进去 上次有这种体验的剧还是灌篮高手 说实话被现在的粉圈吓到了 只用自己的观点想要去洗别人的脑 真的恶心 说实话 这剧不能说多优秀 但绝对不差 五星平衡恶意差评

    26分钟前
    • Po
    • 力荐

    体育题材最重要解决燃点到底是什么,以及跟纪录片的边界在哪里,毕竟咱是要做一个剧情片,而不是纪录片,开头的比赛戏尝试设置一个悬念钩子,但其实并没有勾住人,就直接进十年前了,你得先告诉我这是个怎样的人、让我先发起对他的好奇、再闪回、我才能进入他的命运,现在这样真的太着急了点。其实还不如把亲情牌挪到前面,上来就告诉我,是因为小时候有哮喘、爷爷喜欢乒乓、于是就练乒乓了,所以即使膝盖伤严重到以后都可能上不了战场,也要打完这一场,可能是爷爷的关键时刻,之类的构建逻辑,可能会更好。反正整体就也挺水的吧,尤其是那个姑娘一出来,鸡汤撒得太随意,剧情节奏一下就一泻千里了,先让情节的刺激度保持住,不要那么快进入日常戏,会比较好。整体来说没有提供新的解读体育题材片的视角,所以不吸引人追看。

    29分钟前
    • 夜礼服假面
    • 较差

    我觉得这部剧真的是在尊重乒乓球,尊重所有热爱乒乓的人。无论是从最开始就去找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做调研,找来国乒教练做专业技术指导,还是演员们刻苦训练想呈现出更加专业更加优秀的表演,抑或是目前已经播出的剧集里对技术细节的刻画,以及每集最后的技术拆解小剧场,主创们认真的态度和对乒乓运动的尊重都很值得表扬啊!

    32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谁说直男不能组cp

    37分钟前
    • Tocca
    • 推荐

    矮油又来双男主鸭,真香定律虽迟但到,于克南嘴上说死活不参加训练营,身体却很诚实实际训练比谁都用力,许魏洲演戏那种劲劲儿的赶脚也贴合角色,直直CP给我锁死

    41分钟前
    • WIKI魏
    • 推荐

    不如直接去看张继科马龙的比赛

    45分钟前
    • momo
    • 很差

    剧本拉胯…乒乓可能是中国人民最了解的项目了,所以很多东西稍微错一点就会引起极大的不适,编剧还是做的太粗糙了。虽然棋魂烂尾了,且是漫改,但依然比这个要更有感染力。当然,演员还是OK的,白敬亭台词进步很大,许魏洲依然特别的好看。

    46分钟前
    • 碎碎念
    • 较差

    看张继科马龙打球不比看这有意思。

    47分钟前
    • 副冠军(在摔拍
    • 很差

    开始是抱着乒乓球版《棋魂》的想法去看的…

    49分钟前
    • 泊安
    • 较差

    竞技体育类电视剧的通病,就是在专业的人眼中,非常的不专业。被人诟病很多的,其一是主角16岁还在省队垫底。这个确实不符合实际,但是也能理解。主角都是20多岁的人,去演个13,14岁的小孩,确实不太合适。其二,很多细节可以看出编剧参考了很多现实球员以及他们的事迹,并且削弱了实力,这让一些球迷感到冒犯。我其实没法共情,在我看来,艺术的再创作,可以有原型,但也不是一定要完全按照原型来。哪怕有原型,剧中人物和现实人物也是两码事。但是我作为一个不太了解乒乓球的观众看这个剧,是觉得还不错的。我不懂乒乓球,剧的表演能够唬住我,让我感到热血与拼搏。每集最后还有专门的科普,可以看出剧组的诚意。作为一个乒乓球运动的推广类型的剧,这个剧还是完成了它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乒乓球的职责的。

    51分钟前
    • 翻个白眼
    • 推荐

    “不想看到一群除了乒乓球,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的人”,数学老师的一番话说得太对了,运动员除了训练也要学习文化课,运动员的生活里也不应该只是训练。这句话对很多人都适用,不要因为专注某一件事而忽略世界多样的美。

    55分钟前
    • 申由己
    • 推荐

    有棋魂一半就好了

    58分钟前
    • 想不到好名字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