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缩小人生

    缩小人生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美国2017

    主演:马特·达蒙,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周洪,克里斯汀·韦格,罗夫·拉斯加德,英洁德·埃格伯格,乌多·基尔,索伦·比尔马克,杰妮·霍蒂谢尔,杰森·苏戴奇斯,玛莉贝丝·梦露,菲尔·里夫斯,布里盖特·伦迪·佩恩,詹姆斯·范德比克,艾丽森·J·帕尔默,蒂姆·德里斯科尔,凯文·孔克尔,派崔克·盖勒,安娜·玛丽·考克斯,罗兰·马丁,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劳拉·邓恩,南希·纳什,玛格·马丁戴尔,凯瑞·肯妮,唐·雷克,玛丽·凯·普莱斯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暴走财神2

    • HD

      暴走财神

    • HD

      疯岳撬佳人

    • HD中字

      我的叔叔

    • HD中字

      夏洛特烦恼

    • HD

      乘风破浪

    • 正片

      脱单舞会

    • 更新HD

      重塑人生

     剧照

    缩小人生 剧照 NO.1缩小人生 剧照 NO.2缩小人生 剧照 NO.3缩小人生 剧照 NO.4缩小人生 剧照 NO.5缩小人生 剧照 NO.6缩小人生 剧照 NO.16缩小人生 剧照 NO.17缩小人生 剧照 NO.18缩小人生 剧照 NO.19缩小人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项伟大的新技术被科学家们发明了出来,通过这项技术,能够将人类缩小到仅5英尺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将因此消耗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保罗(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和奥黛丽(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是一对深陷贫困之中的夫妻,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决定去接受缩小实验。哪知道就在实验即将进行的前一秒,奥黛丽竟然反悔了,只有保罗一人缩身成功。  刚开始,对于变小的保罗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他住进了专门为缩小人所建立的社区之中,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一显现,小人的社会和大人比起来,并没有好过到哪里去,更糟糕的是,保罗和妻子因为身形的巨大差异,感情出现了裂痕。

     长篇影评

     1 ) 人生可以缩小,可善意却需放大

    有种技术,可以把你缩小的12厘米大小,你愿意做吗?

    我想大多数人首先的反应就是,“为什么要缩小”?

    更直接点就是,“缩小了有什么好处”?

    科学家会告诉你,减少污染垃圾,减少人类的消耗,给地球减负,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你说,“哦”。

    地产商会告诉你,现在你买不起独栋别墅,但如果你选择了缩小手术,去到了订制的缩小城市,那你现在的财产将大幅升值,独栋别墅触手可及。

    而且那里的物品也因为缩小,变得极为廉价,几克拉的钻石珠宝不过几十美元。

    所以,缩小的不光是你的身体,连同整个世界,特别是物质上的东西都会跟着变化。

    最近由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缩小人生》(Downsizing)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脑洞打开的有趣故事。


    缩小的设定足以引起大批影迷的关注,影片此前呼声颇高,不过上映之后却遭遇两极评价。

    网上得分也令人大跌眼镜。


    胖哥一窥究竟后,觉得《缩小人生》并没有差到离谱,完全可看,而且世界观相当值得玩味。

    影迷们给出“半部好片”的评价,认为影片在缩小前和缩小时部分做的不错,可缩小后的故事开始滑坡,特别是对待亚裔和非洲裔人物角色的处理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种落差就是俗话说的“脱了裤子,你就给我看这个”式的失望感。


    噱头十足,卡斯大牌,但似乎和影迷们的观影期待有所错位,这种错位和错判的源头还是在世界观上,或者说影片的意识形态和主题闭合没有得到影迷的认可。


    《缩小人生》往小的看,讲的是美国白人的中年危机。

    中下层白人男主角保罗,正处于中年危机的前,工作被人忽视,收入不高,婚后还住在小时候生活过的家里,而且没有子嗣。


    他焦虑但无力去改变。

    当他得知缩小手术时,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太有意思”了。

    他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自认为缩小的世界会给他现在的生活带来变化。

    多年后,缩小手术成熟,并且有了多个缩小社区。

    在大力的宣传下,成批人选择了缩小手术,融合进缩小的城市。

    瞬间解决债务难题,奢华的房间,完全不用工作就能衣食无忧,而且城市配套设施成熟,现实社会中大部分东西都可以缩小获得。


    保罗坚定的开启了自己的缩小人生。

    可手术之后,睁开眼睛得到的第一个消息是,妻子中途反悔,决定不做手术了。


    一年后,两人离婚。

    保罗这下才真的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跌落到谷底的保罗没有看到这个缩小的城市所能带给他的改变,他只能靠工作打发时间,虽然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但麻木无力的失落感始终笼罩着他。

    和中年离婚妇女共进晚餐,希望找到另一半,可貌合神离;

    夜店撩妹狂欢发泄,第二天一大早醒来,空荡荡的房间令他依然只看见自己加速坠落的人生。


    人缩小了,世界缩小了,一切都是空间上的改变,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种阶层差距并没有完全改变。

    片中,缩小等同于逃避。

    可保罗渐渐发现,这个缩小的世界原来和那个“正常”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阶层区隔依然存在。

    越南女人陈玉兰的出现,给了保罗重击,但同时也给了他生机。


    陈玉兰是缩小技术的牺牲品,在一些国家,缩小手术被用来排除异己。陈玉兰因为抗议大坝修建摧毁家园,参与游行活动而被捕。当局用缩小手术把这些抗议者“邮递”到了美国。

    因为暴力运输其他人都惨死邮递盒里,陈玉兰活了下来,但失去了一条腿。

    在缩小城市里,陈玉兰依然生活底层,她带保罗去到了那个城市高墙之外的一个无主之地。


    来到城市的边缘,进入那个狭小黑暗的隧道,另一边完全是另外一个天地。


    拥挤的楼道,低劣的设施,那里面全是被抛弃之人,


    衰老的乞丐;

    等死的老妇;


    还有大批类似陈玉兰这样的底层人士,他们白天到城市里给富人们打扫卫生,收集客人不要的食物,餐厅留下的弃食。

    原来人生可以缩小,但阶层却在扩大。

    表面上环保又安逸的缩小城市的边缘依然有这些被遗忘和抛弃的人。

    在看看城市中的那群富人,保罗楼上的邻居杜赞,夜夜笙歌,他选择缩小就是为了生意,把正常世界的物品,香烟名酒等等消耗品缩小贩卖到缩小世界,从中大捞一笔。

    杜赞精明,游戏生活,投机份子,彻头彻尾的商人。


    对于保罗和大部分人来说,缩小是逃避;

    而对于杜赞来说,缩小是商机。


    保罗发现,缩小之后,他的人生似乎没有多大改变,杜赞和陈玉兰再次让他看到了过去生活着的那个社会的浓重痕迹。

    故事加速,保罗的人生再度面临转弯。

    受到缩小手术发明人的邀请,保罗、陈玉兰、杜赞一行人来到位于北欧的第一个缩小城市。

    这里没有高墙,没有石头森林,整个城市重回大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表面的安逸无法克制发明人内心的惶恐,对于世界最终会因为温室效应而沉入到不断上升的海水里的末日预言,科学家利用缩小技术,在短时间里建立了地下王国。

    这个王国除了没有太阳,其他一应俱全。这个为了人类末日建立的诺亚方舟是延续人类文明的最后一城。


    保罗再次被打动,他可以选择继续缩小他的人生和世界。

    杜赞轻蔑的嘲笑,世界末日不知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我根本活不到那时,及时行乐不是更好,事后的洪水滔天与我何关。

    与保罗萌生爱意的陈玉兰直言认为这不过是再行逃避而已。

    龟缩进那个与世隔绝的地下世界,真的就会看到变化的人生吗?


    人类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社会,变的是空间,不变的是规则。

    在影片临近主题闭合的高潮时,保罗终于做出了不在逃避的选择,回到那个缩小城市的无主之地,给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用善意点亮和填满自己未来的人生。

    《缩小人生》故事的关键在于体现一大一下两个世界的,


    变和不变,

    视觉上的变一眼可辩,

    但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变和不变却值得深思。

    《缩小人生》中填入了环保主题,人类消耗地球,最终将自食其果;


    还有两性关系,因为缩小而离婚,也因为缩小而获得真爱,白人男性和亚裔女性从身份到价值观上的冲突让影片值得玩味再三;

    众多主题中,最突出的还是社会资源分配和占有不均的阶层问题。

    如果穷人就应该被缩小,被抛弃,被隔离,那么打着环保拯救的缩小手术也就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

    围笼城市里的人大多是亚裔、非洲裔,拉美裔,是绝对的底层移民人士。


    类似杜赞这样的白人选择忽视他们,

    而缩小术发明人进入地底生活其实也相当于默认了这种流放生活,弃之不顾。

    最终只有白人保罗在陈玉兰的感染下,伸出了援助之手。


    《缩小人生》的海报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We are meant for something bigger”

    “big”在这里有多重含义,保罗在结尾从舍弃小我,到拯救人类,到帮助身边的人的转变,是导演对于虚无的英雄主义的嘲讽,另外还顺便给了“伪善”一个白眼。

    环保是影片的面子,社会是里子,核心是人生价值的选择。


    人生可以不断缩小,可善意却需要不断放大。

     2 ) quote

    emmmmmmmm就是记录一下这句台词 要到哪里凑140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American people, eight kind of fuck. love fuck, hate fuck, sex-only fuck,break-up fuck, make-up fuck, drunk fuck, buddy fuck, pity fuck.”

    够了吗够了吗够了吗

     3 ) 其实这是一个悲剧电影,讲述了失败的人哪里都失败

    性格决定人生,男主这性格就注定了总在退让,总在失败。

    以为是个科幻电影,看到男主终于变成了微型人,心想这下可以享受大房子和荣华富贵了。

    结果,老婆走了,离婚了,还得去工作。跟以前一样的生活。

    遇到越南妹完全被pua了,被控制住了心智,哥们你变小是为了享受生活的,不是为了做救世主好吗?

    男主在现实生活中混得差,所以想退一步走捷径变小来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有点像从发达国家移民到不发达国家的那意思,结果没混好,看到了微型社区的阴暗面,突然变成了圣父听从女主的命令到处帮助别人。

    最后有了机会跟随科学家到地下生活,选择了回到女主身边~估计导演是想说,男主成长了,不再因为不满现在的生活再一次逃避再一次退缩了,选择帮助当下的穷人。

    一个科幻片题材,拍成了苦逼片,后面还以为在看我不是药神,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4 ) 刘慈欣:论文明的反向扩张

    看了这个电影的预告片,联想到了刘慈欣在15年前写的这篇文章。文章主题是人类应该通过缩小自身来减少资源的消耗,并且有利于星际探索和移民,本人颇有同感,现分享与大家欣赏。

    现代技术文明的特点是其扩张性,文明就是不断地开拓,把自己的尺度像吹汽球般不断吹大,并不在乎它何时爆裂。但相比于向外扩张空间,缩小自身尺度的反向扩张更可能是文明的必由之路,它在技术上要比打破光速壁垒更现实一些,而且想想看,当你变得如蚂蚁一样小,一套普通的两室一厅住房将是一座多么宏伟的宫殿啊。那么我们一直搜寻不到外星人的原因就可能是,他们其实是把自己微观化了……

    当几代人梦想、呼唤、寻找的外星文明终于降临地球时,人类可能面临着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尴尬:外星人对热情伸出双手的人类视而不见,却去和蚂蚁拥抱交谈。这就生出了一个我们以前从未认真考虑过的问题:

    谁是地球的户主?

    如果你想当然地认为是人类,最后只是发现自己很可笑:我们从树上下来不过百余万年,而真正能把我们称为我们的文明史,不过五千余年。而在上亿年前地球的各个古陆上,蚂蚁已建立起它们宏伟的帝国了。相比之下,我们不过是刚刚走进地球这个大房间里讨碗水喝的流浪儿,离户主的级别还差得远呢。

    你当然会争辩说:要向前看嘛!我们有文明,是人类文明提高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

    但至少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目中,慧星撞击地球使包括恐龙在内的生物大量灭绝的白垩纪晚期,是这个星球生命史上最恐怖的时代;但你可能不知道,就在我们现在这个文明时代,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远高于白垩纪晚期,地球生命史最恐怖的时代就是现在!文明,也许是一条使地球生命万代延续的光明大道,也许是使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走向灭绝的陷井。

    现代技术文明的特点是其扩张性,文明就是不断地开拓,把自己的尺度像吹汽球般不断吹大,并不在乎它何时爆裂。
    在历史上,想想那充满欲望和激情的大航海时代,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文艺复兴唤醒的欧洲文明蝗虫般覆盖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至于未来,如果文明真能延续下去,它必然无限制地扩大自己的尺度,成为巨大的宏观文明。科幻作家们对这样超级尺度的文明进行了许多生动的描述。如尼文的《环形世界》,描写一个文明所建造的环绕恒星的巨大结构;在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中,人类遍布了整个银河系;克拉克的《2001》中的超级文明,更是用一种人类永远无法理解的超时空结构使整个宇宙成为他们庭院。

    但我们不是在写科幻小说,要对文明的未来进行稍稍严肃些的超远期预测,都必须在数学和物理规律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不是预测而是神话了。

    文明向宇宙中扩张的第一步,当然是它所在的行星系,对人类来说就是太阳系。你可能知道,生物群落以几何级数扩充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假想地球是一个培养基,表面覆盖着一层营养胶体,你把一粒肉眼都看不见的菌种放到它表面的某一点,可能你半个暑假还没过完,这种细菌已盖满了地球表面。如果人类获得了充足的技术能力,他们向太阳系中的扩张也是这个样子,冷酷的经济规律会使他们像狂风般横扫整个太阳系。这时,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行星系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水星和小行星带的金属、金星和火星上的地盘、木星上的液态和固态氢、木卫二上的和土星天王星光环中的水、直到冥王星上甲烷,都是远远不够消耗的!像在地球上一样,人类文明在太阳系中也很快会面临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文明的下一步只能是继续向外太空扩张,这时,它将遇到一堵不可逾越的墙:光速。

    没有任何理论和观测证据证明时空蛀洞的存在,空间折叠更是痴人说梦,以目前的理论基础,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前面说过,为了不使我们的预测变为神话,必须接受这个限制。事实上,以目前可以看到的宇航动力,如核聚变、光压驱动等,使一艘大型星际飞船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已是极其艰难了。这样,要到达最近恒星并返回,就需近一个世纪;而要到达真正有可用资源的恒星并返回,可能需上千年甚至更长,这样的周期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文明社会绝对无法忍受的。所以,未来地球文明在恒星际的扩张,其结果很像蒲公英在风中放出种子,最后长出一束束相距遥远的新蒲公英,它们之间无法建立联系,永远成不了一个整体。如果真的存在阿西莫夫描写的银河帝国,那它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瘫痪病人,它的大脑想动一下手指,那根手指要到百万年后才能收到指令,再过百万年,大脑才知道手指是否真的动过。

    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宇宙间不可能存在尺度跨越恒星的宏观文明,换句话说,用无限扩张空间尺度的方式发展文明是行不通的。

    我们现在换一个思考方式,把目光投向相反的方向。这里再回到开始时蚂蚁的话题上:为什么蚂蚁没有像恐龙那样毁灭而生存到今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的个体很小,一个由小个体组成的生物群落所需生存空间和资源很少,因而生存能力更强。同样的空间,可能只够一只恐龙躺下睡觉,对一个蚂蚁城帮来说却是一片广阔的疆土;只够一只霸王龙吃半口的一块肉,却能成为一座蚂蚁城市的全体居民一年的口粮。所以,在大自然中,小个体群落的生存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大自然也许已意识到了这点,从自然选择的趋势来看,生物有向小个体进化的趋势。

    减小自身尺度就等于扩张了生存空间,我们把这称为文明的“反向扩张”

    从长远来看,反向扩张可能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它在技术上要比打破光速壁垒更现实一些。这就需要人类用技术干预自身的进化,不断缩小自己的个体尺度。目前可以想像得到的技术是基因工程,按照目前这项技术的发展延伸开去,不难想像,人类有一天可以像编制计算机软件那样操纵基因,那时的生物学将创造出我们难以想像的奇迹。看看现在的地球上,体积最小的、与人类较为相似的哺乳动物是鼠类,借助于基因工程,人类最终有可能把自己的个体缩减速为白鼠大小。如果人类的个体达到这个尺度,世界在他们眼中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想想现在我们的一套普通的两室一厅住房,在那时人们的眼中将是一座多么宏伟的宫殿啊!地球对于人类,已是一个现在无法想像的广阔世界。也许你觉得这想法有些滑稽,但当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时,女孩儿们就不会在身高上取笑你了。

    这只是反向扩张的第一步,还不是真正的微观文明。考虑到文明的终极发展,这样的尺度缩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给未来的超级文明创造一个充分广阔的空间,人类可能要把自己的个体缩减到细菌尺度!这个想法听起来疯狂,实现它仅靠基因工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诸如纳米机械和其它许多我们现在还无法想像的技术,但与超越光速和空间折叠相比,它至少没有违反已知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从原子级别考虑,细菌大小的物质所拥有的原子数量和每个原子拥有的量子状态,足以存贮和处理目前人的大脑中存贮和处理的全部信息。你可能还是觉得疯狂,但想想要是回到一百多年前,你把现在的一块P4芯片给人看,并告诉它这小玩艺儿内包含的东西,你也同样会被关进疯人院的。

    一个由细菌尺度的个体构成的文明是什么样子?世界在他们眼中是什么样子?你可以自由地想像,很快会发现这种想像是最让人心旷神的事。下面,只摘录拙作《微纪元》(一篇描写微文明的科幻小说)中的一段:
    ……他想象着当微人们第一次看到那棵顶天立地的绿色小草时的狂喜。那么一小片草地呢?一小片草地对微人意味着什么?一个草原!一个草原又意味着什么?那是微人的一个绿色的宇宙了!草原中的小溪呢?当微人们站在草根下看着清彻的小溪时,那在他们眼中是何等壮丽的奇观啊!地球领袖说过会下雨,会下雨就会有草原,就会有小溪的!还一定会有树,天啊,树!先行者想象一支微人探险队,从一棵树的根部出发开始他们漫长而奇妙的旅程,每一片树叶,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原……还会有蝴蝶,它的双翅是微人眼中横贯天空的彩云;还会有鸟,每一声啼鸣在微人耳中都是一声来自宇宙的洪钟……

    科学家们总倾向于从宏观文明的角度来推测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的行为和迹象,如一个著名的假设:星际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必然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在恒星的能量,其结果是,它们的世界可能是围绕着恒星的环带状,甚至把恒星整个包裹起来!通过寻找显现这类迹象的恒星,我们就可能发现外星文明。现在,让我们从微观文明的角度思考一下外星文明的存在:如果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它们必然会使自己微观化。这无助于我们对外星文明的寻找,却能说明我们为什么至今没有见到它们。一个微观文明向外界的能量发散(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必然很小,这便增加了我们探测它们的困难。想一想一个由细菌大小的个体组成的外星种族,就是聚集在你眼皮底下开奥运会,你也不可能觉察到它们的存在。

    但微观化并非文明发展的终极,超级文明最终有可能如克拉克在《2001》中描述的那样:“把自己的存在凝固于光的点阵中”,这样的文明已彻底摆脱了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如果愿意,他们可缩为一个原子那样小,或扩展为一个星系那么大。对文明的这种终极推测越来越多地出现于科幻小说中,获本届星云奖的美国科幻小说《引力深井》就是描写遥远未来的一个呈力场和辐射状态的人类文明;甚至这种推测也出现在科学家严肃的思考中,如保尔.戴维斯的科普著作《宇宙最后三分钟》就是这方面的杰作。但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文明已经更多地具有哲学的甚至玄学的色彩了,相比之下,刚才你还觉得无比玄虚的微观文明倒变得实在了许多,更有一些可触摸的质感。

    我们可以设想另一种终极文明,比起那与神和幽灵无异的力场文明来,它具有的是无可比拟的宏伟壮丽,这就是最后宏观化的微观文明。微观文明向宇宙扩张的结果必然使自己的空间尺度再次宏观化,但这与大个体构成的原始宏观文明有质的不同,它是文明的又一次升华,是生命在宇宙间谱写的最宏壮丽的乐章!对这种文明,我只描述一幅图景,余下的你自己来想像:

    一只宏伟的星际船队驶入太阳系,它们的每艘飞船都有月球大小,但这些飞船却是由几千个细菌大小的宇航员驾驶的,他们聚在一起我们也只能用显微镜看到。

    对于生命和文明在宇宙中的前景,任何想像都是软弱无力的。

     5 ) 缩身:美国政治正确的科幻样板戏

    首发于腾讯娱乐,题为:威尼斯开幕片,我打了X!科幻片?佩恩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有删节

    胤祥发自威尼斯 评分:X(场刊体系,4星满分)

    74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前一天我闲着没事刷知乎,恰好看了一个问题“政治正确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当时只觉得好笑,不曾想开幕片《缩身》就结结实实给了我一个大耳光。是的这部亚历山大·佩恩导演的科幻片,除了政治正确,简直什么都没讲。

    影片有个非常有趣的设定,挪威科学家发现了细胞缩小技术,可以将生物体缩小至原来的2744分之一,一方面“环境友好”,一方面还能极大地缩减生活开支——比如几乎人人都可以住进梦想的豪宅,包含手镯、项链和耳环的全套钻石首饰只要80多美元,中产阶级之家一周的食物开支也不过是这个价钱。于是不少人趋之若鹜地将自己变小,马特·达蒙扮演的男主角保罗也因为“仍然住在自己出生时的房子里”而困扰不已,最后决定与妻子一同缩身。谁知妻子临阵退缩,保罗必须独自面对缩小后的人生。

    公允来说这个设定(或者说剧情提要……)确实不错,它隐含着各种社会性科幻的发展方向。比如片中提到的纳税问题,公民权问题等等,包括保罗和临阵脱逃的妻子之间也是颇有文章可做的。但是……在还算不错的第一幕之后,剧情的走向简直令人目瞪口呆。若说第一幕还讲到了诸如中年危机、中产困局之类的社会问题,把“缩身”处理成某种意义上的“移民”/开发新大陆(甚至还有个告别派对),剧作还算中规中矩。从第二幕一开始,剧作就朝着政治正确挂帅的方向彻底崩坏。还记得知乎那个问题底下的答案里有人提到要美国不少观众拒绝看《敦刻尔克》是因为没有任何黑人演员,于是如今美国影视一定要安排各种少数族裔演员,必须包括的有黑人、女黑人、MSL、墨西哥及拉美裔、亚裔、残疾人、性少数(如今叫LGBTQIA+,看不懂的自己去补课……),而且一定要按比例出现。尽管多数时候是陪衬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知乎里面不少人抖机灵说可以拍一部“跨性女黑人残疾MSL”做主角的片子然后去拿奥斯卡……而《缩身》就几乎做到了!且不说它的各种场面中简直如配菜一般把各个族裔的群众演员摆上,同时还摆上了各种肥胖的(据说最新的词儿已经不能叫超重了,要叫“水平方向不同的”)、不够漂亮的(我已经政治不正确了……要叫“美容方面不同的”)等等演员,特别典型的身体外观政治正确。然后……

    按照任何意义上的剧作法来说,这部片的重点都应该是“缩身世界”和原生世界的冲突,保罗与妻子的关系,然后是缩身世界作为乌托邦的存续或崩坏或异化,缩身后的人类如何面对原生世界等等。但是佩恩毫不在意这些东西,首先保罗的妻子自从在机场给保罗打了个电话之后就不见了!到影片结尾都根本没有被提及!!!!然后保罗离婚、搬出豪宅搬进小公寓、不能从事原来的康复治疗师职业只好去做接线员——虽然完全不懂这是什么原因(仅仅提到外面的执照过期办不下来……)。然后他楼上住了一个热爱轰趴的前南斯拉夫土豪(由著名的克里斯托弗·瓦尔茨扮演),房子超大(并不知道为什么他和保罗在一栋公寓里且房型差异如此之大),保罗的约会被楼上的趴体搅黄,以尴尬告终,于是他只好上楼加入趴体,然后莫名其妙地就磕了药(大概是LSD之类),莫名其妙地在第二天醒来遇到了来打扫房间的越南难民——是的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影片的女主角,一个政治正确上完美到不要更完美的人:女人、亚裔、残疾人、难民,而且她是因为抗议越南政府在她的家乡修建水坝,导致村庄被淹没而被投入监狱,并且被不人道的越南政府强行缩身以示惩罚。并不知道她如何逃难到美国的(据说是乘坐一个电视盒子来的——问题在于,报道这件事的新闻其实本来在探讨的是缩身人会不会成为恐怖分子啊,怎么又跑偏了?)然后她就以一种“我弱我有理”的逻辑,开始各种命令保罗帮助她——是的,命令,甚至是强迫,然后保罗竟然……从命了……

    是的我理解保罗的一部分逻辑,他教养很好,乐于助人、他生活很不如意,他缺女人,他活得很无聊,甚至因为这个越南残疾女难民是著名新闻人物(是哒保罗一见名人就激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他斯德哥尔摩的原因啊——是的后来保罗不仅睡了她,而且爱上了她……

    越南残疾女难民问保罗,你给我的是哪种Fxxk(据她说有8种哈哈哈)。照我说要回答也很简单。就是WTF。

    影片的第三幕保罗跟着这个政治无比正确的女主角穿越了整个“leisure land”,穿过那堵墙就来到了墙外的世界(是的这显然是川普在美墨边境修得那堵墙),一个基本就是墨西哥的地方,这里有无数的(非法?)移民和穷人,西班牙语是通行语言,而越南残疾女难民在这个“community”里面简直是乐于助人的小天使。然后保罗弄坏了越南残疾女难民(当然我不是记不住她的名字我就是为了强调这个符号因为她就是一个符号)的假肢,导致他必须进一步被她使唤——然后就斯德哥尔摩了。

    第四幕的剧情更是神展开,前南土豪杜尚为了帮助保罗摆脱这个她弱她有理的主人,提出带他去挪威,谁知越南残疾女难民却也要同行,因为发明缩身技术的挪威科学家对她的遭遇心怀愧疚(看到了吧多么典型的白左圣母逻辑……)所以让她随时去挪威。然后……因为环境危机,第一个缩身人的社区决定集体搬入地下,保罗又动心了,跟着队伍去了地下,却因为爱情在最后一分钟放弃了跟随先知而回到了爱人身边(又是WTF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啊),他们坐飞机回美国。然后,影片就……结束了!

    这部影片简直是集政治正确之大成,从开头的北欧和环境主义,到所有的选角和修辞,再到难民和(非法)移民,简直堪称样板戏。当然它并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它有个好设定,有对美国社会结构的政治经济学角度的观察,有对移民话题极为有创意的写法(导演本人就是移民二代),对无比政治正确的女主角的台词(越南口音语法乱七八糟的英语)写得真是出神入化,很多小段子确实不错,现场效果也很好。可是,这片子四幕之间……真的没什么关系啊,简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对了,我还没掰扯设定呢,这片子连稀饭科幻都算不上,最多是个豆浆科幻吧。生态系统怎么维持?缩身人遇到下雨怎么办(片中下了雨但是完全没当回事儿!)?如何防止生物入侵?细菌呢?病毒呢?如何防止原生世界的Hate Crime?这还没去谈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问题呢……

    据传扮演政治无比正确的越南残疾女难民的越南裔演员周洪(Hong Chau)已经有媒体开始吹风奥斯卡女配提名了。且看往后怎么吹(当然并不是周洪演得不够好。去年奥斯卡被批“太白了”之后,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在颁奖典礼开场就讲“但是我们总不能专门设一个黑人奖项(category)吧?”(当然先不批他场上歧视华裔这个事儿)。谁能想到一年多来,昨天厕所法案和BLM,今天推雕像,据说现在连鼓掌和数学都政治不正确了。说句刻薄的话,佩恩自以为把政治正确做到没毛病了,要上纲上线的话,首先能不能通过女权主义们的贝克德尔测验就不好说(我感觉是通不过的),且看会不会被骂直男癌;然后再拿黑人的标准、LGBTQIA+的标准,等等等等的标准挑一遍,估计这片就不剩什么能看的了。说真的,别蹭热点,好好讲故事,对一个两届奥斯卡最佳编剧得主而言,真的那么难吗?还是说美国社会已经变得让人实在看不懂了?

     6 ) 这片5.5太不识货了

    亚历山大佩恩的片,我必看,之前看到豆瓣这个打分,惊讶他怎么会拍出一个及格分都不到的片子?看完电影发现很多人根本就没懂他在说些什么。哪是在宣扬什么理念,明明是在解剖人物外带淡淡的讽刺喜剧效果-导演一直在做的东西。

    电影的开头是一对面临身份焦虑的中产阶级家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焦头烂额的paul,妻子都没顾上和正要手术的丈夫沟通一下,一直跑到机场了才想到打个电话,实实在在的讽刺了一番美国式的‘自我’。

    到了电影的中期,主角慢慢脱离了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有点散,不如前半段那么紧凑流畅,带着他惯常那种比较小心翼翼的淡淡的讽刺,比如那些说是为了环境而变小的人在玉兰看来都是极其自私的。那位科学家,时刻关注人类命运,然而他实际上对于人态度上多少有些疏离,另外佩恩对于嬉皮士的那一套显然也有些不太感冒。而回到paul,虽然导演努力的喜剧,比如把他描绘成啥都要干失败的人,听说上坡要走十一个小时就开始重新思考。但前面玉兰把导演要贯彻的理念讲的太明确,以至于这些喜剧材料显得最多只剩插科打诨的分量了。

     7 ) Downsizing小事集(5件)

    (以下可能含剧透)

    1. 导演+编剧Alexander Payne

    曾经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The Descendants(后裔,2011)和Sideways(杯酒人生,2004)。另外还有四次提名,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他之前的电影剧本以改编为主,但本片是他和奥斯卡老搭档编剧Jim Taylor原创的。

    最初的点子来源于Jim Taylor和他兄弟经常讨论的一个人缩小后生活更美好的话题,后来他们把这个话题和解决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导演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想通过本片表达的主题很多,不仅有环境问题,还有政治隐喻,还有一个男人找到迷失自我的成长故事。确实主题很浩大,适合拍成迷你电视剧集,而且现在正是做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但他们还是坚持要拍成一部电影。他更喜欢电影这种形式。

    导演还提到这部电影有点像《黑镜》,通过一些比较诡异的科幻设定反映社会现实。但他本身对科幻并没什么兴趣,更想做一部Hal Ashby或是Robert Altman的电影,在结构上多线叙事。

    有评论认为,这个片主题不停的变,好像没有一个统一主题。

    2. 预算

    本片早在2009年就已经构思上了,但导演先制作了其他项目,包括The Descendants和Nebraska(内布拉斯加,2013)。因为本片一直筹不到资金。导演说投资人觉得剧本“太智慧了”,投资风险大。而且预算也很高,因为要做大量的视效。这也是导演拍的第一部视效电影,也是拍过片里耗费最高的,大约花了6500万至9000万美元之间,比他前三部片加起来还要多。

    但导演不愿意将就。为了拍出心中的效果,坚持把预算定这么高。最后派拉蒙的Brad Grey觉得虽然剧本感觉讲不太通,但还是可以拍的。可惜他在影片完成前就去世了。

    上映后票房比较惨,首周不到900万美元(在美国上映当天男主马特达蒙的父亲去世了……)。最终全球票房约3800万美元。

    3. 卡司

    豪华。据说男主马达很快同意了接演本片。他前妻的扮演者wiig姐曾和他一起出演The Martian(火星救援,2015)。片中还有句他母亲的台词致敬了火星救援:“他们都能上火星了,却治不好我的纤维肌痛。”

    片中除了主角,还有很多大牌演员客串。其实之前连梅姨Meryl Streep、Reese Witherspoon都考虑过参演。Reese Witherspoon本来要演男主前妻那个角色,但因为去了去年很火的美剧Big Little Lies(大小谎言,2017)剧组所以没有时间。

    片中越南女扮演者Hong Chau也出演了《大小谎言》。她在本片的表现获得了广泛赞誉,包括金球奖最佳女配提名。她小时候的经历和本片中角色很像,本来是出生在泰国的越南难民,后来全家跑到美国。她在美国长大,毕业于波士顿大学,一直从事表演行业。

    但Hong Chau在影片中的形象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塑造得过于“刻板印象”了,言行引人发笑,本质上暗含种族歧视。

    4. 拍摄地

    有加拿大:开头的会议是在多伦多的Aga Khan Museum阿迦汗博物馆拍摄;最后的小人村落是在安大略省的Kelso Quarry Park拍的。还有挪威。另外还有导演老家内布拉斯加州(也是TBBT的Penny的老家)。其实他很多影片都在自己家乡拍的。

    5. 科学原理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能量E等于质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所以如果要真的把一个人从正常大小缩小到iphone那么大,需要上百个千万吨级核弹爆炸产生的能量,更不要说电影里是批量压缩一群人,那需要的能量得多大!本来是出于“节能”的目的才要缩小人类的……

    而且,如果人变得像电影里那么小,声音应该是又小又尖细的,无法和普通人类正常对话。更没有办法像男主一样接客服电话。

    另外,这么小的人很容易被一阵风吹跑,也很容易被野生动物吃掉。所以小人国的防护网得特别坚固才行。

    片方也承认他们忽略了科学上的可行性。

    压缩太多是不可能的,但降一点儿是可能的。来自纽约大学的华裔生物伦理学家S Matthew Liao在2012年曾发表相关论文,提出人类可以平均降低15公分(也就是100年前的身高水平)的具体方法,包括着床前胚胎遗传学诊断,选择较小的胚胎进行生育,或是给人类注入过量的雌激素。但这些行为同样有道德上的争议。但确实能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而且利于未来的太空旅行。

    Source: IMDB.com deadline.com ew.com undertheradarmag.com businessinsider.com

     短评

    其实特别无聊的片子 开头格局铺的挺大 感觉会很有戏 从商品社会 乌托邦式 反乌托邦 反反乌托邦 嬉皮士的环境转变 但是越往后越往小了收越流于不知所云的平淡 所以应该给2星 但是亚裔女配的表演实在可以加1星!(另 8种炮儿 ni打过几种?:).。

    8分钟前
    • virgin
    • 还行

    前半段挺搞笑挺新奇的 后面越来越 “这他妈在讲啥”“这他妈又在讲啥” 尤其是感情线 嗯估计也可以作为笑点吧... 关于各国家的人的性格设定太太太cliche了...

    10分钟前
    • 还行

    披着一副伪善的面具,隔靴搔痒了两个小时。一会气候问题,一会少数族裔问题,导演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以为你贴一脸的政治正确的标签你就真的正确吗?

    12分钟前
    • 饮歌
    • 较差

    2小时我以为我看了4小时 全程WTF 命题作文下指点江山大谈世界大事 结果无任何深入 第一第二幕完全无关 转折崩溃 剧情全线崩溃

    17分钟前
    • MR.Charles
    • 较差

    #tiff#前半部和后半部完全是两部电影,后半部完全浪费了前面那么有趣的设定,讲了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又强行固化亚洲人形象。笑点倒是多,但是都是些插科打诨,大多数时候笑不出来

    18分钟前
    • justcc
    • 较差

    并未因缩小,而改变一切! 人类的问题,不是尺寸的问题!

    21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其实进入缩小世界后还是挺有趣的。本来纠结的中产,缩身是助推,让他们踏入上流社会;而对于第三世界的人来说,缩身是惩罚,是偷渡的手段,是无论身子多大都要给人刷马桶的宿命。这个故事要是从越南女的角度来说应该会更好吧。可惜,佩恩或许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视角,于是也只能拍成白男自我救赎了

    23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这片子就当个喜剧看看就完了,剧情什么玩意儿,白浪费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宣传的夫妻关系什么事,前面还在讲人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这种问题,后面突然上升到人类平等和谐和未来发展,不如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6分钟前
    • Rocrw
    • 较差

    屁政治正确啊?骂之前你们看懂了吗?最后不就正是倒过来讽刺baizuo们一天想着拯救世界拯救人类,而不去帮助真正实打实身边正在受难的人吗?越南女性设置刻板我承认,镜头和故事讲的也很一般,所以给3星,但是别以为你懂那四个字就什么大制作都往上扣,这片子算是已经在努力往外跳了。请认真看

    28分钟前
    • Iroquois
    • 还行

    【FantasticFest】脑洞大是大,但是人文关怀一点没少。说政治正确的没事儿找事儿呢吧。

    33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推荐

    对抗消费主义的缩水小人国计划,科技难以改变阶级固化;一事无成的中产赤脚医生在新世界与旧世界的交界,寻找人生意义。What kind of f#ck you gave me? 真是左右不讨好的切入点,但科幻世界观其实建立得蛮有趣。对大多数中产知识分子来说,这可能才是世界末日的样子: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3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Venice2017# 恭喜恭喜,终于找了个越南女残疾人当女主。这就是为了政治正确脸都不要了的片子,全片就讲了政治正确四个大字,白白糟蹋这么个设定,连基本的故事线和情节线都不顾了,就靠小段子逗观众笑。负分滚粗都不为过。

    39分钟前
    • 胤祥
    • 很差

    专门把主角缩小讲了一个不·用·缩·小·也可以讲的故事

    42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3.6分吧,虽然剧情很离谱,但是人物很好玩,很值得看一看

    44分钟前
    • Frender
    • 推荐

    马特达蒙虽然中年油腻但仍然憨厚可爱,周洪元素丰富但是角色扁平。佩恩借着荒诞的剧情和全世界各民族的嘴,假装自己已经不再反复重复美国价值,但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异性恋白人男性的故事,最后回归到了一个自我认同的主题,也没错,佩恩还是那个异性恋白人男性。

    47分钟前
    • 克雷蒙
    • 还行

    感觉剪进了别的片子

    49分钟前
    • 知足常乐
    • 还行

    奇观是如此切题的重要和显著,给佩恩电影带来前所未有且高潮迭起的幽默,也就不可能让观众去有意忽视。让人担心离开了特效就将沉闷下去的小人国故事,也成功变身成另一则精彩的“北京折叠“。本着某种环境政治正确原则,佩恩有些简单化和脸谱化的把越南女带领的第三世界穷苦”小人“,塑造成正直英雄。

    53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1.显微镜拿来,今天我一定要找到你的丁丁!2.高仿版马特·达蒙去演了《黑镜》第4季第1集,然后马特·达蒙去演了一部高仿版《黑镜》。3.马特·达蒙在《雷神3》里当了一回洛基,这次又当了一回蚁人。.

    57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在近未来科幻的构架(人类体积缩小而减少地球消耗)中,佩恩探讨的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弊病:阶级、贫穷、存在危机,不会随着社群的整体迁移而改变。一个神奇的概念,见微知著。

    59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7.9/10 周小姐搶光嗮戲!!

    60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