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8

    主演:陈晓楠 

    导演:季业 

    猜你喜欢

     剧照

    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3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4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5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和陌生人说话》是腾讯新闻出品,陈晓楠主持的访谈节目,讲述真实世界的魔幻故事。人间戏,永不散场。  2018年8月28日,第二季开播。

     长篇影评

     1 ) 魔幻还是现实?魔幻现实

    之前也看过,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第五集我突然不看下去了!最近刚把《十三邀》六季全部看完,也不知道看什么,就想起这个节目了! 如果说《十三邀》让我听到了中国社会各行各业顶尖的人对于这个世界宏大的理解和他们对于自身经历的领悟,那么《和陌生人说话》让我听到了中国社会普通民众中的看似不起眼却与众不同的故事。我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哪怕不为人知,哪怕难以启齿,哪怕说出来就是在揭自己的伤疤,我震撼,我感动,我百感交集。我好像通过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看看那些你从未见过的人,听听他们说的话,哪怕不能消除你的偏见,但你起码可以了解他们,可以理解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勇敢地站在镜头面前,诉说那些隐秘的往事, 陈晓楠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让那些鲜活的人生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季不知道为什么少了第一集和第三集,我试图找了一下,但没有找到。这一季的每一集我都感触颇深,第二集的猎艳者,第四集的黄昏恋,第五集的无声合唱团,第六集的换子风波,第七集的校园暴力,第八集的器官捐赠,第九集的百人筹款,第十集的劝生者。 第二集取名为猎艳者,其实我都觉得这名字都有点褒奖的意味了。看完这一集真的让我本来惧怕情感和婚姻的人,更加抗拒异性的接触。通过PUA征服一个人,驯服一个人,我惊叹于PUA的强大威力,我震惊于PUA对于人性的精准拿捏,PUA让两性关系变得扭曲,让人怀疑到底什么是爱情。如果需要用PUA才能找到他们所谓的爱情的话,那么爱情就一文不值了。老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总在想他们有一天会不会也会厌倦去PUA别人或者演戏演久了入戏了,会不会哪一天爱上那个被自己PUA的人,另或者天道好轮回自己哪一天也被人PUA,还以为是爱情呢?PUA在初期其实是一个正向的词,但是就因为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这种手段去欺骗他人感情,使得PUA变成一个负面的词汇,正如《记忆大师》所说“我们的记忆手术跟整形手术是一样的,一个是弥补外貌缺陷,一个是修复情感创伤,手术的出发点明明就是好的,关键是看使用他的人怎么想。” 第四集是关于黄昏恋,看完这一集我发现其实我之前一直对于黄昏恋都有种偏见。总觉得老年人再谈恋爱是为老不尊,耍流氓似的。但是我从未想过他们孤身一人有多孤独,他们多么需要有个人陪他们一起走下去。可是老人找一个的对象,比年轻人找对象要难得多得多,对于他们来说,爱情在他们眼里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对方的相貌,年龄,户口,背景,财富,子女……这些才是真的。有的人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有的人勉强找了一个搭伙过日子,有的人找了好几个都不满意。其实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并不难,难的是自己喜欢,别人乐意。能合自己心意的总是太少,但是他们依旧希望求得一个最优解,一个能真正一起走下去的人。 第五集的无声合唱团真的好动人。对于那些音乐人来说,采集世间的声音固然重要,但是真正打动人的并不是声音,而是那种情感,是孩子们诚挚单纯的心。他们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孩子也启发他们用音乐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音乐治愈了孩子们,孩子们治愈了他们。 第六集换子风波,我不太理解的点是为什么DNA亲子鉴定还会弄错,这也太离谱了吧!我唯一能够接受的理由是电话打错人了。失去孩子到失而复得,再到被告知找回的孩子并不是亲生的,实际上是另有其人,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因为这样一个错误,造成了两个家庭,三代人的痛苦,那两个孩子的人生轨迹也完全不同了。一个拥有了好的人生,却被告知自己并不是亲生的;一个从小看尽世态炎凉,好在苦尽甘来终于找回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知道该怨谁,怨那个做亲子鉴定,打来电话的人吗?还是怨那个异父异母的兄弟呢?谁都没有错,毕竟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可命运的安排,总是那么无情,令人无奈。 第七集校园暴力,怎么会有人这么大的恶意?他们毁了一个女孩子,她本来可以依靠自己优异的成绩拼搏出一个更好的未来,却因为这些人,被迫走上另一条路。一句年少无知,一句对不起,怎么可以弥补这些伤害。她渴望朋友,那些人靠近她,说喜欢她却也只是玩弄,这些人更加恶心,更加令人作呕。她不再相信任何人,这些巨大的恶意快要了她命。虽然已经过去多年,心里的伤疤也慢慢结痂,但是这件事对于她整个生命是个翻天覆地。我曾经也遭受过轻微的校园暴力,几个人把我拉进群里,轮番骂我,还扬言要让全班都来打我,那种恐惧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所以我明白校园暴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位姐姐现在能够直视镜头,坦然地说出这段经历,真的很勇敢,我不知道她那些个日日夜夜是怎么度过的,但我知道她一定饱受折磨。 第八集器官捐赠,我记得我曾经在高中的时候在《读者》杂志上看见过“叶沙”篮球队。没想到,在这里又看到了一次。因为叶沙器官的捐赠,使得这些人又获得了第二次的生命。机会来之不易,因而格外珍惜,大家都努力保护好叶沙的器官,定下一个十年之约。他们不仅用这种方式替叶沙活下去,也是为了不辜负生命,不辜负今后这些“偷来”的时光。 第九集百人筹款,好有创意的一个想法,它不像水滴筹没有人数和金额的限制,她用自己的方式筹到了30万。300个陌生人,有的人的朋友即使觉得她是骗子,他还是借了;有的人自己经济都不是很富裕,但还是拿出1000块钱;有的人甚至要求出双倍的钱,告诉她就算是两个人好了。到最后有的人已经把她删了,还有的人也已经忘记这件事了,但她依旧一笔笔地还过去。或许她得到的不仅仅是30万,她还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善意,我相信这也是支持她日日夜夜不断拼搏,不断努力工作的一种动力吧! 第十集劝生者,这让我想起日本那位守卫悬崖十一年,劝说500多名轻生者的老人。那位父亲面对孩子的死亡,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全力付出去拯救每一个人,到最后放不下却一定要离开。但是他毕竟不能拯救每一个人,人各有路,有人一心求死,也别无他法。有人劝生,也会有人劝死。我不知道那些劝死者是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劝人死,你自己死不死,你要死就自己死,怂恿人说明你也不想死。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和人约定去死,多么荒诞!甚至那个想要死的原因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死是一种解决方法,但不能碰到事就要去死,这是对生命的藐视。最后用史铁生先生的一句话也来劝劝那些有自杀念头的人,“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这一季让我看到了许多人背后的那个群体,也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善与恶。世界很大,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可能性,或许彼此的人生剧本会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我们的剧本的大结局

     2 ) 爱上陈晓楠

    最早做凤凰卫视时,知道了陈晓楠老师。非常有幸,我的那期节目是陈晓楠老师录制的。

    《冷暖人生》聚焦边缘生活群体、底层人民,非常具有人文情怀。是我唯一一档持续看了很多年的节目,一直到现在。里面的多期节目,一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很有感触。

    《和陌生人说话》是菖蒲河的老年相亲角的那一期,让我非常兴趣。持续追看完pua、整容、死刑犯等等多期节目。后来在一档访谈综艺里,以陈晓楠老师节目的选题为标准,做了一期pua的节目。

    喜欢陈晓楠,她的采访温柔,非常有共情能力。她的节目有情感,有深度,尖锐且有意义。

    个人觉得,陈晓楠老师的几档纪录、访谈节目是业界顶尖牛批的。

     3 ) 被停播大半年,这档豆瓣9.6分的国产良心节目终于回来了

    2017年,一档特别的国产节目横空出世,并在豆瓣拿下9.2的高分。

    2018年,这档节目推出第二季,并获得了更惊人的9.6分。

    只可惜,在第二季播出四集后,它就因为某些原因被全网下架

    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停播整改风波后。

    这档国产良心节目最近又回来了——

    海报中的人,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陈晓楠

    她是凤凰卫视的知名主持人,曾和柴静、闾丘露薇被《新周刊》封为为“真实电视三女杰”

    更难得的是,陈晓楠曾是中国少有的战地女记者之一。

    18年前,在报道美国911事件当晚,她匆忙冲进演播室,说的第一句话是:

    “对不起,我没有化妆。”

    这句话一度被视为突发新闻最经典的开场。

    后来,陈晓楠有了自己的固定访谈节目《冷暖人生》,这一做就是14年。

    《冷暖人生》载誉无数,曾获得中国十大纪录片专题奖,以及芝加哥电影节“最佳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等等。

    节目中轻松亲切、从容大方的主持氛围和风格,也成为了陈晓楠独有的个人标签。

    在前两年离开凤凰卫视后,陈晓楠又陆续主持了一系列颇受好评的新节目。

    包括《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等。

    《一本好书》剧照

    但,要说和她的金牌节目《冷暖人生》最类似的,还属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和陌生人说话》。

    因为,二者都以一个低调平和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历史波澜下被命运裹挟的普通人

    比如在第一季中,对谈了”大力出奇迹“的网红“大力哥”“杀马特教父”罗福兴、把去世妻子遗体冷冻起来的丈夫等等。

    到了第二季,节目组找到的人物更加离奇,挖掘也更加深刻

    今天,我想给大家聊聊第二季的最新一期节目——《被保姆偷走的人生》

    这一期的主角,是一位53岁的母亲朱晓娟

    1991年,朱晓娟产下一名男婴。

    由于她和丈夫都是大学毕业,且工作良好,一家三口生活得很幸福。

    孩子满周岁后,丈夫去劳务市场聘请了一名保姆,来照顾年幼的儿子。

    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成为了噩梦的开端。

    仅仅在朱晓娟家中待了7天后,保姆就趁这家人不注意,把孩子偷偷抱走了。

    丢失儿子的朱晓娟及其丈夫,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

    他们报了警,并顺着保姆受雇时的身份证信息,找到了保姆的老家。

    意料之外的是,这并不是保姆的真正住处。

    原来,保姆在受雇时,提供的是一张假的身份证

    失去了这条唯一的破案线索,朱晓娟的寻子之路也因此被堵死了。

    四年后,朱晓娟再次怀孕,并生下了家中的次子。

    这家人的生活轨迹,仿佛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但在不久之后,朱晓娟又接到一通来自河南警方的电话——

    有人通知她,自己丢失的长子,在一起打拐行动中被找到了。

    朱晓娟和丈夫欣喜若狂,迅速奔赴河南。

    一开始,朱晓娟还对孩子的身份有点怀疑,觉得孩子的样貌和儿时并不像。

    但在经过血型监测和DNA比对之后,河南高院肯定地告诉他们——

    这100%是他们丢失的孩子。

    于是,朱晓娟和丈夫将儿子带回了重庆老家。

    从丢失孩子到找回儿子,这场缠绕了夫妻俩多年的噩梦,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局。

    河南高级人民法院给出的鉴定报告

    几年后,因为各种原因,朱晓娟和丈夫离婚了。

    法院将两个儿子都判给了朱晓娟,这也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重心。

    尤其是对于失而复得的大儿子,朱晓娟的内心亏欠更多,因此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

    在这般含辛茹苦地抚养下,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各自步入了工作岗位。

    年逾半百的朱晓娟,也终于过上了清闲的生活。

    谁也没有想到,命运很快又给朱晓娟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

    2018年1月,朱晓娟从新闻中得知,一个曾抱走雇主家孩子的保姆,想要为孩子寻找亲生父母。

    从新闻中的各种描述来看,都和自己当年的情形一模一样。

    一开始,朱晓娟也以为只是巧合而已。

    直到警方找上门,将朱晓娟、朱晓娟前夫、朱晓娟长子,以及这个保姆抱走的孩子四人的血液采样。

    结果却发现,他们当年带回家的长子,其实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

    此时这个寻亲的孩子,才是朱晓娟夫妇真正的儿子。

    突然间,朱晓娟整个人都懵了,不知是悲是喜。

    一方面,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儿子,理应高兴。

    但另一方面,她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早已把自己的所有爱与精力,都奉献给了抱回家的养子。

    她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真正的儿子,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养子的关系。

    朱晓娟和亲生儿子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她为了抚养长子付出了太多。

    由于长子贪玩、学习成绩不好,她就努力培养儿子其他方面的爱好。

    他要学书法、绘画,就花钱让他去培训班;要学圆号、萨克斯,就给他买最好的乐器。

    甚至为了更好地照顾养子,她还放弃了出国的机会。

    朱晓娟和养子

    朱晓娟和养子和这个掏心掏肺照顾的养子相比,朱晓娟的亲生儿子过得就相当可怜了。

    他被保姆何小平带回了农村老家抚养,还不到十岁就换了好几个家。

    十多岁就辍学了,辗转到各种地方打工,生活贫苦凄惨。

    在他的印象中,何小平找的男人对他都不好,甚至还经常虐待他。

    以至于他在家里,一听到父亲回来的摩托声,就害怕得不敢动弹。

    在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之后,这个已经年近三十的男人兴奋无比。

    但是,一看家中那个取代了自己的身份,生活得比自己好百倍的人,心里又五味杂陈。

    她也曾怨恨自己的养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但是,他又不愿意用法律手段起诉她,毕竟这是养育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

    就因为保姆当年的恶意,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改如何面对被搅乱的人生,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摆在朱晓娟,以及两个儿子面前的一道难题。

    但无论如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错位的生活还得继续走下去……

    这个曲折离奇的“保姆偷子”案,在《和陌生人说话》中,被两位当事人娓娓道来。

    没有煽情,没有渲染,也没有夸大事实,一如陈晓楠亲切温和的主持风格。

    除了朱晓娟之外,第二季节目中还对话了其他一些有着离奇故事的当事人。

    比如,在23岁就靠炒币赚了一个亿的淘金者

    把“推倒女生”当游戏目标的PUA大佬

    以及把一群听障儿童组成合唱团的老师等等。

    这些人,都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普通人。

    没有流量、没有明星,也没有大牌。

    节目的录制场景也很简单——

    一间空屋子,两把椅子,两个人:一个诉说,一个倾听。

    正如这档节目的英文译名《Talk to her》,简单直接,却又充满直击人心的力量。

    在这档节目策划制作前,就有人担心,小人物的事根本没人看。

    而陈晓楠在采访里说:

    “我不怕人物小,只要够丰富,只要够真实。我很喜欢一句话,‘大人物当小人物做,小人物当大人物做。’虽然小人物选题在传播时会很吃亏,但我早就跟自己的野心和解了。我想要的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踏踏实实地做出人生常态的丰富滋味。

    于是,她将节目的镜头,对准了无数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在时代的洪流下,去关注普通个体的生命意义,和观众分享人生的各种况味

    《平凡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但《和陌生人说话》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它将普罗大众的生命意义,以一种克制而温和的方式,一层又一层地剥开,展示给每一个人看。

    它也向所有人证明了,不是只有登上顶端的人,才有资格讲述自己的故事。

    相信在节目组的努力下,《和陌生人说话》还能在这个魔幻的年代里,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故事。

    与此同时,也真心希望这档国产良心节目,能够被更多的观众看到。

    *本文作者:张不才

    < END >

     4 ) 第7集 校园霸凌 “我不是神女”

    可能当年每个人在这把火里头都没添太多的柴,但我的房子就已经烧掉了,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去恨谁

    我盯着她看了很久,她白白净净,眉眼温婉,眼睛生得尤其漂亮,带着牙套,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讲话慢慢得、富有逻辑。我一直不清楚被霸凌的女孩子会是什么样子,总觉得可能是长得不太好看或是脑子笨笨得,才惹得那些无知的、不知是非的孩子们讨厌。我没曾想到,当时的所有人会冷漠的对待这样一个温柔乖巧的小姑娘,毫无怜悯之心。

    一切都源于一个因男孩子打闹而打碎的茶杯,和同学玩笑的一句“她的茶杯要三百万呢”。打碎她茶杯的男孩拿出两百块要还她,“我是畏畏缩缩的,不自信的,我记得他当时穿着校服,我的校服里面穿着一件妈妈穿剩下的内衣。” 她没接受这笔钱,反而成了别人嘴中的故作清高,她不富足的家境、款式老旧的裤子成了众人嘲讽的风向。

    她大概只有那么一件事做得不太好,那就是骗了别人说她并不是穷的。

    我想,对当时所有人来说,揭露一个慌称富裕的穷人恐怕是最让人兴奋和疯狂的事情了。我可以“正义”得、尽情得、不留任何情面得扒开和嘲笑她,因为她是个骗子,这是她自找的。更尽兴的是,她是个畏畏缩缩的穷人啊。如果我是个一样穷的,我终于找到嘲讽一个人穷而不波及自己的机会了。如果我是个富的呢?那便更加无所顾忌了,我是天生个“高贵”的,她一个低劣的人竟然也要装作和我一样高贵了,真是可笑又活该。

    但是众人的狂欢很快就成了断章取义的、无所顾忌的诽谤,她成了“炫富,整容,有过无数男友”的“神女”,一个全校的公敌,众矢之的。而随之而来的身体暴力,都显得没有那么让人惊讶了,“周围就像是一块幕布了,好像全世界只剩下我自己,和打在我脸上的耳光。”

    我以为加诸于身体上的暴力就是最残酷的事情了,直到她说出那个裸照的事情,被唯一的朋友背叛。什么是唯一信任和依赖的人啊?大概就像这歌里写的一样吧。

    Be my friend, hold me
    Wrap me up, unfold me
    I am small, I'm needy
    Warm me up and breathe me

    只求你能让我温暖一点儿,你想要什么,我甚至愿意把自己摊开给你。就好像在一个漆黑的迷宫里,走啊走啊,又一次走到了一条路的尽头,黑暗、冰冷。你能救我么?我能救你么?你牵着我的手,拉着我起来,你指着很近的那面墙,缝隙里钻进来了一点光,你温和得说:“你看,路就在这呢。” 是啊,竟然就在这。因为你,我不用费什么力气,甚至不用走回去再体会一遍那些路的冰冷,你在离我心脏最近的地方打开了一扇窗子。因为这一丝的光亮,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我的信赖啊、我的底线啊、甚至我的尊严,我都能献给你。

    是啊,所以她怎么会拒绝把穿着内衣的照片给那个男生呢?那点儿不妥和犹豫在这温暖面前彻底被忽略了。然后,她被背叛了,裸露照片的扩散,无耻的荡妇羞辱。温暖是虚伪的,冰冷和恐惧却是真实的切肤的,没什么可留恋的,我想如果是我,我大概也会选择不要再继续走下去。

    又一次的背叛,“你好蠢啊,怎么可能会有人真的喜欢你啊!” 。什么是蠢啊,什么是聪明啊。如果轻易信赖别人就是蠢的话,那么把别人的信任弃之如敝履就是聪明么?是啊,总有些人那么聪明、那么潇洒、那么恶心。

    我以为我永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把攻击和诋毁别人作为人生的一部分。因为他在现实中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啊,自卑、内向、贫穷、阴暗,走在路上都不会有人去瞧一眼的。他就是那个穷的,那个“我终于找到嘲讽一个人穷而不波及自己的机会了”的人。而在他领导的那场全民的狂欢里,他成了一个领袖,得到了很多人甚至是富人孩子的拥戴,那场狂欢他一生的“荣耀”。真可惜,他只被判处了三个月,不过一百天,转瞬即逝。

    在这场狂欢里,每个人都不过只添了一把柴,每个人头上的那些恶意细算起来都远不是罪恶滔天,她不知道该去恨谁,我也不知道。是那个打了她几十个耳光的学姐,还是那个走在路上言语羞辱的校友,还是贴吧里随手转发嘲笑的一个学生?他们当时不懂自己在做什么,甚至到现在也如此。但是她被毁了,她的房子烧成了灰烬,不复存在。

    最后她说,“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可能就不屑融入这个集体了,完全不屑。” 。


    我无法忽略她漂亮眼睛里的不安和伤痛。这几天我一直在拼命得回忆,我曾经有没有也添过一把柴,所幸我没有做过,也庆幸我看到了她。

    “愿你走出阴霾,从此再无崎岖。”

     5 ) 和我最相像的,都是陌生的人

    “想给杀马特道个歉,无解这么多年,对不起[哭脸]”,看完《中国没有杀马特》后,网友“毕竟我只爱大钻石”这样写道。有关这期节目的上万条留言里,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一条。

    节目制作前我们做了一个小群采调查,问问人们,他们心中的杀马特是什么?调查结果不出意外,这群以“洗剪吹”和浑身铁链子闻名的少年,在人们眼中,是“土”和“脑残”代名词。而如今,这些又“土”又“脑残”的少年长大了,二十多岁了,他们之中的代表、自称“杀马特教父”的罗福兴就坐在我们面前,他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陈晓楠在采访后这样写道:“虽然剪掉了杀马特长发,也仍然能看到手臂上布满了纹身。我以为他很高傲,甚至有点嚣张,但一坐下来,罗福兴就红了脸,这是个只有22岁的、腼腆的大孩子。然而之后的两个小时,他的每句话都震撼了我、打动了我、刺痛了我。”

    关于杀马特罗福兴这期节目的细节,他是如何震撼、打动、刺痛的,我这里不再重复(有兴趣的朋友可看链接),我只说说为何我会因为评论里的一句道歉而深感欣慰。在这个个人空间越来越狭小、而心灵距离却越来越疏远的时代,我们靠什么来识别他人?

    流行的方法可能是贴标签。你看,杀马特的“土”和“脑残”就是标签,80后、90后、00后;农村人、城市人;愤青、小粉红、岁月静好党;连最熟悉的亲人之间也要贴:父母皆祸害,儿女皆混蛋......我们靠标签识别世界,标签也将我们分隔对立了起来。

    有评论文章说:“《和陌生人说话》和很多人的做法相反,它把贴在人物上的标签,一层层撕去。”那么如何“撕标签”呢?李伦老师总说:“因为了解,所以理解”。其实反之也成立:不理解,是因为不了解。作为一个做内容的,我不想奢谈什么理解万岁,只想先做点基础工作,提供给你一个了解他人的入口。

    《菖蒲河老情人》片中主人公之一胡师傅,谈起老年相亲角种种细节,语气相当直白,初看上去像个“老不正经”,但耐心听他讲下去,你才能明白老年人的孤独、无法相互信任的困境、对真情的渴望与怀念。

    看完节目,一众小年轻竟被这混不吝的老大爷弄哭了,评论太多, 只取一瓢:

    看得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最窜鼻子的烟火气。——哈士哈士不能骑

    这个视频居然承包了我10月份的泪点,开始笑,最后哭成狗。——灯戥戥

    大半夜看得我,妈的哭得好大声! 人呐,都是时间的囚徒。——撑撑撑撑撑饱

    提起情爱,我们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青年时爱而不得的惨烈与心碎,却不曾想到了晚年的离别与寂寞也让人痛彻心扉。—— 一枚榴莲酥

    老年人并不代表着没有欲望,一个人生活在空无一人的家里、以及菜市场。——鬼是害怕死亡的

    你先去,到那边谁欺负了你跟我说,我去了给你出气。这就是最美的情话。这大爷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有多爱他妻子。—— 穿着夹克的彼得兔

    就像呼啸山庄里的主角喊着“haunt me”一样。他最后说的那段话比电影台词还感人。——泊来物

    从这片中读懂了他蚀骨的孤独,生而为人,都不容易。——深白松林

    一直以来我们社会默认人老了似乎就丧失了情感与性的需求,不是成为后人的累赘就是成为后人的化肥。——Ashine黄

    最有趣的,是胡师傅的女儿也给我们的编导发来一段微信:“看了后感触挺深的,好多话我爸都没和我说过。我总嫌弃我爸老不停的换女朋友,看完你们的视频我觉得,平常我对他的关心太不够了,谢谢你们。”

    您看,这是最亲近的人,依然是“好多话从没有说过”。了解,多么平凡普通的一个词儿,但年纪越大越觉得,它是这个世界的头等稀缺品。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去了解知识、了解世界,为此,很多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那是很好的人生旅程,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然而,了解是否就是看到不同呢?不尽然。

    有位朋友的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有些人啊,只长经历,不长见识”。我想那些学历挺高、去过不少地方旅游,但在面对小学生被人用锤子砸伤的新闻时,感慨“跟我无关,幸好我家孩子没在那儿上学”的,大概就是“有些人”吧。

    第一季的片头里,陈晓楠在“你好,陌生人”之前有三句话: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其实,原本的设计方案里还有两句:似曾相识、感同身受。我们隐藏了它们,把这两句留给接下来的影片,留给观众自己去发现。不带成见的倾听能让我们了解不同,而共通人性带来的感同身受,能让我们跨越种种不同,最终发现相同。

    “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能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即便从未离开过家乡,依然是最有见识的人。最深刻的见识是从他人认知自我,最宽广的眼界是从不同看到相同。没有同理心和共情力,再多的经历都是走马观花、盲人摸象。

    金句说完,再说点自己的故事。做了那么多期《和陌生人说话》,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酒瘾者秘密花园”那一期,节目采访了两位“AA戒酒会”的“酒鬼”,他们因无法控制的酒瘾几乎丧命,最终来戒酒会,在“酒鬼们”的抱团取暖中自救。按说他们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少见的、稀奇古怪的陌生人了吧,但我却在做节目的时候沉浸其中,久久难以自拔。

    影片的最后一幕,是酒瘾者按照戒酒会的规则做到这一步——向你伤害过的人道歉。那个男人决定开始这一步时,正在和家人聚会,他躲进卫生间,“我是中国人,不太相信西方的祷告,但是那天我在厕所里就这样地去祷告。我这辈子第一次,这辈子第一次。帮帮我,给我点勇气让我去做。”

    之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深陷无边无际的孤独,总能看到那个在卫生间里独自祷告的人,和自己的身影重叠了起来。一个躲进自我中的人,要重建与这个世界的连接,是多么艰难,又需要多大的勇气。节目做完后我写了这样一段话:“瘾伤害了我们,也安慰了我们。我们靠各种各样的瘾来逃避这个世界,我们都有变“鬼”的潜质。”一个朋友这样评价:“你懂瘾,因为你懂生而为人的病痛。”

    是啊,借用徐泓老师的话“人心的真相,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新闻。”再借用一位网友的话“人间戏很苦,但求彼此理解。”他们都说的比我好。同时我也相信,即便自己没有纹身、没有“洗剪吹”,但那位“大钻石”网友在对杀马特庄重地写下“对不起”的时候,一定也回想起了自己似曾相识的青春之痛。

    �=�c�a���

     6 ) 通过普通人看见的社会才最真实

    油管上的资源并不多,但是这无疑是谈话类节目中的翘楚,虽然不敢说第一,但一定是其中之一。 普通人并非都普通,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自的精彩。人与人的碰撞,社会与人的碰撞,金钱与人的碰撞,都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精彩瞬间。和陌生人说话节目找到的谈话点不仅精彩绝伦,感人至深,而且第二季的每一集都值得深思。 币圈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的产业很快的形成,致富,然后衰弱。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可以说是转夕即逝,足够早关注比特币的人只要手上有几百币,在那几天里可以一转眼身价上亿,然后在剩下的几月内回到几万收益额。如此此上彼伏的曲线带动着千万币圈人的心,有些人赚得大满贯,有些人一夜内倾家荡产,也有些人两种经历都有。金钱能给人的影响是无穷无尽的,从有无,到多少,币圈和股市一样改变着千万人的命运。 老年相亲团 每个人都可能孤老一生,也许是我太年轻,还只想着拼事业,却忽略了家庭感情最后的去处。在一起40年的老伴去世了,离了两次婚感觉孤单了,现在的老年人真的会放下一切去重新感受激情,寻找幸福。就算是子孙满堂,对方在意着自己那张房卡和一线城市的户口,只要有孤独在的地方就会出现爱情,或者爱情的替代品。

    无声合唱团

    起初并没有觉得对残疾儿童的资助对社会会有大贡献。所有的支教都是针对山区健全却得不到教育的孩子们,让他们获得基础教育,上大学的机会,然后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去。残疾儿童会为社会贡献什么呢?当我听到聋哑儿童合唱团完成的第一首歌时,我的眼圈已经红了。他们在歌唱着自己的存在。厦门,北京,电视机前所有的观众都看到了他们的作品。对他们来说,能够在天安门前拍一张合影,在厦门的海边追一次浪花。就算聋哑儿童这颗小苗没能够长成苍天大树,它依旧是一颗小苗,但是有着这些经历的小苗幸福的笑着。这就够了。

    器官捐赠者

    说到社会意义,器官捐赠这一集真的是意义深重。一个脑溢血突然去世的运动员加上一张器官捐赠捐赠书,救了六个人的生命。捐赠者的心脏,肺叶,肾脏,眼角膜都以另外一种形式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活着。这是现代医学科技对去已逝者最大的致敬。也许需要器官的人很多,但是每一张器官捐赠书都是最好的礼物!我的器官捐赠卡从大学是开始就随身带在钱包里。如果发生车祸意外,医生不需要得到家人同意就可以将我的器官交给需要它们的人。另外我每两个月都去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在国内好像自身献血量以后可以免费为直系亲属使用。在德国医疗保险会支付医疗手术的所有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家无偿献血。这几年献血的时候经常遇到第一百次献血的德国老爷爷,还有一些60+的老年人,深感社会伸出的援手越多,得到救治的人也会增加。自身社会价值最佳的体现难道不就如此吗?

     7 ) 和陌生人说话

    pua 如果恋爱是场游戏,那我要玩到最强王者 我就要不断的练,每一个人都是我的目标,我会认真对待,输赢不重要,但是我会认真的对待每一场游戏 这样能找到爱吗? 那怎样才能找到爱 那个女孩对我说,不是我让你开心,是异性让你开心,你是喜欢异性不是喜欢我 最讽刺的是,当我放下所有的套路,想要用真诚去换回一个曾经喜欢我的人的时候,她把我拉黑了 我期待找到一个能接受完完全全的我的人,但是我知道了,不可能,谁能听得下我这段经历 那你现在对于爱情很悲观了 我生怕遇到我真正喜欢的,然后我得不到 相信爱情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吗 但是我不喜欢欺骗自己 校园暴力 发生火灾的时候,每个人都添一小把柴,最后我的房子塌了,我却不知道该怪谁 当有人去找当年那个发我裸照(穿着内衣)的男生问起这件事的时候,那个男生只是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让人感到好笑的是,现在来找我道歉的都是那些没有给我造成什么伤害的人,反而是当年伤害我的那些主要人物没有一个道歉的 聋哑人演奏团 他因为这些孩子找到了自己的音乐方向,你要知道,这对一个音乐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我一个姐们因为这些孩子治好了抑郁症,不再吃药了,她现在正在努力工作攒钱去陪伴这些孩子 杀人犯的救赎之路 我带着我的忏悔行走了77天,然后在广州停下了。因为我联系不上受害人的亲属,没办法去向他们道歉,我烧掉了所有在监狱里写的日记。就像我哥哥姐姐说的那样,我要重新开始生活了 但这很难,杀人犯永远没办法因为自己付出了代价而结束愧疚 我从监狱里向外看的时候就在想,我一定要活着,活着出去忏悔

     短评

    冲『我不是“神女”』这期来的,讲精神暴力和集体的恶,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互相助长,人人自我催眠,淹死她的水池,我只是其中一滴水罢了。事件从百度贴吧发酵,而如今百度贴吧和人人网殊途同归,百度已经放弃这个产品,无人打理,放任匿名者狂欢。脱口秀后我对她最后的印象是她结婚生子,好像渐渐释怀了。今天竟然在抖音刷到了她,她选择了去性别化。一个始于青春期的水杯的造谣毁掉了她整个人生,我好恨,替她恨,恨我恨。痛恨滞留在青春期的软弱少女人格,为什么没有人来拯救她。

    7分钟前
    • Syfannn
    • 推荐

    这一季的主题更深刻

    12分钟前
    • Charis
    • 力荐

    刚想找出来看看 结果发已经被下架禁播了

    17分钟前
    • 管理￳员
    • 力荐

    不深不浅的交谈,比第一季更成熟,比不可说更敏锐。

    22分钟前
    • 三岛由纪妻
    • 力荐

    没看第一季,但是看了第一季的采访对象,对比了一下,第二季勇敢和尖锐了很多。老年人无处安放的性与爱,这一集的争议也颇多,说明大家本质上其实还是宝玉的想法,看得惯年轻的胡来,对于年老的显然连多看一眼也不想,就更别提还让我们去想他们的情啊性啊了。有这样一集关照到他们让我们了解他们,很重要

    23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力荐

    看了币圈 pua 黄昏恋三个主题的一部分 太好看了 这才是国内最有意义的节目 人生百态 可惜越真实的东西越要被禁

    28分钟前
    • 董点点
    • 力荐

    越是底层的人越相信一夜暴富的骗局,越痛恨与不甘自己的来处,把人生当成一场投机的赌博,把恋爱当成一场输赢的游戏,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2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当代中国魔幻现实主义

    34分钟前
    • 力荐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平凡的世界》被整改节目还是挺可惜的,还是不能直面社会的背面吗?太少人想去真正了解一个孤独的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我们都觉得自己生活在光鲜亮丽的世界里面,不愿意剥开自己看到腐烂的内脏。

    39分钟前
    • 小周的电影摊子
    • 力荐

    止步于E04被下架。能说什么呢?……这是个特别好的节目。

    40分钟前
    • 终结者
    • 力荐

    可以拓宽你对中国的认知,停播本身就挺魔幻现实主义的。

    42分钟前
    • 小彗心
    • 力荐

    币圈,PUA,黄昏恋,合唱团,换子风波,校园暴力,百人筹款,

    47分钟前
    • 没有办法的事
    • 力荐

    突然停播下架了,雇佣兵是对生活选择的思考,pua是两性关系的毒品,币圈里是财富当前人的疯狂,菖蒲河情人最是刺痛,衰老,性需要,情感需要,孤独感,愿天坛公园的歪脖松树下少一些泪水。

    49分钟前
    • 杜周
    • 力荐

    真实的压抑。感觉主持人,访谈者,有点疏离看了是真的难受系列良心。虽然明明某三邀的主持人也一样,爱人,爱世界,态度,吃了“油腻”的亏?下架,绝望。这个国,我还能期望什么呢。真实的,是要被封锁的。给我看的,都是你精心营造的。这个国,真的,能好吗。胖哥,拜。感想,脑子可能是打阶级翻身仗的唯一资本。介于看了是真难受,可能我境界还不够?又心痛又无力。只能四星了如果痛苦不是为了看清之后弥补,就没有意义。所以痛苦,也催生,“愤青”。因为真的贫穷的人,根本不知道金钱的运作,社会的运作,他只知道,有钱,才有饭吃。也许我们,是时候停止询问“为何贫穷”了。难道人类的理想不就是繁荣共生吗。难道我们不该记得我们最初出发的原因吗。难道我们应该自私吗

    51分钟前
    • 欢呼雀跃
    • 推荐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54分钟前
    • 乏善可陈
    • 推荐

    其实这一季挺棒的,几个话题都是完全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人物。不知道触了谁的眉头,这么快就被封了。

    56分钟前
    • 莹小慢
    • 推荐

    前三集:发财梦(币圈)、pua、菖蒲河老情人(老年相亲),选题个个稳准狠,抓住了激流中的要点。选题看起来猎奇,但展开方式并不是猎奇的,而是带温度的,宽容且平静。陈晓楠真不错,导演选取的访谈对象也恰到好处(有表达的热情,又有一层难言的情感复调)。期待看到复播之后的节目。

    57分钟前
    • blueshadow
    • 力荐

    PUA、币圈 看上去离生活很远 其实揭示的都是最底层 最普遍的人性的欲望与挣扎 看完思绪良多……

    1小时前
    • whoknows
    • 力荐

    币圈、PUA、老人婚恋市场、聋哑合唱团、偷子置换人生、校园暴力、器官捐献、百人筹款、爱子轻生变为劝生者。主题选得好。

    1小时前
    • 一个豆瓣用户
    • 推荐

    是因为在中国禁了所以油管上才有的吗?因为4集都是在同一天17.01.2019上传的。其实很棒的节目,剖析一个社会热点的采访对象基本上角度都不同。我个人仅是主观上不喜欢主持人,觉得在第一集里没有给予第一个受访者足够的尊重。最喜欢的是E4,中国难道没有给老年人的相亲节目或者相亲平台吗?

    1小时前
    • 懦弱者的托词。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