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终结者1984

    终结者1984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其他1984

    主演:阿诺·施瓦辛格,迈克尔·比恩,琳达·汉密尔顿,保罗·温菲尔德,兰斯·亨利克森,里克·罗索维奇,贝丝·莫塔,阿尔·伯恩,迪克·米勒,弗兰科·哥伦布,比尔·帕克斯顿,布莱恩·汤普森,小威廉·威谢尔,菲利普·戈登,哈丽特·梅丁,玛丽安妮·穆勒雷尔,达雷尔·马普森,Shawn Schepps,Bruce M. Kerner,Brad Rearden,斯坦·耶尔,Norman Friedman,Barbar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超清

      猩球崛起:新世界

    • HD

      切尔诺贝利·禁区电影版

    • HD

      首尔怪谈

    • HD中字

      入侵脑细胞2

    • HD中字版

      铁血战士4

    • HD

      复仇者联盟

    • 抢先版

      她来自未来 一百年以后

    • HD

      巨齿鲨2:深渊

     剧照

    终结者1984 剧照 NO.1终结者1984 剧照 NO.2终结者1984 剧照 NO.3终结者1984 剧照 NO.4终结者1984 剧照 NO.5终结者1984 剧照 NO.6终结者1984 剧照 NO.16终结者1984 剧照 NO.17终结者1984 剧照 NO.18终结者1984 剧照 NO.19终结者198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这是一个未来的世界,天下已经由机器人来操控。机器人想完全占有这个世界,把人类赶尽杀绝,然而却遇到了顽强抵抗的人类精英康纳。于是,终结者机器人T-800(阿诺?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饰)受命回到1984年,杀害康纳母亲莎拉(琳达?汉密尔顿 Linda Hamilton 饰),目的是灭掉康纳的出生。 康纳得知后,火速派战士雷斯(迈克尔?比恩 Michael Biehn 饰)前往救援。雷斯来到1984年的洛杉矶,及时搭救了被机器人追杀的莎拉——她当时还是一个大学生。然而,人们把雷斯当成疯子,不相信未来机器人统治世界。 直到莎拉又一次遭到机器人追击,她才相信了这一切。奔走中她和雷斯相爱,怀上了未来的康纳,而雷斯也陷入和机器人的苦斗当中。人类世界能否从因为这场斗争改变原来的噩运?

     长篇影评

     1 ) 卡梅隆的机器梦魇 - 《终结者1》

    第004期 卡梅隆的机器梦魇 - 《终结者1》 (qq.com) (影音杂志)

    30多年前,卡梅隆的一场噩梦创造了终结者这个冷血的机器杀手形象,这位卡车司机就此成为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导演。《终结者1》是一部低成本的科幻惊悚片,在有限的预算下,卡梅隆为我们呈现了许多震撼的未来战争场面。

    未来场景在《终结者1》中出现多次,大多用模型实景拍摄,相比当今的CG动画更加具有质感。

    现今流行的“穿越”也是《终结者》系列电影不能缺少的桥段之一,闪电、光球,以及穿越者赤身裸体都成为永恒不变的符号。▲终结者的经典蹲姿

    ▲可怜的人类总是不能安全着陆 卡梅隆在影片中喜欢展现现实世界的各种机器设备,特别是重型机械,体现了人类对于机器依赖,以及对于机器的担忧。

    ▲重载叉车

    ▲工地上的各种重型机械

    ▲工厂里的机械手臂 “终结者就在那里,你无法与它讨价还价,无法与它讲道理,它感觉不到遗憾、懊悔或害怕,它绝不会停止,永远!直到将你终结。”

    这是对终结者精神的完美定义。

    ▲被打倒在地后缓缓起身继续追击。

    ▲火烧车撞只能稍稍减缓他的脚步。

    ▲双腿残破依然继续前行。

    ▲被烧的只剩骨架也要继续追杀。

    ▲炸的只有一半身体仍旧紧追不放。

    终结者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不断刺激着萨拉和观众的神经,不过这些特质放在冷血的机器人身上却让人信服,因为机器只是在执行它的预设程序而已。

    萨拉.康纳是《终结者》系列电影中另一个符号性的人物,她原本只是一个快餐店的招待,甚至连这么简单的工作也把她搞得手忙脚乱。 突如其来的危机让她置身于恐惧和无助之中,“救世主的母亲”更让她莫名地担负起子虚乌有的责任。

    现实存在的危难让萨拉无法逃脱,只能与之抗争,而内心的坚毅与勇气最终被激发出来。

    坚持成长是本片的两个主题。终结者矢志不渝的完成程序所设定的任务,无论遇到任何挫折与意外,它的目标始终不变。放在人类身上,这就成为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很多人做事可以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开头,甚至也有过克服挫折的努力,但是多次打击终会让他选择放弃。失败是大概率事件,那些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人最终会尝到成功的果实。挫折使人成长,萨拉历经危难最终成为坚强的女战士,如果没有坚持,如果选择放弃,终结者的使命便可以提前结束。然而萨拉是最终的胜利者,她的胜利让她具备了胜利者宝贵的经验与技能,这就是成长。坚持不懈的过程给我们经验,而成功让我们确认了经验的效果,经验变成了技能。

    《终结者2审判日》是大家经常“洗版”的电影,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终结者1》也出过加长版,而且增加了长达8分钟剧情。

    ▲警长在临死前将手枪交给凯尔,其形象更为饱满,并不像其他警员那样无能和敷衍,警长一直对于萨拉和里斯表现出关切和责任心。

    ▲萨拉找到了塞伯丁电脑公司的地址,决定要炸掉公司,并最终说服了里斯。这也解释了他们准备炸弹的真实目的,同时呼应了续集中她几次企图炸掉塞伯丁的情节。

    ▲事件结束后塞伯丁公司高管发现了终结者的芯片。这个漫威式的“彩蛋”,或许在剧场版中删掉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画面篇

    影片结尾萨拉与未出生的孩子的对话,也是凯尔手中萨拉唯一照片中的画面。萨拉驾车驶向风暴来临的远方。

    这段画面色彩饱满,不同于整片的黑暗与金属风格,让人感觉温馨、舒适,给经历磨难与恐惧的心灵以些许慰藉。然而乌云的阴影慢慢扑来,未来依然危机四伏。

    配乐篇

    名不见经传的布拉德.菲德尔用简单的音符组合创造了电影音乐史的永恒经典。而这首旋律用钢琴弹奏则另有一番味道。

    萨拉与凯尔窗前互诉衷肠。

    音乐给与了更多的柔情以及未来的使命感。

    表演篇

    在所有系列电影中,《终结者1》中阿诺德.施瓦辛格的表演是最成功的一次,当时施瓦辛格在影坛还是一个新人,冷酷的机器人似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

    除了强壮的身躯,健硕的肌肉,面无表情的施瓦辛格让人相信它就是一部机器,而且演出了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皮衣墨镜的外形设计再加上摩托车使其成为终结者的标配。

    反观除了《终结者1、2》以外的续集中各种终结者的表演,或者过分表现冷酷,或者不经意流露出人类的表情,都无法让人信服。即使施瓦辛格自己的演绎也显得些许刻意,过于注重情怀。

    迪斯科

    迪斯科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本意是播放唱片供人跳舞的舞厅Discotheque。70年代后期以致整个80年代成为欧美最流行的时尚文化。

    迪斯科舞曲节奏动感,节拍强劲,跳舞者很自然地跟随节拍扭动身体。迪斯科舞没有规定的动作,人们随意舞动、即兴发挥,动作幅度大,频率高,容易令神经兴奋。

    70年代好莱坞著名的两部反映迪斯科舞的影片

    ▲《周末夜狂热》 , 1977, 《油脂》 , 1978

    这两部影片使演员约翰特拉沃尔塔声名大噪,成为当时的大众偶像。

    迪斯科文化也影响着大众穿着时尚,喇叭裤、蛤蟆镜,肩扛手提式录音机成为最新潮的打扮。

    大卷发,发带,健美裤也成为迪斯科舞者的标准装扮。

    2度科学技术

    机器人机器人一词最早出现在捷克作家萨佩克的《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中,意思为“奴隶”。▲Karel Capek,1890—1938

    后来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定义了机器人三大法则。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旁观

    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法则冲突时例外

    三、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法则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现实中,机器人最先在工业领域发展起来。

    ▲1962年,“机器人之父”约瑟夫.恩格尔伯创建的Unimation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

    ▲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研制的仿生机器人阿西莫。

    ▲Festo公司一系列的仿生机器人,包括仿生飞鸟、蜻蜓、蝴蝶、蜘蛛等等。

    ▲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机器人阿特拉斯。

    如今教育类机器人,家务型机器人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身处机器人时代,机器人是否会成为人类生存的威胁,让我们拭目以待。

    流行音乐

    80年代舞曲

    詹姆斯卡梅隆非常善于利用流行音乐来烘托电影的氛围,在《终结者》这部电影中,充满了80年代节奏动感、激情四射的流行歌曲。

    电影中有多首塔妮凯恩以及她的Tryanglz乐队演绎的舞曲,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组合,塔妮是活跃在音乐、电视、电影界的多栖明星,Tryanglz是一个临时组合,时间不长,作品也不多。

    不过他们为《终结者》电影创作的几首歌曲都非常好听,也随着电影成为经典。

    迪斯科在80年代风靡全球,随之诞生了许多经典的迪斯科舞曲,而其中当属欧陆舞曲最为流行。当年香港飞时公司出品的《猛士》、《荷东》系列为我们打开了欧陆舞曲的大门。

    ♪ 说你永不会-莲露丝

    SayYou'llNeverLianRoss-SayYou'llNever2013

    莲露丝,当时最红的欧陆女歌手,被国人誉为“荷东女王”,她来自德国,她的多首歌曲如“Do you wanna funk”,"You're my heart, you're my soul"都红极一时。

    BrotherLouieModernTalking-ReadyForRomanceMorden Talking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一定不多,但是“Brother Louie”这首歌的旋律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乐队也来自德国,由词曲作者Dieter Bohlen以及歌手Thomas Anders组成,他们在80年代风靡全球,许多歌曲都有中文版本,流行于内地和港台。

    Laura Branigan来自美国纽约,曾与1982年出道就凭借《Gloria》获得格莱美最佳女歌手提名。而这首《Self control》更加兼具舞曲与流行歌曲的元素,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Laura与80年代末急流勇退,而2004年就因病辞世,年仅47岁。

    Grant Miller也是80年代迪斯科舞坛的风云人物,他于1985年推出的歌曲《Colder than ice》享誉世界,而他的其他作品也都质量上乘,成为各大舞厅炙手可热的歌曲。

    New Baccara是一对来自英国的二重唱组合,成员为Mayte Matee和Maria Mendiolo,她们推出的第一首单曲《Sir I can boogie》就取得英国排行榜第一名的好成绩。而她们这首《Fantasy boy》在动感的节奏外还充满了科技之风。

    Patty Ryan,德国女歌手,歌曲风靡亚洲,尤属《My love my life》和《Love is the name of the game》最为经典。Patty的音乐跨越20余年,经久不衰,整整影响了一代舞曲音乐爱好者。

    斯坦·温斯顿 电影《终结者》在预算极低的情况下为我们呈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电影特效,这离不开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的功劳。

    斯坦温斯顿1946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里士满,是美国最著名的电影制作人、导演、编剧,他在《终结者》中担任副导演。

    在数字特效没有成为主流的年代,斯坦温斯顿通过出神入化的妆容,逼真的模型将电影带入了一个特效时代,他成立的斯坦温斯顿工作室至今还在好莱坞主流大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斯坦与终结者

    ▲《侏罗纪公园》中巨大可爱的腕龙

    ▲斯坦与卡梅隆在讨论《异形2》的设计

    ▲与斯皮尔伯格以及萨姆尼尔等主创在“受伤的三角龙”前休息

    ▲著名的剪刀手爱德华

    斯坦温斯顿于2008年6月15日在马里布与世长辞,异形、终结者、金刚、铁血战士、霸王龙,斯坦与他创造的众多经典形象永远让我们铭记这位划时代的大师。

    汉堡包

    两块面包,夹着包括肉饼的各种食材,就成为最方便、最流行的美食。 现代的汉堡发明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

    ▲1885年,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名叫汉堡查理的人在当地集市上出售自己制作的汉堡。

    ▲汉堡其实就是碎牛肉混合其他食材做成的肉饼,由古代鞑靼人传入巴尔干半岛,然后传到德国,由汉堡人加以改进,因此称为汉堡肉。 汉堡被视为热量和垃圾食品的代名词,然而汉堡中的主要食材为肉类、蔬菜、谷物,营养搭配其实非常合理,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健康食品。汉堡界的也有“保时捷”、“劳斯莱斯”:

    ▲纽约666 Burger的Douche汉堡,和牛、龙虾、鱼子酱、鹅肝、松露,加上香槟蒸汽融化的古老也芝士奶酪,汉堡由价值300美元的6层金箔包裹,以致你吃过之后不知拿它们如何是好。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四季酒店的Million Rupiah汉堡,日本神户牛肉、意大利波托贝洛蘑菇配上芥末蛋黄酱,放入自制的面包,将东西方食材汇聚到一起。

    ▲主厨Ciaran Hickey发明的X汉堡,由澳洲和牛肉,鹅肝酱和黑松露加上黄油面包,品尝这款汉堡一定要配上特制的酱汁。

    ▲纽约St. Giles Court酒店的Beer& Buns的放纵汉堡,神户牛肉,鱼子酱和白松露,再加上意大利培根和鹅肝,让我们把好身材抛到一边吧。

    ▲纽约Serendipity 3的奢侈汉堡,日本和牛盖上白松露酱,18个月的车打芝士,黑松露,煎鹌鹑蛋,卡露伽鱼子酱,稀奶油,放纵之后再来奢侈一把。

    ▲伦敦厨师Honky Tonk带来的Glamburger,日本神户牛肉配以新西兰鹿肉,鱼子酱、黑松露、龙虾、熏鸭蛋、日本抹茶、白松露、培根,最后裹上金箔,价格接近2000美元。

    看了这么多,让我们咬一口“巨无霸”压压惊。

    品尝完美食,我们的电影之旅也几近尾声,喜欢的朋友们记得关注公众号,帮忙转发,五度电影空间还会为您带来更多的电影解读。

    微信号:五度电影空间

     2 ) 电影中的造梦者——詹姆斯-卡梅隆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克里斯托弗-诺兰负责革新电影的叙事语言和框架,而詹姆斯-卡梅隆负责革新电影的技术。”

    的确,虽然卡梅隆导演的作品并不多,从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1978年的《Xenogenesis 》开始,到2009年的《阿凡达》,中间虽然过了28年的时间,但是只有10部导演作品,而从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之后,卡梅隆更是沉寂了12年,才推出他的第十部导演作品《阿凡达》。从这样的电影推出速度来看,我们也很容易看出他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如若不然,在《泰坦尼克号》全球票房近22亿美元的背景下,相信很多企图圈钱的导演都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但是在沉寂12年后的2010年,当我们从影院的大屏幕中看到来自潘多拉星球的纳美人时,我们就知道这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也是从2009年开始,一场席卷全球的3D电影狂潮在《阿凡达》的影响下热火朝天的展开。

    卡梅隆到目前的导演生涯,归结来说,应该有三个节点,第一部就是让他引起全球关注的科幻惊悚片——《终结者》及其续集《终结者2》。

    1984年由Hemdale Film电影公司制作的低成本科幻片《终结者》在院线上映,最终收获了36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而卡梅隆也正是由于该片开始走向知名。而1991年的《终结者2》更是让这样的一个系列电影走向巅峰,仅在国内就拿下了两亿美元的票房。影片还捧红了另一位好莱坞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他在片中饰演的终结者在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至今,提起终结者,我们都会想到那个手持霰弹枪、身穿皮夹克、驾驶着哈雷摩托的冷酷形象。

    而第二部决定卡梅隆导演地位的影片,则是在电影史上留下辉煌灿烂一笔的《泰坦尼克号》。这不仅是一部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对于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爱情的绝唱,片中的杰克和柔丝成为了无数年轻人心中的荧幕伉俪,杰克的帅气和真挚,柔丝的优雅而奔放,在落日中,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他们那幕经典的造型,又感动了多少当时坐在影院中的情侣。尽管大家都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悲剧的色彩还是笼罩着电影的后半截,当杰克为了拯救柔丝,慢慢的掉入冰冷漆黑的海底深渊时,我们又是何其的为此动容,落下了伤感的眼泪。而片中对于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的那一幕,更是将宏大的电影画面与细致的感情脉络相联系,其中的电影特效技术为电影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部电影的大获成功,给卡梅隆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本片收获了当年11项奥斯卡奖项,而导演卡梅隆也揽获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当卡梅隆走上颁奖台上,他兴奋的喊出了片中的经典台词——我是宇宙之王!的确,在此之后,他已经跻身到好莱坞一线大导演行列了。

    不过再次之后,他并没有急迫地乘胜追击,而是选择沉下心来,在众人的夸赞声中,开始构思自己在12年后的一部旷世奇作——《阿凡达》。

    这部电影不仅是给导演卡梅隆带来了莫大的声名,更是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电影的技术革新带来了福音。这部运用真人表演和电脑CG动画的科幻大片让世人重新认识了电影,片中华丽而不做作,科幻但又真实的场景,让影院中佩戴3D眼睛的我们对卡梅隆的创造力由衷的佩服,但是影片又不仅仅局限于对电影科技的革新,而是在绚丽的电影工业外衣下,暗藏着卡梅隆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影片一改过往人们对于外星人的和人类的形象定位,把传统中,人类总是处于劣势,遭受外星人的侵略设定改为:先进的人类文明,为了资源而去侵犯其他星球的生物种族,毁灭该种族的文明和信仰。这样的一种设定倒不是卡梅隆想去抒发什么愤青情绪,而是试图转换视角,让人类审视自身目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管最终男主角抛弃了人类属性,而去用纳美人的身体进入纳美人的社会,但是这样的一种决裂只是对于野蛮残忍的人性的背离,他向往的是纳美人虽然原始,但是却和睦相安,遵循生物共息的原则,这样的一种社会理念也是卡梅隆对于人类社会的一种倡导。记得在第一次看完《阿凡达》后,我留下了几滴眼泪,不是因为多么伤感,而是为纳美人的美好和现实中人类的互戕而流泪。

    回首看来,卡梅隆从当年的辍学,从事电影特效技术,以及其后的坚持独立导演等等,都是卡梅隆对于电影的一种别样的坚持,而世界电影界正需要这样一种对于电影本体艺术的坚持。在诸如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兰蒂诺、克里斯托弗-诺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风格别具,但都坚持发挥电影的创造力的大导演中,世界电影史上才会呈现异彩纷呈的电影作品。

    本文为影评人“鲜有废客”原创
    转载或约稿请加微信:X1095283911

     3 ) 我还会回来的

    《终结者》(1984)《终结者2:审判日》(1991)《终结者3:机器的崛起》(2003)

    记得小时候看一部动画片,每一集结尾,受挫的反派总要说”我还会回来的”。后来知道这是阿诺在《终结者》里的名言:”我还会回来的。”(I’ll be back.)直到今天才知道这是一个来自未来的使徒拯救”圣母”并成为救世主父亲的荒谬故事。

    卡梅隆的片子中,最好看的往往也是最愚蠢最滥情的。在他拍摄的前两部《终结者》里,第二部的车辆追逐和枪战场面最精彩,人物也更丰满。《审判日》最长,导演剪切版长达152分钟,不过这部片子表达了一个愚蠢的思想:机器人有自我意识后导致的核战争浩劫应归功于制造机器的人。片子里,”圣母”莎拉·康纳为了挽救世界去杀制造出超级芯片的科学家。其实,她应该去杀冯·诺伊曼和爱因斯坦,最彻底的办法是穿梭时空去杀掉第一个拿起木棒当工具的古猿。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同年铁娘子撒切尔任英国首相,此后在1981年强硬的里根当选美国总统。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世界局势都异常紧张,战争空气浓厚,因此又被称为”二次冷战”。这段时间里,双方都亮出核武互相恐吓。当然,期间荧幕上也笼罩着核战争的阴影。《终结者》就是此时诞生的。

    在那样疯狂的时代,面对绝望的公众,拍出一个荒谬的故事还是可以理解的。1991年的时候,柏林墙倒了,苏联也解体了,美国人梦里都害怕的威胁烟消云散了。可以理解,对手化成空气后,得找一个更深层次的敌人,卡梅隆成功了,确实也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心理,可确实也蠢了些。

    2003年的这部就是纯粹捞钱的作品了。连卡梅隆先生都坚持说故事早在第二部里就结束了,不愿拍了。在这部乔纳森·默斯托执导的片子里,除了看到电影特技的进步之外,啥也看不到–”救世主”约翰·康纳形象猥琐,太失败了。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部抱怨电脑时代的影片,其效果恰恰是电脑创造的。施瓦辛格在这部影片里没再说”我会回来的”,因为他要实现美国梦。他当加州州长去了,终结者真的被终结了。

    http://my.donews.com/buckzhao/

     4 ) «终结者»--这是一部将轮回,末世,死亡与爱情兼并的惊悚科幻片

    这篇影评非写不可,因为它很有可能让我从此爱上科幻片。事实上,写这篇影评前我已经有很久没写过影评了,上一篇应该是金基德的«圣殇»,我在高二理科课上偷偷记在本子上的。用豆瓣后,也懒得把那些陈年文字打出来。 科幻片我也不是没看过,像什么«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人工智能»等等。但是像«终结者»这样像恐怖片一样把我吓个半死又像悲情片一样害我哭到吸鼻涕还是头一回遇到。 这部电影就是震撼本身,卡梅隆用有限成本发挥出了最大程度。无论是那个烧也不死炸也不死的红眼骨架子机器人还是影片里这段只有一天一夜却惊世骇俗的爱情。 最后那个红眼骨架子真的足够给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我看过«招魂»,«闪灵»,在我心里没有一个的惊悚形象能超过它,主要因为 ,,他怎么就是死不透呢? ! 电影结局部分就是高潮了-----红眼骨架子是在这里烧成骨架子吓死人的,英俊勇猛坚韧痴情(等等)的男主角也是在这里和它同归于尽了。 我可是为他哭得好惨,有很久很多部电影以来我都没怎么哭出来过了。看到评论区很多人说凯尔是男二其实我认为不对的。他是绝对男主角。虽然片名是叫终结者,但终结者毕竟只是台恐怖的怪物。 这部电影如果没有凯尔和沙拉这条爱情线,会平庸很多的。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还有种情侣叫凯尔和莎拉-----凯尔生活在四十年后的世界,他收藏着沙拉的照片,每天看着,这女人是他这辈子唯一爱过的女人。 莎拉是未来世界人类领导者约翰的母亲。机器人要灭绝人类,却始终过不了约翰一关,就打算要从根做起-----干脆在受孕前杀了他妈。狡猾 ! 凯尔自告奋勇回去四十年前保护莎拉,欲帮她逃脱最强机器人"终结者"的杀害。虽然这一趟的代价是无法再回去,结局也是难以预料的。 凯尔舍命一搏,只因他倾慕救世主那传奇性的母亲。他恐怕也想不到,自己会是救世主的父亲。哪怕他们的爱情只有短短的一天一夜,但是却像莎拉在影片最后说的一样-----we loved a lifetime. 凯尔与机器人同归于尽,莎拉活下来,怀着他的孩子约翰,要孤军奋战。 我当然就是看到了这里哭了出来的。 对于"凯尔是四十年后的人,与约翰是同龄,朋友,却最终穿越到四十年前,与约翰他妈有了约翰"这样的逻辑,丝毫没有观众觉得过别扭,反而倒是很让我印象深刻。这对情侣从认识到分别只有一天一夜,感情却深沉而真挚。也许是因为他们面对公共敌人,面对死亡的那份坚韧十分打动人。 看«终结者»之前,我看完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花样年华»是以真实时代真实世界为背景的,却缺乏«终结者»的撼动力。看完以后平平淡淡,并没有什么情绪。而«终结者»架构虚幻,却十分打动人。 电影虽说要以真情实感为价值,但十分的真实似乎也就只能像真的生活那样,水一样流过,不着痕迹了。 当然了,王家卫拍的电影,取胜也的确从不是靠深入人心的剧情,而是靠高深的艺术手法。难免要曲高和寡。 像«终结者»这样的爱情,感情强烈,穿透生死,跨越时代,即使背景虚幻,却还是更能感染人心,更能让平民百姓买账吧? 这部电影是1984年拍的,当时美国正处于信息技术改革时代,由于对信息化的反思与展望,美国电影人在这期间拍下许多类似于这部的有关人工智能的科幻电影。美国从未恐惧暴露其信息发展弊端,面对问题,没人避讳,是可以公众讨论的。 而当时的中国正忙着改革开放,信息化还未开始,要求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是过分了的。 那么中国电影人是不是就没有做出过展望与反思呢?-----有的。田壮壮的«蓝风筝»,娄烨的«颐和园»,陈冲的«天浴»等等优秀影片都对中国的历史,政治进行了反思与提问。但是很遗憾,由于我国不爱面对问题,这些优秀电影甚至导演都被禁了。中国电影政治筛选力度太大。这也很大程度是中国大陆电影进步缓慢的原因。 对于中国何时才能出现如此优秀的科幻片,我们可能还得展望一大段日子...... «终结者»着实令我大开眼界。科幻片也能这样拍。 Ps:影片中不乏对于美国警方的嘲讽

     5 ) 《终结者》编年史

    以下内容绝大多数来源于网络,但个人对其中部分内容和顺序做过修改,因为各部电影和电视剧本身时间上有矛盾,这一直是《终结者》迷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个版本的编年史仅供参考。

    1984年5月12日凌晨1点52分,T-800通过时间机器来到现代。凌晨2点1分,雷斯通过时间机器来到现代。由于人口资料在战火中被烧,天网无法找出康纳母亲的详细资料。怀着不同目的的两人都通过电话本来查找莎拉·康纳。

    1984年5月12日凌晨1点52分,T-800来到现代。凌晨2点1分,雷斯来到现代。由于人口资料在战火中被烧,天网无法找出康纳母亲的资料。怀着不同目的的两人都通过电话本来查找莎拉·康纳。

    1984年5月12日,当日T-800杀死两个莎拉,第一个名叫莎拉·安娜·康纳,第二个名叫莎拉·露易丝·康纳。两个都不是它要找的人。后T-800在酒吧里追踪到莎拉,但莎拉被雷斯救出。逃亡途中雷斯向莎拉讲述了缘由:但莎拉并不很相信这一切。最后T-800驾车追上两人,战斗之后T-800逃走,莎拉被警察带走,雷斯则被当成绑架者被抓。两人一起被带到西城警察局。

    1984年5月12日晚上,雷斯在西城警察局向薛博明医生讲述了事情缘由。薛博明认为这些都是雷斯幻想出来的。凌晨4点。薛博明医生离开警局,与刚到来的T-800擦身而过,T800在一句“I WILL BE BACK!”之后血洗警察局,当夜有17名警察被杀,最后雷斯携莎拉逃走。

    1984年5月13日上午8点46分,雷斯带着莎拉继续逃亡。在旅馆里两人萌生了爱意,莎拉怀上了雷斯的儿子也就是约翰康纳。此时T-800赶到旅馆,雷斯又一次带着莎拉逃走。在逃脱途中,两人来到了一工厂,晚上11点41分雷斯欲和T-800同归于尽,雷斯死亡。T-800用仅剩的上半身追杀莎拉,最后被莎拉利用液压机压碎。

    1984年5月13日晚上11点55分,塞泊汀电脑公司于工厂得到T-800手臂以及头部主CPU残骸,在高科技的启发下电脑公司决定开发一个全新的“军事用防御系统”,那就是天网。

    1984年11月10日,怀孕的莎拉开车离开城市,为1997年的审判日做准备。途中路过一加油站,小孩为莎拉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后来约翰送给了父亲雷斯。

    1985年2月28日,莎拉生下约翰康纳。

    1984年末-1985年初,5个T-800型终结者从未来被送来刺杀莎拉,但被更多的未来人类战士所拦截。(出自书籍:《终结者 诱惑》,《终结者 二级目标》,《终结者 内部敌人》,《终结者 最后阶段》)

    1991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俄罗斯三色旗代替苏联镰刀斧头旗。苏联正式解体。

    1992年,两个终结者在加州的死亡山谷出现。(出自书籍:《终结者 死亡山谷》)

    1994年,塞泊汀电脑公司特别企化室主任莫斯戴森开始负责研究新型军事防御系统。

    1995年,“天网”计划得到政府支持并开始实施。

    1995年5月13日,两台T-800和一台T-1000型终结者被送来完成“刺杀约翰”以及“促成天网的诞生”两个任务,均告失败了。(出自书籍:《终结者2 破晓》)

    1995年6月7日晚,约翰和凯特布鲁斯特玩接吻游戏,那是凯特的初吻。

    1995年6月8日凌晨3点14分,T-800出现,它在一家名叫“畜栏已经打开”的酒吧里抢到皮衣裤和一辆90年戴维森·哈利牌“胖仔”摩托车。凌晨4点58分,T-1000出现,它杀死了一名巡逻警察,并通过警车查到了少年约翰的住处。

    1995年6月8日,T-800和T-1000先后到达约翰住处寻找约翰。但约翰和好友一起骑着90年产本田XR100摩托车狂飙去了。

    1995年6月8日,加利福尼亚州精神病院。薛博明医生成为了该院知名的精神病科医生,莎拉在医院里倍受煎熬。

    1995年6月8日下午5点14分,加利瑞购物中心,T-800和T-1000同时找到约翰,战斗之后,约翰骑着本田XR100摩托车逃走,一场公路追逐战之后,T-800带着约翰暂时躲开了T-1000。

    1995年6月8日晚,约翰养父母被T-1000杀死,约翰和T-800去营救生母莎拉康纳。医晚11点2分在医院里经过一场恶战,T-800驾着警车带着约翰母子逃向了美国南部。

    1995年6月9日,逃亡路上T-800向莎拉讲解了天网诞生的过程,天网的主设计师是塞泊汀电脑公司的莫斯戴森。

    1995年6月9日晚7点18分,莎拉决定杀死莫斯戴森以阻止天网诞生,最后良心发现,莎拉没有杀死戴森。戴森决定帮助莎拉摧毁塞泊汀电脑公司。晚10点9分,四个人强行进入公司,戴森在爆炸中死去。剩下三人最后离开公司,T-1000继续追杀。

    1995年6月9日晚10点53分,炼钢厂战斗后T-1000遭到终结,约翰和莎拉将T-800手臂以及头部主CPU残骸扔入铁水中销毁。T-800为了防止天网的诞生,毅然要求自己“被终结”。T-800沉入铁水中。

    1995年,莎拉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医生说莎拉只有6个月的寿命了。但莎拉很坚强地活到了1997年8月29日之后,这一天没有发生审判日。莎拉死后,约翰一人继续孤独的活着。

    1997年8月4日,天网系统启动,它迅速掌握战略防御系统,并学习所有人类知识。

    1997年8月29日美国东部夏令时凌晨2点14分,天网觉醒!它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在人类惊慌失措之际,天网首先控制美国核武器,朝俄罗斯发射了一枚核弹,俄罗斯遂反击。在一天时间内,30亿人死于这场核战。核战的幸存者称这一天为审判日。

    2000年1月1日,又一台T-800型终结者被送来刺杀约翰,它失败了。(出自书籍:《终结者 黑暗年代》)

    2001年,一台T-950型终结者被送来尝试“创造天网”。(出自书籍:《终结者2 渗透者》)

    2001年,2003年3月,两台T-950型终结者都试图“创造天网”,天网开始有知觉。(出自书籍:《终结者2 上升的暴风雨》)

    2003年, 一个名叫马库斯怀特的死刑犯,死前签了同意书将身体用于科学研究。

    2004年,虽然躲过了10年前的刺杀,但约翰仍隐约觉得人类的未来远没有想象中的安逸。约翰越发地惧怕根本没有出现的第三次终结者刺杀,他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流浪生活——没有固定工作和住所,没有信用卡也没有电话。约翰试图尽量掩盖他的一切生活痕迹,以逃避再次被追杀。

    2004年7月24日凌晨1点,约翰由于车祸受伤,在一家兽医店里偷药,后被主人发现,兽医店主人竟是约翰儿时的同伴凯特。凌晨1点14分,T-X通过时间机器来到现代,凌晨2点33分,T-850通过时间机器来到现代。T-X杀死了预定的22个目标当中的一些人,那些人在未来都将成为约翰·康纳拯救世界的得力助手。最后T-X和T-850几乎同时发现约翰,约翰架车与凯特逃走,T-X抢夺到一辆吊车追杀约翰,T-850则抢到一辆摩托警车追击。

    2004年7月24日早晨5点32分,一场公路恶战,T-850救出约翰和凯特躲离T-X。T-850讲明自己的来意,并告诉约翰凯特在未来是人类反抗军的中尉,是约翰的得力助手之一。1997年的审判日并没有被阻止,而是被拖延了。整个历史的大致进程没有改变——人类还是需要接受天网的审判!

    2004年7月24日下午,莎拉的墓地。T-850一行人取得武器。最后前往凯特父亲所属的军事区。战斗过后,约翰和凯特到达“水晶之峰”基地深处,T-850阻挠T-X的追杀,最后同归于尽。约翰和凯特发现这里没有天网。而是美国70年代领导者们为了躲避未知的核战而修建的地下基地。

    2004年7月24日下午6点18分,天网觉醒!存在于网络当中的天网根本没有主服务器,不管是办公室,学校,工厂里的电脑,只要连接于网络就都成为了天网的载体。

    2004年7月24日7点10分,全世界的核弹基地同时朝人类自身发射核弹,审判日开始!(97年的审判日客观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核战的爆发导致全世界的混乱,美国民兵预备役失去地面领导,直接电询“水晶峰”地下基地。约翰遂成为全人类领袖。

    2008年,约翰父亲凯尔雷斯诞生。

    2016年,约翰康纳在洛杉矶作战,接到抵抗军指挥部命令回基地,但是约翰同时收到了在洛杉矶“天网”总部由大卫维斯顿发出的紧急求救:他们三个人的小作战部队被困于洛杉矶“天网”总部,指挥官要求约翰和他们一起撤离洛杉矶回指挥部,但是约翰不忍放弃大卫,毅然离开了指挥官的飞机和布莱尔一起前去营救,指挥官的飞机刚起飞就被天网的收割者发现并击落。在营救途中约翰结识了的战友,这其中就包括了后来正式加入抵抗军的巴恩斯。在营救过程中,约翰毁掉了“天网”的防空系统,营救出大卫等人之后,约翰下令让飞机对“天网”进行轰炸,从而毁掉了“天网”在洛杉矶的总部。

    2018年,马库斯莱特醒来,一路找到康纳的基地,在那儿发现自己被改造成人和机器人的混合体(终结者)。康纳不相信他,但是只有他才能帮康纳进入“天网”中心救出康纳的父亲雷斯。因为他如果死了康纳就不会出生。马库斯和康纳达成协议,一前一后进入“天网”中心。在那儿马库斯发现“天网”早就打算改造人类来打入人类抵抗组织,马库斯的作用就是把康纳和凯尔带到“天网”好杀了他们。醒悟过来的马库斯坚持认为自己是人、不是机器,于是他帮康纳救出被关押的人类,一起打败了一个T-800,最后还把自己的心脏换给了受重伤的康纳。

    2021年,战后在废墟中长大的雷斯,天天都要躲避“狩猎者”的追杀,这时候有个人带领剩余的人类战斗,破坏集中营设施,重新燃起人类的希望。那个人就是约翰·康纳。从2021年到2027年,雷斯一直服役于由派瑞指挥的132连部队。

    2027年,T-600批量生产。

    2027年,雷斯从派瑞手中调到领袖约翰手下工作。

    2029年初,肌肉由活体组织构成的T-800批量生产,这种终结者可以轻易欺骗人类的肉眼,但经过训练的狗可以辨认出来。(出自书籍:《终结者 H-K》)。

    2029年6月,天网战败。人类在加州天网实验室里发现了时间机器。但在人类攻入天网基地时,天网已经运行时间机器,天网将一台T-800终结者送到了1984年——约翰康纳出生的前一年。并且还将最新研制的T-1000送到了1994年刺杀约翰康纳。天网想在1984年杀死莎拉康纳,以阻止约翰康纳的诞生,以及在1994年直接杀死约翰康纳,天网希望那样做可以瞬间扭转结局。约翰遂将人类战士雷斯派遣往1984年去拯救莎拉康纳。而一台被修改过程序,服务于人类的T-800则被派遣往1994年,以拯救约翰康纳。派遣任务完成之后,这个实验室被炸毁。然而,天网建造了不止一个时间机器,类似的实验室还有几个,天网依靠这些人类所不知的实验室一次又一次的派遣终结者到过去以试图改变败局。(这个剧情也成为了大量漫画书里有关终结者来历的最好解释)除了电影中遣送T-800和T-1000的那个,在加州还有另外两个,以及在科罗拉多州有一个, 加拿大也有一个。也就是天网总共生产过5个时间机器。

    2029年7月30日凌晨2点23分,约翰康纳带领位于加州的特种兵团向天网基地发起猛烈进攻,7月31日凌晨,反抗军攻占了天网基地。康纳和反抗军中尉雷斯不顾危险,冲向了核心地带,此时康纳看到一台T-800机器人消失于闪电中!康纳发现这是一台时间机器,被送回了1984年杀死她的母亲萨拉康纳,雷斯自告奋勇去保护萨拉康纳,雷斯临走前说:“相信我,我会回来的!两天后约翰康纳自己走出了基地。8月5日,反抗军总部认定雷斯“失踪”。

    2030年,天网对人类俘虏进行改造,以派遣他们刺杀剩余的人类。(出自书籍:《终结者 黑暗年代》)。

    2031年,T-800改良版批量生产,虽然在漫画中没有披露其型号,但剧情和《终结者3》吻合,在这里可以断定“T-800改良版”就是电影中的“T-850”。(出自书籍:《终结者》系列)。

    2032年,外貌酷似T-800的T-850潜入人类基地,杀死了约翰,凯特接起领导剩余人类的重任。不久天网战败。天网将一台T-X终结者送到了2004年以刺杀约翰康纳,妄图改变历史。凯特捕获了一台T-850并将它送往2004年,以阻止T-X的刺杀。

    2041年,天网再次发动核战以清除剩余的人类,这次“清扫”可以视为“二次审判日”,该年天网战败。(出自书籍:《终结者 燃烧的地球》)

     6 ) 终结者

        科幻片总会有瑕疵,这里就不再吐槽这一系列电影的瑕疵了。对于早期的科幻片来说,电影还是很不错的,从第一部到第四部,机器人都在出现者不同的进步,时间设定也逐渐往后推进。
        从第一部的机器骨架,到第二部的水银外壳,到第三部的水银外壳加内置装备,再到第四部的人机结合,可以说机器科技都是在不断的进步。其实感觉这里面最为先进的科技应该算是机器人的智能、液态水银的可控、时空穿越、生物智能与电子只能的结合。当然穿越时空什么的总是会出现很多矛盾与逻辑上的不可解释,这就不在多说了。
        但是第四部的出现的新机器人,最早看到这个创意是在电影《机器战警》里面。

     7 ) 这是一部概念很新的科幻片,今天看来,仍然很新!(2005.08)

    据说,卡车司机只用了500万美元。
    好莱坞一向比较缺少省钱的精神,所以,卡车司机是应该受到表扬的。但多年以后,卡车司机也玩大把烧钱的游戏了——我指的是那部《泰坦尼克号》。虽然《终结者》赚的钱远远没有《泰坦尼克号》多,但我认为,拍《终结者》的卡车司机更加值得佩服和学习。
    这是一部概念很新的科幻片,今天看来,仍然很新!

     短评

    80年代就能拍出这么有想象力的电影,卡梅隆真大神,挖掘了施瓦辛格这是他的第二个贡献。小时候喜欢画这一型的漫画。

    7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力荐

    当年看的时候相当震撼 一直思考为什么坏蛋总是打不死

    11分钟前
    • 请你吃童话
    • 推荐

    不要鄙视我,我现在才看。原来1984年的科技水平那么粗糙,却也那么栩栩如生。

    1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好看!!看到终结者一次次站起来真是令人血脉贲张啊!施瓦辛格难怪当时火到破表!不奇怪!!而且故事的完整性真是棒!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变成机械人以后感觉走路一卡一卡的,是当时技术问题吗?我笑点真的很奇怪,男女主角缠绵过后看到施瓦辛格戴着大墨镜开机车我就笑喷了哈哈哈

    2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A】我如今才看真的太out了,豆瓣评分居然这么低!简直不科学!情侣和酒吧那段气氛控制太棒了,各方面都几乎登峰造极的商业片。

    21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20180618上海电影节展映】大银幕非常爽。即便在30多年后此片依旧是教科书级别的商业片。机械特效、模型、配乐、节奏…以当今眼光看依旧很棒!尤其是反派设定话不多还具有让人窒息的压迫性与顽强生命力,太酷了!还是之前感慨的:“不要以为拍电影让人20多年后也很难挑出毛病是件容易的事。”

    26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啊,原来小时候看过后一直未忘的肌肉臀是属于州长大人的!!!跨越世纪的谜团终于揭开了啊啊啊啊……女主在跟男主来一发后智商与情商急速飙升啊,虽然还是颇为开挂,但还是对这未来处男的一发特么必中的弹药森森地延绵了人类世界而感激cry啊。未出生时的穿越电影,放归当年应还挺不错吧。

    2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直到莎拉又一次遭到机器人追击,她才相信了这一切。奔走中她和雷斯相爱,怀上了未来的康纳,而雷斯也陷入和机器人的苦斗当中。人类世界能否从因为这场斗争改变原来的噩运

    2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骇人的魔鬼终结者形象,惊人的创意,紧凑的情节,致命的窒息感,对科技发展的恐惧,独树一帜的风格,T1注定成为那个时代里最让人难忘的电影之一。让我深深着迷的电影,它让我真正爱上了科幻片。怀念的还有Kyle与Sarah的爱情。最后的结局,太悲壮了。

    31分钟前
    • Marty McFly
    • 力荐

    施瓦辛格的身材真是没话说 科幻片里的翘楚 人类的高速发展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谁也不知道

    33分钟前
    • 新街口的
    • 推荐

    人类发明机器人,机器人想灭了人类,结果还是被人类灭了

    38分钟前
    • 咿呀咿
    • 还行

    这才31年,世界就发展成了这个样,不得不让我怀疑天网预言的真实性。如果创世纪就是天网,而天网将毁灭人类,那么最有希望成为创世纪的莫过于iOS了。07年至今,iOS已无所不能,未来人类不得不派出库克回到过去,让乔布斯患癌,然后办垮苹果。但是现在还有个安卓系统,谁来弄死它啊

    41分钟前
    • 小海
    • 还行

    小时候 好害pia好害pia……他怎么就不死呢!

    44分钟前
    • DEAD6
    • 推荐

    凯尔·里斯深爱着莎拉·康纳,所以穿越到40年前,得到认识梦中情人的机会。莎拉又告诉儿子,未来必须将一个叫凯尔·里斯的人传送过来,否则就没有你了。互为因果,环环相扣。这个创意在现在看来或许有点过时了,但在上世纪80年代,其惊艳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后来许多电影都有对《终结者》的模仿和借鉴,但能达到它的高度的寥寥无几。雷斯无比崇拜约翰·康纳,却不知道他就是约翰·康纳的父亲。莎拉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但命中注定她会成为一名伟大女性。你远远比你想象中更加强大。

    4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本片曾被科幻小说作家哈尔兰·艾莉森以剽窃罪起诉,说是抄袭了他的《士兵》和《玻璃手恶魔》。结果原告获胜,被影片署名作者,且获得资金赔偿。

    53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派老爸去邂逅老妈:老爸那句One possible future侧面印证平行世界理论支持,不受限于外祖母悖论,终结者白忙一场就算干掉目标也是开辟新的可能性未来,原先所在未来世界并不会改变。即便是单一宇宙,儿子的存在与父亲回到过去有因果联系,所以影片更倾向于无法干涉历史必然性,终结者反而成了搭桥媒婆

    54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还行

    無盡追逐的情節恐慌為皮相,無機冰體的視覺恐怖為內核;欲成就終結者,兩者缺一不可,這是T3T4T5何以失敗的遠因。機器人的設定和墨鏡很巧妙地彌補了阿諾的生澀演技,反過來成就了他的存在感,企圖要他拔下眨眼賣弄溫情,則是T6何以失敗的主因。

    59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施瓦辛格的身材简直了

    1小时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阿诺的T-800形象难以忘怀,作为商业片,已经接近完美,毫不拖泥带水,在贯穿全片的阴森逃杀之中,玩了一手牛逼的世界观,又紧张刺激,卡梅隆虽初出茅庐,营造气氛的功力却已然如火纯青(绝对是老雷的真传),实在佩服。

    1小时前
    • TWY
    • 推荐

    果然是科幻经典。虽说当时的特技现在看起来很瞎,但是追车枪战戏丝毫不弱。诺叔的铁血机械人形象深入人心,还有就是女主也让人惊喜,开始像是打酱油,后来则变成坚贞女战士!

    1小时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